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应用胶连大张新鲜异体头皮联合自体微粒皮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四肢创面的方法及其疗效观察。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2018年5—11月收治的2例特大面积深度烧伤男性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分别为44、25岁,烧伤总面积分别为90%、97%体表总面积(TBSA),其中Ⅲ度烧伤面积分别为85%、70%TBSA。术前计算四肢手术面积、预估异体头皮及Meek微型皮片需求量;制备胶连大张新鲜异体头皮加自体微粒皮,其方法为每名供皮者切取薄中厚头皮3%TBSA(厚0.30~0.35 mm),表皮面向上拼接成大片状,喷涂Meek胶水并将单层纱布贴附于表皮面后行皮片打孔,自体微粒皮采用传统漂浮法转移至胶连大张新鲜异体头皮真皮面。2例患者选取双侧Ⅲ度烧伤肢体进行自身对照,例1患者的左上肢设为治疗组、右上肢设为对照组,例2患者的右下肢设为治疗组、左下肢设为对照组。治疗组创面切痂后采用胶连大张新鲜异体头皮联合自体微粒皮修复,微粒皮扩展比为1∶15;对照组创面切痂后移植Meek微型皮片修复,扩展比为1∶6和/或1∶9。异体头皮供应者为患者亲朋,男性,32名,年龄21~50岁,头皮面积为(548±48)cm2。术后10 d观察头皮供应者供皮区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有无秃发及瘢痕增生等情况。评估术后2~5周及4个月随访时创面愈合情况,计算治疗组及对照组术后2、3、4、5周的创面覆盖率。
结果术后10 d,头皮供应者供皮区完全愈合,术后3个月随访无秃发与瘢痕增生。术后2周,治疗组异体头皮基本完全成活,创面无明显渗出;对照组大部分Meek微型皮片成活,创面渗出明显。术后3周治疗组部分异体头皮溶脱,成活皮片成痂;术后4、5周痂皮脱落,可见新生上皮。术后3~5周,对照组成活Meek微型皮片爬行、融合,创面逐步缩小。术后4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可见瘢痕增生,2组间瘢痕整体上无明显差异。术后2~5周,2例患者的治疗组创面覆盖率分别为84%~98%、76%~92%,接近或优于对照组的35%~97%、28%~81%。
结论本研究创新性建立了将条状新鲜异体头皮胶连成大张皮片作为微粒皮覆盖物的方法,将其用于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疗效较佳。在异体皮源不足的情况下,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了一种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