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分析腹腔镜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连续49例腹腔镜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年龄2~85个月,中位数18.5个月(P25~P75,12.3~28.8个月).滑动
【机 构】
:
43001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分析腹腔镜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连续49例腹腔镜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年龄2~85个月,中位数18.5个月(P25~P75,12.3~28.8个月).滑动型疝1例,食管旁疝17例,混合型疝31例.采取腹腔镜四孔法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抗反流手术.抗反流手术采取Nissen折叠9例、Dor折叠15例、Thal折叠2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中转开腹手术3例,余46例均顺利行腹腔镜手术.术后随访27~83个月,中位数64.0个月(P25~P75,47.3~73.8个月),术后并发食管狭窄1例,行食管狭窄球囊扩张后明显缓解;术后胃食管反流9例,药物止酸治疗5例;疝复发再次手术1例.结论 绝大部分小儿食管裂孔疝可经腹腔镜治疗,手术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中远期治疗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患者,男,80岁,因“血肌酐水平升高8个月、皮疹6个月、水肿2个月”于2020年3月13日入院。8个月前患者因浮肿查血肌酐126μmol/L(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下相同,57~97μmol/L),血尿酸594μmol/L(208~428μmol/L),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尿常规检查结果均正常。6个月前在外院因高尿酸血症、肾结石采用别嘌醇治疗,3周后出现全身瘙痒,颜面肿胀,伴颜面、躯干、四肢广泛充血样皮疹,融合成片、部分突出表面,体温37.4℃,考虑为“过敏性皮疹”,予氯雷他定抗过敏、复方倍他米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十二指肠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的经典术式,涉及肿瘤和相关脏器的切除和消化道重建两个部分,手术复杂、创伤较大.随着医学进步和手术演进,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0天围术期死亡率已经降至2.43%,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49.6%,其中以胰瘘、出血最多见,这两种并发症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人,男,69岁。2020年7月16日因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半月余入院,诊断为梗阻性黄疸查因。入院后上腹部增强CT及MRCP检查提示:胆总管下段管壁不均匀增厚,动脉期明显强化,其上段胆总管、肝内胆管、胆囊明显扩张,胰管扩张。超声内镜检查可见胆总管下段闭塞,似乎可见异常回声病灶,病灶上方胆管及胰管扩张,但病灶回声不典型、边界不清。实验室检查:CEA 10.8U/ml,CA199:1846.5U/ml,总胆红素:204μmol/L,直接胆红素168μmol/L,白蛋白30.5g/L。合并2型糖尿病.
重症肺炎多由肺炎进一步发展而来,除咳嗽、咳痰、发热等主要临床表现之外,还可引发严重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等危重症,甚至导致死亡。临床上将应用足量针对性抗菌药物抗感染作为重症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但由于重症肺炎往往存在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且细菌耐药甚至多药耐药的现象,且日益严重,导致重症肺炎病原学确诊困难,传统的强效抗感染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易影响患者预后[1]。
目的探讨初诊时单核细胞计数(AMC)、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首次确诊的240例B-NHL患者与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2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进一步根据截断值分组,探讨AMC、NLR、RDW对B-NHL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AMC、NLR、RDW预测B-NHL患者预后的截断值分别为0.54×109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1]。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有了明显进展。大多数结直肠癌是由各类腺瘤最终发展为癌,此过程可能持续10年左右,因此早期切除肿瘤前体病变可以有效避免结直肠癌的进展[2]。目前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临床上,EMR主要用于治疗较为浅表、早期的结直肠病变,具有侵入性较小、临床疗效较好的优点[3]。但对于范围较大(直径>20 m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ALK+LBCL)是一种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患者确诊时多处于晚期,对CHOP样方案联合放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反应较差、预后不良。ALK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tinib)、ALK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ALK抗体及B细胞淋巴瘤-2(Bcl-2)抑制剂的应用等治疗策略可能可以改善对CHOP样方案耐药的ALK+LBCL患者的预后。
目的探讨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简称大分割放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大分割放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的21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客观缓解率(ORR)、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中位总生存(OS)期及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病情进展(PD)情况、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高级别(Ⅲ级和Ⅳ级)患者的病理类型分类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1例患者的ORR为76.2%,其中CR 5例(23.8%),PR 1
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与胆道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胰胆管返流也可发生在胰胆管合流正常的病人,即隐匿性胰胆管返流(occult pan-creaticobiliary reflux,OPR).OPR早期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常规的影像学检查不能诊断OPR,但多项研究表明,OPR可引起多种胆道系统疾病,特别是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OPR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轻型颅脑损伤(MHI)病人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MHI病人为MHI组,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为预后不良组(23例)和预后良好组(61例),另选取同时期57例来我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HMGB1、UCH-L1、NSE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I病人预后不良影响因素,ROC分析血清HMGB1、UCH-L1、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