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筝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乐器之一,以其丰富的音色,受到了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热爱,学习古筝的队伍日益扩大,如何使古筝教学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古筝人才成为摆在高校古筝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文献检索法和调查分析法,终结了目前高校古筝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古筝教学 现状 对策
一、高校古筝教学的现状分析
1.高校古筝教学中重视技术性而忽视艺术性。古筝教学以技术为导向,技能的学习占据着古筝的教与学。技术固然重要,但只是方法和手段,不是目的. 过多地关注了技术必然带来对音乐文化意蕴的缺乏,使古筝艺术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
2.教学方法陈旧。在传统音乐教学中,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绕着教师转,师生之间是满堂灌的“填鸭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是占主导地位,说一不二的权威地位,学生没有正确的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换句话说,教师是学生学习古筝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来源,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落后方法,将无法发挥学生的音乐灵感。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高校古筝教学中实践性环节严重不足。一个好的古筝作品,不仅需要演奏者有着娴熟的演奏技巧,还要求其拥有优良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将由无数乐谱、旋律的古筝乐曲借助演奏技巧将其中蕴含的情感传递给观众,使观众能够受到感染,获得美的享受。现在很多高校对学生的舞台经验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台下练得比较娴熟,很有把握,但到了台上就会心慌、紧张,导致演奏失败。
二、古筝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1.因人施教,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掌握教学策略与技巧,不足以成就一名优秀教师。优秀的教师使学生充满希望并拥有自信,让学生相信有一千个拥抱生活的理由。优秀教师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坚信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他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怎样才能提高古筝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本质美?最大的关键是“教”和“学”的问题。“教”就应该形象生动、简单有效,贴近学生的感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在古筝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用讨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师首先要率先垂范,教师要能准确地弹奏,准确地表達乐曲的情感内涵,将乐曲弹奏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有条理的向学生讲解出来,如充满感情的演奏好乐曲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比如良好习惯的养成问题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到技能还能学到教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贴近学生的方式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关注学生弹奏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把大家在古筝教学中未被发现或者已经发现但是苦于无法解决或者解决好的问题,以肢体语言进行辅助,要求学生能够弹奏出优美的音色。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音乐知识,音乐能力得到培养。
2.注重情感教学,增强学生乐感的培养。教学中,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体验情感,学会演奏乐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演奏,传达出乐曲表达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是传递情感的手段,所教的内容,不管是范奏,还是在教的过程当中,都应当以最准确的演奏技巧去表达和感染学生,传递给学生。要教学生演奏好乐曲,就要了解学生,用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去传递给学生,和学生一起去做更多的体验,在教会乐曲的同时,注意传达好乐曲所表达的内在情感。音乐课堂要落实到教材上,特别是书本上的乐曲,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聆听、多练习。上课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两点:第一不要过于关注关注教学方法;第二不要被教育学的一些理论所影响。有的老师过于关注教学方法,力求花样繁多、新颖,一节课下来学生听、练的时间没有了,学生没有学会演奏,对乐曲不熟悉,就不会有情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要让学生多“聆听”,因为在“聆听”的下面是引领学生弹奏。反复地龄听音乐,从整体上把握音乐的情感情绪、风格特点,从音乐中能领悟到作曲家创作时的音乐背景,将音乐的整体形象印刻在脑海中。如在学习《梁祝》时,教师可以先什么都不要讲解,直接播放音乐,让学生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听过反复的欣赏音乐,学生不仅联想到了梁祝间那份细腻深沉的爱,而且体悟到了古筝所具有的轻灵、飘逸、柔美、跌宕的神采,这种学习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音乐,更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表达能力等素质。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早期的音乐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术教唱,教师教一句,学生学学一句,学完为止,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另外一种是由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该模式是发音训练—歌唱,而且规定必须完全用五线谱,绝对不许用简谱。我国传统的音乐模式采取的是“心传心授”,即一个教师给一个学生上课,在课堂上教师占主导地位,全程主导着教学活动的开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成为音乐教育的主流形式,广泛应用于音乐歌唱、欣赏、器乐、创作等教学中。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身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在教与学的问题上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二者相互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使音乐课堂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从感性上正确的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减少教育的投入成本。互动教学模式的实现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高超的演奏技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计划,分层次的教学,注意观察和总结学生的类型,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使优秀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帮助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舞台实践经验。舞台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无数次的登台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舞台上从容自然的演奏,这样在与他人合作时不致出现心慌、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现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舞台经验,教师可采取情境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一位学生演奏,其他学生作为观众,点评该同学在演奏中出现的问题,这样轮流的进行表演,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多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大胆的模仿,这样学生就会将自己真正带入到音乐当中,在演奏中达到放松自如的境界。
三、结语
古筝应把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做到技术和文化的真正统一。对于古筝表演者改善和提高对古筝作品的正确理解以及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在古筝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民族文化,包括中国民歌,戏曲,说唱音乐和民族音乐。让演奏者感受和理解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激发他们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马凌. 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3:90-92.
[2]赵鲁琴. 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对策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227-228.
[3]朱丹. 当前高校古筝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分析[J]. 大众文艺,2013,06:222-223.
作者简介:吴楠(1983—),女,回族,陕西西安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古筝演奏与教学。
关键词:古筝教学 现状 对策
一、高校古筝教学的现状分析
1.高校古筝教学中重视技术性而忽视艺术性。古筝教学以技术为导向,技能的学习占据着古筝的教与学。技术固然重要,但只是方法和手段,不是目的. 过多地关注了技术必然带来对音乐文化意蕴的缺乏,使古筝艺术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
2.教学方法陈旧。在传统音乐教学中,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绕着教师转,师生之间是满堂灌的“填鸭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是占主导地位,说一不二的权威地位,学生没有正确的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换句话说,教师是学生学习古筝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来源,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落后方法,将无法发挥学生的音乐灵感。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高校古筝教学中实践性环节严重不足。一个好的古筝作品,不仅需要演奏者有着娴熟的演奏技巧,还要求其拥有优良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将由无数乐谱、旋律的古筝乐曲借助演奏技巧将其中蕴含的情感传递给观众,使观众能够受到感染,获得美的享受。现在很多高校对学生的舞台经验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台下练得比较娴熟,很有把握,但到了台上就会心慌、紧张,导致演奏失败。
二、古筝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1.因人施教,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掌握教学策略与技巧,不足以成就一名优秀教师。优秀的教师使学生充满希望并拥有自信,让学生相信有一千个拥抱生活的理由。优秀教师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坚信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他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怎样才能提高古筝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本质美?最大的关键是“教”和“学”的问题。“教”就应该形象生动、简单有效,贴近学生的感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在古筝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用讨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师首先要率先垂范,教师要能准确地弹奏,准确地表達乐曲的情感内涵,将乐曲弹奏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有条理的向学生讲解出来,如充满感情的演奏好乐曲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比如良好习惯的养成问题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到技能还能学到教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贴近学生的方式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关注学生弹奏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把大家在古筝教学中未被发现或者已经发现但是苦于无法解决或者解决好的问题,以肢体语言进行辅助,要求学生能够弹奏出优美的音色。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音乐知识,音乐能力得到培养。
2.注重情感教学,增强学生乐感的培养。教学中,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体验情感,学会演奏乐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演奏,传达出乐曲表达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是传递情感的手段,所教的内容,不管是范奏,还是在教的过程当中,都应当以最准确的演奏技巧去表达和感染学生,传递给学生。要教学生演奏好乐曲,就要了解学生,用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去传递给学生,和学生一起去做更多的体验,在教会乐曲的同时,注意传达好乐曲所表达的内在情感。音乐课堂要落实到教材上,特别是书本上的乐曲,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聆听、多练习。上课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两点:第一不要过于关注关注教学方法;第二不要被教育学的一些理论所影响。有的老师过于关注教学方法,力求花样繁多、新颖,一节课下来学生听、练的时间没有了,学生没有学会演奏,对乐曲不熟悉,就不会有情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要让学生多“聆听”,因为在“聆听”的下面是引领学生弹奏。反复地龄听音乐,从整体上把握音乐的情感情绪、风格特点,从音乐中能领悟到作曲家创作时的音乐背景,将音乐的整体形象印刻在脑海中。如在学习《梁祝》时,教师可以先什么都不要讲解,直接播放音乐,让学生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听过反复的欣赏音乐,学生不仅联想到了梁祝间那份细腻深沉的爱,而且体悟到了古筝所具有的轻灵、飘逸、柔美、跌宕的神采,这种学习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音乐,更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表达能力等素质。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早期的音乐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术教唱,教师教一句,学生学学一句,学完为止,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另外一种是由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该模式是发音训练—歌唱,而且规定必须完全用五线谱,绝对不许用简谱。我国传统的音乐模式采取的是“心传心授”,即一个教师给一个学生上课,在课堂上教师占主导地位,全程主导着教学活动的开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成为音乐教育的主流形式,广泛应用于音乐歌唱、欣赏、器乐、创作等教学中。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身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在教与学的问题上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二者相互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使音乐课堂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从感性上正确的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减少教育的投入成本。互动教学模式的实现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高超的演奏技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计划,分层次的教学,注意观察和总结学生的类型,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使优秀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帮助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舞台实践经验。舞台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无数次的登台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舞台上从容自然的演奏,这样在与他人合作时不致出现心慌、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现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舞台经验,教师可采取情境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一位学生演奏,其他学生作为观众,点评该同学在演奏中出现的问题,这样轮流的进行表演,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多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大胆的模仿,这样学生就会将自己真正带入到音乐当中,在演奏中达到放松自如的境界。
三、结语
古筝应把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做到技术和文化的真正统一。对于古筝表演者改善和提高对古筝作品的正确理解以及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在古筝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民族文化,包括中国民歌,戏曲,说唱音乐和民族音乐。让演奏者感受和理解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激发他们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马凌. 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3:90-92.
[2]赵鲁琴. 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对策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227-228.
[3]朱丹. 当前高校古筝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分析[J]. 大众文艺,2013,06:222-223.
作者简介:吴楠(1983—),女,回族,陕西西安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古筝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