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队,新闻发言人说的话就是权威

来源 :现代世界警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澳门警方是否有接受媒体采访的一个具体规定?
  郑宝湘:有的。澳门司法警察局接受媒体采访的情况基本上分四类:第一类是发生普通的案件,会通过手机短信向已经登记的媒体发出资料短信,如果媒体有需要会向公关处查询;第二类是每日例会,在每个工作日下午4点半,司警局都会有例会发布当天案件;第三类是特别发布会, 如有侦破或发生重大案件会通知传媒到本局或现场作特别发布,全部都是由新闻发言人接受媒体的采访, 而新闻发言人是由局长指定,职级是主管以上职务;第四类是预约采访, 由局长指派人员接受采访。
  记者:在案件现场正在执行任务的普通警员是否可以直接接受媒体的现场采访?
  郑宝湘:不可以。只有新闻发言人或局长指派人员才可以接受采访, 这样可以做到信息及口径统一。
  记者;在每一起案件发生后的第一现场,贵局都会配备新闻发言人或局长指派人员吗?
  郑宝湘:在澳门,一般性的案件,我们会在每日例会中发布详细资料,因此媒体没有必要对每一起案件都做现场报道。但是对于重大的案件,例如凶杀案或者是案情重大的话,当值发言人会通过手机短信通知媒体, 而公关处也派员提前到案发现场协调记者做相关的现场拍摄及采访。有需要时公关处处长会到现场协调,新闻发言人也会现场接受采访,讲解调查情况。或者是在案件侦破后,例如数量大的毒品案,我们就会在破案现场由发言人做现场发布。但所有参与此案的调查科的警务人员,包括其主管,未得局长同意都不能够自己发布案件信息,一定要通过新闻发言人发布。
  记者:也就是说,澳门警队內部有规定,只有新闻发言人可以面对记者,其他的所有警员都不可以直接向媒体透露任何与案情有关的信息,或者接受采访?
  郑宝湘:对。
  记者:警员一入职,就会有关于这一规定的学习吗?
  郑宝湘:所有警员入职或晋升都要接受相关培训,培训科目有一门叫社区警务及公共关系,内容包括应对传媒技巧。我们会告诉他们,只有局领导层、公关处、警察局发言人才可发布信息。
  记者:应对传媒技巧这门课,您觉得对于警察来说,其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郑宝湘: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告诉他们记者在案发现场想要什么样的照片、资料(例如防罪宣传时传媒镜头的焦点是一些亲民、和蔼可亲的样子;发生冲突时传媒镜头的焦点是是否有警员凶恶的样子,出动武器、流血镜头等)。也教导他们如何应对记者提问、面对记者时如何缓解紧张情绪、如何配合记者采访工作。还有就是在公众活动中如何应对媒体,及出现挑衅行为时应该如何处理等。
  记者:如果少数媒体的记者设采访“陷阱”,并做出负面的报道,作为警察机构应该怎么来应对?
  郑宝湘:这是无可避免的, 所以要设立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言人都有这方面的应对技巧。在应对负面报道方面,如果当值新闻发言人发布有误,需要纠正错误舆论的话,可以由公关处处长来出面澄清;如果公关处的发布有问题,那么就由更高一级的领导来出面澄清。我认为新闻发言人里边应该有少部分,可以是不经常出来发言的,如果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或危机的话就由他来发布, 例如公关处处长。
  同时,因为新闻发布会是由公关处统筹及协调,因此长期与媒体存有一种合作关系, 当有危机事件发生时由公关处处长发布,媒体也会表现柔性的合作。
  记者:在您的工作当中是否遇到过有少数媒体做故意抹黑警队的报道?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怎么处理?
  郑宝湘:有的,我们除了会向该媒体澄清外, 还可以用自己的渠道澄清。不过绝大多数的媒体都不会这样做。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警局的官方微信账号、Facebook(脸书)或者是网页,来发布或者澄清事实真相,绝不能以“清者自清”的态度,不予应对或消极对待。我认为发布具有引导作用,也是最重要的。
  记者:如何做到新闻发布的舆论引导作用最大化?
  郑宝湘:以往媒体可以分为静态(报章)媒体及动态(电子)媒体,但随着时代进入信息化, 现在的报章也推出了手机版, 当中大部分也推出即时新闻栏目, 可以说传统媒体已随着时代转变增加了动态的讯息, 因此警方发布信息时也要增加动态的信息, 例如不能只发新闻稿, 要提供一些动态的画面让媒体拍摄。同时更应该运用手中的资料做好信息发布的策划,让媒体在正面宣传中帮助警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满足社会的知情权。因为我们给媒体的资料都是官方的,也是权威的,所以在警队,只有新闻发言人才能代表局方发布信息。
其他文献
百度百科记载,1510年,早期的西班牙探险家在美洲遇到了向日葵,并将其种子运回欧洲。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人或荷兰人把向日葵种子传到南洋一带,又从越南传到中国的云南,然后逐渐从西南往北方传播,大约在100年前由俄国传入中国北方。  清末《抚郡农产考略》在“葵”篇中记载了向日葵,“墙边田畔,随地可种,生长极易”,说明直到晚清向日葵都没有形成规模栽培,没有出现在大田,只是作为副产品零星种植。民国
期刊
都说苏州没有秋天,一转眼便已经初冬。从四周溢满桂花香,到银杏叶铺满地面,这个赏味期极短的季节,更应该格外珍惜。  苏州城西,山水相映,风光怡人,渔舟唱晚,秋意将浓。不妨来这里,体会一番“秋水秋天生夕风”的诗意。没有炽热的阳光,没有凌冽的寒风,惬意的秋日如期而至。  苏州的秋,沾染着点烟火气。吴中区东、西山拥有不少古村落,在这些村落,可以体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桃花源”。烟雨入江南
期刊
夏天的步伐已经走远,秋天的样子慢慢呈现。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稻谷金黄……秋天,就是一個“高饱和度”的季节,明亮的色彩洗涤着我们的眼睛,也足以让身心更加愉悦。  都说,苏州一到了秋天就变成了姑苏,古城经历了几千个秋天,形成了自己最美的秋天的样子。本期我们特意选择了十个赏秋好去处,希望给你的“秋日之旅”到来一些别样灵感。
期刊
9月30日,首届中国声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常熟举行。据悉,首届中国声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常熟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届时将广泛邀约声学领域的頭部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大会、参与大会,树立“声创会”“声博会”等系列活动品牌力和影响力。  布局创新生态,中国声谷蜚声世界  “苏州·中国声谷”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由常熟市人民政府联合南京大
期刊
萃秀堂徐宅位于吴中区金庭镇东村古村,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萃秀堂原为洞庭商人徐明珍所建,其弟徐明匡等亦曾居于此。徐明珍(1672—1748),字廷嶂,号素峰,洞庭西山人。茂宗公长子。以贩卖丝绸为业,曾与妻弟蔡淡庵同在长沙开设“文泰缯肆”。传其父茂宗公有疾,或许是父子连心,其心亦怦然,不久果然接到家里报恙的书信。于是徐明珍急归,为父亲侍奉汤药,“睫不交,带不解”。父亲去世后,其憾于在外经商疏于
期刊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改革创新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位于园区北部的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拥有“敢试敢闯”的城市基因,在近年来发展过程中,处处彰显创新、创意、创造的气质。可以说,科技创新正在融入度假区的区域肌理:政策体系逐渐完善,人才保障持续加强,产业空间多层次供给……一个饱含活力的科技创新区域正在加速形成。  “牵手”大咖,  “硬核”项目持续“
期刊
46岁的崔彬是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南彩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  南彩镇地处风景秀丽的潮白河畔,与顺义城区一水相隔,距首都机场也仅十公里。崔彬负责的辖区——前俸伯村,位于南彩镇东。近几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前俸伯村交通便捷、房租租金低廉等优势吸引了不少在市区和机场周边工作的人到此租住。据统计,该村常住人口3000余人、外來人口4000余人,是典型的人口倒挂村(即外来人口多于常住人口)。面对这一现
期刊
主持人:大家好!《现代世界警察》首期“心理场”栏目在线咨询与大家见面了。欢迎王淑合教授和四位警官的到 来!  王淑合:主持人好,各位警官朋友好。很高兴以这样一种新颖、时尚的在线方式与大家交流与心理有关的话题。  主持人:我们本期的话题是“借调之后的尴尬”。请有过或正在经历借调尴尬的四位警官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项警官:主持人好,王教授好。作为基层公安机关,很容易被“看上去”人数众多,因此,经常会
期刊
对话人:邹伟  新华社国内部政法首席记者  记者:作为媒体人,对涉警方面的新闻报道,你最关注什么?  邹伟:作为媒体人,如果出现涉警新闻的时候,我们首先会将其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来考量。在多年以前,如果有民警说一声“我是警察”,可以震慑一群犯罪分子。但是现在,当面对一群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如果你说是警察,可能会招致犯罪嫌疑人疯狂的报复、当场的攻击,一些不明真相或者少數别有用心的人也会盲目跟进。
期刊
作为警务公关的核心产品,警队形象对内是警务标杆,对外是品牌昭示,是情感纽带,是拉近警民关系、让公众感到警队是“自己人”的先决条件。当公众把警队视为自己人时,警队有瑕疵,公众会包容,“犯错也是自己人”;当公众视警队为外人时,“你不犯错,我们等你犯错”,只要你有一点不妥,公众就会放大炒作效应,让你从形象到环境、直至运行机制都趋于崩溃边缘。  那么如何开展警务公关、维护警队形象呢?  最好的警务公关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