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供给、地域选择与政策含义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ove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地域选择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分析了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与制约。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Logistic模型,利用2011年东北地区14所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得出性别、专业、生源地和学历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灵活引导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完善补偿机制和缩小城乡差距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域选择;劳动力市场分割;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0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9008208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的今天,地域选择问题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就业地域选择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城市的选择,包括城市的规模、所处的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大学生在就业时,第一步往往选择的就是地域,然后再选择行业、单位等。地域选择是否理性,直接影响大学生工作搜寻的难易程度。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问题的研究是分析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为研究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国内外学者采用多种方法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Probit模型的结构方程、时间序列和横截面分析以及需求导向模型等。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的流向。Jose-Giens等[1]注意到西班牙对高科技重视不够,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Kivinen等[2]明确指出地域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直接的影响。Liagouras等[3]发现希腊的很多公司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他们较少地雇佣高学历的人才,同时也不愿意为培训员工而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近年来不少学者基于区域吸引力的视角来解释大学生的就业流向,而地域的收入差异则是区域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收入差异对区域吸引力有着正向作用,本地人均收入占全国人均收入的比例越高,人才迁移越少[4]。反过来,迁移对地区收入差异的反应也显著提高[5]。二是供需匹配。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6],因为毕业生在大学学到的能力与实际中需要的能力有较大的差别[7]。与此同时,Schomburg[8]发现德国的供求不匹配现象更为明显,从学校到劳动力市场的过渡期变得越来越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巨大的供给与相对小的需求之间的矛盾[5]。三是社会资本。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Granovetter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社会网络关系在求职中的作用。Granovetter[9]、Marsden 和Hurlbert[10]以及Wegner和Kunzmann[11]等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个人求职过程中的作用,甚至要超过人力资本等因素,该结论即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是适用的。作为社会资本中最强的因素——父母的学历、职业和地位对子女的工作获得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2-13]。这一结论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注重人情关系的中国尤为明显。人情关系在工作搜寻过程中除了提供信息以外,更重要的是有实质性的帮助[14]。甚至有学者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丁小浩[14]通过对16 000余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分析后得出:低学历、非重点高校的女性所感受到的社会资本的重要性要大于高学历、重点高校的男性。四是劳动力分割。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阐述大学生就业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重要因素,原因在于次要劳动力市场与主要劳动力市场在待遇、福利和社会保障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5]。王雪[16]实证分析了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问题,指出中国存在东、西部劳动力市场,东部劳动力市场容易转移至西部劳动力市场,而西部则难以转移到东部,这样就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倾向于选择东部。
  以上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一是地区间收入水平的差异对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二是目前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有较为明显的脱节。三是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影响程度甚至大于人力资本。
  现有的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研究,内容多样,成果丰富,不仅有针对全国范围内的,也有针对不同地区的。对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也从多种角度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多个主体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提出了很多富有新意和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研究,多是对就业地域选择现状的描述,采用的方法也多是问卷调查,数据的挖掘深度普遍不够。其二,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多是简单的涉及,少有深入的分析,更没有对其影响作用的机理进行研究。其三,尽管有部分研究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行为,但多数是调查数据的罗列与堆积,少有构建模型的实证研究。
  针对以上研究的不足,本文尝试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实证研究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问题。采用东北地区14所高校的1 890名大学生为样本,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和对调查数据的深度挖掘来实证分析性别、学历、专业和生源地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程度。旨在期望能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实证研究,较为准确地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具体原因以及影响程度的大小,把握大学生就业的一般规律,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二、就业地域选择机理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1二元市场分割的制约
  良好的工作条件、较高的福利待遇和较稳定的工作使得大学生在初次就业时,选择一级劳动力市场,而工作条件相对较差、福利待遇和稳定性不高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则无人问津。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单位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广大的西部地区和农村则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在就业时,多选择一级劳动力市场,因此大、中城市成了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若两个劳动力市场是开放的,则区域2的剩余劳动力会流向区域1,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人为造成或者由于用工惯性等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流动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区域2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够流动到区域1,则在区域2存在失业,而区域1人才匮乏。同样,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若其生源地在区域2或其就读高校在区域2,由于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其在区域1的就业成本要远远高于区域1劳动者,使得区域2劳动者在区域1缺乏竞争优势,当这种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阻滞区域2劳动者向区域1的流动。
  综上所述,劳动力市场的完全竞争性和统一性是古典经济学家的完美假设,而工资的无限刚性就如万金油一样,使得劳动力市场永远处于出清的状态,但这只不过是古典经济学家们的一厢情愿罢了,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运行并非如此。非竞争性是劳动力市场的又一性质,而劳动力市场分割是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一个独特视角。总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分割,只要有分割,就有分割性收益,就会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大学生对就业地域的选择也是基于分割性收益的比较。
  三、 实证检验
  (一) 样本基本情况
  问卷发放采取学校发放和招聘会发放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问卷的数量和质量。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相关概念界定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根据研究需要,对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做如下的界定: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是指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对就业的城市规模的选择,我们对城市规模的限定为三类,即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
  大城市:根据2010年出版的《中小城市绿皮书》,人口为100——300万之间的城市为大城市,本文所指的大城市是指按行政划分的副省级、省会及其以上城市。
  中小城市:本文所指的大城市是按行政划分的副省级及以下城市。
  生源地:指大学毕业生的家庭所在地。
  东北地区高校:本文所指的东北地区高校是学校所在地在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高等专科学校及本科院校。
  基层:本文所指的基层是指中西部地区县以下,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
  (三)变量及模型设置
  1因变量
  本文研究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问题,因此把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结果作为因变量,采用张抗私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相关对策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对东北地区14所高校的1 890名大学生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调查数据显示,意向就业地区为农村的有55人,只占样本总量的3500%;意向就业地区为中小城市的有813人,占样本总量的51100%;意向就业地区为大城市的有722人,占样本总量的45400%。
  把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分为农村—非农村、中小城市—非中小城市、大城市—非大城市三个类别,合并后的数据如表1所示。在分别做回归分析时,将选择意向就业地区为农村的赋值为1,非农村的赋值为0;选择中小城市的赋值为1,非中小城市的为0;选择大城市的赋值为1,非大城市的为0。
  2自变量
  根据以往的研究,性别、学历、专业和生源地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把它们作为研究的自变量。
  第一,性别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表明,在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中,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在沿海大城市就业,女生则倾向于选择在内地省会城市就业,而在边远地区的就业选择上男生要明显多于女生。本文以女生为基准变量,赋值为0,男生赋值为1。
  第二,学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不同的就业地域,就业的机会和岗位的可获得性也不同,而不同学历的教育投资不同,期望的教育回报也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的学历对就业区域选择的不同。本文把学历分为四个层次,专科作为基准变量赋值为0,本科、硕士和博士依次赋值为1、2和3。
  第三,专业是影响大学生就业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大学专业学习是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初形式,这种专用性的人资本投资形式必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行业选择以及地域选择[17]。本文把专业分为八个大类,分别为人文社科类、经管类、理工类、艺术类、农学类、体育类、医学类和其他类,以其他类为基准赋值为0,其余的专业按上述顺序依次赋值为1到7。
  第四,生源地在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中影响显著。现代劳动经济学表明,生源地就业不仅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会资本,而且还减少了大学生的心理成本和流动成本[18]。实证研究也表明生源地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19]。本文把大学生的生源地分为三类,即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自中小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变量赋值为0,来自中小城市的大学生其变量赋值为1,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其变量赋值为2。
  此外,人力资本中的其他因素还有社会资本的一些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重要因素,由于研究所限,本文暂不考虑。
  3模型设置
  本文所研究的因变量及自变量都为定性变量,因此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设因变量y为二分类的定性变量,我们把这两类的取值分别为0和1,自变量为x,以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为例:
  4模型分析结果
  根据模型,采用调研数据,运用SPSS160对就业地区选择为农村—非农村、中小城市—非中小城市和大城市—非大城市分别进行分析,得出回归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第一,大学生把农村作为就业地域的影响因素中,性别和专业的Sig值分别为0242和0859,远远大于显著水平5%,而学历和生源地的Sig值为0002和0000,这说明性别和专业对大学生选择农村就业地区就业的影响不显著,学历和生源地对大学生选择农村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影响。第二,由Exp(B)值可知,首先,生源地变量的Exp(B)值为0406,这说明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学生生源地档次增加一个,学生选择农村作为就业区域的机会比率会变为原来的0406倍,这可以由图4更为直   图4不同的生源地选择农村就业的比例比较图观的看出来,农村生源选择农村作为就业地区的比例最高为62%,远远高于来自中小城市生源的2%和来自大城市生源的17%。其次,学历变量的Exp(B)值为0446,表明学历每增加一个档次,大学生去农村就业的发生比率变为原来的0446倍,学历越高,其面对的户籍政策的限制就越少,在大城市就业的可能性就越高,其受到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就越小,因此学历越高,选择农村就业的比例就越低,选择大城市就业的比例就越高。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发现:性别影响最大,专业其次,学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学历越高,其意向就业地域则越倾向于较为发达的城市,生源地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影响不大,大学生倾向于在自己的生源地就业;专业对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基本上没有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性别、学历、专业和生源地对大学生在中小城市和大城市两个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它们的Sig值都是远远小于0050。大学生对中小城市就业选择的影响变量中,生源地的Exp(B)值为0514,是四个变量中Exp(B)最小的,相反对大城市就业的影响变量中,生源地的Exp(B)值为2206,远远大于其他三个变量的Exp(B)值,这说明生源地是影响大学生大城市就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但却是影响中小城市的四个因素中最不重要的因素。第二,在Panel A中,性别变量的Exp(B)值为0624,而在Panel B中,其为1543,这说明男生在中小城市就业的机会发生比率为女生的0624倍,而在大城市就业的发生比率为女生的1543倍,这说明男生较女生更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而女生更喜欢在中小城市就业。学历的Exp(B)值在对中小城市的选择中为1377,在对大城市的选择中为1633,这说明学历对大学生选择中小城市和大城市就业起着正向的作用。第三,在Panel A和Panel B中,专业变量的Exp(B)值分别为0816和0860,说明随着专业的层次变化,大学生对中小城市、大城市的选择变化不大。这是因为大学生在就业地域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地域,然后是行业,最后是专业,因此专业对地域选择的影响虽然是显著的,但是影响不大。
  由表4可以看出,上述三个模型的Hosmer-Lemeshow Test的P值都大于5%的显著水平,表明在5%的可接受水平上回归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数据。此外,三个回归方程的Predicted值都在75%以上,说明模型对结果的预测较好。
  (三)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意愿的Logistic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我们在问卷中还设置了对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态度的调查。问题设置为:如果有机会是否愿意到基层就业?其中,1 000人回答愿意去基层就业,占样本总量的629%;590人回答不愿意去基层就业,占样本总量的371%。笔者把是否去基层就业作为因变量,赋值为1代表愿意去基层就业,赋值为0代表不愿意去基层就业,把性别、学历、专业和生源地作为自变量,同样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各个自变量的sig值都是显著的,这说明性别、学历、专业和生源地对学生的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第一,性别、学历和生源地与基层就业意愿是负相关的,随着性别、学历和生源地档次的增加,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是减少的。从性别来看,性别变量Exp(B)值为0650,说明相对于女生来说,男生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发生比率为女生的0650倍。这与我们的调查女生中有675%,男生中有562%的人愿意去基层就业是相吻合的。从学历来看,学历增加一个档次,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发生比率变为原来的0666倍,这与前面的对大学生选择去农村就业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从生源地来看,生源地每增加一个档次,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变为原来的0791倍,这说明基层就业意愿随生源地的不同而不同,从农村、中小城市到大城市,基层就业意愿是递减的。第二,虽然专业变量的B值为正、Exp(B)值为0883,但是在专业变量的设置中,赋值的增加无法表示专业之间的档次关系,得不出不同专业之间的就业意愿的发生比率关系,但由图3我们可以看出愿意去基层就业的人员中,艺术类专业人员的基层就业意愿比例最高,其次是经管类,而基层就业意愿最低的为体育相关专业,这是由于不同专业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同造成的。
  综上所述,本章构建了Logistic模型对东北高校2011年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大学生是否选择农村作为就业地域的影响因素中,学历和生源地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而性别和专业变量是不显著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生生源地增加一个档次,大学生选择农村作为就业地域的机会比率变为原来的0406倍,学生的学历增加一个档次,大学生把农村作为就业地域的机会发生比率为原来的0446倍。第二,在大学生对中小城市—非中小城市就业地域的选择中,性别、生源地、学历和专业对这种选择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生源地变量是这四个变量中最不显著的变量,男生选择中小城市就业的发生比率为女生的0624倍,学历每增加一个档次,大学生选择中小城市作为就业地域的发生比率变为原来的1377倍。第三,在大学生对大城市—非大城市就业地域的选择中,性别、生源地、学历和专业对这种选择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生源地对大学生选择大城市就业的影响是最显著的,男生选择大城市就业的发生比率为女生的1543倍,而学历每增加一个档次,大学生选择大城市作为就业地域的发生比率变为原来的1633倍。第四,在影响大学生是否选择基层就业的影响变量中,性别、学历和生源地与基层就业意愿是负相关的,学历越高基层就业意愿越低,农村的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最高,其次是来自中小城市的学生,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最低,生源地每增加一个档次,选择基层就业的发生比率变为原来的0791倍,女生比男生更愿意去基层就业,男生选择基层就业的发生比率为女生的0650倍,学历增加一个档次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发生比率变为原来的0666倍。   本章从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四个影响因素的角度,即从性别、生源地、学历和专业的角度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根据所得到的基本结论,以引导大学生去农村就业为例,对政府部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四、结论及对策
  1结论
  本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四个因素:性别、生源地、学历和专业,对大学生在就业地域选择大城市—非大城市、中小城市—非中小城市、农村—非农村的影响程度及其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性别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去农村就业影响不显著。女生较男生更愿意去中小城市就业,去农村就业,而男生较女生更愿意去大城市就业。第二,生源地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是显著的,大学生更乐意去生源地所在的地域就业。第三,学历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是显著的,学历越高,就业地域选择城市的规模越大。第四,专业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农村就业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2对策
  第一,灵活引导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
  大学生在进行就业地域选择时,由于选择不同的地域,其变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地域选择,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应该自由灵活地引导。例如,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去农村就业的影响因素中,学历变量和生源地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学历档次的提高,大学生愿意去农村就业的机会发生比率变为原来的0446倍,生源地增加一个档次,大学生愿意去农村就业的机会发生比率变为原来的0406倍。此外,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去农村就业的意愿远远高于来自其他生源类型的大学生。所以,在引导大学生去农村就业时,要重点引导农村籍以及学历较低的大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目前,我国对引导大学生去农村就业的政策,主要有两项:“三支一扶”和“大学生村官”。这两项政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引进农村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起到了缓冲作用,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高学历人才匮乏的局面。一方面,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服务农村人员的就业问题,“三支一扶”和“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期限一般为2—3年,服务期满后,国家虽然给予了二次就业的优惠政策,但是仍然没有全部解决服务人员的就业;另一方面,农村成了大学生就业暂时的缓冲地带,并没有留得住人才。服务期满的大学生,大多靠国家给予的二次就业优惠政策,跳出了农村。农村成了大学生二次就业的跳板。因此,国家必须出台相关政策,使大学生服务农村人员真正的扎根农村。
  第二,完善补偿机制。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农村和城市发展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农村工作条件差,交通及基本生活设施建设薄弱,无法享受到城市公共设施的便利,存在公共福利损失,这部分损失必须用货币来补偿。与此同时,在农村及广大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县乡财政无法给予农村就业者更多的货币补偿,甚至连最基本的工资都无法发放。因此,首先,要提高农村服务人员的货币补偿额度,使服务于农村大学生的工资水平略高于同等岗位上的城市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至少应该不低于城市。其次,对服务于农村大学生的货币补偿应该制度化。只有制度化了的政策,实施起来才有保证,才能确保农村基层服务人员的基本权益。最后,服务于农村大学生的补偿资金渠道来源应该多元化。那些贫穷和落后的农村地区最需要引进大学生,而单一地依靠当地的县乡财政无法解决引进大学生的货币补偿问题。例如,可以设立服务农村基金计划,引进募捐机制等。
  第三,缩小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
  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长期存在,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类型中就业,所获得的利益是不同的,因此,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问题归根结底是基于在不同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收益比较,大学生自然而然地选择去那些收益高的地域就业。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城乡二元分割,农村和城市发展差距大,农村在医疗、教育和社保等问题上远远落后于城市,大学生一味拥挤在城市就业也无可厚非。因此,如果城乡不再存在差距,甚至农村条件高于城市,那么大学生在就业地域选择时,也会首先选择农村。因此,缩小城乡差距是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根本之策。
  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性别、学历、专业和生源地作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而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等诸多因素,由于调查研究的条件所限,没有将这些因素纳入研究的范围,这是作者后续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Tim,R,Lew, H,Lynne,E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Social Support Survey in Sport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07,8(3):355-368
  [2]Zhang,X,Song,AB,Bie,r\\RKerne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for Gene Expression Data Clustering[R]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3454-461
  [3]Wu, HW,Yao, HT,Bao, ZRadar High Range Resolution Profiles Feature Extraction Based on Kernel PCA and Kernel ICA[R]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s,2003913-918
  [4]Jose-Gines, M, Garcia-Montalvo, J, Garcia-Aracil,A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in Spain[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0,35(2):229-237   [2]Kivinen,O,Nurmi,J,Salminiitty,R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in Finland[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0,35(2):165-177
  [3]Liagouras,G,Protogerou,I,Caloghirou,YExploring Mismatches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Labor Market in Greece[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3,38(4):413-426
  [4]蔡昉行业间工资差异的成因与变化趋势[J]财贸经济,1996,(11):3-5
  [5]林毅夫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7):48-58
  [6]Dabalena,A, Oni,B, Adekolac,OALabor Market Prospects for University Graduate in Nigeria[J]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1,14(2):141-159
  [7]Kellermann, P, Sagmeister ,G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in Austria[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0,35(2):157-164
  [8]Schomburg,H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in Germany[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0,35(2):189-200
  [9]Granovetter,M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10]Marsden,PV,Hurlbert,JSSocial Resources and Mobility Outcomes: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J]Social Forces,1988,66(4):1038-1058
  [11]Wegner,M,Kunzmann,KRNew Spatial Patterns of European Urbanisation[J]The Advancement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European Cities,1991,(10):7-17
  [12]Barbieri,PHousehold,Social Capital and Labour Market Attainment[J]ECSR Workshop,1996,(8):26-27
  [13]Bian,Y,Ang,SGuanxi Networks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J]Social Forces,1997,75(3):981-1006
  [17]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111-117
  [1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9]陈海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高校毕业生就业[J]青年研究,2005,(11):8-15
  [14]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J]国外社会学,1999,(4):38-47
  [14]丁小浩居民家庭高等教育开支及其挤占效应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95-99
  [15]赖德胜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6,(11):66-67
  [16]王雪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下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4]杨伟国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3-85
  [25]龚小欢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倾向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6]孟大虎专业选择、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Z]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
  [27]高耀人力资本、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基于江苏省20所高校的经验数据[J]高等教育研究,2010,(8):56-63
  [17]孟大虎专业选择、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R]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6
  [18]罗纳德·G伊兰伯格,罗伯特·S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M]《经济科学译丛》委编辑委员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9]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巴红静)
其他文献
摘要:现有文献对环境规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相互关系有过不少研究,且大多数是围绕“波特假说”成立与否所做的讨论,鲜有文献本文在同一分析框架下直接本文以201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测算了各省份的环境规制强度指数和碳生产率,研究了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碳生产率之间均存在U型关系,碳生产率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亦得到了验证
期刊
摘要:本文从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模式特征的分析入手,探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产业组织模式的影响,从政府职能定位、产业结构政策、反垄断政策、竞争政策、审批政策和补贴政策等方面阐述了促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业政策体系。笔者认为,以分布式发散式新通信技术与社会化民主化新能源体系有效融合为本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使产业组织模式出现规模经济效应弱化、产业集中度和规模起点降低、市场进入壁垒下降、
期刊
摘要:已有研究指出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却忽视了资源环境和制度因素,这成为近些年经济增长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因此,本文从循环经济视角入手,系统梳理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以钢铁行业为例,通过两步DEA对七个区域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并运用截面模型考察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和制度因素对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进一步关系进行协整检验,认为制度因素在2
期刊
摘要:本文使用中国开展融券交易四年来的股市交易数据,探讨了卖空交易对股价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卖空交易有助于加快股价融入市场公共信息和个股盈余信息的速度,从而提升股价的信息效率和降低盈余公告后股价盈余漂移程度。本文研究为确认卖空交易提高了市场的定价效率和促进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供了重要佐证。  关键词:融资融券;卖空交易;价格延迟;盈余漂移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收稿日期:2013042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物权法与合同法的制度协调与规则契合”(09BFX029)  作者简介:翟云岭(1963-),男,山东荣成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商法和国际商法研究。Email:zhaiyunling@sinacom  骆东升(1964-),男,辽宁大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商法研究。  摘要:从体系解释的角度而言,可以认为中国《物权
期刊
收稿日期:2013042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1YJC790119);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辽宁加快培育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优势研究”(L12AJL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区域自主创新影响因素评价与政策选择”(12YJA7901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研发投入与产出域值效应及其非线性关系的实
期刊
摘要:国有资本收益分配机制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现行国有资本收益分配改革中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具体包括:分配比例低、收益分配决定机制“一刀切”、收益分配配套机制不健全等。笔者认为,国有资本收益分配机制改革路径应从以下三方面逐步推进:首先要划分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其次要改进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链条;最后要构建国有资本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公司治
期刊
摘要:近年来,社会聚焦在涉及民生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随着土地收益增多带来的丰硕成果,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倚重性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趋势。因此,如何缓解中国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如何能避免高房价背景下的土地财政危机,是目前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善治”理论为核心理论,力求利用“善治”理论解释和探究土地财政这一问题。基于政府在实现“善政”目标的过程中,发现自身行为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
期刊
摘要:消费者对于延伸产品的评价与其感知契合度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两者呈线性正相关,另一种是两者呈倒U型关系,即相对于高契合度延伸产品,消费者对于中等契合度延伸产品的评价更高。消费者涉入度与品牌概念类型都是影响其对品牌延伸产品评价的因素。高涉入度是两者倒U型关系出现的条件,在高涉入度情境下,消费者对于声望型品牌延伸产品的评价与其感知契合度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而对于功能型品牌延伸产品的评价仍主要依
期刊
摘要:本文对电力改革和电价改革的多重目标做了概要阐述,以此为导向,提炼了覆盖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电价规制政策分析框架的关键要素,具体分析了居民电价规制的需求侧影响因素,并通过国际比较做了初步实证检验。在纳入了经济发展水平和购买力平价因素之后,笔者发现,中国居民的实际电价水平并非处于较低水平,其与人均GDP的比值反而在所比较的发展中国家中处于次高水平,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笔者还发现,居民实际电价和实际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