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岁的人了,心脏上装有3个支架,平均每年最少一次住进医院,去检修那些与心脏一起跳动的“肉身”。
还好,每次他都被死神丢弃,阎王爷手里勾列的名单中,次次都将“李发模”这三个字放回人间。
每一次从手术台或重症室被推出来,或是躺在床上,醒来,床前站满焦急等候的学生和粉丝,然后,他眼尾一翘,咬牙切齿地说:“我又美美地睡了一觉,还没被收走。”
那样子可爱极了。
李发模被人们记住的三个理由:一是他在改革开放的第二年(1979年),以一首长诗《呼声》刊发《诗刊》第2期闻名于世,轰动诗坛内外,被苏联诗人叶甫图申科誉为“中国新诗的一块里程碑”,被国内著名诗人叶延滨等称为“早叫的公鸡”;二是他凭着诗性与勤奋,斩获中国首届新诗奖(鲁迅文学奖前身),与贵州的何世光先生(短篇小说奖)一起,成为贵州改革开放以来最靓的两张文化名片;三是他50年来笔耕不辍,专攻“正能量”之诗,作品汗牛充栋,培养学生无数,桃李芬芳。
作为近20年来一直在他身边当学徒、并得恩师宠爱的晚辈与学生,我似乎已经忘记了他身上的“光环”,有时也检讨自己是否有“不尊”之嫌,又想,可能他更喜欢像我辈心怀尊师之情却又鲜活的氛围,让他开怀大笑,不是坏事。
于是,近10年的近距离深交,他给了我另外的印象,如烙铁在脑间滋过。
先生不畏惧心脏停止跳动,在每一首诗里彰显“培根铸魂”的初心。
如果说“意、境、象、理”是诗歌的四个层次,发模先生的诗则是塔尖,他的诗与人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从做人的、做诗的“意”出发,对时代疾苦的呼声,对诗歌文本的境界,再到诗句章节的意象,他为每一首信手拈来的诗做足了“理”的铺垫。
《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正是说清楚了培根铸魂,绝不能是“见物不见人”的浅尝辄止,只要用心读,或者坚持读发模先生近20年的诗作《除不尽的余数》《第三只眼睛》等,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到,他内心深处总是充满对民族和人类的担忧。于是,其诸多作品可以坐实“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他坚持培根铸魂的践行之路,尽管筚路蓝缕,但情真意切。
他用最艰辛的脚步,抚摸到“巨变贵州”的脉搏。
先生病重,行动轻手轻脚,热了冷了都不行,更主要是随时要保暖,防一些小病小痛,所以,他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免得家人担心牵挂。
贵州省诗人协会成立6年了,不论寒暑,只要是协会的活动,那个准时赶到,并总穿着大头保暖鞋子、上下车都慢吞吞的慈祥老人发模先生从不缺席。开始,他还要讲话鼓劲,可后来,在各种场合讲话少了,他把话筒递给年轻人讲,他说:“大胆讲,只要是正能量的就放开讲。”所以,每次只要他在那里一坐,就是一尊菩萨,永远面带微笑和善意,以他的耳聪目明修订着我的喋喋不休。
发模先生真的就是一有德有善之人。近年来,他承担了由贵州最具文化情怀的李裴先生总策划的“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20部长诗的文学指导,20部长诗啊,一年出版啊,70000多行啊……都要在这个重病的老人手里用一把尺子丈量。很多次在评审会上,他慢条细理的语气如跳动的血球,得靠他自己使劲打气才能握紧颤抖的手,指挥手中的笔,在每一本诗稿的封面上写下“需修改”“不过关”“可以”的字样……
我會哭。
更让人感动的是,当接到在我老家投资兴业的江苏诗人梅尔邀请,请他执笔为“十二背后”亲自操刀写一部长诗时,他没说半个“不”字,应声允下,并按期完成了长诗《王之背后》,成不朽之作。
他说:据观察,自己活到120岁时有个坎儿,如果能抬着艰辛的脚步抚摸到“巨变贵州”的脉搏,就算迈不过去也是幸福的。
他用铿锵有力的粗嗓为时代呐喊出最真实的声音。
写到此事,大脑里蹦出他为时代“站台”的故事,微信里正有一幅幅他的照片刷屏,是他带队前往遵义市汇川区水灾现场调研的情景。
我没在现场,但我见到他脸上的微笑,心里就特别舒坦。
他就是一豁达的笑神。他说,要让那些受灾的百姓也跟着微笑;他说,我们用微笑战胜困难,困难就垂头丧气,反之,困难就更嚣张,更胆大妄为。
先生常对我和郭思思说,对待生活必须微笑,诗歌必须微笑,“苦”是诗人要用舌头去尝的文字,否则写不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精品。
记起2018年3月,从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李裴先生回到贵州,再次策划“相约2020,诗写脱贫攻坚”系列活动,作为贵州诗歌界泰斗的李发模又被请上“文学总指导”的上席,没有一分钱的稿酬、只有奉献,没有一丁点儿的好处、只有担当,没有一丝的阿谀奉承、只有让作品说话,他不知让多少在诗歌路上改变了初心的人汗颜与内疚。
70岁的发模先生与创作队一起,已跑完11个贫困县市区,没有缺席一场。他总是第一个交出作业,总是谦逊地说:“作业交了,请小语修改。”
发模先生的诗友文友多,有朋友打电话询问病情,他总是说:“要死讲不起,活着就好好活!”医生都特佩服他的达观。
还听说,在家时有时晚上心脏难受,他总是合衣躺睡在客厅的长沙发上。问他为何,他说:“如果真的死了,也好让抬尸体的方便,免得转弯抹角。”他常说,要帮助他人活得比自己更好,自己才好。他还说:“70岁了,是老天爷恩赐,多活的每一天都是借用青年人的时空和地盘,要学会多听他们的劝说和呵斥。”他还说,若把70反过来读,是17岁,还不到成年的法定年龄,更需要听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远方朋友来拜访聊天品茶时,都对他在中国新诗的地位和贡献点赞,他自己说:“发模就是一个糟老汉,一点儿也不中用。”
我却发现,正是这个“糟老汉”,至今为止,依然最愿意干的事儿有三:一是为红色主题站台;二是为年轻诗人鼓劲;三是为新时代挤奶式的诗写。
当然,有时他也保持着沉默,或继续抽着烟。
还好,每次他都被死神丢弃,阎王爷手里勾列的名单中,次次都将“李发模”这三个字放回人间。
每一次从手术台或重症室被推出来,或是躺在床上,醒来,床前站满焦急等候的学生和粉丝,然后,他眼尾一翘,咬牙切齿地说:“我又美美地睡了一觉,还没被收走。”
那样子可爱极了。
李发模被人们记住的三个理由:一是他在改革开放的第二年(1979年),以一首长诗《呼声》刊发《诗刊》第2期闻名于世,轰动诗坛内外,被苏联诗人叶甫图申科誉为“中国新诗的一块里程碑”,被国内著名诗人叶延滨等称为“早叫的公鸡”;二是他凭着诗性与勤奋,斩获中国首届新诗奖(鲁迅文学奖前身),与贵州的何世光先生(短篇小说奖)一起,成为贵州改革开放以来最靓的两张文化名片;三是他50年来笔耕不辍,专攻“正能量”之诗,作品汗牛充栋,培养学生无数,桃李芬芳。
作为近20年来一直在他身边当学徒、并得恩师宠爱的晚辈与学生,我似乎已经忘记了他身上的“光环”,有时也检讨自己是否有“不尊”之嫌,又想,可能他更喜欢像我辈心怀尊师之情却又鲜活的氛围,让他开怀大笑,不是坏事。
于是,近10年的近距离深交,他给了我另外的印象,如烙铁在脑间滋过。
先生不畏惧心脏停止跳动,在每一首诗里彰显“培根铸魂”的初心。
如果说“意、境、象、理”是诗歌的四个层次,发模先生的诗则是塔尖,他的诗与人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从做人的、做诗的“意”出发,对时代疾苦的呼声,对诗歌文本的境界,再到诗句章节的意象,他为每一首信手拈来的诗做足了“理”的铺垫。
《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正是说清楚了培根铸魂,绝不能是“见物不见人”的浅尝辄止,只要用心读,或者坚持读发模先生近20年的诗作《除不尽的余数》《第三只眼睛》等,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到,他内心深处总是充满对民族和人类的担忧。于是,其诸多作品可以坐实“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他坚持培根铸魂的践行之路,尽管筚路蓝缕,但情真意切。
他用最艰辛的脚步,抚摸到“巨变贵州”的脉搏。
先生病重,行动轻手轻脚,热了冷了都不行,更主要是随时要保暖,防一些小病小痛,所以,他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免得家人担心牵挂。
贵州省诗人协会成立6年了,不论寒暑,只要是协会的活动,那个准时赶到,并总穿着大头保暖鞋子、上下车都慢吞吞的慈祥老人发模先生从不缺席。开始,他还要讲话鼓劲,可后来,在各种场合讲话少了,他把话筒递给年轻人讲,他说:“大胆讲,只要是正能量的就放开讲。”所以,每次只要他在那里一坐,就是一尊菩萨,永远面带微笑和善意,以他的耳聪目明修订着我的喋喋不休。
发模先生真的就是一有德有善之人。近年来,他承担了由贵州最具文化情怀的李裴先生总策划的“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20部长诗的文学指导,20部长诗啊,一年出版啊,70000多行啊……都要在这个重病的老人手里用一把尺子丈量。很多次在评审会上,他慢条细理的语气如跳动的血球,得靠他自己使劲打气才能握紧颤抖的手,指挥手中的笔,在每一本诗稿的封面上写下“需修改”“不过关”“可以”的字样……
我會哭。
更让人感动的是,当接到在我老家投资兴业的江苏诗人梅尔邀请,请他执笔为“十二背后”亲自操刀写一部长诗时,他没说半个“不”字,应声允下,并按期完成了长诗《王之背后》,成不朽之作。
他说:据观察,自己活到120岁时有个坎儿,如果能抬着艰辛的脚步抚摸到“巨变贵州”的脉搏,就算迈不过去也是幸福的。
他用铿锵有力的粗嗓为时代呐喊出最真实的声音。
写到此事,大脑里蹦出他为时代“站台”的故事,微信里正有一幅幅他的照片刷屏,是他带队前往遵义市汇川区水灾现场调研的情景。
我没在现场,但我见到他脸上的微笑,心里就特别舒坦。
他就是一豁达的笑神。他说,要让那些受灾的百姓也跟着微笑;他说,我们用微笑战胜困难,困难就垂头丧气,反之,困难就更嚣张,更胆大妄为。
先生常对我和郭思思说,对待生活必须微笑,诗歌必须微笑,“苦”是诗人要用舌头去尝的文字,否则写不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精品。
记起2018年3月,从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李裴先生回到贵州,再次策划“相约2020,诗写脱贫攻坚”系列活动,作为贵州诗歌界泰斗的李发模又被请上“文学总指导”的上席,没有一分钱的稿酬、只有奉献,没有一丁点儿的好处、只有担当,没有一丝的阿谀奉承、只有让作品说话,他不知让多少在诗歌路上改变了初心的人汗颜与内疚。
70岁的发模先生与创作队一起,已跑完11个贫困县市区,没有缺席一场。他总是第一个交出作业,总是谦逊地说:“作业交了,请小语修改。”
发模先生的诗友文友多,有朋友打电话询问病情,他总是说:“要死讲不起,活着就好好活!”医生都特佩服他的达观。
还听说,在家时有时晚上心脏难受,他总是合衣躺睡在客厅的长沙发上。问他为何,他说:“如果真的死了,也好让抬尸体的方便,免得转弯抹角。”他常说,要帮助他人活得比自己更好,自己才好。他还说:“70岁了,是老天爷恩赐,多活的每一天都是借用青年人的时空和地盘,要学会多听他们的劝说和呵斥。”他还说,若把70反过来读,是17岁,还不到成年的法定年龄,更需要听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远方朋友来拜访聊天品茶时,都对他在中国新诗的地位和贡献点赞,他自己说:“发模就是一个糟老汉,一点儿也不中用。”
我却发现,正是这个“糟老汉”,至今为止,依然最愿意干的事儿有三:一是为红色主题站台;二是为年轻诗人鼓劲;三是为新时代挤奶式的诗写。
当然,有时他也保持着沉默,或继续抽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