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人语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科技实力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谈起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说。在过去的60年里,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
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1978年3月,科学的春天从共和国的心脏萌芽,带来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全面复苏。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所作出的科学概括和理论总结。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的时期,新的起点。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今后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
在新的历史时期,老中青科学家将再一次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在科学技术的海洋里上下求索,不懈奋斗,继续创造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刊编辑部
1950年5月 北京消灭了“天花”
虽然最迟在16世纪,北京已经用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了,19世纪初又接受了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有资料将在北京种牛痘的时间上溯至1805年(清嘉庆10年),据说当时俄国医生雷曼(Rehmann)在北京为一些蒙古儿童接种了牛痘,但雷曼的牛痘术并没得到推广。北京的第一家牛痘局——京师种痘局开在了南海会馆里(现骡马市大街以南,米市胡同路西,后来成为戊戌变法的纪念地之一),时间是1828年。
可是一直到解放前夕,天花还是年年在北京流行。根据1949年解放初期的调查,北京市当年遗留255名天花患者,死亡109人。
北京解放后,首先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天花、霍乱、鼠疫进行了积极的防治。天花也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在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出了3年内消灭天花的号召。1949年秋季和1950年春秋两季北京市广泛开展了种痘运动,制定了新生儿种痘办法。1949年有31万人接种牛痘,1950年有40余万人接种牛痘。从1950年5月以后,北京市就再没有发生天花。
1961年,全国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
1955年10月23日
1955年初秋的一天,侨居美国的著名工程物理学家钱学森携妻子蒋英和两个孩子从旧金山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回中国。抵达香港后,他们受到来自祖国的科学家们的热烈欢迎。随即搭乘火车转往内地,于10月23日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谁能知道,为了实现回国的愿望,这位世界闻名的导弹专家曾经历了5年多的磨难。
1934年,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并于第二年夏天赴美留学。此后,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由于在空气动力学和超音速飞行方面的卓越成就,36岁时便已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其间,他曾随美国空军顾问团去考察纳粹德国的导弹技术,被美国空军授予上校军衔。钱学森在国外事业有成,生活优裕。
1949年10月6日,钱学森夫妇得知新中国成立的特大喜讯,就商议着如何早日回国服务。然而此时,美国已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钱学森被无端地怀疑为共产党。根据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的指示,移民局通知他不得离境。
1954年钱学森在美国公开出版了30余万字的英文《工程控制论》。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监视,在一封写在小香烟纸上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封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恳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帮助他回国。信件很快转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商谈。中国方面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的条件并亮出钱学森来信要求协助回国这一铁证,要求美国方面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回国。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美国移民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钱学森也因此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1957年9月29日 中国第一座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建成
1957年9月29日,中国第一座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建成。
北京天文馆于1955年秋在民主德国专家帮助下动工兴建。馆内设有天象厅、展览厅、讲演厅、小天文台和小气象台。设在天象厅里的天象仪,能在穹形的屋顶银幕上,构成逼真的“人造星空”。
建馆40多年来,北京天文馆接待了上千万观众,在传播科学思想、普及天文知识、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几代北京人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40多年后的北京天文馆与世界天文馆的发展水平相比,无论从建筑规模还是设备功能上都已远远落在了后面,更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对天文科普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
由于年久失修,建筑、设备等已经严重老化,其规模、功能与现代科普教育的要求很不适应,急需改造。北京天文馆的实际现状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市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2000年9月,北京市决定在保留老馆的前提下,由市政府投资2亿元人民币(实际投资为3亿多人民币)修建北京天文馆新馆。
2004年,一座崭新的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矗立在北京天文馆老建筑身后,形成了北京天文馆新的建筑风貌,它们将共同承担起21世纪所赋予北京天文馆的历史使命。
1959年9月 我国发现大庆油田
1959年9月,以地质部李四光为首的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根据“陆相生油理论”和“多期多层生油储油理论”,指导地质部、石油部发现了大庆油田,推翻了外国人关于中国是个贫油国的错误论断。中国石油勘探队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时值国庆10周年,所以这个油田以“大庆”命名。解放前,中国只有甘肃老君庙、新疆独山子、陕西延长3个小油田和四川圣灯山、石油沟2个气田,年产原油仅10余万吨,石油基本上靠从外国进口。大庆油田的开发,使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到1963年12月,周恩来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1963年又发现了大港油田,1964年发现了胜利油田。)
1959年9月 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59年9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北京738厂联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字长39位,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内存容量4K。
1959年9月22日 北航研制的“北京二号”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59年9月22日,北京航空学院研制的“北京二号”探空火箭发射成功。该火箭第一级为活性级,第二级为模拟级。9月24日,全活性固体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10月3日,液体型发射试验也取得成功。这是中国首次发射成功的现代火箭。
1960年9月 密云水库建成
密云水库是新中国诞生后,我国自行设计、自行修建的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蓄水43.75亿立方米。1958年9月1日开工,经过20万名水库建设者艰苦奋斗,1960年9月全部建成,工期之短、质量之好、投资之省在水利建设中堪称典范。
1960年11月5日 中国第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
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东风”1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向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第一枚“争气弹”的成功发射,打破了霸权国家“中国的导弹永远上不了天”的预言,开创了人民共和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通天之路。
1962年2月28日 北京自然博物馆建成
1962年2月28日,北京自然博物馆建成。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自然博物馆曾先后被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委会命名为“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
1963年-1965年 北京市开展三次大会战
1963年-1965年,北京市组织了“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队伍,统筹部署,分工协作,进行了工农业方面三次大规模的协作会战,既包括了已有研究成果的成龙配套、示范推广,也包括单位间交流成果,协作攻关,解决工农业生产中的关键。
第一次会战是农业100万亩水浇地小麦平均亩产300斤的实验推广。
第二次会战是制造“8402”牡丹牌八管半导体收音机。1964年,北京市科委组织了8402牡丹牌八管半导体收音机等一批新兴电子产品的大会战。北京市在当时仅掌握300万元外汇的情况下,拨出90万美元,从国外引进研制硅晶体管的主要设备、仪器和单晶炉等。这是国内最早引进的一部分半导体设备。结果牡丹牌半导体收音机于当年即批量投放市场。
第三次会战是1965年组织的研制“三机一表”(即小型晶体管电子数字计算机、中型模拟电子计算机、一级半导体收音机和精度为万分之一的数字电压表)26种元器件的会战。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继美国、前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毛泽东在1955年发出号召,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等负责筹建核工业。1959年前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艰巨任务。1962年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在科技人员和国防建设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核试验终于取得成功。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称,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斗的威胁。同时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
1965年9月17日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1958年,中国科学院在王应睐、曹天钦、邹承鲁、钮经义、沈昭文等的带领下,提出了“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的宏伟目标。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国家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1958年12月底,我国正式启动人工合成胰岛素课题。
1965年9月17日,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我国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合成胰岛素工作的简报发表于1965年《中国科学》。
1966年5月15日 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1966年5月15日,陈景润在《科学记录》上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国的许多数论书中。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1966年10月27日 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国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发射测试站指战员成功地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发射火箭运载核弹头的“两弹”结合热试验,核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它标志着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国防力量正快速地向前发展。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69年9月20日 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通车
1969年9月20日,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地铁第一期工程从北京火车站至石景山苹果园,全长23.6公里,设有17座车站和一座地面车辆段。当时按照“战备为主,兼顾城市交通”的主导思想,全部采用敞口放坡明挖浅埋的施工方法,埋深一般为3~5米,最深达13米。洞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护能力极强。防水处理是地铁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之一。技术人员首次成功使用新产品玻璃布油毡,并研究出多种处理渗漏的方法和材料。1984年9月地铁二期工程——环城地铁正式运营。
数据显示,从1969年-1999年,30年里北京地铁仅从23.6公里延长到54公里。2003年地铁总长跃升到114公里。
2007年,天通苑到宋家庄的5号地铁线开通。
2008年7月20日,北京地铁10号线、机场线、奥运支线3条新线如愿在奥运前夕正式开通,新的地铁线成为奥运带给北京居民的最大礼物。而就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北京地铁4号线正式通车。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地进入了地球轨道。其轨道参数是: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轨道倾角68.5度,运行周期114分钟。1963年,中科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组织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安排各项空间技术的预研课题。1967年12月,国防科委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系统方案,正式命名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在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的主持下,开展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73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用9年时间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是“第二次绿色革命”。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截至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推广杂交水稻种植的前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1975年9月 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1975年9月,王选通过软件在计算机中模拟出了“人”字的第一撇。这是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重大突破,而王选所率领的北大科研组也因此得到了国家拨给的100多万元经费。
方正激光照排系统的研究始于1975年5月,由王选主持研制,1987年5月22日,世界上第一张整页输出的中文报纸诞生,标志着方正将自己的核心技术成功地转化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品。
王选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跨越当时日本的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电子排版系统的诞生,给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使用激光照排系统不但可以避免铅字排版的低效益和对工人的健康伤害,其好处还在于它的易改动、成本低和效率极高等特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报纸、杂志和书籍都在使用着这套系统,它比古老的铅字排版工效至少提高5倍。
如今,第八代方正激光照排系统已经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95%,并在全球华文市场占据90%的市场,中文照排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2000年由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组织的“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中,王选主持的“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项目名列第二位,仅次于“两弹一星”。
1978年3月18日 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1978年3月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邓小平做报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们的科学技术队伍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会审议通过了国家科委制定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大会对1966年以来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北京地区获奖成果1340项。4月,北京市科委制定《1978-198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科学技术,这一关系到我们民族命运和生存的严肃命题,从来没有得到如此完整、系统的阐述,从来没有如此庄严地列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程。这次会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著名论断。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预示着科技春天的到来。
1978年 海军总医院合成人胰岛素原C肽
1978年,海军总医院吕植、刘忠和马玉玲等着手研究人工合成人胰岛素原C肽,获得了满意的抗C肽血清,建立了C肽放免分析技术,并测定出人口服葡萄糖后释放C肽胰岛素的正常值,获1983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1978年 北京动物园完成“大熊猫人工受精繁殖试验”研究
1978年,北京动物园刘维新、叶掬群、李成忠等完成了大熊猫人工授精繁殖试验研究。首次完成了在大熊猫麻醉的状态下电刺激直肠法采精和精液的收集、处理及长短期保存;首次完成在大熊猫麻醉状态下的输精,基本掌握了输精的适宜时间。当年,诞生了2只人工授精繁殖的大熊猫幼兽,为这一珍稀物种的延续开辟了新的途径。
1978年-1980年 中国第一条3.3公里、120路光缆通信系统开通
1978~198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北京电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玻璃研究所等单位参加“120路光缆通信实用工程实验段会战”,并在北京市话86、89两个分局正式开通了中国第一条3.3公里、120路光缆通信系统。
1980年10月23日 中国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诞生——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1980年10月23日,“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一个既无工商注册、又无法人代表的“地下组织”在中科院的半间仓库里悄悄成立,其创立者包括三个人: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物理所一室主任陈春先,中科院最年轻的工程师、本行是搞原子弹设计的纪世瀛以及中科院物理所高压电气技师崔文栋。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务部便团结了中科院和附近高校的几百名科学家、教授和大学生,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取得报酬,成为一支不折不扣的“科技游击队”。
“从此,中国的科技金字塔在中关村开始裂变,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名誉会长纪世瀛回忆道,陈春先开创的民营科技事业很快在中关村掀起一股股热浪:1984年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40多家,1985年400多家,1988年5月21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的新闻,中关村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高科技园区……2004年,当中关村的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数以万计时,陈春先于8月9日辞世。2008年以民营科技为主体的中关村创造财富超过万亿元。
1983年12月22日 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
1983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
“银河Ⅰ型”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空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成为由中国科技人员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系统。
1987年9月14日 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9月14日,中、德两国学者在北京联手起草了一封 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并于当月20日成功发送到德国。这封日后被多数人认为是中国发往国外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成为中国走向互联网时代第一步的标志。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联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联接,中国从此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中国接入互联网,对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88年3月10日 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功进行了接生手术。该试管婴儿的母亲是甘肃礼县盐关镇小学教师郑桂珍,当时已39岁,由于两侧输卵管阻塞,一直没能怀孕。在张丽珠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利用先进的体外受精技术,使这位母亲成功受孕。
中国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表明中国现代医学技术完成了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生殖医学和辅助生育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生殖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北医大从1984年组建生殖工程研究组开始试管婴儿研究到临床妊娠成功,张丽珠和她的同事们不知多少次重复着诱发超排卵、监测卵泡发育、及时取卵、精子获能、人工受精、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试验步骤。从取卵到十月分娩,任何意外都会前功尽弃,高精尖的试管婴儿技术,使很多国内外学者和渴望做父母的人们败下阵来。郑桂珍是第一位幸运者。她和丈夫给孩子起名叫“郑萌珠”,“萌”取其第一的意思,“珠”是“张丽珠”的“珠”,是为了表达对张教授的感谢。现在的郑萌珠已经成长为一个年满21周岁的漂亮姑娘,目前就读于西安西京大学英语专业。
1988年9月14日 中国首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
1988年9月14日-2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导弹核潜艇在东海海域进行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并取得成功。
这标志着中国继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人民海军也由此成为一支战略性军种。
1988年9月7日 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型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1988年9月7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型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风云一号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也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极轨遥感卫星。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进行有关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等。
1990年9月3日风云一号B星成功发射入轨,其性能明显改善,地面收到的可见光云图质量比第一颗气象卫星清晰,红外云图与当时国际先进的同类卫星相当。
1988年10月16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1988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这是中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建设的高科技工程。它包括电子注入器、贮存环、探测器及数据处理中心、同步辐射区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由数百种、上万台件高精尖专用设备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建成和对撞成功,为我国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揭开了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
1991年12月15日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1991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30万千瓦核电站。
在起初的规划中,秦山核电站一期仅具有试验性质。机组在测试运行了两年之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一期建成后不久,秦山核电站又先后开工建设了二期和三期工程,并引进国外技术力量和国内地方政府资本参与建造。二期工程依然由中国自主承担设计、建造和运营任务,采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4年建成。三期工程由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采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两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3年建成。目前秦山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90万千瓦,已成为中国一处大型的核电基地。
目前我国商业运行核电机组达11台,包括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和田湾核电站。
1993年10月 我国第一台全对称的多处理机——曙光一号
1993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和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全对称的多处理机——曙光一号并行机。它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设计制造支持多线程机制的对称式紧耦合并行机的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了我国在并行处理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
与20世纪80年代我国研制的大型机、巨型机相比,曙光一号研制周期从过去的5-6年缩短为一年。研制周期的缩短和标准化技术的采用保证了新品推出时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从90年代初开始,国际上采用主流的微处理机芯片研制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曙光一号的推出在当时国内仍打破了以往“从芯片和操作系统做起,实现彻底自主研发”的传统模式,为我国在对外开放新形势下研制高性能计算机探索了一条新路。曙光一号也因此被写入了1994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从曙光1号开始。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参观了曙光机之后,曾经感慨地说:“高性能计算机的作用,不亚于两弹一星。”
1993年10月8日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1993年10月8日,《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出版庆祝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历时15载,终于于1993年8月出齐。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织2万余名专家学者,取精用宏,历时15载,终于于1993年8月出齐。全书按学科或领域分成74卷,共收7.8万个条目,计1.26亿字,并附有近 5 万幅图片,册叶浩瀚,内容宏富,适于高中以上、相当于大学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全书出版后,深受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推许,1994年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按照国际惯例,百科全书通常每间隔若干年出版一个新的版本。《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第二版已于2009年8月出版。
1993年11月12日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正式启动
“七五”末、“八五”初期,北京市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相继退休,北京乃至全国都面临人才断档危机。为缓解科技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并在1993年11月12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大会上提出了实施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担负起科技创新重任的青年科技带头人,加速科技骨干队伍建设,促进首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计划实施之初确定了以项目为依托而非单纯项目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促使年轻科技人员在自身研究能力上取得进步,同时在项目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上也得到了增强,为承担国家级项目和一些国外项目奠定了基础。通过新星计划的洗礼,新星的入选者们在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部分入选者已经成长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或成为科技战线的骨干力量;有的入选者走向国际学术界,打响了国际知名度,或在国内获得了很多社会荣誉称号;特别是早期的新星入选者已经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如首批新星入选者陈刚,自2006年6月起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闫傲霜、王辰、赵春江等16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建峰、仲崇立、王松灵等9人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聂祚仁、张久兴、张立群等6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此外,新星计划入选人员中有近20人入选国家“百千万”百级人才计划,60多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近6年来,先后有60多人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53人次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还有多人获得其他省部级科技奖项。
16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北京市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和重要途径。
1995年5月26日 全国科技大会在京召开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把“科教兴国”列为基本国策。
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举世瞩目。但其增长点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式的经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解决好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而加速国民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向效益型的战略转变。为此,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1999年7日 我国首次进行北极科考
1999年7月-9月,中国政府组织了对北极地区的首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极地考察船“雪龙”号搭载着124名考察队员首航北极,历时71天,航行14180海里,对北极海洋、大气、生物、地质、渔业和生态环境等进行了综合考察。
2001年2月19日 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由于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荣获2000年度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分别获得500万元奖金。
2001年8月26日 人类基因组“中国卷”通过专家验收
2001年8月26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通过了由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的专家验收,至此,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完成图”提前2年完成。
中国承担的工作区域,位于人类三号染色体短臂上。由于该区域的遗传大小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百分之一,因此简称为“1%项目”。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一起,并称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创举之一。
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举世瞩目、越国界、跨世纪的科学壮举,其核心内容是测定人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获得人类自身最重要的遗传信息,实现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次最重大飞跃。
1%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我国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起点。此后,中国科学家承担了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的任务。2007年10月11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又完成了全球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测序,绘制了第一张亚洲人的基因组图,成为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中国人全基因组图谱,实现了跨越发展。
2003年3月 运用科技力量,全力抗击“非典”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全国。这年3月,SARS在北京地区开始蔓延。北京市科委根据中央“运用科学力量战胜非典疫情”的精神,充分调动北京地区科技、临床和产业资源,建立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协调沟通机制,快速反应,有效地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为战斗在抗击SARS一线的医疗、防疫系统提供治疗药物信息和推荐新药,为各医药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加快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全方面的服务,为医疗机构能够参与国家的科研攻关项目穿针引线。
2004年12月5日,中国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宣布,三部门共同组织的SARS灭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自主研制的SARS疫苗是安全的,初步证明是有效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制出SARS接种疫苗的国家。
2005年10月27日 “北京一号”小卫星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27日,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北京一号”在俄罗斯普列谢斯克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北京一号”是一颗具有中高分辨率双传感器的对地观测小卫星,卫星重量166公斤、轨道高度686公里、中分辨率遥感器为32米多光谱,幅宽600公里,高分辨率遥感器为4米全色,幅宽24公里。卫星寿命5年,具有侧摆能力。
“北京一号”小卫星,是北京市科委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863”计划联合支持的重大科技成果,采用国际合作、自主研制和集成创新相结合的方式研制。这是我国第一颗以我国首都命名的高性能对地观测卫星,也是第一个以北京市属企业自主运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
2008年8月8日 “科技奥运”取得巨大成功
2008年8月8日,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科技奥运”是2008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之一。这是奥运史上首次明确地把科学技术的作用与举办奥运会相结合。把科技努力融入到奥运会中,这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贡献。
北京奥运科技的“首次”之多,覆盖面之广,都是历届奥运所不能及的。第一次全部采用高清信号转播;第一次将奥运圣火送上严重缺氧的珠穆朗玛峰;第一次通过无线方式成功实现媒体照片拍摄;第一次在比赛现场屏幕与电视转播中同步实时显示中英文赛事信息……7年的时间,北京在智能交通、洁净能源、场馆建设、信息通信、奥运安全、运动科技等诸多领域的自主创新,兑现了申奥时“科技奥运”的庄严承诺。
鸟巢、水立方等一系列奥运场馆的建设,缔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丰碑;绿色节能汽车的研制和使用,让奥林匹克中心公园成为最清新的比赛场地;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升空,将奥运期间的天气预告做到精细、准确;奥运的数字化系统,让网络连起了世界与奥运,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使用无线网络的一届奥运……
北京奥运的科技含量不仅体现在众多的“首次”中,更多是贴心地出现在奥运的细节中。新闻发布会上将提供8种语言的同声传译,方便了世界各地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场馆为比赛“量身定做”:水立方里恒温的地面,让选手在起水的那一瞬间,感到一种温暖的祝福。羽毛球对场馆内部的空调设计采用席下送风的方式,将风速降到了最低。
科技奥运不仅在于体育赛事本身,更在于它具有强大的辐射力。科技奥运行动的主要受益行业包括:场馆建设、城市道路、通信、广电、安保、环保、医疗、餐饮、旅游、商贸等等。这些行业在科技奥运行动中取得的成果,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科技奥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神舟七号飞天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第二步中十分关键的一步,其成功将标志着我国完全有能力开展舱内和舱外各种太空实验活动,并将为我国今后实施航天器空间对接、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9年1月7日 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发放中国自有知识产权TD-SCDMA运营牌照,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分别获得另外两个3G国际标准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中国电信则获得CDMA2000牌照。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
早在2000年5月,ITU(国际电报联盟)正式批准接纳由中国独立制定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2001年3月,TD-SCDMA被正式接纳为国际3G标准之一。从此,国际通信业中有了“中国标准”。
TD-SCDMA是近百年来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是整个中国通信业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科技界、产业界对全球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同时,TD-SCDMA还能带动我国半导体、微电子、设备制造、原料、精密仪器加工、芯片、软件等产业的集群成长。更重要的是,TD-SCDMA的成功将引导中国乃至世界3G及3G后技术的未来演进。凭借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建网成本低等先天优势,TD-SCDMA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将完全有可能向世界范围拓展。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科技实力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谈起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说。在过去的60年里,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
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1978年3月,科学的春天从共和国的心脏萌芽,带来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全面复苏。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所作出的科学概括和理论总结。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的时期,新的起点。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今后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
在新的历史时期,老中青科学家将再一次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在科学技术的海洋里上下求索,不懈奋斗,继续创造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刊编辑部
1950年5月 北京消灭了“天花”
虽然最迟在16世纪,北京已经用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了,19世纪初又接受了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有资料将在北京种牛痘的时间上溯至1805年(清嘉庆10年),据说当时俄国医生雷曼(Rehmann)在北京为一些蒙古儿童接种了牛痘,但雷曼的牛痘术并没得到推广。北京的第一家牛痘局——京师种痘局开在了南海会馆里(现骡马市大街以南,米市胡同路西,后来成为戊戌变法的纪念地之一),时间是1828年。
可是一直到解放前夕,天花还是年年在北京流行。根据1949年解放初期的调查,北京市当年遗留255名天花患者,死亡109人。
北京解放后,首先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天花、霍乱、鼠疫进行了积极的防治。天花也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在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出了3年内消灭天花的号召。1949年秋季和1950年春秋两季北京市广泛开展了种痘运动,制定了新生儿种痘办法。1949年有31万人接种牛痘,1950年有40余万人接种牛痘。从1950年5月以后,北京市就再没有发生天花。
1961年,全国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
1955年10月23日
1955年初秋的一天,侨居美国的著名工程物理学家钱学森携妻子蒋英和两个孩子从旧金山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回中国。抵达香港后,他们受到来自祖国的科学家们的热烈欢迎。随即搭乘火车转往内地,于10月23日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谁能知道,为了实现回国的愿望,这位世界闻名的导弹专家曾经历了5年多的磨难。
1934年,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并于第二年夏天赴美留学。此后,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由于在空气动力学和超音速飞行方面的卓越成就,36岁时便已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其间,他曾随美国空军顾问团去考察纳粹德国的导弹技术,被美国空军授予上校军衔。钱学森在国外事业有成,生活优裕。
1949年10月6日,钱学森夫妇得知新中国成立的特大喜讯,就商议着如何早日回国服务。然而此时,美国已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钱学森被无端地怀疑为共产党。根据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的指示,移民局通知他不得离境。
1954年钱学森在美国公开出版了30余万字的英文《工程控制论》。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监视,在一封写在小香烟纸上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封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恳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帮助他回国。信件很快转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商谈。中国方面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的条件并亮出钱学森来信要求协助回国这一铁证,要求美国方面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回国。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美国移民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钱学森也因此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1957年9月29日 中国第一座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建成
1957年9月29日,中国第一座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建成。
北京天文馆于1955年秋在民主德国专家帮助下动工兴建。馆内设有天象厅、展览厅、讲演厅、小天文台和小气象台。设在天象厅里的天象仪,能在穹形的屋顶银幕上,构成逼真的“人造星空”。
建馆40多年来,北京天文馆接待了上千万观众,在传播科学思想、普及天文知识、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几代北京人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40多年后的北京天文馆与世界天文馆的发展水平相比,无论从建筑规模还是设备功能上都已远远落在了后面,更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对天文科普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
由于年久失修,建筑、设备等已经严重老化,其规模、功能与现代科普教育的要求很不适应,急需改造。北京天文馆的实际现状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市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2000年9月,北京市决定在保留老馆的前提下,由市政府投资2亿元人民币(实际投资为3亿多人民币)修建北京天文馆新馆。
2004年,一座崭新的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矗立在北京天文馆老建筑身后,形成了北京天文馆新的建筑风貌,它们将共同承担起21世纪所赋予北京天文馆的历史使命。
1959年9月 我国发现大庆油田
1959年9月,以地质部李四光为首的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根据“陆相生油理论”和“多期多层生油储油理论”,指导地质部、石油部发现了大庆油田,推翻了外国人关于中国是个贫油国的错误论断。中国石油勘探队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时值国庆10周年,所以这个油田以“大庆”命名。解放前,中国只有甘肃老君庙、新疆独山子、陕西延长3个小油田和四川圣灯山、石油沟2个气田,年产原油仅10余万吨,石油基本上靠从外国进口。大庆油田的开发,使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到1963年12月,周恩来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1963年又发现了大港油田,1964年发现了胜利油田。)
1959年9月 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59年9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北京738厂联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字长39位,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内存容量4K。
1959年9月22日 北航研制的“北京二号”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59年9月22日,北京航空学院研制的“北京二号”探空火箭发射成功。该火箭第一级为活性级,第二级为模拟级。9月24日,全活性固体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10月3日,液体型发射试验也取得成功。这是中国首次发射成功的现代火箭。
1960年9月 密云水库建成
密云水库是新中国诞生后,我国自行设计、自行修建的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蓄水43.75亿立方米。1958年9月1日开工,经过20万名水库建设者艰苦奋斗,1960年9月全部建成,工期之短、质量之好、投资之省在水利建设中堪称典范。
1960年11月5日 中国第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
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东风”1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向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第一枚“争气弹”的成功发射,打破了霸权国家“中国的导弹永远上不了天”的预言,开创了人民共和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通天之路。
1962年2月28日 北京自然博物馆建成
1962年2月28日,北京自然博物馆建成。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自然博物馆曾先后被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委会命名为“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
1963年-1965年 北京市开展三次大会战
1963年-1965年,北京市组织了“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队伍,统筹部署,分工协作,进行了工农业方面三次大规模的协作会战,既包括了已有研究成果的成龙配套、示范推广,也包括单位间交流成果,协作攻关,解决工农业生产中的关键。
第一次会战是农业100万亩水浇地小麦平均亩产300斤的实验推广。
第二次会战是制造“8402”牡丹牌八管半导体收音机。1964年,北京市科委组织了8402牡丹牌八管半导体收音机等一批新兴电子产品的大会战。北京市在当时仅掌握300万元外汇的情况下,拨出90万美元,从国外引进研制硅晶体管的主要设备、仪器和单晶炉等。这是国内最早引进的一部分半导体设备。结果牡丹牌半导体收音机于当年即批量投放市场。
第三次会战是1965年组织的研制“三机一表”(即小型晶体管电子数字计算机、中型模拟电子计算机、一级半导体收音机和精度为万分之一的数字电压表)26种元器件的会战。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继美国、前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毛泽东在1955年发出号召,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等负责筹建核工业。1959年前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艰巨任务。1962年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在科技人员和国防建设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核试验终于取得成功。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称,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斗的威胁。同时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
1965年9月17日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1958年,中国科学院在王应睐、曹天钦、邹承鲁、钮经义、沈昭文等的带领下,提出了“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的宏伟目标。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国家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1958年12月底,我国正式启动人工合成胰岛素课题。
1965年9月17日,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我国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合成胰岛素工作的简报发表于1965年《中国科学》。
1966年5月15日 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1966年5月15日,陈景润在《科学记录》上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国的许多数论书中。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1966年10月27日 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国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发射测试站指战员成功地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发射火箭运载核弹头的“两弹”结合热试验,核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它标志着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国防力量正快速地向前发展。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69年9月20日 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通车
1969年9月20日,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地铁第一期工程从北京火车站至石景山苹果园,全长23.6公里,设有17座车站和一座地面车辆段。当时按照“战备为主,兼顾城市交通”的主导思想,全部采用敞口放坡明挖浅埋的施工方法,埋深一般为3~5米,最深达13米。洞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护能力极强。防水处理是地铁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之一。技术人员首次成功使用新产品玻璃布油毡,并研究出多种处理渗漏的方法和材料。1984年9月地铁二期工程——环城地铁正式运营。
数据显示,从1969年-1999年,30年里北京地铁仅从23.6公里延长到54公里。2003年地铁总长跃升到114公里。
2007年,天通苑到宋家庄的5号地铁线开通。
2008年7月20日,北京地铁10号线、机场线、奥运支线3条新线如愿在奥运前夕正式开通,新的地铁线成为奥运带给北京居民的最大礼物。而就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北京地铁4号线正式通车。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地进入了地球轨道。其轨道参数是: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轨道倾角68.5度,运行周期114分钟。1963年,中科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组织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安排各项空间技术的预研课题。1967年12月,国防科委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系统方案,正式命名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在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的主持下,开展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73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用9年时间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是“第二次绿色革命”。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截至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推广杂交水稻种植的前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1975年9月 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1975年9月,王选通过软件在计算机中模拟出了“人”字的第一撇。这是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重大突破,而王选所率领的北大科研组也因此得到了国家拨给的100多万元经费。
方正激光照排系统的研究始于1975年5月,由王选主持研制,1987年5月22日,世界上第一张整页输出的中文报纸诞生,标志着方正将自己的核心技术成功地转化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品。
王选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跨越当时日本的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电子排版系统的诞生,给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使用激光照排系统不但可以避免铅字排版的低效益和对工人的健康伤害,其好处还在于它的易改动、成本低和效率极高等特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报纸、杂志和书籍都在使用着这套系统,它比古老的铅字排版工效至少提高5倍。
如今,第八代方正激光照排系统已经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95%,并在全球华文市场占据90%的市场,中文照排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2000年由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组织的“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中,王选主持的“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项目名列第二位,仅次于“两弹一星”。
1978年3月18日 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1978年3月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邓小平做报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们的科学技术队伍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会审议通过了国家科委制定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大会对1966年以来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北京地区获奖成果1340项。4月,北京市科委制定《1978-198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科学技术,这一关系到我们民族命运和生存的严肃命题,从来没有得到如此完整、系统的阐述,从来没有如此庄严地列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程。这次会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著名论断。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预示着科技春天的到来。
1978年 海军总医院合成人胰岛素原C肽
1978年,海军总医院吕植、刘忠和马玉玲等着手研究人工合成人胰岛素原C肽,获得了满意的抗C肽血清,建立了C肽放免分析技术,并测定出人口服葡萄糖后释放C肽胰岛素的正常值,获1983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1978年 北京动物园完成“大熊猫人工受精繁殖试验”研究
1978年,北京动物园刘维新、叶掬群、李成忠等完成了大熊猫人工授精繁殖试验研究。首次完成了在大熊猫麻醉的状态下电刺激直肠法采精和精液的收集、处理及长短期保存;首次完成在大熊猫麻醉状态下的输精,基本掌握了输精的适宜时间。当年,诞生了2只人工授精繁殖的大熊猫幼兽,为这一珍稀物种的延续开辟了新的途径。
1978年-1980年 中国第一条3.3公里、120路光缆通信系统开通
1978~198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北京电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玻璃研究所等单位参加“120路光缆通信实用工程实验段会战”,并在北京市话86、89两个分局正式开通了中国第一条3.3公里、120路光缆通信系统。
1980年10月23日 中国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诞生——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1980年10月23日,“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一个既无工商注册、又无法人代表的“地下组织”在中科院的半间仓库里悄悄成立,其创立者包括三个人: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物理所一室主任陈春先,中科院最年轻的工程师、本行是搞原子弹设计的纪世瀛以及中科院物理所高压电气技师崔文栋。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务部便团结了中科院和附近高校的几百名科学家、教授和大学生,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取得报酬,成为一支不折不扣的“科技游击队”。
“从此,中国的科技金字塔在中关村开始裂变,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名誉会长纪世瀛回忆道,陈春先开创的民营科技事业很快在中关村掀起一股股热浪:1984年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40多家,1985年400多家,1988年5月21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的新闻,中关村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高科技园区……2004年,当中关村的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数以万计时,陈春先于8月9日辞世。2008年以民营科技为主体的中关村创造财富超过万亿元。
1983年12月22日 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
1983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
“银河Ⅰ型”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空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成为由中国科技人员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系统。
1987年9月14日 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9月14日,中、德两国学者在北京联手起草了一封 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并于当月20日成功发送到德国。这封日后被多数人认为是中国发往国外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成为中国走向互联网时代第一步的标志。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联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联接,中国从此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中国接入互联网,对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88年3月10日 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功进行了接生手术。该试管婴儿的母亲是甘肃礼县盐关镇小学教师郑桂珍,当时已39岁,由于两侧输卵管阻塞,一直没能怀孕。在张丽珠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利用先进的体外受精技术,使这位母亲成功受孕。
中国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表明中国现代医学技术完成了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生殖医学和辅助生育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生殖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北医大从1984年组建生殖工程研究组开始试管婴儿研究到临床妊娠成功,张丽珠和她的同事们不知多少次重复着诱发超排卵、监测卵泡发育、及时取卵、精子获能、人工受精、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试验步骤。从取卵到十月分娩,任何意外都会前功尽弃,高精尖的试管婴儿技术,使很多国内外学者和渴望做父母的人们败下阵来。郑桂珍是第一位幸运者。她和丈夫给孩子起名叫“郑萌珠”,“萌”取其第一的意思,“珠”是“张丽珠”的“珠”,是为了表达对张教授的感谢。现在的郑萌珠已经成长为一个年满21周岁的漂亮姑娘,目前就读于西安西京大学英语专业。
1988年9月14日 中国首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
1988年9月14日-2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导弹核潜艇在东海海域进行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并取得成功。
这标志着中国继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人民海军也由此成为一支战略性军种。
1988年9月7日 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型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1988年9月7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型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风云一号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也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极轨遥感卫星。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进行有关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等。
1990年9月3日风云一号B星成功发射入轨,其性能明显改善,地面收到的可见光云图质量比第一颗气象卫星清晰,红外云图与当时国际先进的同类卫星相当。
1988年10月16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1988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这是中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建设的高科技工程。它包括电子注入器、贮存环、探测器及数据处理中心、同步辐射区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由数百种、上万台件高精尖专用设备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建成和对撞成功,为我国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揭开了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
1991年12月15日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1991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30万千瓦核电站。
在起初的规划中,秦山核电站一期仅具有试验性质。机组在测试运行了两年之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一期建成后不久,秦山核电站又先后开工建设了二期和三期工程,并引进国外技术力量和国内地方政府资本参与建造。二期工程依然由中国自主承担设计、建造和运营任务,采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4年建成。三期工程由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采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两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3年建成。目前秦山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90万千瓦,已成为中国一处大型的核电基地。
目前我国商业运行核电机组达11台,包括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和田湾核电站。
1993年10月 我国第一台全对称的多处理机——曙光一号
1993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和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全对称的多处理机——曙光一号并行机。它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设计制造支持多线程机制的对称式紧耦合并行机的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了我国在并行处理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
与20世纪80年代我国研制的大型机、巨型机相比,曙光一号研制周期从过去的5-6年缩短为一年。研制周期的缩短和标准化技术的采用保证了新品推出时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从90年代初开始,国际上采用主流的微处理机芯片研制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曙光一号的推出在当时国内仍打破了以往“从芯片和操作系统做起,实现彻底自主研发”的传统模式,为我国在对外开放新形势下研制高性能计算机探索了一条新路。曙光一号也因此被写入了1994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从曙光1号开始。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参观了曙光机之后,曾经感慨地说:“高性能计算机的作用,不亚于两弹一星。”
1993年10月8日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1993年10月8日,《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出版庆祝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历时15载,终于于1993年8月出齐。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织2万余名专家学者,取精用宏,历时15载,终于于1993年8月出齐。全书按学科或领域分成74卷,共收7.8万个条目,计1.26亿字,并附有近 5 万幅图片,册叶浩瀚,内容宏富,适于高中以上、相当于大学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全书出版后,深受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推许,1994年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按照国际惯例,百科全书通常每间隔若干年出版一个新的版本。《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第二版已于2009年8月出版。
1993年11月12日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正式启动
“七五”末、“八五”初期,北京市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相继退休,北京乃至全国都面临人才断档危机。为缓解科技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并在1993年11月12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大会上提出了实施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担负起科技创新重任的青年科技带头人,加速科技骨干队伍建设,促进首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计划实施之初确定了以项目为依托而非单纯项目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促使年轻科技人员在自身研究能力上取得进步,同时在项目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上也得到了增强,为承担国家级项目和一些国外项目奠定了基础。通过新星计划的洗礼,新星的入选者们在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部分入选者已经成长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或成为科技战线的骨干力量;有的入选者走向国际学术界,打响了国际知名度,或在国内获得了很多社会荣誉称号;特别是早期的新星入选者已经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如首批新星入选者陈刚,自2006年6月起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闫傲霜、王辰、赵春江等16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建峰、仲崇立、王松灵等9人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聂祚仁、张久兴、张立群等6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此外,新星计划入选人员中有近20人入选国家“百千万”百级人才计划,60多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近6年来,先后有60多人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53人次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还有多人获得其他省部级科技奖项。
16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北京市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和重要途径。
1995年5月26日 全国科技大会在京召开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把“科教兴国”列为基本国策。
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举世瞩目。但其增长点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式的经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解决好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而加速国民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向效益型的战略转变。为此,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1999年7日 我国首次进行北极科考
1999年7月-9月,中国政府组织了对北极地区的首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极地考察船“雪龙”号搭载着124名考察队员首航北极,历时71天,航行14180海里,对北极海洋、大气、生物、地质、渔业和生态环境等进行了综合考察。
2001年2月19日 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由于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荣获2000年度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分别获得500万元奖金。
2001年8月26日 人类基因组“中国卷”通过专家验收
2001年8月26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通过了由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的专家验收,至此,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完成图”提前2年完成。
中国承担的工作区域,位于人类三号染色体短臂上。由于该区域的遗传大小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百分之一,因此简称为“1%项目”。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一起,并称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创举之一。
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举世瞩目、越国界、跨世纪的科学壮举,其核心内容是测定人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获得人类自身最重要的遗传信息,实现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次最重大飞跃。
1%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我国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起点。此后,中国科学家承担了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的任务。2007年10月11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又完成了全球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测序,绘制了第一张亚洲人的基因组图,成为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中国人全基因组图谱,实现了跨越发展。
2003年3月 运用科技力量,全力抗击“非典”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全国。这年3月,SARS在北京地区开始蔓延。北京市科委根据中央“运用科学力量战胜非典疫情”的精神,充分调动北京地区科技、临床和产业资源,建立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协调沟通机制,快速反应,有效地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为战斗在抗击SARS一线的医疗、防疫系统提供治疗药物信息和推荐新药,为各医药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加快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全方面的服务,为医疗机构能够参与国家的科研攻关项目穿针引线。
2004年12月5日,中国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宣布,三部门共同组织的SARS灭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自主研制的SARS疫苗是安全的,初步证明是有效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制出SARS接种疫苗的国家。
2005年10月27日 “北京一号”小卫星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27日,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北京一号”在俄罗斯普列谢斯克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北京一号”是一颗具有中高分辨率双传感器的对地观测小卫星,卫星重量166公斤、轨道高度686公里、中分辨率遥感器为32米多光谱,幅宽600公里,高分辨率遥感器为4米全色,幅宽24公里。卫星寿命5年,具有侧摆能力。
“北京一号”小卫星,是北京市科委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863”计划联合支持的重大科技成果,采用国际合作、自主研制和集成创新相结合的方式研制。这是我国第一颗以我国首都命名的高性能对地观测卫星,也是第一个以北京市属企业自主运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
2008年8月8日 “科技奥运”取得巨大成功
2008年8月8日,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科技奥运”是2008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之一。这是奥运史上首次明确地把科学技术的作用与举办奥运会相结合。把科技努力融入到奥运会中,这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贡献。
北京奥运科技的“首次”之多,覆盖面之广,都是历届奥运所不能及的。第一次全部采用高清信号转播;第一次将奥运圣火送上严重缺氧的珠穆朗玛峰;第一次通过无线方式成功实现媒体照片拍摄;第一次在比赛现场屏幕与电视转播中同步实时显示中英文赛事信息……7年的时间,北京在智能交通、洁净能源、场馆建设、信息通信、奥运安全、运动科技等诸多领域的自主创新,兑现了申奥时“科技奥运”的庄严承诺。
鸟巢、水立方等一系列奥运场馆的建设,缔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丰碑;绿色节能汽车的研制和使用,让奥林匹克中心公园成为最清新的比赛场地;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升空,将奥运期间的天气预告做到精细、准确;奥运的数字化系统,让网络连起了世界与奥运,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使用无线网络的一届奥运……
北京奥运的科技含量不仅体现在众多的“首次”中,更多是贴心地出现在奥运的细节中。新闻发布会上将提供8种语言的同声传译,方便了世界各地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场馆为比赛“量身定做”:水立方里恒温的地面,让选手在起水的那一瞬间,感到一种温暖的祝福。羽毛球对场馆内部的空调设计采用席下送风的方式,将风速降到了最低。
科技奥运不仅在于体育赛事本身,更在于它具有强大的辐射力。科技奥运行动的主要受益行业包括:场馆建设、城市道路、通信、广电、安保、环保、医疗、餐饮、旅游、商贸等等。这些行业在科技奥运行动中取得的成果,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科技奥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神舟七号飞天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第二步中十分关键的一步,其成功将标志着我国完全有能力开展舱内和舱外各种太空实验活动,并将为我国今后实施航天器空间对接、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9年1月7日 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发放中国自有知识产权TD-SCDMA运营牌照,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分别获得另外两个3G国际标准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中国电信则获得CDMA2000牌照。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
早在2000年5月,ITU(国际电报联盟)正式批准接纳由中国独立制定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2001年3月,TD-SCDMA被正式接纳为国际3G标准之一。从此,国际通信业中有了“中国标准”。
TD-SCDMA是近百年来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是整个中国通信业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科技界、产业界对全球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同时,TD-SCDMA还能带动我国半导体、微电子、设备制造、原料、精密仪器加工、芯片、软件等产业的集群成长。更重要的是,TD-SCDMA的成功将引导中国乃至世界3G及3G后技术的未来演进。凭借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建网成本低等先天优势,TD-SCDMA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将完全有可能向世界范围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