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重组:哥德巴赫新演绎

来源 :财经界·通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85733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时间,电信重组甚嚣尘上;一瞬间,这个热点话题悄无声息。就像演绎出无穷风情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通信市场也越发让人看不懂,电信重组也成为越来越热闹的游戏一场。
  


  方案!方案!
  关于拆分,不能不提的是2001年末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划江而治的“南北拆分”,这次电信重组将原电信的北方十省、网通和中国吉通三家公司重组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的南方部分则沿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名称。
  重组后,中国网通、中国电信都拥有原中国电信已有的业务经营范围,并允许两大集团公司各自在对方区域内建设本地电话网和经营本地固定电话等业务。但实际上,这次政令式的拆分使得南北分立的固网设备、资产运营上不断重复建设,并在实际上带来了此后十多年中固网发展的缓慢。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受拆分影响很少的中国移动,也恰恰是因为10多年来对GSM的投资到了瓜熟蒂落的阶段而经营状况良好,不仅用户数不断攀升新高,在业务层面的杀手级应用也不断跃世而出。
  于是,一场关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六兄弟的博弈,再度成为热炒的命题。
  早在去年1月,中国联通将原来的市场营销部一分为二,分别成立GSM网营销部和CDMA网营销部,从而结束一套人马运营两张网络的历史。尽管联通表示,此举是为增强自己的市场营销能力,但营销拆分,看上去更像是为了此后的GSM网络和CDMA网络的独立运作埋下伏笔。而营销拆分的背景更大意义来自于联通年报上CDMA业务的首度全年赢利。
  此后,疑似拆分的“小动作”不断展开。同年5月,中国联通宣布,正式开通三项GPRS业务。此举意味着联通经过一年建设,投资数十亿元,在相当多城市将GSM网升级到2.5G的GPRS网络,开始向高端增值业务进军。这样的手笔,一改此前“抑G扬C”的策略。
  而CDMA网的运作,则在通过营销层面做足文章,一方面继续用“买手机送话费”的促销策略来拉动用户增长,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丰富CDMA业务不同的套餐,来稳定和提升用户ARPU值。
  随着联通CDMA业务的持续好转,联通分拆的理由似乎越来越小,但可能性、可操作性上已经越来越大。
  重组的方案,不断浮现消息面。而“5合3”方案的广泛流传,甚至可以理解成为管理部门默认、最逼近真实的重组方案: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GSM部分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联通的CDMA网部分剥离出来给中国电信;卫通与中国航天科技组建了中国直播卫星公司,退出电信运营商阵营。
  由此,六个运营商将演变为三家:中国移动、新的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并且实现三大运营商的全业务运营。
  
  重组挑战层层难关
  
  尽管此次重组将再度均衡各大运营商的发展,并推动良好竞争局面的形成,但实际上,方案从来都不会“尽善尽美”。
  此前,国家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曾公开表示,电信重组主要为解决以下问题:解决电信市场失衡问题,在电信产业整体发展的同时消除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解决电信业有效竞争问题;深化国有垄断性企业改革;推进3G产业的发展。而摆在决策层面临各种压力来自各方,有的源自于企业,如经营和财务压力;有的则来自于资本市场。
  比如,管制政策失权的解决、非对称的内容、融合的产业准备……只有冷静下来解决、完成充分的准备,再实施重组,中国电信业才能找到正确的出路,也许重组的机会成本也能降低很多。
  于是,重组时间的猜想成为首个大众热炒的话题。而受到奥运的影响,和拆分涉及的网络、业务的长期整合,就算现在就重组颁发给固网运营商全业务牌照或3G牌照,也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形成像中国移动这样高度成熟的网络覆盖和网络质量,因此也不可能马上形成对中国移动有效的竞争威胁。
  其结论就是,要改变电信业失衡,并形成良好竞争局面,恐怕还要再等三五年。而重组已经越发意味着一纸文告,下发只是时间问题,对大局影响愈发式微。
  而接下来技术融合、资产重组成为两大难题。
  站在重组方案中被拆分的中国联通的角度上看,核心网传输层面的拆分,并不是什么技术难题,在营销上已经实现了分拆经营,也积累了足够的实战准备。然而,当拆分逐渐从核心网向前端接入网推进的时候,技术难题便慢慢浮现出来。
  目前,联通的GSM和CDMA的核心网设备一般共用同一个机房,因此如果出现网络拆分,设备的迁移,安置以及重新规划,布线就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实际情况下,重新选择站址已经不太可能,而在原站址通过协商安置,或者是效仿早年中国移动租用中国电信带宽的方法,也许能获得平稳的解决方案。
  那么,如果技术上的问题是方向明确并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的话,涉及股权交易的资产重组就是复杂得多。
  首先是资金规模的需求。对于中国移动来说,问题相对简单。由于中国铁通是非上市公司,直接兼并即可,并且面对中国移动强大的赢利背景,铁通估价不会成为障碍。而对于其他三家运营商来说,巨大的资本开支,又让重组充满不确定性。
  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电信的自由现金流达到339.64亿元,同比增长17.2%。中国网通资本支出总额为206.84亿元,同比下降了15.8%,较今年年初管理层制订的计划下降了3.16亿元,自由现金流增长至117.75亿元,更是为全业务发展准备大规模的资金保障。
  然而,不管是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还是中国联通GSM网与中国网通合并互为收购对象,中国联通CDMA网估价高达1200亿元人民币的“不能承受之重”,也都需要资本市场来撬动重组。
  那么,从回归程序来看,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都属于H股中市值惊人的红筹股,如果直接采用IPO形式登陆A股市场,只恐怕会再次制造“吸血”效应,使得市场资金面再度紧张。作为另外一固网运营商的中国网通,尽管也表示出强烈在内地上市的意愿,但涉及到一些政策上的复杂操作,目前中国网通还没有回归A股的时间表。
  而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不得不面对的另外一个难题是股权结构相对复杂,两者都有上市公司,其母公司都是国有全资控股,因此最终的合并,既可以在母公司层面发生,也可以在上市公司的层面开展,或者在两个层面进行。但不论选择哪种方式,双方的少数股东权益也是至关重要的难题。
  
  TD-SCDMA无关破题?拆分再猜想
  
  毫无疑问的是,重组大势在即,谁又会成为重组真正破题?
  面对中国移动的一家独大,引发整个电信市场的失衡,而TD-SCDMA在中国移动上马,也正是为了“遏制”中国移动,而“强嫁”给中国移动的?这个猜想,貌似有理。因为此前有关3G标准的猜想,都是中国移动采用WCDMA制式,以实现2G向3G的平滑演进。
  事实上,后起之秀的TD-SCDMA更大程度上是承担着民族通信业在全球市场话语权的旗帜意义。作为中国通信市场上最为成熟的运营商,中国移动在新技术、新业务和融合式发展方面的战略,已明显超越其他运营商1~2年,这对于支持本土3G标准,帮助中国3G立足世界通信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个意义还在于,以TD-SCDMA标准的制衡中国移动的急行疾进,也给TD-SCDMA以缓上的时间和成熟的机会。中国移动始于4月的TD-SCDMA小规模放号,“试商用”一语双关,正是寓意于此。
  从另一个层面,给中国移动发放TD-SCDMA的3G牌照,给固网运营商发移动牌照,也正是实现几大运营商全业务发展的一个途径——比拆分合并来得更为直接,并且省去了很多整合成本。而获得移动牌照的小灵通也将借此放飞,与固网、2G移动网络逐渐模糊为一体的“新小灵通”,也许会让小灵通赢得再次发展的机会。
  数据表明,中国移动现有的用户数量已接近4亿。那么,拿到移动牌照后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发展新客户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同样面临座机被手机替代的危机,用户数量、收入,甚至利润都在逐步下滑,这是无可避免的规律。但是,基于2G移动网络,小灵通,加上基数不小的固网用户,这些将成为两个“整合新军”启航全业务领域的基础。固网拥有一个无线、移动不可替代的优势,就是有线宽带、海量数据传输的光纤。而随着光纤通信成本的下降,有线宽带将进一步发展扩大,在有线带宽这个市场,也将形成制衡中国移动的独特优势。
  参考全球移动通信业的重组案例,AT&T的三次拆分,或许对我们有些许借鉴意义。1984年AT&T迫于反垄断的压力拆分为8个公司。1995年AT&T又主动一分为三,将成立于1925年的Bell Labs贝尔实验室和NCR计算机公司剥离出去。2000年,AT&T又宣布一分为四,将前几年收购的MCCAW移动通信公司和TCI有线电视公司剥离出去,同时将长途电信分割成AT&T商用公司和长途电信客户服务公司。
  历经20多年的拆分伴随着收购重整,AT&T在全业务方向和专业领域内领先之间寻求平衡,给我们带来的启迪是,只有在专业领域做好,才能通过品牌优势、性价比,来扩展市场,才能长久立足。
  对比中国电信市场的拆分重组,以市场区划为导向的横向切分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竞争和繁荣,而不管此次再由国资委“操刀”重组是否有违市场经济原则,结果又将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电信产业再起波澜,中国电信产业也将在不断的调整中逐步做大做强。
其他文献
在港资加工贸易企业最为集中的东莞市每月都举办的外商与政府的协调会上,不止一次出现港商情绪失控,向政府部门投诉,“在东莞多年,投入半生心血,虽然舍不得离开,但却实在无力再支撑下去。”尽管在多方努力和协调下,港商们得到了一年的缓冲期。但时至今日,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动态调整,依旧是珠三角数万港商心中难以挥散的阴霾。    失色,珠三角  “没这回事”VS“无力再支撑下去”    告别淘金梦  卢炳波是
期刊
长期以来,在国内产能过剩,外加来自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及贸易壁垒,中国制造陷入了夹缝之中。正是在这些大格局的氛围下,中国企业开始着眼海外,选择“海外工业置地”。    2006年,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正式提出,“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这一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去海外投资,商务部、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也相继出台了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鼓励
期刊
010-65195656  问:我公司准备在中国境内开展集装箱制造加工业务,请问需要向海关办理哪些手续?  答:根据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境内制造集装箱的工厂,应当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工厂认可证书》,向所在地海关申请递交《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制造、维修工厂海关核准申请书》,经核准后由海关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制造、维修工厂海关核准
期刊
2007年以来,国内文化产业集团上市潮拉开序幕,这标志着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打开了新的格局:文化产业已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与经济效益紧密挂钩。    1979年,第一家营利性音乐茶座在广州市诞生,此后,各类文化消费场所迅速从沿海城市蔓延至全国。如果把这视为现今文化产业的渊源,那么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对文化的经济属性、文化产业性开始给予
期刊
在普通百姓眼中,“漏税门”又一次见证了英雄神话的破灭    自2007年4月以来,达能和娃哈哈之间硝烟弥漫,一触即发。在双方战事胶着之时,突然曝出了宗庆后偷漏个人所得税近3亿元的新闻,将“达娃之争”进一步复杂化。在宗庆后看来,这次的“漏税门”完全是达能集团一手操纵的,但在普通百姓眼中,“漏税门”又一次见证了英雄神话的破灭。  在“偷漏税”事件出来以前,宗庆后一直是中国商界的风云人物。他的大器晚成为
期刊
无论是并购、改制,还是价格策略,陈耀昌上任一年来烧了几把火,将利剑直指最大竞争对手家乐福。    2007年年初,沃尔玛中国区迎来了新一任总裁——陈耀昌,此后,沃尔玛的体制及战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8年年初,沃尔玛的股价刷新历史高度,达到51美元——从未实施过低价战略的沃尔玛一改初衷积极“微利促销”,并且保持近4%的季增长速度。  就在上一年,陈耀昌率领下的沃尔玛不单成功并购好又多,还
期刊
基金市场正遭受严峻的考验,而无数基民们在花钱买教训之后,终于发现自己也未能通过这次投资大考……    近年来,中国基金市场步入高速发展轨道,迅速地走过了发达国家基金市场需要几倍时间才能走过的路。从最开始清一色的股票基金,到后来的债券基金、指数基金和保本基金,以及被设计成各种不同基金组合套餐的伞型基金,再加上交易所交易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国外基金市场几十年才发展成熟的产品在中国几乎都能找到踪影。  
期刊
2007年7月,一场提价狂潮使大陆方便面厂商面临一次大洗牌。而后,部分品牌悄然退出市场,还有一些国内方便面企业受到巨大影响,面临被收购或淘汰的可能。以高端市场为目标的康师傅在这次价格之战中岿然不动,甚至是从那时起,康师傅方便面广告在电视台黄金时段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康师傅——无疑是顶新集团旗下最成功的品牌。    大陆市场经济的初期探索  十年前,顶新集团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甚至还是一个带着资
期刊
白色家电各方势力汹涌而来,一次行业洗牌已经呼之欲出。    3月中国的白电市场格外震荡。  稳坐老大交椅的海尔在上海连续召开高端战略发布,先有高端冰箱趋势的全球发布,引出卡萨帝子品牌在冰箱产品上的首次亮相,紧随其后又发布了Luxurii·净界高端战略发布,并宣布和GE的技术合作。  空调起家的美的电器并购小天鹅洗衣机,使得“美的系”再获调整,更让美的有了觊觎老大、叫板海尔的底气。  甚至,连一直在
期刊
当审计师失去独立性时,这种对公司的保险,就变成了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当会计师事务所变成纯粹的商业机构时,财务报告准确与否也许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财报能带来多少账面数字—这会直接流进合伙人的腰包,变成别墅、游艇和提早退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每次金融危机之时,总有一些看起来如同“恐龙”一样的大公司,一夜间轰然倒下。而带来“白垩纪”气候异常的“陨石”冲击,往往就是一份虚假的财务报告被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