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论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粮食仓容规划的重要性,并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探讨了县级粮食仓容布点规划的理念原则、方法内容、规划重点与技术路线,分析了影响仓容布点的主导因素以及规划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新时代县级粮食仓储布点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粮食仓容;布点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卖粮难;凤阳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1-0003-4
粮食安全历来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2004年以来连续15年发布的“一号文件”都对农民增收、粮食收储有明确要求,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1]。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等问题一直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而粮食仓容(仓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关系农民卖粮,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属于农村基础设施。因此在当前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由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不断进步,以及从国外进口粮食的冲击,加上农户存粮习惯变化,我国粮食库存近年处于历史最高位,粮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三高并存”。粮食仓盈库满,集中化的粮食仓容需求增加,仓容不足问题突出,卖粮难客观存在,粮食主产区仓容缺口更大[3-5]。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需明确权责关系,强化政府供给主体的责任,倡导公益理念,激励市场供给主体的积极性,优化制度环境,扩大社会供给主体的参与机会[6]。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科学制定粮食收储点规划,可有效指导財政资金及社会资本在粮食收储领域理性投资、保证“弱有所扶”,又避免仓容建设过于集中,起到提高投资效益,保粮促流通的作用。
本文以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重要发源地、发展水平在全国具有典型性的安徽省凤阳县,在十三五期间编制的粮食仓容布点规划为例,探讨粮食仓容布点规划的方法、程序、内容。
1 规划区域概况
1.1 区位条件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地处安徽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属于国家粮食主产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1.2 农业基础 凤阳地形北低南高,自北向南呈三级阶梯逐级抬升,海拔12~340m。地貌为北部平原、中部高岗丘陵、南部浅山3种类型。据1984年土壤普查资料:土地总面积19.50万hm2。其中:耕地10.50万hm2,宜林丘陵岗地3.89万hm2,其中林地1.83万hm2、草地1.22万hm2,水域1.60万hm2,未利用待进一步开发土地0.85万hm2。2016年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凤阳耕地保有量10.8万hm2,正常年份承包耕地7.2万hm2。
1.3 仓容问题 凤阳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8%。凤阳县有16个乡镇,县境东西长74.64km,南北宽49.6km,面积1949.5km2。目前,该区域内的粮食收储工作由19个国有粮食收储单位的38家企业和18家租赁民营粮食企业共同完成。
仓容布局存在以下问题:①仓储设施建设缺少总体规划,面广、点多、规模小。38个国有粮食仓储企业,其中只有4个粮站库容大于2万t,占总数的10.53%,1万t以上的全部加起来只有7个点,占总数的18.4%,而1万t以下库容的粮站占到总数的81.6%。②仓容布局不合理,均衡性不足(含粮食加工企业),局部地区过少。全县16个乡镇,超过50%乡镇仍有缺口,存在较为严重的卖粮难问题。如大庙镇、红心镇、总铺镇、殷涧镇、官塘镇、黄湾乡、枣巷镇、小溪河镇石门山等8个乡镇作为粮食主产区,仓容缺口大农民卖粮难。但粮食产量较少的门台经济开发区,却有很大储量的民营仓库建设。③仓容陈旧比较突出,仓库老化严重,危仓老库所占比重较大。④仓储设施建设缺乏先进性。现有粮库科技含量不高,前瞻性不强,配套设施设备不够齐全,不利于粮食长时间保存。
原因分析:①有关部门对粮食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准备不充分。特别是对国际粮价预判不准,对粮价倒挂后农民更多售粮造成的库容压力估计不足,导致地方粮站的实际库容量与现实需求相差甚远。②缺乏科学理性的分析,建设工作主要基于经验,与新阶段要求存在一定差距。③粮食仓容布点计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协调性不够,造成粮库的选址规划和用地指标难以落地。④其他原因。诸如历史原因、道路交通、资金落实不到位、位于镇中央卖粮期间车辆难以进出、粮站工作人员不足等。
2 仓容布点规划总则
2.1 规划内容 包括县域范围的粮食仓容布点规划、各乡镇仓容布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3部分。
2.2 规划依据 国家有关粮食生产、收储与流通等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规程,以及国家、省、市、县发改委和粮食部门的规划、意见、通知等。如《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规划》、《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凤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凤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2.3 规划理念
2.3.1 近期基于粮食仓储需求,哪里急需、哪里能建就建在哪里 随着粮食产量的十一连增,部分乡镇仓容缺口日益加大,粮食成熟季节,部分地区农民卖粮难问题非常突出。基层收储库老旧仓容比例大、部分基层收储库面积狭小无法扩容、或因城市发展已位于城市内部或集镇中央,道路拥挤,不具备扩建条件,或用地被安排其他用途而暂时又缺少用地指标。近期通过旧址翻建、大修、土地置换等方式,哪里能建就在哪里建,哪里急需就在哪里建,通过市县重点设施项目最大限度改善粮站收储能力。 2.3.2 远期哪里需要就建在哪里 远期通过对县域国家粮食收购库容布点的适时调整与规划,有效整合各项社会资源,解决库房用地保障问题,努力争取国家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做到“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建”,同时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粮食收储领域,有效增强粮食收储的实力。
2.3.3 新建仓容应向一线库倾斜 根据多次"大建库、建大库"时冷落一线粮库造成"一线粮库吃不了,储备大库吃不饱"的历史教训及目前一线收储库仓容普遍偏紧现状,新建仓容应主要向贴近商品粮基地的一线收储库倾斜[7]。
2.4 规划原则
2.4.1 利于卖粮,便于转库 优化网点,撤并结合,粮库布点必须靠近铁路站点、通航码头(港口)、高速公路出入口、国道、省道、县道等位置交通便利之处,形成“售粮便利、储存安全、物流通畅、供给稳定、应急高效、质量安全、调控有力”的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
2.4.2 均衡布局,统筹兼顾 粮食仓容布点在空间上要与凤阳县土地利用规划相一致,与各乡镇的粮食产量相协调,合理安排仓容与位置,努力使规划目标与用地空间得到充分保障。对于空间位置较近的地区,在库容上进行统筹,减少不必要的库容浪费。
2.4.3 立足现实,适度超前 高度重视粮库建设与农业发展水平的协调,在充分考虑现状基础上,规划建设标准上力图适度超前,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粮库体系。
2.4.4 提质扩容、安全高效 库房规划与退城进郊政策结合,针对占比很高的老旧仓库面临急需维修或报废的现状,为增加储粮安全和效益,新规划的粮库库容都将提升到高标准的万吨粮库,为下一步储粮环节科技含量、集约化管理打好基础。
2.5 规划重点
2.5.1 着眼于“体系”形成 合理的基层粮库布局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在粮站的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实现粮站服务半径的全覆盖,重点建设一批中心库、骨干库、基层库。
2.5.2 着眼于基层粮站建设 基层粮站是收购粮食的最前沿,是政府服务人民群众,保社会安定的桥头堡,是整个收粮工作的根基。
2.5.3 着眼于保证“基本” 在县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将那些存储特别紧张、粮库老化特别严重和粮多库少的粮站作为优先规划建设的重点,着力解决农民当前卖粮难的问题,保证收粮工作的顺利进行,然后再对现状较好的粮库“锦上添花”。
2.6 技术路线 不同层级的粮站具有不同的空间布局特点和要求,中心粮站以县为单位设置,骨干粮站以镇为单位设置,基层粮站以若干临近的行政村为单位设置。中心粮站与骨干粮站根据交通与用地、服务半径,辖区大小及人口规模进行相对均衡布局。基层粮站,根据农田数量、农业人口密集度、夏粮秋粮收成,以及卖粮占收成的比例进行分散布局。规划遵循的技术路线为:现状与问题→趋势与目标→规模预测→空间布局规划→实施措施与策略。
3 县域仓容布点规划
3.1 基本思路 (1)根据农田面积、粮食单产,以及统计数据中最高年份的产量,综合确定年平均产量W。(2)根据调研确定收购系数,存储时间、计算理论上的仓容总需求C理论需求。(3)估算仓容理论缺口,C理论缺口=C理论需求-现有可用仓容。(4)结合各乡镇现有有效仓容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分布及加工能力,多因素叠加分析后确定实际需新建仓容C实际仓容。
3.2 基础数据
3.2.1 数据来源 政府统计数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各乡镇粮食收购企业上报数据。
3.2.2 数据类型 土地和粮食产量、现有粮站及粮食加工企业分布、仓容及加工能力。
3.2.3 数据处理方法 线性回归、混沌理论、求平均值。
3.2.4 分析结果 截止2016年7月,凤阳县有农田1.12万hm2,过去5年粮食平均年产量为83万t。这2个数据是仓容布点规划的重要基础数据,各种预测皆以此数据展开。全县按照国家保护价收购农民的总库容为143.1万t,数据记为C现状。
3.3 规划标准 (1)以粮食收储后存放5年来测算仓容;(2)粮食主产区保证每个镇有1个库容4萬t以上的中心仓;(3)服务半径3km<R<10km;(4)新建仓库均为1万t级为起点的高大平房仓。
3.4 仓容需求 根据当前粮食收储工作实际,结合16个乡镇64位种粮大户和38位粮食收储企业负责人的调查,得出本次需求测算的3个基本参数:粮食收储后仓库存放时间为5年、农民总的卖粮系数为95%、其中卖到国家托市收购粮食收储企业的占35%。则:
(1)库容理论上的需求量公式
C理论需求=W×α×n
式中:C表示理论需求量,W表示年均粮食总产量,单位万t/年;α表示卖到粮食加工企业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取0.35;n表示收储粮食的保存期限,单位年,取整数值5。
把基础数据代入上式可得C为145.25万t,即凤阳县全部粮食仓容需求量为145.25万t。
(2)仓容理论缺口
C理论缺口=C理论需求-C现状
带入数据C理论缺口为2.6514万t,即凤阳县粮食仓容理论缺口仅为2.6514万t。
综合考虑现有各仓容的实际,许多库容无法参与实际库容需求的平衡,因此实际需要新建的库容(实际的仓容缺口)比仓容理论缺口要大。理由:①部分空仓老旧、因损坏而无法安全储粮;②部分库容宽裕的乡镇因距离卖粮难的地区路途远,无法发挥作用;③部分地区交通不便;④从事粮食种植的多为农村留守的妇女老人,远距离卖粮成本高不现实;⑤多年卖粮习惯;⑥粮食加工企业的存在,使一些理论上有仓容需求的区域实际卖粮容易,无需新建仓储设施。
经叠加多因素分析结果:凤阳全县仓容缺口约为70万t,实际需要新建的库容约为63万t。全部建设1万吨标准高大平房仓,则各乡镇共需63个。近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设30个,具体见表1。 3.5 建设模式 结合国家对基层国有粮食企业“退城(镇)进郊、退镇进村”的指导意见,以及粮食企业布点的实际,可采用以下5类模式。
3.5.1 原址扩建 主要针对具备扩容潜力和条件,并且位于粮食生产重点区域的粮库(站),规划通过对老旧仓容的更新改造以及利用周边空地新建大库的方式,增加仓容,满足发展需要。
3.5.2 选址新建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新规划的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由低产变成高产,粮食产量快速增加,区位优势日趋明显,而相邻粮库(站)发展缓慢,重要性逐渐下降。针对这部分地区,规划新建一个大型粮库(站),逐步取代部分原有临近库站的功能,整体优化该区域原有粮食仓储布点的结构。
3.5.3 异地新建 主要针对原址不具备扩容条件(场地小、售粮期间交通拥堵),但相关规划中还必须予以保留的粮库(站),需要就近重新选址新建库房,粮站名称保持不变。
3.5.4 牵址合并 针对由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及城市规划调整,使原有粮库不具备继续存在的客观条件,但从便民角度必须保留粮食收购站点的地区,需异地选址重建粮库(站)。库容规模可以根据需要利用重建的机会一举加大,彻底解决该区域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粮食收购难题。
3.5.5 撤小并大 对现有规模较小、位于城镇内部、相关规划中不予保留、需要撤除,且区域交通比较便利的粮库(站)类型,规划中把相关库容合并到临近站点,撤小库并大库,建立区域性大型粮库。
4 结论和讨论
(1)粮食仓容布点规划属于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专项规划,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但参考案例较少,各地区具体情况差异巨大。编制时需要对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认真研究,特别要多向当地粮食管理部门和基层收购部门同志请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产粮多的地方不一定卖量难,产粮少的地方不一定卖粮易。看单一数据难以找准问题原因。卖粮难易也并不一定与仓容大小呈绝对相关性,它还受到交通便利程度和当地粮食加工企业的影响。粮食加工企业是当前粮食收购中除了托市企业外的生力军。
(3)仓容布点规划需要考虑重点考虑区域粮食产量、仓储粮食周转周期、交通条件、粮食加工企业布局及加工能力等,需要多因素叠加,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可谭,王法军.扛起維护粮食安全责任大旗 勇做新时代长征路上“排头兵”[J].中国粮食经济,2019(02):71-74.
[2]易小兰,张婷,李喜朋.江苏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01):98-100.
[3]亢霞,钟昱,张庆.我国粮食仓容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05):721-726.
[4]姜长云.关于解决当前粮食库存问题的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6(14):33-35+7.
[5]任正晓.多措并举备仓容 努力避免卖粮难[J].农业机械,2016(05):39.
[6]陈成文,陈静.论公共服务供给与新时代“弱有所扶”[J].贵州社会科学,2019(01):59-65.
[7]天地粮心.新建仓容应向一线库倾斜[J].中国粮食经济,2014(08):36.
(责编:王慧晴)
关键词:乡村振兴;粮食仓容;布点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卖粮难;凤阳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1-0003-4
粮食安全历来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2004年以来连续15年发布的“一号文件”都对农民增收、粮食收储有明确要求,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1]。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等问题一直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而粮食仓容(仓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关系农民卖粮,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属于农村基础设施。因此在当前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由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不断进步,以及从国外进口粮食的冲击,加上农户存粮习惯变化,我国粮食库存近年处于历史最高位,粮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三高并存”。粮食仓盈库满,集中化的粮食仓容需求增加,仓容不足问题突出,卖粮难客观存在,粮食主产区仓容缺口更大[3-5]。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需明确权责关系,强化政府供给主体的责任,倡导公益理念,激励市场供给主体的积极性,优化制度环境,扩大社会供给主体的参与机会[6]。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科学制定粮食收储点规划,可有效指导財政资金及社会资本在粮食收储领域理性投资、保证“弱有所扶”,又避免仓容建设过于集中,起到提高投资效益,保粮促流通的作用。
本文以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重要发源地、发展水平在全国具有典型性的安徽省凤阳县,在十三五期间编制的粮食仓容布点规划为例,探讨粮食仓容布点规划的方法、程序、内容。
1 规划区域概况
1.1 区位条件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地处安徽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属于国家粮食主产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1.2 农业基础 凤阳地形北低南高,自北向南呈三级阶梯逐级抬升,海拔12~340m。地貌为北部平原、中部高岗丘陵、南部浅山3种类型。据1984年土壤普查资料:土地总面积19.50万hm2。其中:耕地10.50万hm2,宜林丘陵岗地3.89万hm2,其中林地1.83万hm2、草地1.22万hm2,水域1.60万hm2,未利用待进一步开发土地0.85万hm2。2016年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凤阳耕地保有量10.8万hm2,正常年份承包耕地7.2万hm2。
1.3 仓容问题 凤阳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8%。凤阳县有16个乡镇,县境东西长74.64km,南北宽49.6km,面积1949.5km2。目前,该区域内的粮食收储工作由19个国有粮食收储单位的38家企业和18家租赁民营粮食企业共同完成。
仓容布局存在以下问题:①仓储设施建设缺少总体规划,面广、点多、规模小。38个国有粮食仓储企业,其中只有4个粮站库容大于2万t,占总数的10.53%,1万t以上的全部加起来只有7个点,占总数的18.4%,而1万t以下库容的粮站占到总数的81.6%。②仓容布局不合理,均衡性不足(含粮食加工企业),局部地区过少。全县16个乡镇,超过50%乡镇仍有缺口,存在较为严重的卖粮难问题。如大庙镇、红心镇、总铺镇、殷涧镇、官塘镇、黄湾乡、枣巷镇、小溪河镇石门山等8个乡镇作为粮食主产区,仓容缺口大农民卖粮难。但粮食产量较少的门台经济开发区,却有很大储量的民营仓库建设。③仓容陈旧比较突出,仓库老化严重,危仓老库所占比重较大。④仓储设施建设缺乏先进性。现有粮库科技含量不高,前瞻性不强,配套设施设备不够齐全,不利于粮食长时间保存。
原因分析:①有关部门对粮食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准备不充分。特别是对国际粮价预判不准,对粮价倒挂后农民更多售粮造成的库容压力估计不足,导致地方粮站的实际库容量与现实需求相差甚远。②缺乏科学理性的分析,建设工作主要基于经验,与新阶段要求存在一定差距。③粮食仓容布点计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协调性不够,造成粮库的选址规划和用地指标难以落地。④其他原因。诸如历史原因、道路交通、资金落实不到位、位于镇中央卖粮期间车辆难以进出、粮站工作人员不足等。
2 仓容布点规划总则
2.1 规划内容 包括县域范围的粮食仓容布点规划、各乡镇仓容布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3部分。
2.2 规划依据 国家有关粮食生产、收储与流通等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规程,以及国家、省、市、县发改委和粮食部门的规划、意见、通知等。如《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规划》、《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凤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凤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2.3 规划理念
2.3.1 近期基于粮食仓储需求,哪里急需、哪里能建就建在哪里 随着粮食产量的十一连增,部分乡镇仓容缺口日益加大,粮食成熟季节,部分地区农民卖粮难问题非常突出。基层收储库老旧仓容比例大、部分基层收储库面积狭小无法扩容、或因城市发展已位于城市内部或集镇中央,道路拥挤,不具备扩建条件,或用地被安排其他用途而暂时又缺少用地指标。近期通过旧址翻建、大修、土地置换等方式,哪里能建就在哪里建,哪里急需就在哪里建,通过市县重点设施项目最大限度改善粮站收储能力。 2.3.2 远期哪里需要就建在哪里 远期通过对县域国家粮食收购库容布点的适时调整与规划,有效整合各项社会资源,解决库房用地保障问题,努力争取国家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做到“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建”,同时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粮食收储领域,有效增强粮食收储的实力。
2.3.3 新建仓容应向一线库倾斜 根据多次"大建库、建大库"时冷落一线粮库造成"一线粮库吃不了,储备大库吃不饱"的历史教训及目前一线收储库仓容普遍偏紧现状,新建仓容应主要向贴近商品粮基地的一线收储库倾斜[7]。
2.4 规划原则
2.4.1 利于卖粮,便于转库 优化网点,撤并结合,粮库布点必须靠近铁路站点、通航码头(港口)、高速公路出入口、国道、省道、县道等位置交通便利之处,形成“售粮便利、储存安全、物流通畅、供给稳定、应急高效、质量安全、调控有力”的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
2.4.2 均衡布局,统筹兼顾 粮食仓容布点在空间上要与凤阳县土地利用规划相一致,与各乡镇的粮食产量相协调,合理安排仓容与位置,努力使规划目标与用地空间得到充分保障。对于空间位置较近的地区,在库容上进行统筹,减少不必要的库容浪费。
2.4.3 立足现实,适度超前 高度重视粮库建设与农业发展水平的协调,在充分考虑现状基础上,规划建设标准上力图适度超前,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粮库体系。
2.4.4 提质扩容、安全高效 库房规划与退城进郊政策结合,针对占比很高的老旧仓库面临急需维修或报废的现状,为增加储粮安全和效益,新规划的粮库库容都将提升到高标准的万吨粮库,为下一步储粮环节科技含量、集约化管理打好基础。
2.5 规划重点
2.5.1 着眼于“体系”形成 合理的基层粮库布局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在粮站的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实现粮站服务半径的全覆盖,重点建设一批中心库、骨干库、基层库。
2.5.2 着眼于基层粮站建设 基层粮站是收购粮食的最前沿,是政府服务人民群众,保社会安定的桥头堡,是整个收粮工作的根基。
2.5.3 着眼于保证“基本” 在县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将那些存储特别紧张、粮库老化特别严重和粮多库少的粮站作为优先规划建设的重点,着力解决农民当前卖粮难的问题,保证收粮工作的顺利进行,然后再对现状较好的粮库“锦上添花”。
2.6 技术路线 不同层级的粮站具有不同的空间布局特点和要求,中心粮站以县为单位设置,骨干粮站以镇为单位设置,基层粮站以若干临近的行政村为单位设置。中心粮站与骨干粮站根据交通与用地、服务半径,辖区大小及人口规模进行相对均衡布局。基层粮站,根据农田数量、农业人口密集度、夏粮秋粮收成,以及卖粮占收成的比例进行分散布局。规划遵循的技术路线为:现状与问题→趋势与目标→规模预测→空间布局规划→实施措施与策略。
3 县域仓容布点规划
3.1 基本思路 (1)根据农田面积、粮食单产,以及统计数据中最高年份的产量,综合确定年平均产量W。(2)根据调研确定收购系数,存储时间、计算理论上的仓容总需求C理论需求。(3)估算仓容理论缺口,C理论缺口=C理论需求-现有可用仓容。(4)结合各乡镇现有有效仓容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分布及加工能力,多因素叠加分析后确定实际需新建仓容C实际仓容。
3.2 基础数据
3.2.1 数据来源 政府统计数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各乡镇粮食收购企业上报数据。
3.2.2 数据类型 土地和粮食产量、现有粮站及粮食加工企业分布、仓容及加工能力。
3.2.3 数据处理方法 线性回归、混沌理论、求平均值。
3.2.4 分析结果 截止2016年7月,凤阳县有农田1.12万hm2,过去5年粮食平均年产量为83万t。这2个数据是仓容布点规划的重要基础数据,各种预测皆以此数据展开。全县按照国家保护价收购农民的总库容为143.1万t,数据记为C现状。
3.3 规划标准 (1)以粮食收储后存放5年来测算仓容;(2)粮食主产区保证每个镇有1个库容4萬t以上的中心仓;(3)服务半径3km<R<10km;(4)新建仓库均为1万t级为起点的高大平房仓。
3.4 仓容需求 根据当前粮食收储工作实际,结合16个乡镇64位种粮大户和38位粮食收储企业负责人的调查,得出本次需求测算的3个基本参数:粮食收储后仓库存放时间为5年、农民总的卖粮系数为95%、其中卖到国家托市收购粮食收储企业的占35%。则:
(1)库容理论上的需求量公式
C理论需求=W×α×n
式中:C表示理论需求量,W表示年均粮食总产量,单位万t/年;α表示卖到粮食加工企业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取0.35;n表示收储粮食的保存期限,单位年,取整数值5。
把基础数据代入上式可得C为145.25万t,即凤阳县全部粮食仓容需求量为145.25万t。
(2)仓容理论缺口
C理论缺口=C理论需求-C现状
带入数据C理论缺口为2.6514万t,即凤阳县粮食仓容理论缺口仅为2.6514万t。
综合考虑现有各仓容的实际,许多库容无法参与实际库容需求的平衡,因此实际需要新建的库容(实际的仓容缺口)比仓容理论缺口要大。理由:①部分空仓老旧、因损坏而无法安全储粮;②部分库容宽裕的乡镇因距离卖粮难的地区路途远,无法发挥作用;③部分地区交通不便;④从事粮食种植的多为农村留守的妇女老人,远距离卖粮成本高不现实;⑤多年卖粮习惯;⑥粮食加工企业的存在,使一些理论上有仓容需求的区域实际卖粮容易,无需新建仓储设施。
经叠加多因素分析结果:凤阳全县仓容缺口约为70万t,实际需要新建的库容约为63万t。全部建设1万吨标准高大平房仓,则各乡镇共需63个。近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设30个,具体见表1。 3.5 建设模式 结合国家对基层国有粮食企业“退城(镇)进郊、退镇进村”的指导意见,以及粮食企业布点的实际,可采用以下5类模式。
3.5.1 原址扩建 主要针对具备扩容潜力和条件,并且位于粮食生产重点区域的粮库(站),规划通过对老旧仓容的更新改造以及利用周边空地新建大库的方式,增加仓容,满足发展需要。
3.5.2 选址新建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新规划的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由低产变成高产,粮食产量快速增加,区位优势日趋明显,而相邻粮库(站)发展缓慢,重要性逐渐下降。针对这部分地区,规划新建一个大型粮库(站),逐步取代部分原有临近库站的功能,整体优化该区域原有粮食仓储布点的结构。
3.5.3 异地新建 主要针对原址不具备扩容条件(场地小、售粮期间交通拥堵),但相关规划中还必须予以保留的粮库(站),需要就近重新选址新建库房,粮站名称保持不变。
3.5.4 牵址合并 针对由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及城市规划调整,使原有粮库不具备继续存在的客观条件,但从便民角度必须保留粮食收购站点的地区,需异地选址重建粮库(站)。库容规模可以根据需要利用重建的机会一举加大,彻底解决该区域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粮食收购难题。
3.5.5 撤小并大 对现有规模较小、位于城镇内部、相关规划中不予保留、需要撤除,且区域交通比较便利的粮库(站)类型,规划中把相关库容合并到临近站点,撤小库并大库,建立区域性大型粮库。
4 结论和讨论
(1)粮食仓容布点规划属于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专项规划,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但参考案例较少,各地区具体情况差异巨大。编制时需要对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认真研究,特别要多向当地粮食管理部门和基层收购部门同志请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产粮多的地方不一定卖量难,产粮少的地方不一定卖粮易。看单一数据难以找准问题原因。卖粮难易也并不一定与仓容大小呈绝对相关性,它还受到交通便利程度和当地粮食加工企业的影响。粮食加工企业是当前粮食收购中除了托市企业外的生力军。
(3)仓容布点规划需要考虑重点考虑区域粮食产量、仓储粮食周转周期、交通条件、粮食加工企业布局及加工能力等,需要多因素叠加,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可谭,王法军.扛起維护粮食安全责任大旗 勇做新时代长征路上“排头兵”[J].中国粮食经济,2019(02):71-74.
[2]易小兰,张婷,李喜朋.江苏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01):98-100.
[3]亢霞,钟昱,张庆.我国粮食仓容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05):721-726.
[4]姜长云.关于解决当前粮食库存问题的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6(14):33-35+7.
[5]任正晓.多措并举备仓容 努力避免卖粮难[J].农业机械,2016(05):39.
[6]陈成文,陈静.论公共服务供给与新时代“弱有所扶”[J].贵州社会科学,2019(01):59-65.
[7]天地粮心.新建仓容应向一线库倾斜[J].中国粮食经济,2014(08):36.
(责编: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