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与小说中叙事结构的转变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n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活着》在小说和电影版中不同叙事的结构决定了不同性质的传递。不同艺术之间的叙事会有不同的风格和策略。《活着》在小说和电影版中的叙事都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对于两者不同风格的艺术,很难保持叙事的一致性,本文将试图从叙事结构去思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并挖掘出《活着》在不同艺术结构中叙事的转变所获取的成功与不足。具体从不同语境下叙事的风格和技巧、不同空间和时间下的叙事等去分析叙事对其作品所造就的利与弊。
  关键词:《活着》 ;叙事结构的转变;小说;电影
  电影《活着》是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从福贵曲折而又平凡短暂的一生叙事了中国几十年苦难的历史,也把民族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着》是一部史诗,整部小说充满了中国独特的特色,也充满了苦涩的黒氏幽默。作品的叙述手法是轻松的,但传递给读者却是沉重的心情,情节是在已有的真实性上加以虚构的。
  《活着》是一个实实在在不断叙事死亡的故事。故事中一系列看似偶然的死亡事件,才让读者对主人公富贵的命运有了深刻的思考和觉悟。小说与电影中所采用的叙事策略却是截然不同的。小说中对一系列死亡的叙述,不会让读者因为压抑、沉重和乏味而放弃阅读,则是深陷其中,这就是作者高超的叙事策略所造就的成果。作者采取的叙事策略是与主体相背的叙述态度和叙述视角,在以往的叙事角度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整部小说作者都是采用了双重间离的叙事视角,作者在作品中的“我”一直以一个旁观者身份叙事,利用旁观者的身份取代当事者的叙事法无意间就是在削弱故事本身的悲剧成分。在小说中当听完一个老人回忆自己一生传奇的故事时,作品中的“我”时刻都以旁观者去参与其中,这就属于间离叙事所带来的效果。而另一种间离则可以理解为作品中的时间间离叙事法,时间对于苦难和老人的冲击也带出了很强烈的间离效果。作品中主人公富贵对于自己不幸叙事时的麻木和淡然都是经过时间洗礼后才有时间间离的效果。小说中的“我”与主人公富贵的转述所形成的时间,正是让读者深刻去体会生死、喜怒哀乐、幸福与痛苦的最佳时间,同时也是让自己情绪在想象力之下发挥到最大的极致。
  小说讲究体验,而由小说《活着》到电影《活着》,实际上是进行了文化语境的回复工作,通过文化语境的重构,在冷静的叙述中,阅读主题与阐释主题、作品文本共同共建立了一种以“体验”为空间的同构关系。而小说的叙述往往非常注重“体验”,体验式动态的、心灵的,它强调体验过程,而非迫切的要求结论,理解和对话的不断展开才是对它最好的描述,《活着》就是一部获得众多理解的一部作品,这才小说的叙事策略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电影中的《活着》则是采用了第三者的叙事来展开整部电影。对于小说中的“我”所采取的叙事法与影片中想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只把它视为小说叙事服务而存在而已,所以在影片中就选择了直接删去。影片中叙事者是扮演了全知角色,这难免有偏于原著想传达的信息。电影中所采取的全知叙事策略是完全改变了传递的重心,小说的间离叙事方法最终强调的是对生存与死亡的思考和领悟,而电影则是更偏于对历史和时代的回顾与讽刺。电影中导演一直都在处于探讨状态,他试图想表达的是在整个宏大历史与个体生命之间的一种张力、政治事件对个人生活道路的影响,最后表达的才是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与关怀。电影与小说的叙事最初就属完全不同的策略,很难在效果上保留一直,两者不同的艺术追求的效果也是有着巨大的差异。
  在小说中的“我”也是有着一个很强烈的画面感,“我”至始至终都是以一个局外人身份出现,马克思也说过:“作者的简介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而电影中缺少了“我”这一重要角色,也就缺少了时间感和空间感。很多情节的消化主动权是在演员身上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都必须由演员来建立,观众丧失了自主去思考的能力,这就是电影与小说的叙事上最大的差别。电影虽然很成功,但是在拿来与原著对照的情况下来说,电影的叙事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带了小说的本质,它把小说叙事中原本想传达的悲剧意义大大剥削了。无论是从故事情节中的主人公友庆之死,从必然转移到一个偶然的叙事转变,还是对死亡人数的改变都是一个很大不足。这样剧情的改变,其实在两者不同艺术形式上的表现并没有存在矛盾,更多可以理解为作者与导演的个人情感所决定而至,并非是由不同艺术所需而改变的。
  按叙事策略归类的话,在很大程度上电影《活着》和小说《活着》已有了很大的分支,当然不同的艺术手段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策略。小说中的叙事最终传递的是,主题都是围绕着个人的生存而发展,而电影的叙事则是演变为个人转向社会,关注更多的是政治与历史的问题,但尽管两者不同艺术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其最终本质还是有着一致性的,那就是主题一直没脱离,当人活着时对于无奈的死亡、痛苦与幸福的选择不是可以选择逃避的。电影与小说的最大不同在于我们从电影中看到了时代的变迁对人物至关重要的影响,增加了更多的现实符号时代的标志,如:字符40/50/60年代以后、大喇叭、大字报….等政治符号也尤为突出。在小说中,每个人的角色和言语都显得很合理化,毕竟是文学都会存有较高的文学性,电影则不同于小说,电影必须使用大量的画面语言,而小说却可以有更多的心理揭示,可以进行静态的情感描述。
  小说的叙事一直都处于非常紧张的叙事状态,死亡与苦难在整部小说中通过了10个人物的死亡,故事情节的紧凑,很容易就把紧张的氛围带出来。讲述者的轻松叙述与苦难出现了一个强烈的对比,两种不同语境的自由穿梭反而使读者造成很大的影响,让读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小说中叙事的双重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小说中叙述者不用受到第一人称的限制,也没有采用像电影中所采取的全知全能的第三者叙事人称,所以他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很自由的来回穿梭,更能把作者想传递的信息轻松的传达,它不但是有间离作用同时还能起到聚焦的作用。
  小说中对苦难叙事的呈现,都是采取不介入形式进入,没有刻意安排,这样传递出来的信息更为强烈和震撼。小说通过很多偶然情节,让主人公用第一人称叙事,使叙述有着很浓郁的亲切感,同时也是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作者的冷漠叙事反而把读者的同情心眼泪激起来了。“作者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叙事范畴和谋虑,使用某种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字的过滤网,把动态的立体世界点化(或幻化)为语言文字凝固化了的线性的人事行为序列。这里所谓语言的透视镜或文字的过滤网,就是视角,它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也是作者把他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小说在这种全新的叙述视角下取到了很大的突破,也避免了作品中淡而无味的叙述。相反,在电影里除了因为增添了很多导演情绪所致,对生死场面很容易让观看者有着很激烈的反应以外,那些作为辅助把表演的呈现,更容易把剧情推向另一个高潮,肢体言语、悲泣人们的呼喊和凄凉的音乐等都是很满的画面感,电影中的每个情节时刻都让观众体会到导演的情感在影片中时刻不在,这与小说中作者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导致这两者最大的差异其本质是在于,叙述本身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在电影上更多的是以叙述的并置与重复出现的。在电影《活着》中,短暂人生的所有价值都被放在并置结构中去进行对比,这样才能把生命意义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它很容易就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死亡主题在电影中的叙述更能透彻人心,它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出现在画面上,对作品苦难形象做到了很完美的叙述,而故事也因为苦难的重复而得与连续。在电影中叙述时间的节奏感往往要强于小说,当然在小说里,叙述的时间很充裕,它是以二元性象征出现的:一个是文本时间,而另一个是故事时间。对于叙述时间的节奏感在电影中是很明显的,对于叙事时间的长短和节奏的快慢,他是完全不用按小说的原节奏进行的,他可以运用省略、概要、场景带过、停顿等手法来调整自己想呈现的效果,使得整部电影的节奏性更为紧凑,这要比在小说中的控制和拿捏简单得多。在小说的叙事中也存在叙述时间的节奏,只是可以把这里的节奏感理解为是固定的,而电影则是更为灵活,毕竟在小说里想要自由的调整节奏难度往往是大于电影的,毕竟小说的前后架构很容易会出现问题,它没有过多的工具可以作为辅助,所以在传递信息时必须是谨慎和严密的安排,否则会有更多的疑惑和不解,而电影则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可以利用更为直观和直接的辅助物来取代导演想省略的细节,而且在电影中它的叙述时间本身就没有小说中那么富裕,以导致很容易在电影中体验到强烈叙述时间的节奏感。
  总体来说,以上所提到的叙事策略,无论是针对小说还是电影都是可以以相同的手法出现的,只是说在不同艺术的表现手法上,会有不同的倾向,不只是简单的运用叙事技巧来区分这两者的不一致性,而是更希望能通过这两种不同艺术的表现清晰的区分终极想诠释的意义的区别。叙事语言、时间和技巧都是想通的,无论是在电影上还是在小说里大致的表现手法是以存在一致性的,只是可能在顺序上、灵活性上、自由性上多少会受到不同艺术的限制,所以本质问题没变的情况下,就算传递信息有所出入也是应该理所当然接受的。
  小说中的叙事就更具有真实性也更符合历史的描述,它的叙事策略则是更讲究深度和广度,所以对于生命、生存与死亡的思考和命运的悲剧的思考才会有着很强烈的反应。在小说的叙事下,总是被浓郁的悲剧性所包围,再从叙述角度上出发,小说中“我”的出现正是一个缓和点,是“我”区分了读者与小说中主人公悲苦命运的距离,回忆的倒叙方式更容易让读者有着更多的心理准备。而电影的叙事呢,则为更贴近生活,没有了小说中的距离,很多细致的画面替代了文字也叙事不全的情节,很多瞬间的感动是只有通过画面的叙事才会更直接的感受到。而且电影与小说对悲剧的叙事有着极大差异的本质是,电影有了更多的喜剧效果,毕竟除了人物还有了更多场景、工具作为辅助,都能把每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很难像在小说中的“我”如此平淡,电影的叙事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具有生命力,想对小说的叙事就会略显不足了。毕竟视觉和听觉所带来的冲击感往往要胜于视觉与幻觉所带来的效果。电影的现实力量强于小说,但是心里力量则是小说的叙事更为强烈,这也非常符合不同艺术表现的方法。
  当然这篇论文仅从叙事结构来探究和对比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变化难免有些不全面,还希望再进一步从其他角度深入研究和探讨小说到电影所发生的变化,以求更好的掌握不同艺术间的表现手法和想传递的信息,希望能通过电影解读作品;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更好的认识作品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戴静华著.电影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79.
  [2]余华著.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5.
  [3]张艺谋导演.活着.香港:年代国际(香港)有限公司,1994.
其他文献
摘 要:民族题材小说在金仁顺的创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她以民族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记忆,再现朝鲜民族的生活场景。《爱情走过夏日的街》运用现代朝鲜族形象和异国人形象交叉演绎的方式,以不同的视角展示出作为家庭“守护者”现代朝鲜族女性形象、情感上懦弱的现代朝鲜族男性形象以及“避难者”和人情缺失的韩国人形象。其中,朝鲜族形象和异国形象都深深烙印着作者内心的民族认知感,更有着时代意识的独特内涵,与此同时还涉及到了
期刊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 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人, 试图洞察人的本质的最深处。他创作的《罪与罚》、《白痴》、《群魔》等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典型人物,而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堪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巅峰之作。在这部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他用魔幻之笔勾勒出的一个复杂的人的世界,并愤感悲悯于人性的瘤疾;又能看到他为解除人性痼疾
期刊
摘 要:泰杰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吾尔文学史上的一位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他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在思想内容方面提倡进步的思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维吾尔社会,文化,生活。此篇论文主要讨论和肯定泰杰里在维吾尔文学中的地位及影响。  关键词:维吾尔;古代文学;泰杰里  维吾尔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无价之宝。她是维吾尔人民古代文化的核心与主干,是维吾尔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历程中所形成的社会,道德及哲
期刊
摘 要:建安时代,以“三曹”、“七子”和蔡琰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并世而出,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开创了魏晋文学的新时代。本文拟以蔡文姬的五言《悲愤诗》为依托,从她的人生经历,以及其作品所展现的思想内容等方面入手,探讨其作品所表现的女性“风骨”。  关键词:蔡文姬;五言《悲愤诗》;建安风骨  一、蔡文姬的生平简述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人。其父蔡邕,字蔡伯喈,是东汉著名学者、
期刊
摘 要:在舒伯特短暂的一生中,其对音乐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600多首富于浪漫主义气息的艺术歌曲,从此揭开了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新篇章,因此被人们美誉为“歌曲之王”。本文从其代表性的两首艺术歌曲《野玫瑰》和《魔王》入手,通过对作品和声、曲式、织体等创作技法进行分析,进而揭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野玫瑰》;创作特征  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的
期刊
摘 要:胡经之的《文艺美学》是能够反映90年代中国文论知识生产特征的重要范例,从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胡经之《文艺美学》中的所有引用注释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其是半自主知识场域中的半自主知识生产机制的典型产物,其特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若即若离。  关键词:胡经之;知识场域;生产机制;马克思主义  胡经之教授所著的《文艺美学》于1989年11月出版第一版,1999年再版。胡经之教授以《文
期刊
摘 要: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自1964年公演以来,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推崇,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份独特遗产,作为一个象征,它穿越历史,在今日仍依稀传达着含混而丰富的启示。本文力图从对舞剧《红色娘子军》思想内容及其原型背景的分析中探索当时的文艺作品所反映出的女性地位及女性思想解放状况。  关键词:《红色娘子军》;妇女;思想解放  60年代前期,在周恩来总理大力倡导下,中国文艺界努力实践“革命化,民族化,群
期刊
摘 要:温儒敏先生的《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一文从理论传承、批评方法、批评文体等方面全面、仔细、深入地研究了李健吾的批评方法,在对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给出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的同时,也对印象主义批评在新的环境下如何科学地应用给出了建设性意见,扩展了批评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印象主义批评;批评方法;审美感受  温儒敏先生的《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一文以极其专业的学术研究方法对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模型
期刊
摘 要: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黄金时代》,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作家萧红一生,试图通过从多部文学作品的描写展现真实的萧红,但是由于史料的拼凑和导演立场的错位使得整部影片没有能够更为全面地、整体性地向观众表现出作为作家萧红的文学理念和生活轨迹。本文立足于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对比文学史以及萧红作品中的描述分析影片表达的优劣。  关键词:萧红;女性主义;文学观念;电影表达  萧红作为上个世纪著名女作家英年早逝
期刊
摘 要:任何意识形态国家发展都需要有社会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支撑。因此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等着我》栏目为例,以理论与实际分析结合的方法,探究公益类电视栏目对于构建社会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社会价值观;公益类电视栏目;情感共鸣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物质的诱惑,很多人忽略了精神与思想的健康发展,一味的追求功名财富,社会中衡量人价值的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