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教育是落实人文精神,了解扩展跨国文化意识的主要学科。然而,我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受结构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一直处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下,导致了缺乏人文精神的“文化失语症”和 “语言工具”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既要掌握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要熏陶情操,扩展世界文化意识,学会学习,发展学习策略和形成人格。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 探究式学习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加强我国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文素养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现而展示个人。它對人的思维模式、道德情操乃至创新精神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应当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着力造就健全的人格,为个人成才和社会进步奠定成熟的人格基石。教育的本质决定,教育必须兼顾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英语教学同样需要两者兼顾。
一、转换角色,培养人文精神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显然,人文精神是英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做出新的确定,教师的角色要做出新的转换。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我们把教师比喻成太阳。“太阳式” 的教师正因为自己的生命充盈,才能够慷慨地给予,才能使学生变成健康有活力。教师的工作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必须有一定的创新空间。学生的灵魂不应被塑造,而应被唤醒,激发和升华。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教育观念,教师的角色和功能也相应有了全新的内涵。在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 之人转变为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人,即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也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新观念,乐于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挑战,运用科学的艺术教学法。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职业素质: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人格,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较强的自律性。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言传身教,做学生各方面的表率。
(2)业务素质: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即: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处理教材和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学法指导能力,对学生学习情况考核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知识,相当的教研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等。
(3)身体心理素质:应具备健全的体格,身心健康,充满活力,能适应繁重的教学教研工作;要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调节能力,让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确定课题,主动地探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树立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大的范围,让学生围绕该范围确定自己的小课题。例如。老师提供一个大的主题,学生便可以由此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展开研究。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去开展调查公共场所英语标牌的内容等实践活动。主题确定之后,让同学自由分组,分别去查找需要的资料。这 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向学生介绍如何在图书馆查找以及如何在网上检索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筛选有用的信息,鉴别材料的优劣、真伪,有条理地归纳、整理材料,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多种形式展示出来,如黑板报、短剧、对话、讲故事、计算机等。教师应注意学生在展示时的语言指导,并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学生的语言、思维、质疑、创新、交流等能力就逐渐得到了培养。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创设合作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短剧、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有些活动可以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但大多数活动由多个同学合作进行。他们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或完成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组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分担具体的任务,并要对自己的活动负责。小组活动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条件,有效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使他们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善于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其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生教育”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生存质量、生活质量,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担负着未来领导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他们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水平和人生境界,能力作风和综合素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兴旺。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的相关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掌握英语与培养人文精神要整合发展。人文精神随着英语知识的扩展、深化而不断发展和升华。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与拓展是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一项必要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 探究式学习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加强我国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文素养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现而展示个人。它對人的思维模式、道德情操乃至创新精神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应当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着力造就健全的人格,为个人成才和社会进步奠定成熟的人格基石。教育的本质决定,教育必须兼顾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英语教学同样需要两者兼顾。
一、转换角色,培养人文精神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显然,人文精神是英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做出新的确定,教师的角色要做出新的转换。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我们把教师比喻成太阳。“太阳式” 的教师正因为自己的生命充盈,才能够慷慨地给予,才能使学生变成健康有活力。教师的工作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必须有一定的创新空间。学生的灵魂不应被塑造,而应被唤醒,激发和升华。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教育观念,教师的角色和功能也相应有了全新的内涵。在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 之人转变为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人,即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也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新观念,乐于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挑战,运用科学的艺术教学法。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职业素质: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人格,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较强的自律性。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言传身教,做学生各方面的表率。
(2)业务素质: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即: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处理教材和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学法指导能力,对学生学习情况考核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知识,相当的教研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等。
(3)身体心理素质:应具备健全的体格,身心健康,充满活力,能适应繁重的教学教研工作;要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调节能力,让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确定课题,主动地探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树立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大的范围,让学生围绕该范围确定自己的小课题。例如。老师提供一个大的主题,学生便可以由此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展开研究。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去开展调查公共场所英语标牌的内容等实践活动。主题确定之后,让同学自由分组,分别去查找需要的资料。这 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向学生介绍如何在图书馆查找以及如何在网上检索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筛选有用的信息,鉴别材料的优劣、真伪,有条理地归纳、整理材料,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多种形式展示出来,如黑板报、短剧、对话、讲故事、计算机等。教师应注意学生在展示时的语言指导,并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学生的语言、思维、质疑、创新、交流等能力就逐渐得到了培养。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创设合作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短剧、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有些活动可以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但大多数活动由多个同学合作进行。他们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或完成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组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分担具体的任务,并要对自己的活动负责。小组活动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条件,有效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使他们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善于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其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生教育”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生存质量、生活质量,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担负着未来领导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他们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水平和人生境界,能力作风和综合素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兴旺。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的相关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掌握英语与培养人文精神要整合发展。人文精神随着英语知识的扩展、深化而不断发展和升华。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与拓展是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一项必要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