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年,郁達夫辗转来到了阔别十多年之久的北平,饱尝了北国的秋色,百感交集之下,写就了《故都的秋》一文。通过品读全文并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我认为这篇文章体现了郁达夫深厚的文化精神和强烈的文人个性。
一、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特征的总和,就中国文化而言,其文化精神主要包括:人文精神、崇德重义、持中贵和、刚健有为、清净无为几个方面。这其中的前四个方面是属于儒家思想浸染下的文化精神,最后一个是道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精神。儒家文化强调积极入世,将自己的一腔所学来报效国家,使学有所成。道家文化强调消极避世,与世无争,倡导一种清静无为的田无牧歌式生活。这些文化精神对中国的文人学士或多或少有所触动,在他们的作品中时常有所显现。
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受到传统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深刻影响。文章开始,作者写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了体现北国秋的“清、静、悲凉”,作者在文中说道:北国槐树的落蕊使人潜意识下觉得有些落寞,北国蝉叫的声音衰弱而残破,北国的雨也给人带来丝丝的凉意。整个文章阅读下来,给人一种消极避世、与世无争、清净无为之感。通过分析全文,我认为作者希望寻找到一片净土安安静静的生活下去。这种“清、静、悲凉”正是道家文化所承载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为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中国的文化与精神大多源于儒、道的影响。一个人能够谋得一官半职,可以有大显身手之地时,则偏向儒家的积极入世、刚健有为思想。如果遭受打击,心灰意冷则借着道家的消极避世思想度日。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时,挫折不少,思想有趋向消极沉沦的方面。郁达夫的第一篇作品名为《沉沦》,此后的作品也多带有颓废情调,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尤为明显,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其生命体验的反映,郁达夫成长、生活在日益沉沦的中国,个人的生活又处处碰壁,他对于道家文化有很深的体验。在郁达夫的日记中,我们时常能看到对陶醉于酒色的夸耀,对金钱的极度蔑视,这都是道家思想中放达的表现;在郁达夫的一些文章中,我们常见到其自然意趣,比如他说自然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减淡,使人格净化,这是道家清净自然的现实表达。鉴于郁达夫深厚的道家思想底蕴,其在《故都的秋》中所表达的清净、悲凉意境是这种文化精神的典型呈现。
二、文人个性
自古文人多个性,他们的个性或张扬,如李白;或内敛,如杜甫;或爱国,如辛弃疾等。郁达夫生活在一个列强不断入侵的中国,在其个性中有着对祖国深切的爱。1921年,郁达夫就与一部分爱国人士创办了“创造社”,该社前期具有反封建色彩,后期则具有一定的革命倾向。1930年,郁达夫加入了革命色彩更加浓厚的“左翼联盟”。1936年之后,随着日本大举侵华,郁达夫南下福州,参加了一系列的抗日活动,用自己手中的笔宣传抗日。此后,他的一生都与抗日救国有关,正因如此,1945年被日军在苏门答腊岛残忍杀害。郁达夫创作《故都的秋》正值1934年,此前,日本早已占领东北三省,随后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变,北平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此时到北平已不同于他之前在北平的生活了。十多年前他在北平教书,生活比较安逸舒适。现在则处处感受到了一种压抑感,基于一种爱国主义的个人情怀,《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的“清、静、悲凉”与其生命情感体验形成了互文性的映照。
在文中,作者首先说不论哪里的秋天总归是好的,随后笔锋一转,写道北国的秋“悲凉”,那么悲凉又好在哪里呢?引发读者深思。接着作者要说“饱尝”北国秋的滋味,“饱尝”一般与辛酸连接,北国的秋又有怎样的辛酸?接着作者写道在北平即使是于残垣破壁之中也能感受到十分的秋意,为什么是残垣破壁呢?然后作者写道“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这又是何等的萧索。最后作者说中国的文人都带有颓废的色彩,果真如此吗?真是这样的话我国古代的豪放派浪漫主义作品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纵观全文,作者的笔调都在阴郁萧瑟下游走,硕果累累的秋在作者笔下凄凉无比。笔者在北方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北国的秋并不完全像作者笔下那般“悲凉”,只说北方秋天的色彩美就有银杏金灿灿的黄、黄栌满树叶片的红,还有天空的万里无云,一片蓝。作者将北国秋的凄凉完全呈现出来,折射出作者对北国正处于日本铁蹄威胁下的强烈不满和无限担忧,还有对祖国的无限爱恋。应该说这篇文章下的秋是作者个性的集中体现,以悲秋来悲国运之不振,哀国人之不争。
郁达夫作为近代中国一位著名的文人,既具有道家消极避世的文化精神,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避世与入世都是作者真实的精神与个性,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作者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文化人在民族日益沉沦面前的抉择和情怀,作者希望以这种阴郁低沉的笔调唤醒国人,振兴中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第一中学(264200)
一、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特征的总和,就中国文化而言,其文化精神主要包括:人文精神、崇德重义、持中贵和、刚健有为、清净无为几个方面。这其中的前四个方面是属于儒家思想浸染下的文化精神,最后一个是道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精神。儒家文化强调积极入世,将自己的一腔所学来报效国家,使学有所成。道家文化强调消极避世,与世无争,倡导一种清静无为的田无牧歌式生活。这些文化精神对中国的文人学士或多或少有所触动,在他们的作品中时常有所显现。
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受到传统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深刻影响。文章开始,作者写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了体现北国秋的“清、静、悲凉”,作者在文中说道:北国槐树的落蕊使人潜意识下觉得有些落寞,北国蝉叫的声音衰弱而残破,北国的雨也给人带来丝丝的凉意。整个文章阅读下来,给人一种消极避世、与世无争、清净无为之感。通过分析全文,我认为作者希望寻找到一片净土安安静静的生活下去。这种“清、静、悲凉”正是道家文化所承载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为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中国的文化与精神大多源于儒、道的影响。一个人能够谋得一官半职,可以有大显身手之地时,则偏向儒家的积极入世、刚健有为思想。如果遭受打击,心灰意冷则借着道家的消极避世思想度日。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时,挫折不少,思想有趋向消极沉沦的方面。郁达夫的第一篇作品名为《沉沦》,此后的作品也多带有颓废情调,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尤为明显,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其生命体验的反映,郁达夫成长、生活在日益沉沦的中国,个人的生活又处处碰壁,他对于道家文化有很深的体验。在郁达夫的日记中,我们时常能看到对陶醉于酒色的夸耀,对金钱的极度蔑视,这都是道家思想中放达的表现;在郁达夫的一些文章中,我们常见到其自然意趣,比如他说自然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减淡,使人格净化,这是道家清净自然的现实表达。鉴于郁达夫深厚的道家思想底蕴,其在《故都的秋》中所表达的清净、悲凉意境是这种文化精神的典型呈现。
二、文人个性
自古文人多个性,他们的个性或张扬,如李白;或内敛,如杜甫;或爱国,如辛弃疾等。郁达夫生活在一个列强不断入侵的中国,在其个性中有着对祖国深切的爱。1921年,郁达夫就与一部分爱国人士创办了“创造社”,该社前期具有反封建色彩,后期则具有一定的革命倾向。1930年,郁达夫加入了革命色彩更加浓厚的“左翼联盟”。1936年之后,随着日本大举侵华,郁达夫南下福州,参加了一系列的抗日活动,用自己手中的笔宣传抗日。此后,他的一生都与抗日救国有关,正因如此,1945年被日军在苏门答腊岛残忍杀害。郁达夫创作《故都的秋》正值1934年,此前,日本早已占领东北三省,随后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变,北平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此时到北平已不同于他之前在北平的生活了。十多年前他在北平教书,生活比较安逸舒适。现在则处处感受到了一种压抑感,基于一种爱国主义的个人情怀,《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的“清、静、悲凉”与其生命情感体验形成了互文性的映照。
在文中,作者首先说不论哪里的秋天总归是好的,随后笔锋一转,写道北国的秋“悲凉”,那么悲凉又好在哪里呢?引发读者深思。接着作者要说“饱尝”北国秋的滋味,“饱尝”一般与辛酸连接,北国的秋又有怎样的辛酸?接着作者写道在北平即使是于残垣破壁之中也能感受到十分的秋意,为什么是残垣破壁呢?然后作者写道“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这又是何等的萧索。最后作者说中国的文人都带有颓废的色彩,果真如此吗?真是这样的话我国古代的豪放派浪漫主义作品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纵观全文,作者的笔调都在阴郁萧瑟下游走,硕果累累的秋在作者笔下凄凉无比。笔者在北方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北国的秋并不完全像作者笔下那般“悲凉”,只说北方秋天的色彩美就有银杏金灿灿的黄、黄栌满树叶片的红,还有天空的万里无云,一片蓝。作者将北国秋的凄凉完全呈现出来,折射出作者对北国正处于日本铁蹄威胁下的强烈不满和无限担忧,还有对祖国的无限爱恋。应该说这篇文章下的秋是作者个性的集中体现,以悲秋来悲国运之不振,哀国人之不争。
郁达夫作为近代中国一位著名的文人,既具有道家消极避世的文化精神,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避世与入世都是作者真实的精神与个性,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作者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文化人在民族日益沉沦面前的抉择和情怀,作者希望以这种阴郁低沉的笔调唤醒国人,振兴中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第一中学(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