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困局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去年我们聊起微电影的发展还慷慨激昂前途无量的话,那此刻,微电影这种“快餐艺术形式”已经逐渐流露出了强弩之末的疲态。曾几何时,“微电影”是互联网上最热的关键词之一,随之而来的“小成本”、“草根文化”、“眼球效应”等热门词,不亚于现在的互联网思维和o2o。之后,随着世界经济拐点的到来,恰恰又为这种娱乐至上的“平民文化”的传播制造了肥沃的土壤。
  可惜,时移事易。自2013年末开始,微电影的热潮迅速退烧,并且呈现雪崩之势。直接表现为一方面大品牌对于微电影的投入减少,广告主开始不热衷于这种互联网形式,并转向以微信为代表的媒体互动和植入形式;另一方面就是以搜狐视频、优酷万合天宜等系列为首的自制剧的迅速崛起,在互联网市场掀起了巨大的波澜,造成了受众眼球效应的集体转移。两方合力之下,网络微电影市场逐渐走入困局。
  若要探究困局从何而来,我觉得首先就必须去揭开覆盖在微电影之上的伪装,让它展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
  当微电影变成一门生意
  翻开去年出版的《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其中对微电影的前世今生有这样的描述:微电影作为一个“运动”,最早诞生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是在地下室、咖啡厅、啤酒屋等休闲场所由创作者自己放映,影片为小范围人群所欣赏。时至今日,微电影已不再是简单的短片,它依托网络媒介和摄像技术发展,在网络上迅猛发展。在中国,微电影出现在2000年后网络普及的年代。如果说2006年年初《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被认为是“微电影”的雏形,那一直到2010年(我们姑且将这一年定义为“微电影元年”),以通用汽车旗下凯迪拉克品牌的首部微小说改编的微电影《一触即发》(当时亦叫“轻电影”),和伴随着那首《老男孩》歌曲一起红火在网络上的“筷子兄弟”组合以及同名微电影的横空出世,这种艺术形式才逐渐纳入商业的范畴,由此一个崭新的营销时代正式开启。(《一触即发》和《老男孩》的制作方分别是凯迪拉克和雪佛兰科鲁兹,均隶属于上海通用旗下。为什么在传播中敢为天下先的往往是汽车品牌?这值得我们思考)
  与动辄数百上千万的胶片电影植入相比,微电影的投入真可谓微乎其微。1-7天的拍摄周期、30分钟以内的成片时间、数万甚至几千的拍摄投资便可拼凑出一部微电影。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涵盖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既可独立成片,亦可系列成剧。再加上网络的普及化,使中国数以亿计的网民直接成为了这种新传播形式的传播目标。再加上那些有志营销却受困于形式及预算的品牌,为数众多的新锐导演、编剧以及视频工作室,还有半红不紫、想红却未红的年轻演员,最终造就了2010年至今微电影市场的空前繁荣。
  可是,正是在这“被繁荣”的3年时间内,微电影开始逐渐走入怪圈。品牌方(或者叫广告主)对于微电影拍摄的“广告需求”变得越来越赤裸,甚至完全掌控微电影的拍摄流程。而制作团队却一再妥协,甚至放弃自己的初衷来换取让他们“做点事情出来”的机会或资金。从博取消费者眼球,到博取品牌方眼球,主体变了,表现形式也就变了。
  所以,微电影陷入困局的可悲之处在于,这种艺术形式从最初与现在的自媒体一样,当时涉猎微电影的人完全是出于自己对时局以及艺术的热爱,当这些人的欲望因为外力介入变得足够大的时候,微电影就更像是一门生意。
  对于一门生意来说,任何的艺术追求,都必须向利益妥协,微电影当然不例外。
  当微电影不“微”
  自“微电影元年”之后已经过了3年时间,网络上冠以“微电影”之名的短片不下千部,不少国际一线到本土二三线品牌甚至电商都有涉猎其中。大牌明星、成名导演、高额制作成本、媲美商业大片的宣传攻势,这些都让微电影变得不那么“微”。
  微电影到底是该“微”还是不该“微”?这是一个课题。在我看来,很多投资微电影的品牌都犯了同一个错误,他们在微电影的大趋势之下急于跟进,仓促上阵。于是我们看到了以“微电影大片”之名包装的音乐短片、长广告、推销视频,这些哗众取宠、自娱自乐、粗制滥造、小清新和白血病的故事等,严重脱离现实,泛滥成灾。早期的精品如“筷子兄弟系列”、“支付宝系列”、“梁三百商业电影”已经是凤毛麟角,“微电影”这3个字仿佛是被营销烙印过的一个庞大的量产机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生产着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产品。
  所以,微电影的“微”与不“微”,并不是一个规模问题,而是一个“度”的问题。就好像你硬让苏菲?玛索来扮演小区治保主任,这一看就是瞎扯蛋。微电影,这个原本是网民草根自娱自乐,或者是专业学生用来展示能力的,被叫做“短片”的东西,在互联网和商家的“胁迫”下,渐渐产生了分化,一边是继续草根,另一边则是向商业化大踏步前进。这么一来的效果就是,本来应该是讲述普通人故事的网络剧本,硬是被明星和名导展现得格格不入,而日益被养刁的消费者胃口,却又对一些被反复演了几十次的老掉牙故事搞得意兴阑珊。所以随着大环境所带来的杀鸡取卵,微电影行业也只能在一次次的自我欺骗中饮鸩止渴。从被夸大的虚假宣传,到触及社会底线的二奶文化小姐文化,再到日系爱情动作片女星的倾情加盟,微电影已经变得不像电影,而更像是在强行打开观众的脑壳,然后硬生生的网脑壳中塞入产品广告的过程。电影拍得越来越像广告,广告拍得越来越像电影,微电影则什么都不像。
  所以,微电影不“微”,从利益上是一个悲剧,从艺术上是一场闹剧。


  当微电影遇上自制剧
  颇具讽刺意义的是,墙内开花,香的却是墙外。2012年开始,伴随着网络视频媒体的“刺刀见红”,网络自制剧异军突起,赢得了观众的鼠标。首先是搜狐的《屌丝男士》系列,虽偶有大牌加盟,但其“接地气”的作风却获得了一致好评。去年万合天宜的《万万没想到》和《报告老板》系列更是将自制剧浪潮推向了极致。这一变化使得原本以“屌丝市场去屌丝化”为失败借口的微电影行业灰头土脸。如果我们细数自制剧的成功,也就能揭开微电影困局的原因。
  在我看来,自制剧之所以成功,微电影之所以成功得不是那么明显,原因完全相通。其一,自制剧有一个强大的媒体平台,或者说是裁判员,来平衡制作方和投资方之间的博弈,这就是网络视频机构。类似于搜狐、优酷这样的媒体大佬们,有充分的经验来与广告主们打消耗战,保护自制剧的制作水准,保护制片团队的创作热情。而这一点,微电影是没有的,最终导致剧本变成广告主随意篡改的广告文案。其二,自制剧可以做到先期投入,盈利滞后(甚至不盈利)。因为网络视频机构有着成熟的收入来源和成本掌控,可以做到先以内容来圈观众入瓮,然后再视情况进行广告植入。这种“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营收策略,微电影投资方即使想做,也无法实现。其三,视频机构有成熟的推广渠道和方式,比如广告、社交媒体、异业合作等等,而微电影即使拍摄完成了,也还是要回到以上推广模式,甚至回到视频机构本身推广,这就让自制剧从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所以,比起自制剧的强大后盾,微电影人更像是拿着石头挑战巨人歌利亚的孤独男孩。而这种挑战又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让人不禁想起了风车下的唐吉坷德。须知,从自制剧诞生的那天起,它所直面的对手就不是微电影,或者广告,而是以《爱情公寓》为代表的电视制作剧体系。自制剧以其时长短、成本低、反应迅速等优势不断挤压电视剧的空间,而讽刺的是,这些优势,曾经是微电影的看家本领。
  谈了这么多微电影困局,总结一下,主要是三方面出了问题——广告主的绑架、本身的定位、自制剧的蚕食。在此我并不想去讨论如何让微电影去突围,因为以上三个大环境不改变,任何的献计都是纸上谈兵。中国人作为一个相对内敛的民族,能在网络上催生出微电影这种表现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即使是自制剧,其实也是脱胎于微电影的雏形而已。但是照这样的趋势下去,微电影的空间将渐渐被挤压,直至沉沦;当然,也可能会在一些敢于挑战游戏潜规则的创造者努力下,最终获得涅槃。
其他文献
应用数值方法模拟了气候持续以0.04℃/a速度变暖条件下,我国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热状况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在计算所假设条件下,当初始地面年平均温度为0.0,-0.5,-
CaCO_3、石英、针铁矿、三水铝矿、高岭土、蒙脱石、水云母等矿物对Ag+、Cu2+、Zn2+、Ni2+、Cd2+、Pb2+和Cr3+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在近中性低离子强度溶液中,矿物
以华北古陆为例,论述了地球演化史中经历的三大阶段:(1)古陆的形成阶段(4600~1800Ma):地球形成早期,以地幔对流为主导作用,到早太古宙出现初始古陆核,地幔对流驱动的地体拼贴和板底垫托是陆壳形成的
桂林渔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曲艺,是广西的“非遗”项目。其经典作品是清代作品,曾经广为流传,却没人论过。《三姑记》唱词充分表现了草根阶层善恶果报、惩恶扬善、爱情忠贞、
实训基地建设是五年制高职办学的基本环节,校内实训基地具有培训受训者职业技术能力,服务社会和技术研发的功能。加强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实现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
对西峰、洛川、渭南晚第四纪黄土及古土壤的微形态学研究表明,不少形态特征对植被和土壤湿度状况有良好的指示意义,宜作为环境变幅研究和气候事件对比的标志。其在不同剖面的
在矩形网格剖分情况下,讨论单元内采用二次函数插值的大地电磁二维有限元正演问题,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在解线性方程组求取各节点处的场值后,计算地表的电阻率和阻抗相位.
“含油气系统”概念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建议采用“广义的”含油气系统概念,并将其作为石油地质学家从系统科学角度所看到的一种全新的地质实体、研究
社会企业这种介乎于NGO(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定位,常常使其在发展中面临尴尬。社会企业并非纯粹的企业,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社会企业通常采取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效果评估。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