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项跨越国界的国际性活动,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与地区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领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要大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上海在经济、文化、地域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丰厚的资源条件,政府机构和党群组织对志愿工作的高度重视等都为志愿服务事业开拓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一、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的上海经验
志愿服务是一项需要志愿者倾注热情与精力参与的事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爱心与热情,还要对志愿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激励。一个规范合理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可以提升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励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对于上海志愿服务事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是未来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后世博时代上海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上海在志愿服务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六点。
(一)日趋完善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上海在继续发扬世博志愿服务的成果基础上,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长效发展,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需求,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逐渐成熟的项目化运作方式
上海市志愿服务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四类,包括常设服务项目、中长期服务项目、短期服务项目、应急服务。契合世博期间广泛动员起来的社会志愿热情和良好志愿服务氛围,培育建设全市项目化志愿服务体系。
(三)不断健全的志愿服务组织队伍
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建立了注册志愿者库,建立起了一支常态化、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整体提升了志愿服务的程度和水平。
(四)创新开拓的志愿者服务基地
志愿者服务基地是指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具有长期的公益性服务岗位、服务项目,通过志愿者的服务体现城市文明、城市精神的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是建设上海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五)有效培育了志愿文化精神
志愿文化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灵魂和价值基础。经过多年的积累及由世博而升华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世博后的城市志愿服务过程中,内涵日益丰富,特色更加鲜明。上海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奉献互助的社会氛围,使更多的组织和个人认同志愿服务,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参与度。
(六)先进的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
上海始终关注志愿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上海志愿者网,建设了上海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交流平台。
二、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现存问题及成因
回顾20多年来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志愿服务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外相比,上海志愿者激励工作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志愿服务激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上海志愿服务的成效。认真研究和探讨上海志愿者管理及其存在问题,对于借鉴国外有关经验,提出如何加强志愿者管理的建议和对策,推动上海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法律政策支持缺位
首先是全国性法律尚未出台。当前上海在志愿服务领域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对推动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和奉献热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上海志愿服务法制建设处在全国前列,但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的缺位,影响了志愿服务法制体系整体建设,造成地方立法资源的浪费。其次是地方政策支持欠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针对志愿者的活动和志愿者管理的综合性政策。志愿组织缺乏经费,其人员培训、日常管理、项目策划就没有必要的场所、费用等物资支持,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必然受到制约。这不仅是上海,也全国各地志愿服务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社会支撑体系缺失
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较广,它的有效开展不仅要有政府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上海是我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近年来,广大市民的志愿服务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但由于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开展较晚,社会公益活动并不十分深入人心,因此,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如媒体宣传力度薄弱、社会资源支持显著欠缺,公众认知度不足等社会网络支持不足的问题,这种社会支持网络的欠缺使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需要的设备、资金、场地等资源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志愿文化精神缺乏
上海在世博会形成并在其后践行的志愿精神,是新时期上海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写照。但是由于国内整体大环境的同质性,加之上海作为人口流动程度较高的特大城市,志愿文化及志愿精神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中国的历史文化蕴涵着对家庭和国家强权的意识,导致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两端力量强大,缺少公共观念和公民社会的孕育。改革开放后公民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公民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公民大多数还是法律和名义上的公民,没有成为生活中名副其实的公民。公民对政府的依赖还是很强,公民自主管理意识在某些层次和领域还比较薄弱,公民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热情不高,动机不强。
(四)组织内部管理缺席
首先是内部激励机制不科学。当前志愿活动的精神激励基本上局限于单纯地授予荣誉称号,主要是在志愿活动结束后通过开展总结表彰大会进行的。由于这种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往往忽视了对志愿者活动过程前和过程中的激励。而且传统观念认为志愿者提供无偿性服务并不需要物质激励。但是随着志愿队伍的壮大,社会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对专业性志愿的需求越来越多,志愿者在专业性服务中投入的服务成本越来越高,如果只强调精神激励的话,往往使志愿服务流于形式。其次是组织人力资源机制不健全。对志愿者的教育培训机制还面临许多缺失,虽然制定了许多培训规章制度,但往往没有践行制度的行动。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不能提供差异化培训,导致志愿者上岗后不能适应工作要求,认知和行动出现偏差,打击了志愿者热情,降低了组织效率。 三、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的方略建构
志愿服务的蓬勃开展不仅要组织和动员更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 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应机制加以鼓励和引导, 使志愿服务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对志愿服务激励工作进行建构,分别是宏观视角下的政府与社会环境塑造,中观视角下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优化,微观视角下的志愿者个人认知提升以及过程视角下的分阶段激励模式建立。以下将从这几个视角对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的提升作深入阐述。
(一)宏观视角下的政府与社会环境塑造
政府应将志愿者行动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给志愿者提供良好成长环境。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此类活动,用政策来保障志愿者权益,创造一个更好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环境。不仅以德提高公民的认知水平,也要以法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志愿服务,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促进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法制化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海志愿者组织发展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能否推进政府促进机制的建立,具体来说,就是改变政府职能,优化志愿组织管理体制。政府首先要降低对志愿组织的准入门槛,整合志愿组织管理机构,改变对志愿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以理顺志愿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责任关系和权力关系。志愿服务只有获得全体公民的广泛参与,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与支持,才可能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示精神,上海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要“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因此,上海要建立大众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适时对志愿服务进行精神嘉奖。我国社会在激励志愿者,支持志愿服务的资金、设备、场地及观念等方面,必须协同社会力量,依靠政府、企业、家庭、体育团体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大环境下的对志愿服务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二)中观视角下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优化
首先是在组织内部管理层面。上海志愿组织的激励机制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是应有之义。志愿组织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有效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必须注重信息化和战略管理的自身建设,加强与社会、企业、政府、及个人间的联系,努力推进社会的资源整合。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志愿者组织队伍的稳定性和管理的针对性。从入口上建立建全选拔程序和审查机制,保证志愿者队伍的整体质量。其次是在组织内激励层面。要提高组织内环境激励,组织内部要重视志愿者们的社会需求培养,对组织的归属感跟认同感是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加强组织内培训激励。志愿组织应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使志愿者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通过组织的共同学习,使志愿者的工作表现更优异,增强工作满足感并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整体质量。要加强组织内绩效激励。志愿组织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通过考核对志愿者的工作态度、能力、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志愿者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组织的发展。要发挥信任激励的作用。在志愿组织中,各级领导和管理者更应该善于利用自己独有的激励优势,有效地发挥示范应有的良性辐射作用。
(三)微观视角下的志愿者个人认知提升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也是激励的主体。自我激励是最高境界的激励。也是最核心的激励。只有志愿者的内在参与动力得到了激发,志愿服务事业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在调研中发现,志愿者较少会自我激励,作为组织来说,要意识到帮助志愿者激发动机的重要性,提升志愿者的认知有助于志愿者强化个人的参与动机,引导志愿者学会发现自己的需要,学会刺激这种需要,通过影响个人的动机来调整个人的行为,并把动机变成现实中的心理渴望,为志愿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把志愿者的心理渴望引向组织的目标并达成目标。青年群体是上海市志愿者的主力构成部分,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正处在树立理想、形成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应该通过团队培训等方式,让志愿者体会到时代赋予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希望他们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个人的抱负,把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融合到一起。志愿者在参与服务过程中希望能提升个人能力、丰富个人阅历、学习社会知识等。在志愿者组织,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完成服务项目或策划一个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之间彼此的沟通协作、讨论实施,个人的各方面技能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升,对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来说,这是参加志愿服务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成长发展的激励引导。激励是一种使人产生行为动机的过程,人是激励过程的主体,了解人的动机和需求是设计激励机制的前提。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是通过激发志愿者的内在需求和动机,达到激励自我的目的。如果志愿者善于从自我激励的角度看待志愿服务价值,即使社会激励有所欠缺,也仍然能够让他们保持志愿服务的热情。
(四)过程视角下的分阶段激励模式建立
首先是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管理。志愿者的招募是一个寻找能够满足组织和对象需求的人员的过程。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上海志愿活动对志愿者专业技术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领域越来越需要专业性较强的高级人才,能否满足这种要求,不仅与本市的志愿服务传统有关,还取决于准备是否充分,管理是否完善。其次是志愿者的督导和激励管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志愿者可能出现消极的工作态度,对志愿者进行督导可以检视志愿者的服务水平,随时监督志愿者的工作状态,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及时指导和帮助,达到志愿服务持续改善的目的。最后是志愿服务评估是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志愿者在其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信息情况的过程。简单说来就是对志愿者在一个既定时期内工作表现的评价过程。但这种评估不同于普通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不能通过简单的成本效益分析的指标来评定,对志愿者的评估是对志愿者进行奖励与认同的重要依据,尽管志愿者是在不期望任何经济回报的前提下贡献了他们的服务,但是组织也应根据志愿者的表现为其提供必要的奖励,从而使他们获得公众的认可。这些奖励方式既包括让志愿者免费获得各种纪念品、与著名人士等见面的机会、通过媒体获得公众知名度、获得公用设施的优先使用权利、还包括召开志愿服务表彰会议、为志愿者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证明等等。
一、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的上海经验
志愿服务是一项需要志愿者倾注热情与精力参与的事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爱心与热情,还要对志愿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激励。一个规范合理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可以提升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励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对于上海志愿服务事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是未来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后世博时代上海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上海在志愿服务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六点。
(一)日趋完善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上海在继续发扬世博志愿服务的成果基础上,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长效发展,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需求,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逐渐成熟的项目化运作方式
上海市志愿服务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四类,包括常设服务项目、中长期服务项目、短期服务项目、应急服务。契合世博期间广泛动员起来的社会志愿热情和良好志愿服务氛围,培育建设全市项目化志愿服务体系。
(三)不断健全的志愿服务组织队伍
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建立了注册志愿者库,建立起了一支常态化、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整体提升了志愿服务的程度和水平。
(四)创新开拓的志愿者服务基地
志愿者服务基地是指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具有长期的公益性服务岗位、服务项目,通过志愿者的服务体现城市文明、城市精神的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是建设上海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五)有效培育了志愿文化精神
志愿文化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灵魂和价值基础。经过多年的积累及由世博而升华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世博后的城市志愿服务过程中,内涵日益丰富,特色更加鲜明。上海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奉献互助的社会氛围,使更多的组织和个人认同志愿服务,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参与度。
(六)先进的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
上海始终关注志愿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上海志愿者网,建设了上海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交流平台。
二、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现存问题及成因
回顾20多年来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志愿服务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外相比,上海志愿者激励工作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志愿服务激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上海志愿服务的成效。认真研究和探讨上海志愿者管理及其存在问题,对于借鉴国外有关经验,提出如何加强志愿者管理的建议和对策,推动上海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法律政策支持缺位
首先是全国性法律尚未出台。当前上海在志愿服务领域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对推动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和奉献热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上海志愿服务法制建设处在全国前列,但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的缺位,影响了志愿服务法制体系整体建设,造成地方立法资源的浪费。其次是地方政策支持欠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针对志愿者的活动和志愿者管理的综合性政策。志愿组织缺乏经费,其人员培训、日常管理、项目策划就没有必要的场所、费用等物资支持,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必然受到制约。这不仅是上海,也全国各地志愿服务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社会支撑体系缺失
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较广,它的有效开展不仅要有政府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上海是我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近年来,广大市民的志愿服务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但由于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开展较晚,社会公益活动并不十分深入人心,因此,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如媒体宣传力度薄弱、社会资源支持显著欠缺,公众认知度不足等社会网络支持不足的问题,这种社会支持网络的欠缺使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需要的设备、资金、场地等资源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志愿文化精神缺乏
上海在世博会形成并在其后践行的志愿精神,是新时期上海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写照。但是由于国内整体大环境的同质性,加之上海作为人口流动程度较高的特大城市,志愿文化及志愿精神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中国的历史文化蕴涵着对家庭和国家强权的意识,导致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两端力量强大,缺少公共观念和公民社会的孕育。改革开放后公民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公民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公民大多数还是法律和名义上的公民,没有成为生活中名副其实的公民。公民对政府的依赖还是很强,公民自主管理意识在某些层次和领域还比较薄弱,公民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热情不高,动机不强。
(四)组织内部管理缺席
首先是内部激励机制不科学。当前志愿活动的精神激励基本上局限于单纯地授予荣誉称号,主要是在志愿活动结束后通过开展总结表彰大会进行的。由于这种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往往忽视了对志愿者活动过程前和过程中的激励。而且传统观念认为志愿者提供无偿性服务并不需要物质激励。但是随着志愿队伍的壮大,社会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对专业性志愿的需求越来越多,志愿者在专业性服务中投入的服务成本越来越高,如果只强调精神激励的话,往往使志愿服务流于形式。其次是组织人力资源机制不健全。对志愿者的教育培训机制还面临许多缺失,虽然制定了许多培训规章制度,但往往没有践行制度的行动。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不能提供差异化培训,导致志愿者上岗后不能适应工作要求,认知和行动出现偏差,打击了志愿者热情,降低了组织效率。 三、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的方略建构
志愿服务的蓬勃开展不仅要组织和动员更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 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应机制加以鼓励和引导, 使志愿服务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对志愿服务激励工作进行建构,分别是宏观视角下的政府与社会环境塑造,中观视角下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优化,微观视角下的志愿者个人认知提升以及过程视角下的分阶段激励模式建立。以下将从这几个视角对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的提升作深入阐述。
(一)宏观视角下的政府与社会环境塑造
政府应将志愿者行动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给志愿者提供良好成长环境。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此类活动,用政策来保障志愿者权益,创造一个更好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环境。不仅以德提高公民的认知水平,也要以法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志愿服务,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促进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法制化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海志愿者组织发展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能否推进政府促进机制的建立,具体来说,就是改变政府职能,优化志愿组织管理体制。政府首先要降低对志愿组织的准入门槛,整合志愿组织管理机构,改变对志愿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以理顺志愿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责任关系和权力关系。志愿服务只有获得全体公民的广泛参与,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与支持,才可能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示精神,上海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要“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因此,上海要建立大众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适时对志愿服务进行精神嘉奖。我国社会在激励志愿者,支持志愿服务的资金、设备、场地及观念等方面,必须协同社会力量,依靠政府、企业、家庭、体育团体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大环境下的对志愿服务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二)中观视角下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优化
首先是在组织内部管理层面。上海志愿组织的激励机制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是应有之义。志愿组织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有效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必须注重信息化和战略管理的自身建设,加强与社会、企业、政府、及个人间的联系,努力推进社会的资源整合。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志愿者组织队伍的稳定性和管理的针对性。从入口上建立建全选拔程序和审查机制,保证志愿者队伍的整体质量。其次是在组织内激励层面。要提高组织内环境激励,组织内部要重视志愿者们的社会需求培养,对组织的归属感跟认同感是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加强组织内培训激励。志愿组织应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使志愿者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通过组织的共同学习,使志愿者的工作表现更优异,增强工作满足感并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整体质量。要加强组织内绩效激励。志愿组织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通过考核对志愿者的工作态度、能力、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志愿者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组织的发展。要发挥信任激励的作用。在志愿组织中,各级领导和管理者更应该善于利用自己独有的激励优势,有效地发挥示范应有的良性辐射作用。
(三)微观视角下的志愿者个人认知提升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也是激励的主体。自我激励是最高境界的激励。也是最核心的激励。只有志愿者的内在参与动力得到了激发,志愿服务事业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在调研中发现,志愿者较少会自我激励,作为组织来说,要意识到帮助志愿者激发动机的重要性,提升志愿者的认知有助于志愿者强化个人的参与动机,引导志愿者学会发现自己的需要,学会刺激这种需要,通过影响个人的动机来调整个人的行为,并把动机变成现实中的心理渴望,为志愿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把志愿者的心理渴望引向组织的目标并达成目标。青年群体是上海市志愿者的主力构成部分,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正处在树立理想、形成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应该通过团队培训等方式,让志愿者体会到时代赋予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希望他们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个人的抱负,把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融合到一起。志愿者在参与服务过程中希望能提升个人能力、丰富个人阅历、学习社会知识等。在志愿者组织,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完成服务项目或策划一个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之间彼此的沟通协作、讨论实施,个人的各方面技能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升,对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来说,这是参加志愿服务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成长发展的激励引导。激励是一种使人产生行为动机的过程,人是激励过程的主体,了解人的动机和需求是设计激励机制的前提。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是通过激发志愿者的内在需求和动机,达到激励自我的目的。如果志愿者善于从自我激励的角度看待志愿服务价值,即使社会激励有所欠缺,也仍然能够让他们保持志愿服务的热情。
(四)过程视角下的分阶段激励模式建立
首先是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管理。志愿者的招募是一个寻找能够满足组织和对象需求的人员的过程。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上海志愿活动对志愿者专业技术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领域越来越需要专业性较强的高级人才,能否满足这种要求,不仅与本市的志愿服务传统有关,还取决于准备是否充分,管理是否完善。其次是志愿者的督导和激励管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志愿者可能出现消极的工作态度,对志愿者进行督导可以检视志愿者的服务水平,随时监督志愿者的工作状态,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及时指导和帮助,达到志愿服务持续改善的目的。最后是志愿服务评估是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志愿者在其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信息情况的过程。简单说来就是对志愿者在一个既定时期内工作表现的评价过程。但这种评估不同于普通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不能通过简单的成本效益分析的指标来评定,对志愿者的评估是对志愿者进行奖励与认同的重要依据,尽管志愿者是在不期望任何经济回报的前提下贡献了他们的服务,但是组织也应根据志愿者的表现为其提供必要的奖励,从而使他们获得公众的认可。这些奖励方式既包括让志愿者免费获得各种纪念品、与著名人士等见面的机会、通过媒体获得公众知名度、获得公用设施的优先使用权利、还包括召开志愿服务表彰会议、为志愿者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证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