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一平和武一光是一起光腚长大的朋友。
两个人八岁那年,刘一平的父母双亡,一平成了孤儿。武德明两口子看不过孩子受苦,就把一平领进家来,和自己的儿子一光同样对待:逢年过节,同样款式的新衣服一做两件,一人一件;一毛钱一挂的鞭炮,一买两挂。
两个孩子该上学了,一样的书包,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去家北马颊河里割草。武德明两口子真心把一平当儿子了。
刘一平天生的聪明伶俐,啥事都对武德明两口子说,常常把老两口逗得开怀大笑。老两口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了。
武一光呢,平时不爱说话,可他心里有数,见父母有些偏爱一平,心里虽不舒服,但他没说。
两个孩子长大了,武德明老两口东跑西颠,求亲托友,开始操持两个孩子的婚事。在同一天,给两个孩子办了婚礼。没想到的是,在两家的孩子一起上了小学后,老两口竟在同一天走了,让兄弟两个悲痛不已。
在发送两个老人的葬礼上,刘一平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比武一光还伤心。周围看热闹的人深受感动,眼泪“哗哗”地往下掉。纷纷说:德明老两口真是得了干儿子的记了啊。
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武一光的耳朵里,他想了好多。
安葬完父母,武一光和刘一平各自经营着自家的营生。谁家有事了,另一个人会不请自到来帮忙。表面上看,两个人的关系一如既往,但在两个人的心里,却总觉得中间隔了一层东西。
到底是因为啥呢?夜深人静,两个人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各自思忖到半夜,谁也说不出原因在哪里。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流淌着,像家北马颊河里的水一样,清澈透明,波光潋滟。
一天,刘一平突然不想种地了,要离开武家坡。他把一光叫到自家屋里,让媳妇炒了俩菜,弟兄俩边喝边聊。
一平说:兄弟,我想去外面闯荡闯荡。
一光说:啥?去外面?去哪里啊?做啥?
一平说:去城里。至于做啥,看情况再说吧,反正是不想种地了。
一光说:那,嫂子呢?孩子呢?
一平说:一家人一起走呗。
一光说:哦。那,你走了地咋办?包出去吗?
一平说:我叫你来,就是说这事。这几亩地,你先种起来吧。
一光说:那……行。我问问后街二花腰,他包的地是多少钱一亩。
一平说:啥钱不钱的。你先照料着吧,别荒了就行。
就这样,刘一平把四亩责任田托给武一光管理,自己带着老婆孩子离开了武家坡。这一年,两个人已经三十二岁了。
年前的一天,太阳暖暖的,天气挺好。武一光骑着电瓶车,来到刘一平在城里租住的房子里。兄弟俩自然是少不了喝酒。喝到中间,武一光掏出一沓钞票拍到酒桌上。
一光说:兄弟,这是两千二百块钱。二花腰租种后街的地每亩地五百五。你嫂子说,咱不多给你,但也不能少。你点一下。
一平说:兄弟,你这是啥意思?当初咱不是说了吗,你先把地拾掇起来,别荒了就行。这钱我不能要。
一光说:你就收下吧。我知道,你在城里铺展这一摊子不容易,需要钱呢。
两个人推来推去。刘一平见不收不行,就接了过来。又从中抽出二百元递给武一光,说这是给孩子的。只收了两千元。一平又让媳妇收拾了一大包吃的用的,给一光捎走,说是捎给嫂子的。
一光回到家里,媳妇说:那钱他刘一平还真收了啊!
一光说:两口子说啥也不要,是我硬扔下的。还是退了二百。
一光媳妇听了,也没再说什么。
就这样,武一光在每年的春节前,都会抽空来城里一趟,给刘一平送地钱。每次,刘一平都不会让武一光白来。过了两年,刘一平的生意做大了,在城里买了房,成了正儿八经的城里人。武一光呢,虽然没离开武家坡,但这几年种蔬菜大棚,收入也不错。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三,武一光又来给刘一平送钱。
一平说:兄弟,你要是再因为这事来,那你就真是看不起兄弟了,今儿个这钱说什么我也不会收的。这样吧,等我以后混得吃不上饭了,我去找你要,行吗?
见一平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武一光再执意要给,就确实没有兄弟情谊了,就说:那这样吧,以后家里吃的喝的米面蔬菜啥的,你就不用买了,我按时给你送过来。咱自己种的,吃着也放心。
第二天,武一光开着车,送过来两袋面粉、一袋花生和一些新鲜蔬菜。一平又朝车上装了一些年货。
兄弟两个皆大欢喜。
刘一平的四亩地一直由武一光打理着。前几年农村土地进行确权认证时,武一光也没告诉刘一平,就帮他把那四亩地的土地证办好了,放在家里。
逢年过节,武一光无论多忙,也要挤时间给刘一平家送来一些地里的特产。对种地租金的事也就没有再提及过。
天有不测风云。在两家儿子上大三的这年冬天,刘一平做生意被人骗了个精光,房子也抵押出去还了债。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来讨债的人一波又一波。腊月二十八上午,在打发走两个供货商后,刘一平两口子关上房门,把冷飕飕的北风也关在了门外。两口子相互拥抱着,商量这个年该怎么过。
一平说:要不咱回武家坡吧。
媳妇说:我不好意思回去。一光两口子会咋看咱?咱咋说呢?
刘一平正要开口,忽然听见外面呼啸的寒风里,响起一阵汽车声。一平媳妇以为又来了要债的,慌忙趴到窗前朝外望。这时,刘一平的手机响了。
兄弟,快开门,我和你嫂子在门外呢!
一平媳妇打开屋门,武一光两口子一步跨进屋里。啥话没说,四个人抱在了一起。
沉默了好大一陣子。
一平说:你们,咋知道了啊?
一光说:这个你先别管。这事儿没有告诉孩子吧?
一平说:没有。怕儿子知道了心理会承受不了。
一光说:嗯,先别告诉孩子。有啥事咱们兄弟能扛得过去。
一平媳妇说:只跟孩子说的是,过年时我们准备出去旅游,让他别回来了。
一光媳妇说:我让涵涵联系孜孜,他俩一起回来。那咱现在也走吧,咱回武家坡。
一平说:兄弟……
一光说:啥也不用说,走吧,你嫂子把床都给你们铺好了。
两个人八岁那年,刘一平的父母双亡,一平成了孤儿。武德明两口子看不过孩子受苦,就把一平领进家来,和自己的儿子一光同样对待:逢年过节,同样款式的新衣服一做两件,一人一件;一毛钱一挂的鞭炮,一买两挂。
两个孩子该上学了,一样的书包,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去家北马颊河里割草。武德明两口子真心把一平当儿子了。
刘一平天生的聪明伶俐,啥事都对武德明两口子说,常常把老两口逗得开怀大笑。老两口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了。
武一光呢,平时不爱说话,可他心里有数,见父母有些偏爱一平,心里虽不舒服,但他没说。
两个孩子长大了,武德明老两口东跑西颠,求亲托友,开始操持两个孩子的婚事。在同一天,给两个孩子办了婚礼。没想到的是,在两家的孩子一起上了小学后,老两口竟在同一天走了,让兄弟两个悲痛不已。
在发送两个老人的葬礼上,刘一平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比武一光还伤心。周围看热闹的人深受感动,眼泪“哗哗”地往下掉。纷纷说:德明老两口真是得了干儿子的记了啊。
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武一光的耳朵里,他想了好多。
安葬完父母,武一光和刘一平各自经营着自家的营生。谁家有事了,另一个人会不请自到来帮忙。表面上看,两个人的关系一如既往,但在两个人的心里,却总觉得中间隔了一层东西。
到底是因为啥呢?夜深人静,两个人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各自思忖到半夜,谁也说不出原因在哪里。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流淌着,像家北马颊河里的水一样,清澈透明,波光潋滟。
一天,刘一平突然不想种地了,要离开武家坡。他把一光叫到自家屋里,让媳妇炒了俩菜,弟兄俩边喝边聊。
一平说:兄弟,我想去外面闯荡闯荡。
一光说:啥?去外面?去哪里啊?做啥?
一平说:去城里。至于做啥,看情况再说吧,反正是不想种地了。
一光说:那,嫂子呢?孩子呢?
一平说:一家人一起走呗。
一光说:哦。那,你走了地咋办?包出去吗?
一平说:我叫你来,就是说这事。这几亩地,你先种起来吧。
一光说:那……行。我问问后街二花腰,他包的地是多少钱一亩。
一平说:啥钱不钱的。你先照料着吧,别荒了就行。
就这样,刘一平把四亩责任田托给武一光管理,自己带着老婆孩子离开了武家坡。这一年,两个人已经三十二岁了。
年前的一天,太阳暖暖的,天气挺好。武一光骑着电瓶车,来到刘一平在城里租住的房子里。兄弟俩自然是少不了喝酒。喝到中间,武一光掏出一沓钞票拍到酒桌上。
一光说:兄弟,这是两千二百块钱。二花腰租种后街的地每亩地五百五。你嫂子说,咱不多给你,但也不能少。你点一下。
一平说:兄弟,你这是啥意思?当初咱不是说了吗,你先把地拾掇起来,别荒了就行。这钱我不能要。
一光说:你就收下吧。我知道,你在城里铺展这一摊子不容易,需要钱呢。
两个人推来推去。刘一平见不收不行,就接了过来。又从中抽出二百元递给武一光,说这是给孩子的。只收了两千元。一平又让媳妇收拾了一大包吃的用的,给一光捎走,说是捎给嫂子的。
一光回到家里,媳妇说:那钱他刘一平还真收了啊!
一光说:两口子说啥也不要,是我硬扔下的。还是退了二百。
一光媳妇听了,也没再说什么。
就这样,武一光在每年的春节前,都会抽空来城里一趟,给刘一平送地钱。每次,刘一平都不会让武一光白来。过了两年,刘一平的生意做大了,在城里买了房,成了正儿八经的城里人。武一光呢,虽然没离开武家坡,但这几年种蔬菜大棚,收入也不错。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三,武一光又来给刘一平送钱。
一平说:兄弟,你要是再因为这事来,那你就真是看不起兄弟了,今儿个这钱说什么我也不会收的。这样吧,等我以后混得吃不上饭了,我去找你要,行吗?
见一平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武一光再执意要给,就确实没有兄弟情谊了,就说:那这样吧,以后家里吃的喝的米面蔬菜啥的,你就不用买了,我按时给你送过来。咱自己种的,吃着也放心。
第二天,武一光开着车,送过来两袋面粉、一袋花生和一些新鲜蔬菜。一平又朝车上装了一些年货。
兄弟两个皆大欢喜。
刘一平的四亩地一直由武一光打理着。前几年农村土地进行确权认证时,武一光也没告诉刘一平,就帮他把那四亩地的土地证办好了,放在家里。
逢年过节,武一光无论多忙,也要挤时间给刘一平家送来一些地里的特产。对种地租金的事也就没有再提及过。
天有不测风云。在两家儿子上大三的这年冬天,刘一平做生意被人骗了个精光,房子也抵押出去还了债。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来讨债的人一波又一波。腊月二十八上午,在打发走两个供货商后,刘一平两口子关上房门,把冷飕飕的北风也关在了门外。两口子相互拥抱着,商量这个年该怎么过。
一平说:要不咱回武家坡吧。
媳妇说:我不好意思回去。一光两口子会咋看咱?咱咋说呢?
刘一平正要开口,忽然听见外面呼啸的寒风里,响起一阵汽车声。一平媳妇以为又来了要债的,慌忙趴到窗前朝外望。这时,刘一平的手机响了。
兄弟,快开门,我和你嫂子在门外呢!
一平媳妇打开屋门,武一光两口子一步跨进屋里。啥话没说,四个人抱在了一起。
沉默了好大一陣子。
一平说:你们,咋知道了啊?
一光说:这个你先别管。这事儿没有告诉孩子吧?
一平说:没有。怕儿子知道了心理会承受不了。
一光说:嗯,先别告诉孩子。有啥事咱们兄弟能扛得过去。
一平媳妇说:只跟孩子说的是,过年时我们准备出去旅游,让他别回来了。
一光媳妇说:我让涵涵联系孜孜,他俩一起回来。那咱现在也走吧,咱回武家坡。
一平说:兄弟……
一光说:啥也不用说,走吧,你嫂子把床都给你们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