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多元化的时代,电影往往具有某一时代的特殊印记,而在当代,伴随文化产业的兴起,电影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也因此,中国文化元素借电影渠道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本文将从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背景、应用和策略三个方面,具体探析跨文化传播中中国文化元素如何通过电影得以呈现给世界,并提出其传播策略,以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文化;电影;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1
在全球化的今天,电影早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背景、应用及策略的分析,希望中国电影能够积极地“走出去”,吸取世界其他地区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处,注重中国文化的发掘和传播,使中国文化通过电影走向世界,将民族的变为世界的。
一、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背景
伴随着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文化产业也迅速腾起,电影已成长为一种独立的产业,并成为海外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上个世纪末的美国为例,电影出口的繁荣增长,使其成为美国出口产业之首。而在获得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输出至其他国家,对其他国家国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可以说已成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产业。而文化元素通过电影得以跨文化传播具有必然的时代性缘由,这也是其产生的文化传播背景。在数字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播媒介也形成了多样化发展,人们的沟通媒介不再单一,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社会信息、沟通情感并进行娱乐活动等。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媒介理论“媒介即文化”,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媒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讯息”不是传播内容,而是一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同时,他强调“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是延伸人们思想的工具。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全球范围内竞争激烈,使得文化的传播渗透进了电影产业。例如,在我国当下社会,韩流已经延续多年,日韩料理遍地都是,而好莱坞的科幻大片更是饱受国内观众喜爱,这为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二、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应用
第一,启用中国演员。例如,《尖峰时刻》、《邻家特工》中的主演成龙,凭借一身功夫在好莱坞备受青睐,《致命罗密欧》、《游侠》中的李连杰,同样是靠着自身过硬的功夫逐渐得到了世界影迷的喜爱。像成龙、周润发、李连杰、巩俐等都是在中国广为人知的影视明星,除此之外,年轻演员也开始在世界银幕上崭露头角,如《生化危机5》中的李冰冰。华人演员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增加了明显的中国文化元素,使越来越多的中国符号得以在西方电影的银幕上出现。
第二,色彩的运用极具中国风格。中国对于红色和绿色的使用别具一格,使得中国红成为了一个文化的代名词。电影《英雄》中,红色长衣和绿色竹林的巨大反差,却带来了鲜明的视觉享受,充满了中国水墨画风的感觉。同样是在《功夫熊猫》中,电影一开场便是鲜艳的红色,无论天空、光线、桌椅,都在火红的颜色衬托下,营造出阿宝的英雄梦。而在第二部中,阿宝师父的长袍换成了绿色,加之青城山的出现,更使红色和绿色相得益彰,完美诠释了中国文化对于色彩的独特运用。
第三,讲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例如,美国迪斯尼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拍成动画《花木兰》;2006年,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将香港电影《无间道》翻拍成《无间道风云》;2007年,中国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同美国迪斯尼公司合作重拍。这些具有中国情愫的故事,使中国元素频繁出现在世界电影的荧幕,无形中进行了跨文化的传播。
三、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求同存异,结合其他文化基因,找到本土文化与国际化的契合点,同时,将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优秀文化有机结合。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间可以相互转化,新思想和新观念在跨文化传播中则被自然地接受,而这也达到了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例如,《功夫熊猫》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大量使用,与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没有让观众觉得貌合神离,反而备受好评,这就是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同时与其他文化相结合,也就是将人类共同的文化基因阐释出来。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排斥其他文化形态,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共存共荣才是人类文化传承的目的所在。
采用合理的营销方式,将中国元素的跨文化传播达到无偏误输出,使世界观影者对中国文化产生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电影制作者要将中国文化的真实内核如实地向全世界展现,通过文化的传播,让世界认识中国,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传播过程中,需要选择良好的营销方式,通过先进的技术水平进行影片制作,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可将电影中包含的人物角色进入市场,制作成玩具、书籍等,以多样化的营销手段达到中国元素的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张文星.从文化传播角度剖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J].电影文学,2012(09).
[2]李艳.对当前中国电影产品跨文化传播状况的实证调查——以在京外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1).
[3]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三十年探讨(1978-2008)[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5).
关键词:中国文化;电影;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1
在全球化的今天,电影早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背景、应用及策略的分析,希望中国电影能够积极地“走出去”,吸取世界其他地区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处,注重中国文化的发掘和传播,使中国文化通过电影走向世界,将民族的变为世界的。
一、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背景
伴随着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文化产业也迅速腾起,电影已成长为一种独立的产业,并成为海外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上个世纪末的美国为例,电影出口的繁荣增长,使其成为美国出口产业之首。而在获得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输出至其他国家,对其他国家国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可以说已成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产业。而文化元素通过电影得以跨文化传播具有必然的时代性缘由,这也是其产生的文化传播背景。在数字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播媒介也形成了多样化发展,人们的沟通媒介不再单一,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社会信息、沟通情感并进行娱乐活动等。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媒介理论“媒介即文化”,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媒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讯息”不是传播内容,而是一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同时,他强调“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是延伸人们思想的工具。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全球范围内竞争激烈,使得文化的传播渗透进了电影产业。例如,在我国当下社会,韩流已经延续多年,日韩料理遍地都是,而好莱坞的科幻大片更是饱受国内观众喜爱,这为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二、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应用
第一,启用中国演员。例如,《尖峰时刻》、《邻家特工》中的主演成龙,凭借一身功夫在好莱坞备受青睐,《致命罗密欧》、《游侠》中的李连杰,同样是靠着自身过硬的功夫逐渐得到了世界影迷的喜爱。像成龙、周润发、李连杰、巩俐等都是在中国广为人知的影视明星,除此之外,年轻演员也开始在世界银幕上崭露头角,如《生化危机5》中的李冰冰。华人演员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增加了明显的中国文化元素,使越来越多的中国符号得以在西方电影的银幕上出现。
第二,色彩的运用极具中国风格。中国对于红色和绿色的使用别具一格,使得中国红成为了一个文化的代名词。电影《英雄》中,红色长衣和绿色竹林的巨大反差,却带来了鲜明的视觉享受,充满了中国水墨画风的感觉。同样是在《功夫熊猫》中,电影一开场便是鲜艳的红色,无论天空、光线、桌椅,都在火红的颜色衬托下,营造出阿宝的英雄梦。而在第二部中,阿宝师父的长袍换成了绿色,加之青城山的出现,更使红色和绿色相得益彰,完美诠释了中国文化对于色彩的独特运用。
第三,讲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例如,美国迪斯尼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拍成动画《花木兰》;2006年,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将香港电影《无间道》翻拍成《无间道风云》;2007年,中国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同美国迪斯尼公司合作重拍。这些具有中国情愫的故事,使中国元素频繁出现在世界电影的荧幕,无形中进行了跨文化的传播。
三、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求同存异,结合其他文化基因,找到本土文化与国际化的契合点,同时,将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优秀文化有机结合。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间可以相互转化,新思想和新观念在跨文化传播中则被自然地接受,而这也达到了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例如,《功夫熊猫》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大量使用,与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没有让观众觉得貌合神离,反而备受好评,这就是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同时与其他文化相结合,也就是将人类共同的文化基因阐释出来。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排斥其他文化形态,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共存共荣才是人类文化传承的目的所在。
采用合理的营销方式,将中国元素的跨文化传播达到无偏误输出,使世界观影者对中国文化产生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电影制作者要将中国文化的真实内核如实地向全世界展现,通过文化的传播,让世界认识中国,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传播过程中,需要选择良好的营销方式,通过先进的技术水平进行影片制作,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可将电影中包含的人物角色进入市场,制作成玩具、书籍等,以多样化的营销手段达到中国元素的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张文星.从文化传播角度剖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J].电影文学,2012(09).
[2]李艳.对当前中国电影产品跨文化传播状况的实证调查——以在京外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1).
[3]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三十年探讨(1978-2008)[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