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父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过去多久,康静始终认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而每每回想起,总是让她又回到那个不愿提及却终生难忘的日子。
  2018年4月2日,康静如往常一样醒来。金色的阳光透过窗子,小屋温暖而宁静。她侧卧在床给睡意惺忪的小女儿喂奶。厨房里传出叮叮咚咚的声音,丈夫在做早饭。
  忽然,电话响了,康静摸索着手机接听了电话。电话是母亲打来的,未等康静开口,母亲在电话里悲痛欲绝地喊:“静,你爸出事啦!”
  “什么!我爸咋啦?妈,你别哭,到底我爸咋啦……”电话那头是妈妈悲怆的哭声。康静不敢怠慢,迅速下床,风驰电掣般赶往医院。
  路上她想:在她30载的记忆里,父亲几乎与病无缘,更没见过他吃药打针,父亲就是一家坚不可摧的擎天柱。他在县钢厂工作多年,为给家里增加收入,他几乎没有请过假,因身体好,业务过硬,他也是团组的支柱。莫不是在单位磕碰出了小事故,更年期的母亲大惊小怪了吧?
  康静在医院病房见到她的父亲康青海。只一刹那,康静两耳“轰”的一声,大脑一片空白。眼前与自己预料的可谓天壤悬隔!她从众人以及亲人的围观中,不得不判定:这一团血肉模糊,毫无生命迹象,令人愕然恐惧的肉身,就是父亲!父亲蜷缩着,全身通红,面目全非,身上不断有殷红暗黄的血水流淌渗出!天哪!康静一下子傻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原来康静的父亲康青海在今晨交接班时,不慎跌入作业区沸腾的高温热水池,强烈的求生欲,激发他在昏迷之前拼尽全力爬上地面。幸亏工友们及时发现,将他第一时间送到医院。
  医生告诉家人,因烫伤面积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康青海几乎已无生还的可能,唯一的希望就是火速转市医院急救。
  经市医院再次诊断,康青海全身烫伤面积达99%,其中80%是三度烫伤,生命垂危。医院在最短时间给予全力抢救,立即启动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手术植皮等治疗手段。
  母亲目光呆滞:“咱家,天塌了!”祸从天降,让一家人不知所措,谁都无法从噩梦中醒来。
  康静看着从手术室推进推出,浑身缠满绷带的父亲,回头看一眼以泪洗面的母亲和惊魂失魄的弟弟妹妹,她挺直脊背,紧紧搂住他们:“天没有塌,咱家还有我!”
  父亲的病况让人无法预知生与死的距离。康静开始习惯医生不间断送来的病危通知,最初签字时她的手会抖,但渐渐地,她似乎有了见微知萌般的沉静与坚定。
  在医院的每一天都是煎熬,康静知道父亲随时会有意料不到的状况发生,随时有离开人世的可能。她的耳朵总是习惯性听着来自病房的传唤。
  走廊那头妈妈和姑姑又在小声饮泣,康静也有害怕,痛不堪忍,但她不能流泪。她知道父亲暂时躺下了,她要为这个家重新撑起一片天。康静一个人透过门上的玻璃,远远望着昏睡的父亲,默默祈祷。她相信父亲一定能听见。
  情深可撼天!康静常听奶奶说,一个受苦受难的人若能得到所有亲人至真至诚的祷告,迟早会脱离苦海。以前她笑奶奶迷信,这次她信了。一个星期后,深度昏迷的康青海竟醒了过来,虽然还神志不清,迷迷糊糊,但能醒过来说明他已经迈出挣脱死神的第一步。医生激动地说,这是一个奇迹!
  全家人喜极而泣。
  一个月后,康青海时好时坏地恢复了意识。他看到康静的第一眼,嘴唇蠕动,断断续续吃力吐出几个字:“妮儿……你咋有白、白头发了?”康静笑着哭了,在场的医生护士也都偷偷转过脸,悄悄地拭泪。
  全家似乎看到了曙光!康静心里也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正当这家人满怀期待时,又一个骇心的消息传来:由于康青海属烫伤特重度,医院一直反复采用头部一块仅存的自体皮肤與人造皮肤结合培植,但因烫伤面积太大,等待表皮恢复时间过长,自身免疫逐渐减弱,已有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医生建议,挽救康青海的性命,最好的方案就是:从亲属身上取皮移植。
  医生的话音刚落,康静说:“用我的皮吧!”
  妈妈哭着摆手阻拦:“静静,可不能用你的皮,你从小到大怕疼又晕血。没听医生说吗,取皮是有危险的,有感染的可能,再说,你还有吃奶的孩子啊…”
  “妈,你不要担心,比起我爸的命,这又算什么呢?”康静安慰妈妈。妈妈捂着脸,靠墙一蹲,眼泪顺着指缝淌了下来。弟弟妹妹靠在她的肩头呜咽,争着要取自己的皮。康静告诉弟弟妹妹,他们还太年轻,她是大姐,是家中的长女,理应身先士卒。说完没半点犹豫就去医生那里签了字。
  手术前一天,她回老家了。医生说手术后就不能给孩子哺乳了。在返回医院的路上,丈夫一直沉默,康静在后视镜里看见男人眼里闪烁的泪花。
  7月4日,医院为康静进行了两大腿取皮术,同时为她父亲做了烧伤肉芽创面扩创植皮术。手术中腰部以下麻醉,康静的脑子是清醒的。手术过程很安静,她甚至可以听见刀片切割皮肤的“嚓嚓”声。她闭上眼睛,听液体一滴滴注入血管的坠落,想着自己一片片鲜活的表皮,植贴覆盖在父亲全身裂开的肉芽上。情浓,血浓,父亲身上的伤口在愈合,表皮在伸展、蔓延。
  手术很成功,康静为父亲献出身体约百分之二十多的表皮。手术完成,医生在她面前竖起大拇指:“我从医将近40年,遇到类似病人太多,可一般都是父母为子女献皮,但子女给父母献皮的真不多见哪!即便有也多为男性。第一次见这么一个文静柔弱的姑娘为父献皮,好姑娘啊!”
  手术后的康静其实是很痛苦的,两条腿缠紧绷带,针扎般地疼。母亲进来了,看着女儿疼得满头大汗和苍白的脸,心如刀割。康静笑着说:“妈,你和爸为了抚养我们姐弟三人,风里雨里,没日没夜,有过怨言吗?无论多么艰难你们还不总是笑呵呵的。再说爸爸那么开朗豁达,谁家有困难他都出手相帮。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女儿帮了一回爸,你应该替我高兴。”
  她又问妈妈:“我爸怎样了?是不是有了我的皮的保护,身上就会舒服一些了?”她清楚父亲的状况,父亲的身体完全是没有皮肤的创面,结着厚厚的硬痂,如乌龟的背壳,错综开裂出一道道血痕。康静每次看见都不忍直视,她不敢想象,父亲经历了怎样非人的痛楚与折磨。
  丈夫将一双儿女带到医院,想让孩子慰藉一下支离之苦。几个月的时间,被强硬断奶的女儿对她显然已经陌生,辨认多时,扑进她怀里大哭。上小学的儿子知道妈妈的腿正在痛痒长肉阶段,揪心地难受,他伸出小手默默替妈妈揉揉脚,轻轻拍打双腿。
  十几天后,康静挣扎着下地了,她太惦记父亲。她知道父亲也在惦念着她。
  康静脱下了病号服,穿上漂亮的花长裙,把马尾辫扎得高高的,拖着依然麻痛的双腿一步一步挪到父亲床前,拉住父亲的手爽朗地笑:“爸,我来看您了!您快点好吧,我们还一起拉上奶奶去村边捉泥鳅,和妈一起喂鸡,卖鸡蛋去。”
  54岁的康青海久久凝视着消瘦的女儿,嘴角颤抖,父女执手相看,无语凝噎,只泪眼滂沱。
  康青海的身体恢复很快,女儿的表皮为他起死回生。虽然在医院期间做了30多次手术,以后还会有一些后续治疗,但康青海一次比一次乐观,一次比一次有信心。大家都明白,女儿康静给了他不可思议巨大的爱的支撑!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康静割皮救父的事迹不胫而走。住院期间,总有爱心人士前去探望,大家都想看看这个勇敢可爱的姑娘和大难临头永不言弃的一家人。
  一天傍晚,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找到她,拿毛巾不断擦拭着眼角说:“闺女,我步行走了一百多里地就是为了看看你,你是我们老人的希望,是天下做儿女的榜样啊!”康静紧紧拉住老人的手:“我们的命都是父母给的,相比养育之恩,这么一点点事不足为道,搁谁都可以做到,算不了什么!”
  康青海出院后的一天晚上,康静在灯下沉思良久,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经历一场劫难,康静的心里深有感触,她感激那些救死扶伤,视患者如亲人的医务工作者们,感恩素不相识的社会爱心人士。她想向党组织靠拢,要求自己不断进步,走出自我,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身边的人传递真情,奉献温暖。
  (康静,用自己18块手掌大小的皮肤,挽救了父亲的生命,被网友赞为“最美女儿”,获“中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每年冬天来临,天气开始寒冷,待到中南海一结冰,这就是慈禧最喜欢的季节,也是她最高兴的时候。可是,与此相反,慈禧一高兴,宫女太监们却都要发愁了。  原来一到这时候,慈禧又要开始她特别的娱乐项目,变着法儿损人为乐了。  慈禧这项特别的娱乐项目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在冰上体验“飞”的感觉。这里所说的“飞”,实际上是指拖冰床。当冬天中南海的冰面结冰之后,慈禧就会带着众多的妃嫔、各府福晋、格格们坐在冰面的拖床上
期刊
元人陈秀民的《东坡诗话录》收录了一篇苏轼与米芾交往的故事,我把它命名为《苏轼“骗”砚》,为何称为“骗”砚?一是二人关系不错,彼此很随便,文人之间的一次互动、斗智而已,没有贬义;二是米芾此人有非常严重的洁癖,苏轼有机可乘,故此骗得到。  先从米芾说起:  米芾字元章,1051年生,小苏轼15岁。其母伺候过仁宗皇后,从小米芾经常出入宫中,20岁时恩荫入仕为秘书省校书郎。米芾一生做官太平,没有大起大落的
期刊
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宫中御医把所有的名贵药材都用遍了,就是不见病情好转,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药。  这天,康熙独自出宫微服夜游,来到一条街上,发现有一个小药铺。此时,已是夜深人静,小药铺里却灯火通明,还听到那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  康熙心想,宫中御医不过是一些庸才,没有什么真本事,真正的人才还是在民间。自古道:小药铺内有人参。我何不来这里看看?于是,康熙便上前敲门。  进屋后,康熙见一个四十多岁的
期刊
武汉的解放,既没有经过浴血奋战,也没有通过和平谈判,而是多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座城市的解放,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座城市的解放,为什么会成为独一无二的解放模式?  1949年4月20日晚,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军队江防,解放南京及江北、江南广大地区。  4月27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及江汉、鄂豫等军区部队即自花园、河口一线向武汉外围之国民党军展开进击,至5月10日相继进占
期刊
凶险的历程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四月的一天,正在编撰城垒、军营等建筑的营造法式的北宋重臣沈括,突然被急召回京,令其出使辽国,沈括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宋辽两国自1074年起因为边界问题争执得你死我活,剑拔弩张,眼看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宋神宗舍不得失地,又惧怕大辽国的军事实力,因此派沈括出使辽国。  在临行前,宋神宗问沈括:“敌情难测。设欲危使人,卿何以处之?”沈括慷慨回道:“臣以死任之。”虽然这
期刊
春秋霸主郑庄公的母亲姜氏经历九死一生才生下他,不免心有余悸,所以厌恶地给这个孩子起了个名字──寤生,逆生的意思。  三年后,姜氏又生了郑庄公的弟弟叔段,这次生产很顺利,姜氏对这个小儿子宠爱有加。  小时候,弟弟总是莫名其妙地独得母亲恩宠。  长大后,老爹郑武公患病要传位的时候,母亲跳了出来,非要让老头子把王位传给小儿子。  要知道,尊王守礼、传位嫡长子是当时天下人的共识,母亲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偏心
期刊
1914年的一天上午,英国皇家海军少校达芒和朋友正在伦敦街头酒馆喝啤酒,喝得酒兴正浓,达芒叫侍者去买一只烤鸡来下酒。不一会儿,酒馆里的侍者送来一只用报纸裹着的烤鸡。  达芒皱着眉打开报纸,发现烤鸡黄澄澄的胸脯上竟染上了黑色的铅字颜色,正要发火,注意力却突然被一行文字吸引过去──“邮船劳伦蒂克号昨晚触雷炸沉”。他叫侍者重新去买只烤鸡,自己聚精会神地看起那条消息来。  那张报纸还是几星期前的旧报。出事
期刊
一  狄仁杰正和参军洪亮开怀畅饮,就在这时,仆人匆匆来报,说御书房总管李成安求见。狄公赶紧放下筷子,准备出迎。哪知还未起身,李成安已匆匆走了进来,满脸焦虑之色,见了狄公,张口就道:“大人,您一定要救我!”狄公问其原委,李成安说,昨夜御书房被盗走了不少古玩字画,其中包括一幅《维摩诘像》,是皇上最欣赏的晋代画家顾恺之所作,朝廷命火速破案。狄公吃了一惊,不敢耽搁,带上洪亮,立即随李成安赶到御书房。  只
期刊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三军当時兵力2.4万人,他们要在弹药口粮无补充的情况下,挡住5万余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难度可想而知。在半岛中间线附近的铁原,他们利用山峰作阵地,将187师、189师放在一线,188师作为预备队,摆开了防御阵型。  虽然有险可据,但“联军”的炮火过于猛烈。以往在国内打仗,炮弹声音可以分辨,但美军的炮就像刮风,一刻也不停。此时,美军急于向前推进,由于受到189、187师的顽强
期刊
西安事变的演变在不知不觉中扯上了戴笠,且还是处在向和平转折的关键节点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戴笠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然危难之中的西安一行,毕竟烙上了历史的印痕,而戴笠本人也由此做足了文章。戴笠这一化险为夷的“妙招儿”,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亦是在无可奈何之中作出的自我保护之举。  “特务天王”空前惨败  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是戴笠的重点监视对象,戴笠与张、杨周围的亲信主动交往,以钱、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