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案展播一]
上个月,学校布置各班办一期以“我爱科技”为主题的黑板报,这项任务自然落到了宣传委员赵紫阳身上。因为平时作业多,赵紫阳就约好同学利用星期六去办黑板报。由于时间紧,加上同学们交来的稿件不多,因而这次黑板报在编排上多用了一些插图。周一早上,班长赵冬看了办好的黑板报后,有些不满意,便对赵紫阳说:“紫阳呀,你这办的哪是板报啊?简直就是应付差事儿。黑板报要有内容,而不是画几幅漫画就完事大吉了。”赵紫阳听后,很是不快,心想:“你懂不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我们牺牲休息时间办板报,你不表扬不说,开口就是一顿责备。”看到赵紫阳生气了,赵冬说:“我手头有些资料,咱们再充实一下板报的内容。”随即赵冬不紧不慢地从书包里拿出了一些资料,接着说:“这是我特意从图书馆里借来的,对这次黑板报很有帮助的,你看看吧。”赵紫阳一边翻看,一边表示感谢。可赵冬却说:“我早就知道你们办的质量不行,所以事先早有准备,以防万一!呵呵,现在果然用上了……”这话又让赵紫阳伤心了好一阵子。
[现场回音]
刘墉曾经说过:“施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生活中,谁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但这种帮助必须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案例中的赵冬没有尊重别人的劳动,批评赵紫阳黑板报办得不好,自然令人产生反感。其实,赵冬是想帮助赵紫阳办好黑板报的,但他说话的语气过于生硬,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结果伤了彼此间的和气。其实,帮助别人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指出他人的不足,揭露他人的短处。如果赵冬能舍弃生硬的指责,先对赵紫阳的辛勤付出予以肯定,再伸出援助之手,就不仅能把板报办好,还能有效地与对方沟通,避免矛盾的产生。
[个案展播二]
陈强是一名随务工父母进城的农村中学生,同学们因为他的出身都瞧不起他,背地里叫他“土老帽”。全班56名学生,只有陈强的父母是农民,因此,他觉得自己矮人半截儿。
同桌李发明是个热心肠,他看到陈强每天都穿校服,就想送一件旧衣服给陈强。放学的时候,李发明拉着陈强的手说:“这件衣服我没穿过几次,你拿去穿吧。”陈强红着脸说:“你的衣服,我怎么能要呢?还是你留着自己穿吧。”“你别多心啊,我只是想让你早日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让同学们都喜欢你!”第二天,当陈强穿着李发明给的衣服来到学校时,却遭到了同学的非议:“哎,这不是李发明的衣服吗?你怎么穿上了?”陈强被问得一愣,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答不上话来。这时,李发明为陈强解围:“昨天陈强到我家玩儿,他的衣服不小心被弄脏了,所以就穿上了我的衣服。”一个周末的下午,李发明约陈强去逛商场。看到合适的衣服,李发明总是先让陈强试,结果李发明买了两套。回来的路上,李发明对陈强说:“这两套衣服都是送给你的,这回同学们就不会胡说八道了。”“这可使不得,我不要!”“别客气了,我的家境比你家强,你就穿吧。”陈强推辞了三四次,可最后还是被李发明塞到了怀里。转眼间到了冬天,别的同学都穿上了名牌羽绒服,只是陈强一个人穿着棉袄。李发明就给陈强买了一件羽绒服,这让陈强更为不安,他甚至害怕李发明单独与他谈话,害怕李发明再给他什么东西。
[现场回音]
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不仅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是,如果帮助过了头,会让别人的心里感到不安。李发明本来是一片好心的,可是随着帮助次数的增多,反而使这种善意成了别人的负担。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陈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此时,他的感情防线是最脆弱的。很显然,李发明忽略了陈强的切身感受,只是从单方面去表达自己的爱心,结果给陈强带去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我们说,帮助的范围很广,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行动上的也有口头上的,有时可能是一些信息或者是一句暖人心的话。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帮助,如果给别人的帮助过了度,就会让关心越走越远。无论何种关爱,适可而止是最好的选择。
[个案展播三]
初三的第一次月考,黄思静的弱势学科就暴露出来了。她的数学成绩一直都不好,考试时很少能及格,这一次月考又让她失望了。为了能提高女儿的数学成绩,黄思静的妈妈多次向数学老师“求救”,可老师的时间毕竟有限。于是,老师在调换座位之前特意找了几个学生谈心,看谁能利用业余时间帮助黄思静。田姗姗是数学科代表,主动请求和黄思静坐在一起,以便帮她学习数学。为了提高黄思静的数学成绩,田姗姗没少费心,可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别人眼中的解题妙招在黄思静那里都失灵了。起初,她给黄思静讲解数学题时还是慢声细语的,可是后来就变得不耐烦了。田姗姗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想说的话从不埋在肚子里。有一天,同学们正在上自习课,只听田姗姗突然冒出来一句:“你是猪脑子啊,怎么这么笨!这种题型我给你讲了多少遍,到现在怎么还不会呢?你再仔细想一想,想好了再问我!”田姗姗的这句话打破了教室里的宁静,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黄思静。此时,黄思静尴尬无比,脸涨得通红。还有一次,田姗姗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黄思静,我不能再帮你辅导数学了,与其这样浪费时间,还不如到操场上锻炼一下身体呢!”听了这句话,黄思静很是伤心,从那以后,她再也没向田姗姗请教过问题。
[现场回音]
能够有主动帮助别人的想法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动机,它是增进友谊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有了帮助的心理动机远远不够,还必须要付之于行动。田姗姗虽然提出了帮助黄思静的请求,但是她没能把帮助的动机贯穿始终,而且不注意场合,当着同学们的面说了一些让黄思静很难堪的话。我们知道,帮助别人要讲究艺术,也许黄思静没有学数学的天赋,也许她的数学基础太差,但是无论怎样,田姗姗都不该当着同学们的面说那些刺痛人心的话。帮助别人,首先要给予鼓励;其次要选择在适当的场合进行帮助;再次要掌握帮助的“度”,千万不要给别人带去心理负担。
上个月,学校布置各班办一期以“我爱科技”为主题的黑板报,这项任务自然落到了宣传委员赵紫阳身上。因为平时作业多,赵紫阳就约好同学利用星期六去办黑板报。由于时间紧,加上同学们交来的稿件不多,因而这次黑板报在编排上多用了一些插图。周一早上,班长赵冬看了办好的黑板报后,有些不满意,便对赵紫阳说:“紫阳呀,你这办的哪是板报啊?简直就是应付差事儿。黑板报要有内容,而不是画几幅漫画就完事大吉了。”赵紫阳听后,很是不快,心想:“你懂不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我们牺牲休息时间办板报,你不表扬不说,开口就是一顿责备。”看到赵紫阳生气了,赵冬说:“我手头有些资料,咱们再充实一下板报的内容。”随即赵冬不紧不慢地从书包里拿出了一些资料,接着说:“这是我特意从图书馆里借来的,对这次黑板报很有帮助的,你看看吧。”赵紫阳一边翻看,一边表示感谢。可赵冬却说:“我早就知道你们办的质量不行,所以事先早有准备,以防万一!呵呵,现在果然用上了……”这话又让赵紫阳伤心了好一阵子。
[现场回音]
刘墉曾经说过:“施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生活中,谁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但这种帮助必须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案例中的赵冬没有尊重别人的劳动,批评赵紫阳黑板报办得不好,自然令人产生反感。其实,赵冬是想帮助赵紫阳办好黑板报的,但他说话的语气过于生硬,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结果伤了彼此间的和气。其实,帮助别人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指出他人的不足,揭露他人的短处。如果赵冬能舍弃生硬的指责,先对赵紫阳的辛勤付出予以肯定,再伸出援助之手,就不仅能把板报办好,还能有效地与对方沟通,避免矛盾的产生。
[个案展播二]
陈强是一名随务工父母进城的农村中学生,同学们因为他的出身都瞧不起他,背地里叫他“土老帽”。全班56名学生,只有陈强的父母是农民,因此,他觉得自己矮人半截儿。
同桌李发明是个热心肠,他看到陈强每天都穿校服,就想送一件旧衣服给陈强。放学的时候,李发明拉着陈强的手说:“这件衣服我没穿过几次,你拿去穿吧。”陈强红着脸说:“你的衣服,我怎么能要呢?还是你留着自己穿吧。”“你别多心啊,我只是想让你早日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让同学们都喜欢你!”第二天,当陈强穿着李发明给的衣服来到学校时,却遭到了同学的非议:“哎,这不是李发明的衣服吗?你怎么穿上了?”陈强被问得一愣,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答不上话来。这时,李发明为陈强解围:“昨天陈强到我家玩儿,他的衣服不小心被弄脏了,所以就穿上了我的衣服。”一个周末的下午,李发明约陈强去逛商场。看到合适的衣服,李发明总是先让陈强试,结果李发明买了两套。回来的路上,李发明对陈强说:“这两套衣服都是送给你的,这回同学们就不会胡说八道了。”“这可使不得,我不要!”“别客气了,我的家境比你家强,你就穿吧。”陈强推辞了三四次,可最后还是被李发明塞到了怀里。转眼间到了冬天,别的同学都穿上了名牌羽绒服,只是陈强一个人穿着棉袄。李发明就给陈强买了一件羽绒服,这让陈强更为不安,他甚至害怕李发明单独与他谈话,害怕李发明再给他什么东西。
[现场回音]
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不仅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是,如果帮助过了头,会让别人的心里感到不安。李发明本来是一片好心的,可是随着帮助次数的增多,反而使这种善意成了别人的负担。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陈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此时,他的感情防线是最脆弱的。很显然,李发明忽略了陈强的切身感受,只是从单方面去表达自己的爱心,结果给陈强带去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我们说,帮助的范围很广,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行动上的也有口头上的,有时可能是一些信息或者是一句暖人心的话。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帮助,如果给别人的帮助过了度,就会让关心越走越远。无论何种关爱,适可而止是最好的选择。
[个案展播三]
初三的第一次月考,黄思静的弱势学科就暴露出来了。她的数学成绩一直都不好,考试时很少能及格,这一次月考又让她失望了。为了能提高女儿的数学成绩,黄思静的妈妈多次向数学老师“求救”,可老师的时间毕竟有限。于是,老师在调换座位之前特意找了几个学生谈心,看谁能利用业余时间帮助黄思静。田姗姗是数学科代表,主动请求和黄思静坐在一起,以便帮她学习数学。为了提高黄思静的数学成绩,田姗姗没少费心,可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别人眼中的解题妙招在黄思静那里都失灵了。起初,她给黄思静讲解数学题时还是慢声细语的,可是后来就变得不耐烦了。田姗姗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想说的话从不埋在肚子里。有一天,同学们正在上自习课,只听田姗姗突然冒出来一句:“你是猪脑子啊,怎么这么笨!这种题型我给你讲了多少遍,到现在怎么还不会呢?你再仔细想一想,想好了再问我!”田姗姗的这句话打破了教室里的宁静,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黄思静。此时,黄思静尴尬无比,脸涨得通红。还有一次,田姗姗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黄思静,我不能再帮你辅导数学了,与其这样浪费时间,还不如到操场上锻炼一下身体呢!”听了这句话,黄思静很是伤心,从那以后,她再也没向田姗姗请教过问题。
[现场回音]
能够有主动帮助别人的想法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动机,它是增进友谊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有了帮助的心理动机远远不够,还必须要付之于行动。田姗姗虽然提出了帮助黄思静的请求,但是她没能把帮助的动机贯穿始终,而且不注意场合,当着同学们的面说了一些让黄思静很难堪的话。我们知道,帮助别人要讲究艺术,也许黄思静没有学数学的天赋,也许她的数学基础太差,但是无论怎样,田姗姗都不该当着同学们的面说那些刺痛人心的话。帮助别人,首先要给予鼓励;其次要选择在适当的场合进行帮助;再次要掌握帮助的“度”,千万不要给别人带去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