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开始了,许多地方又开始了教师培训工作。我现将自己去年暑假参加培训的感受写出来,以期引起语文教师及培训部门的注意,改进我们的培训方式,让参加培训的教师真有收获。
我原本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2011年来到宁波,任教初中语文。为了对初中的语文教学有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去年暑假,兴致极高地报名参加某教师培训机构举办的为期12天的初中“新理念·新教材·新课堂”专题培训。参加培训不能说没有收获,但总觉得收获太少。因为培训的内容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不接地气。有些课程无论对于我们的理念更新还是实践指导,可以说一点作用也没有。
培训中,听的几乎毫无收获的课大概是“论语解读”“古诗词欣赏”“古诗词吟诵”“初中语文教材的山水文学解析”。这四门课的设置,按道理说应该都是一线教师需要的,然而,由于授课老师对我们这些初中教师不了解,讲座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针对性,更遑论对我们有启发了。因此,这四门课可谓形同虚设,浪费时间。“论语解读”的授课老师解读太粗浅,他不是把我们当成初中语文教师,而是把我们当成初中学生,因为就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文化论著选读课《〈论语〉选读》,给学生讲解的内容也会比这位培训老师讲得有深度,有广度。“古诗词欣赏”的授课老师也不是在讲解古诗词有哪些欣赏的角度,用什么审美理论去解读,用接受美学怎么去欣赏,而是在解析曹丕的《燕歌行》,并名之为“古诗词中的温柔敦厚——以《燕歌行》为例”。整个讲座,絮絮叨叨,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诗歌中。对于什么是古诗词中的“温柔敦厚”,温柔敦厚的诗词有什么特征,凸显出什么风格,我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古诗词吟诵”的授课老师不给我们系统讲授吟诵的方法或者理论依据,而是很突兀地带我们吟诵两首古诗。这样的话,学不到指导理论和实践方法,我们自己都不能举一反三,怎么去指导学生吟诵?“初中语文教材的山水文学解析”的授课老师没有给我们完整地解析一篇教材,只是粗浅地罗列一下教材的篇章,整个讲座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而且对于初中教材也是毫无研究,把附录部分的诗歌也当作课文,可以说是讹误百出。
培训中,接地气的课有六门,这六门课的教授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教研员,他们研究语文教师,研究语文课堂,研究语文考试,讲座内容源于教学一线,既有先进的理念,又有鲜活的课例,对于我们帮助较大。一类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他们常常能站在语文教育理论的最前沿,给我们很大启发。可令人惋惜的是,这两位先生的讲座已经在不同的场合讲了多次,内容未免陈旧。最后一类是仅有的一位语文一线教师,他在讲座中讲了自己的教法,但是没有把自己操作的过程讲清楚,犹抱琵琶,欲显还遮,结果,我们还是昏昏然。
我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无意于贬损任何一位老师,只是就事论事,写出自己的切肤之痛。因为我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一线孜孜以求,我也给别人做过多次培训,做过多场讲座,也听过别人的批评和赞扬,我想,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培训,让参加培训的广大教师真正有所收获。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立人中学)
推荐理由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利用暑假参加培训,是很好的学习提高机会。然而,倘若培训内容安排不当,培训就会成为“劳民伤财”之举。博主讲述了自己曾经参加的一次糟糕的培训经历,指出培训的授课内容只有顾及一线教师的需要才有意义。希望时下的各类教师培训能够“接地气”,让参加培训的广大教师能真正有所收获。
我原本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2011年来到宁波,任教初中语文。为了对初中的语文教学有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去年暑假,兴致极高地报名参加某教师培训机构举办的为期12天的初中“新理念·新教材·新课堂”专题培训。参加培训不能说没有收获,但总觉得收获太少。因为培训的内容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不接地气。有些课程无论对于我们的理念更新还是实践指导,可以说一点作用也没有。
培训中,听的几乎毫无收获的课大概是“论语解读”“古诗词欣赏”“古诗词吟诵”“初中语文教材的山水文学解析”。这四门课的设置,按道理说应该都是一线教师需要的,然而,由于授课老师对我们这些初中教师不了解,讲座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针对性,更遑论对我们有启发了。因此,这四门课可谓形同虚设,浪费时间。“论语解读”的授课老师解读太粗浅,他不是把我们当成初中语文教师,而是把我们当成初中学生,因为就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文化论著选读课《〈论语〉选读》,给学生讲解的内容也会比这位培训老师讲得有深度,有广度。“古诗词欣赏”的授课老师也不是在讲解古诗词有哪些欣赏的角度,用什么审美理论去解读,用接受美学怎么去欣赏,而是在解析曹丕的《燕歌行》,并名之为“古诗词中的温柔敦厚——以《燕歌行》为例”。整个讲座,絮絮叨叨,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诗歌中。对于什么是古诗词中的“温柔敦厚”,温柔敦厚的诗词有什么特征,凸显出什么风格,我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古诗词吟诵”的授课老师不给我们系统讲授吟诵的方法或者理论依据,而是很突兀地带我们吟诵两首古诗。这样的话,学不到指导理论和实践方法,我们自己都不能举一反三,怎么去指导学生吟诵?“初中语文教材的山水文学解析”的授课老师没有给我们完整地解析一篇教材,只是粗浅地罗列一下教材的篇章,整个讲座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而且对于初中教材也是毫无研究,把附录部分的诗歌也当作课文,可以说是讹误百出。
培训中,接地气的课有六门,这六门课的教授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教研员,他们研究语文教师,研究语文课堂,研究语文考试,讲座内容源于教学一线,既有先进的理念,又有鲜活的课例,对于我们帮助较大。一类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他们常常能站在语文教育理论的最前沿,给我们很大启发。可令人惋惜的是,这两位先生的讲座已经在不同的场合讲了多次,内容未免陈旧。最后一类是仅有的一位语文一线教师,他在讲座中讲了自己的教法,但是没有把自己操作的过程讲清楚,犹抱琵琶,欲显还遮,结果,我们还是昏昏然。
我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无意于贬损任何一位老师,只是就事论事,写出自己的切肤之痛。因为我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一线孜孜以求,我也给别人做过多次培训,做过多场讲座,也听过别人的批评和赞扬,我想,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培训,让参加培训的广大教师真正有所收获。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立人中学)
推荐理由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利用暑假参加培训,是很好的学习提高机会。然而,倘若培训内容安排不当,培训就会成为“劳民伤财”之举。博主讲述了自己曾经参加的一次糟糕的培训经历,指出培训的授课内容只有顾及一线教师的需要才有意义。希望时下的各类教师培训能够“接地气”,让参加培训的广大教师能真正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