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杜威德育观贯穿了对二元论尖锐而深刻的批评。他反对道德观念把活动的过程划分为两个对立的因素;他反对将义务与兴趣的完全对立;他反对把道德与理性等同起来;他反对知识就是德行的极端思想;他认为道德应于社会相联系,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 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对他的德育教育思想的梳理,试图探究中国当代学校德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期达到学校德育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进步。
【关键词】杜威 德育 教育观
一、杜威德育教育中的几对关系范畴的梳理
(一)动机与结果
在道德论中,出现的一个障碍就是把道德观念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对立。杜威认为有目的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包含有意识的预见的结局和考虑正面和反面的心理权衡,以及渴望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心态。有意识的思维、观察、愿望和厌恶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代表初期的、尚未成熟的活动。这些为成熟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有机体的调节作用是重要的,因为他们是我们摆脱陈规陋习和盲目冲动的支配的唯一出路,即他认为有意识的内部调整在活动中的重要性。有意识的目的、有意识的愿望和深思熟虑的思考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些是有特殊后果的活动精神的品质和领域。
(二)义务与兴趣
在有关道德的讨论中,按“原则”行动和按“兴趣”行动的对立时常发生。前者是无私的按超越一切个人考虑的一般法则行动,后者是指只顾个人私利的行动。杜威认为把行动与利己相联系和把动力与兴趣相割裂都是片面的。他把以上两种极端的思想,理想地予以集中,指出兴趣是个人在自己现有能力基础上参与活动,增加经验,并取得圆满结果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一种自我满足的内心体验。他认为“兴趣”和“义务”密不可分,当行为不受欢迎时,不应该一味地坚持原则,而应在活动进程中意识到自己的原则是否有待证明和调高。
(三)智力与性格
关于道德的讨论往往带来一种值得注意的错误论调。一种是把道德与理性等同起来,一种是将知识和德行等同起来。前一种观点认为理性是一种官能,最终的道德直觉就是从理性出发的,理性能提供唯一的道德动机。后一种观点认为,人不会故意做坏事,之所以做坏事是因为对善的无知。杜威分别对这两种论调给予了否定,他认为情感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把道德孕育于性格之中,而不是简单的直接以道德教学;另外,他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知识的重要性。最后指出道德的形成应该是在社会上加以灵活运用,而不应该呆板地服从于特定的道德标准。
(四)社会与道德
杜威认为德行必须与社会的其他事物相联系,学校如果缺乏渗透社会精神,那么道德的训练也许难以实施。首先,学校要与社会相联系。学校本身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社会的观念和社会的兴趣只有在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展。其次,校内学习应与校外学习相联系。学校之所以和社会隔离,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社会环境,有了社会环境,学习就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报酬。他认为,教育上合乎需要的一切目的和价值,它们自身就是合乎道德的,同时强调,有意识的生活应该是不断加深和扩大的,而不是物质的占有,更应是作为意识加深的手段。
二、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借鉴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学校要将道德准则内化为个体需求,德育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培养勇于创新的道德发展主体。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学校应由过去被动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激发学生主动式学习转变。其次,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转变自身学习方式。德育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再次,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使自己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 将学校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德育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有关道德理论,德育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在思想认识上和知识层面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的现象没有得到转变。一方面通过学校德育课把社会有关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将其外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客观行为,经过两者的反复转化从而实现知行的统一,这样仅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实践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把课内理论学习更好地化为学生的行为,而且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杜威.哲学的改造[M].张颖,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石玉.杜威的道德教育观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6.
[5]陈桂生.略论杜威关于“学校道德”的见解[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
【关键词】杜威 德育 教育观
一、杜威德育教育中的几对关系范畴的梳理
(一)动机与结果
在道德论中,出现的一个障碍就是把道德观念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对立。杜威认为有目的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包含有意识的预见的结局和考虑正面和反面的心理权衡,以及渴望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心态。有意识的思维、观察、愿望和厌恶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代表初期的、尚未成熟的活动。这些为成熟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有机体的调节作用是重要的,因为他们是我们摆脱陈规陋习和盲目冲动的支配的唯一出路,即他认为有意识的内部调整在活动中的重要性。有意识的目的、有意识的愿望和深思熟虑的思考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些是有特殊后果的活动精神的品质和领域。
(二)义务与兴趣
在有关道德的讨论中,按“原则”行动和按“兴趣”行动的对立时常发生。前者是无私的按超越一切个人考虑的一般法则行动,后者是指只顾个人私利的行动。杜威认为把行动与利己相联系和把动力与兴趣相割裂都是片面的。他把以上两种极端的思想,理想地予以集中,指出兴趣是个人在自己现有能力基础上参与活动,增加经验,并取得圆满结果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一种自我满足的内心体验。他认为“兴趣”和“义务”密不可分,当行为不受欢迎时,不应该一味地坚持原则,而应在活动进程中意识到自己的原则是否有待证明和调高。
(三)智力与性格
关于道德的讨论往往带来一种值得注意的错误论调。一种是把道德与理性等同起来,一种是将知识和德行等同起来。前一种观点认为理性是一种官能,最终的道德直觉就是从理性出发的,理性能提供唯一的道德动机。后一种观点认为,人不会故意做坏事,之所以做坏事是因为对善的无知。杜威分别对这两种论调给予了否定,他认为情感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把道德孕育于性格之中,而不是简单的直接以道德教学;另外,他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知识的重要性。最后指出道德的形成应该是在社会上加以灵活运用,而不应该呆板地服从于特定的道德标准。
(四)社会与道德
杜威认为德行必须与社会的其他事物相联系,学校如果缺乏渗透社会精神,那么道德的训练也许难以实施。首先,学校要与社会相联系。学校本身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社会的观念和社会的兴趣只有在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展。其次,校内学习应与校外学习相联系。学校之所以和社会隔离,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社会环境,有了社会环境,学习就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报酬。他认为,教育上合乎需要的一切目的和价值,它们自身就是合乎道德的,同时强调,有意识的生活应该是不断加深和扩大的,而不是物质的占有,更应是作为意识加深的手段。
二、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借鉴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学校要将道德准则内化为个体需求,德育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培养勇于创新的道德发展主体。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学校应由过去被动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激发学生主动式学习转变。其次,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转变自身学习方式。德育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再次,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使自己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 将学校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德育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有关道德理论,德育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在思想认识上和知识层面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的现象没有得到转变。一方面通过学校德育课把社会有关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将其外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客观行为,经过两者的反复转化从而实现知行的统一,这样仅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实践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把课内理论学习更好地化为学生的行为,而且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杜威.哲学的改造[M].张颖,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石玉.杜威的道德教育观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6.
[5]陈桂生.略论杜威关于“学校道德”的见解[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