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天气渐暖,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多,孩子们的快乐时光,也是家长们最需要当心孩子安全的一段时间。
当孩子嬉戏玩耍时,安全隐患常常潜伏在周围。最新数据显示,意外伤害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险情,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在我国意外伤害占到儿童死亡原因的26.1%,而且还在以每年7%-10%的比例上升。
户外意外伤害主要有哪些类型?为什么意外伤害会频频发生?如何才能避免?
意外事故猛于虎
交通安全事故在意外伤害中排名首位。去年,中国道路交通死亡人数约6万人,14岁以下儿童占20%。今年3月9日,连霍高速G30嘉安段两车相撞,坐在前排未系安全带的母亲和后排未坐儿童安全座椅的孩子被甩出车外,双双遇难。去年6月,南京市玄武大道一家物流仓储院内,物流车辆进出频繁,天色较晚,驾驶员没有注意到一个小孩独自蹲在地上玩耍,刚刚起步就碾压到小孩,而他毫无察觉,径直开车出去了,直到看监控录像才知自己肇事。
溺水是儿童伤害的第二威胁因素。今年清明节,广东汕头新林水库一小孩落水、家人施救导致7人相继溺亡;去年4月,云南通海县大树小学7名学生到杞簏湖游玩。他们乘坐废弃渔船划至深水区域时,渔船尾部漏水,最终沉没,7名学生落水,当地武警、公安和渔政紧急展开搜救,仅有一名学生生还。
户外活动时,还有一些意外伤害虽不常见但危险指数不亚于车轮、水域,比如游泳池、旋转门、扶梯、窨井盖等公共场所设施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动物昆虫咬伤等等。去年7月,西安秦龙温泉酒店水上乐园里,12岁的男孩刚刚(化名)在水池里玩耍时,被吸进水池循环水管,永远离开了家人。在此之前,排水管“吃人”事故已经发生多起,有的孩子虽被救回,但被卡住的部位如脚、手臂等有不同程度的肌肉坏死。重庆渝中区4岁男童攀爬商场自动扶梯,右脚脚尖卷进了扶梯边缘与裙板之间的缝隙,之后不得不进行截趾手术。湖北麻城一个2岁多的儿童在田间游玩时被马蜂蜇伤,导致肝肾受伤,全身血浆置换两遍方脱险。
侥幸心理最致命
大多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历过户外惊险,或是有惊无险,或是受伤程度轻重各异,而致死致残的虽然屡有报道,但毕竟不是每一天都在每个家庭及其周边发生,这就造成大多数家长虽然对安全有一定的认识,但普遍存在侥幸心理。许多父母认为儿童意外伤害具有偶然性,不一定就会降临在自己孩子身上;有些父母还认为小意外小创伤对孩子是磨炼,经受一下也无妨;甚至有年长的祖辈将“预防为先”当作“不吉利”,斥之为“多事有事”……
据悉,上海几大儿童专科医院已将儿童意外伤害作为研究课题。在大量事实调查和数据积累后,医生发现,家长的种种侥幸心理,是导致孩子遭遇意外伤害的“元凶”,比如在学龄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时,成人在场的情况只有三分之二。因为侥幸心理作祟,降低弱化了家长对孩子安全防护的认知水平及认知能力。
1、对孩子的身心特点及自护自救能力等缺乏科学认识。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孩子的身材都比较矮小,视野都不能越过小轿车、长凳或灌木丛,受视野限制,他们看不到危险物的全貌,会突然窜上公路或突然改变在道路上的行走轨迹,驾驶员来不及做出反应,采取制动措施避让;户外活动,孩子缺乏对险情的判断能力,对危险因素估计不足;遇到危险如溺水后,儿童自救能力有限。
2、对遵守安全规则缺乏自觉性。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安全,但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自觉采取恰当有效的保护措施的并不是大多数,如汽车发生碰撞时,儿童安全座椅能使婴儿的死亡率降低71%,但很多家长乘车时还是喜欢把孩子抱在怀里;带孩子外出,也不遵守交通规则;有些家长对孩子放学后、假期里的户外玩耍场地毫不知情,或者只是笼统叮嘱一句“注意安全”,尤其是留守儿童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假期处于失管状态。
3、对社会安全设施缺乏警惕性。城市窨井盖缺失;农村溪滩、水库以及河塘等处松软的河堤;泳池或者水上娱乐项目水池的排水孔吸力相当强,尤其是水循环或者排水时,足以让长发、手足或身躯被吸住,使人受困溺水或者被吸进去;扶梯的小缝隙很容易卡住小孩的手脚,过长的毛衣、丝巾、裤子和外套,松开的鞋带和腰带,以及柔软的鞋子(比如一些凉鞋、橡胶套木底鞋、“洞洞鞋”等)都容易被卷入,对孩子造成伤害。这些危险的地方,大多缺少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家长也缺乏相应的警惕。
精心编织安全网
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不仅会造成儿童躯体受损,影响儿童的生存质量,更有小小生命骤然离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孩子安全无小事,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家庭还是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从身边小事小细节做起,为孩子编织一张安全网,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一、教会孩子具体方法
1、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马路上、停车场或沿马路而没有围墙的院子中玩耍;在人行道上行走,过马路时,看交通信号灯,走横道线;在阴雨天或晚间外出,穿上颜色鲜亮的衣服,或戴上反光用具,方便司机看见。
2、远离河岸水库。河堤岸边土壤松软湿滑,极易滑落。不要到毫无安全设施和救生人员的水域玩水和游泳;不会游泳的孩子必须在家长的看护下玩水;一旦同伴不幸落水,孩子不要擅自下水施救,要立即报警,呼喊大人前来施救。
3、站在扶梯中央。上下扶梯时站在当中,并拉住大人的手,避免脚趾和脚被缝隙卡住;小孩不要穿洞洞鞋,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报道,洞洞鞋容易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不能沿着自动扶梯的边缘滑动鞋子玩,这会增加鞋子嵌入缝隙的风险。
4、游玩不太疯。小心跌落或者虫咬,遇到马蜂要避开,尽量不要招惹它们。
家长教会孩子自护的同时,还应当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孩子安全出行的好教练。 二、排查预防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的各种因素
1、不要让幼儿独自过马路,或者在马路及车流量大的地方玩耍,以免反应不及造成意外。
2、不带孩子在河边玩耍;在泳池等场所活动时,家长要提前确定,游泳池或水上项目经营者,是否在排水口或循环管道口装上牢固的防护设施,并设置明显、醒目的警示标志,同时教育孩子远离这些地方。
3、不让孩子独自乘坐电梯,家长最好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身体前方,紧紧拉住孩子,这样更安全。在北京4号线地铁扶梯事故中,来自武汉的吴良牵着女儿的手站在扶梯上,在发现逆行后,赶忙将孩子高高举起避开了危险;孩子在乘坐电梯时,确保孩子所穿的衣服、鞋子和身上挂件等,不会被扶梯末端卷入、卡住;乘坐扶梯时,家长不能玩手机等设备,要时刻看紧孩子。
4、游乐场内不参与危险性项目,不参与刺激性强的运动项目,如环形飞机以及儿童过山车等。
三、儿童安全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和公共设施及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为室内外危险水源采取隔离,河岸边设置防护栏,水井窨井加盖,危险水域设置醒目警示牌,游泳场所具有足够的救生措施等。只有社会各方都行动起来,才能为孩子们编织一张护佑生命的严密安全网。
链接:
在户外伤害发生后,现场急救十分重要。施救者具备较强的急救常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冷静、迅速地采取急救措施,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争取时间,可有效挽救生命、降低伤害程度,尤其可以避免发生伤害后遗症。
儿童意外伤害急救处理遵循两个原则:
1、抢救生命:首先关注受伤儿童的呼吸、心跳是否正常。在常温下,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钟以上,生命就岌岌可危;超过10分钟,病儿就很难复苏。如果不立即进行急救,只等送医院再救,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如果受伤儿童心跳、呼吸不规律,快要停止或刚刚停止,应立即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他呼吸,以期恢复自主呼吸。对于溺水儿童,应首先倒出呼吸道积水,清除咽、鼻腔中的泥沙和污物,必要时应做人工呼吸,边抢救边设法转送附近医院。
2、预防并发症:在抢救病儿时要尽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和后遗症。当病儿脊背疼痛疑有脊柱骨折时,应严禁让病儿走动,转运时一定用木板作担架运送。如果让病儿走动,或用绳索等软担架运送,或抱着背着转送,都可能因脊椎的活动而损伤脊髓神经,造成截瘫。
编辑 刘建淑 [email protected]
当孩子嬉戏玩耍时,安全隐患常常潜伏在周围。最新数据显示,意外伤害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险情,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在我国意外伤害占到儿童死亡原因的26.1%,而且还在以每年7%-10%的比例上升。
户外意外伤害主要有哪些类型?为什么意外伤害会频频发生?如何才能避免?
意外事故猛于虎
交通安全事故在意外伤害中排名首位。去年,中国道路交通死亡人数约6万人,14岁以下儿童占20%。今年3月9日,连霍高速G30嘉安段两车相撞,坐在前排未系安全带的母亲和后排未坐儿童安全座椅的孩子被甩出车外,双双遇难。去年6月,南京市玄武大道一家物流仓储院内,物流车辆进出频繁,天色较晚,驾驶员没有注意到一个小孩独自蹲在地上玩耍,刚刚起步就碾压到小孩,而他毫无察觉,径直开车出去了,直到看监控录像才知自己肇事。
溺水是儿童伤害的第二威胁因素。今年清明节,广东汕头新林水库一小孩落水、家人施救导致7人相继溺亡;去年4月,云南通海县大树小学7名学生到杞簏湖游玩。他们乘坐废弃渔船划至深水区域时,渔船尾部漏水,最终沉没,7名学生落水,当地武警、公安和渔政紧急展开搜救,仅有一名学生生还。
户外活动时,还有一些意外伤害虽不常见但危险指数不亚于车轮、水域,比如游泳池、旋转门、扶梯、窨井盖等公共场所设施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动物昆虫咬伤等等。去年7月,西安秦龙温泉酒店水上乐园里,12岁的男孩刚刚(化名)在水池里玩耍时,被吸进水池循环水管,永远离开了家人。在此之前,排水管“吃人”事故已经发生多起,有的孩子虽被救回,但被卡住的部位如脚、手臂等有不同程度的肌肉坏死。重庆渝中区4岁男童攀爬商场自动扶梯,右脚脚尖卷进了扶梯边缘与裙板之间的缝隙,之后不得不进行截趾手术。湖北麻城一个2岁多的儿童在田间游玩时被马蜂蜇伤,导致肝肾受伤,全身血浆置换两遍方脱险。
侥幸心理最致命
大多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历过户外惊险,或是有惊无险,或是受伤程度轻重各异,而致死致残的虽然屡有报道,但毕竟不是每一天都在每个家庭及其周边发生,这就造成大多数家长虽然对安全有一定的认识,但普遍存在侥幸心理。许多父母认为儿童意外伤害具有偶然性,不一定就会降临在自己孩子身上;有些父母还认为小意外小创伤对孩子是磨炼,经受一下也无妨;甚至有年长的祖辈将“预防为先”当作“不吉利”,斥之为“多事有事”……
据悉,上海几大儿童专科医院已将儿童意外伤害作为研究课题。在大量事实调查和数据积累后,医生发现,家长的种种侥幸心理,是导致孩子遭遇意外伤害的“元凶”,比如在学龄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时,成人在场的情况只有三分之二。因为侥幸心理作祟,降低弱化了家长对孩子安全防护的认知水平及认知能力。
1、对孩子的身心特点及自护自救能力等缺乏科学认识。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孩子的身材都比较矮小,视野都不能越过小轿车、长凳或灌木丛,受视野限制,他们看不到危险物的全貌,会突然窜上公路或突然改变在道路上的行走轨迹,驾驶员来不及做出反应,采取制动措施避让;户外活动,孩子缺乏对险情的判断能力,对危险因素估计不足;遇到危险如溺水后,儿童自救能力有限。
2、对遵守安全规则缺乏自觉性。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安全,但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自觉采取恰当有效的保护措施的并不是大多数,如汽车发生碰撞时,儿童安全座椅能使婴儿的死亡率降低71%,但很多家长乘车时还是喜欢把孩子抱在怀里;带孩子外出,也不遵守交通规则;有些家长对孩子放学后、假期里的户外玩耍场地毫不知情,或者只是笼统叮嘱一句“注意安全”,尤其是留守儿童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假期处于失管状态。
3、对社会安全设施缺乏警惕性。城市窨井盖缺失;农村溪滩、水库以及河塘等处松软的河堤;泳池或者水上娱乐项目水池的排水孔吸力相当强,尤其是水循环或者排水时,足以让长发、手足或身躯被吸住,使人受困溺水或者被吸进去;扶梯的小缝隙很容易卡住小孩的手脚,过长的毛衣、丝巾、裤子和外套,松开的鞋带和腰带,以及柔软的鞋子(比如一些凉鞋、橡胶套木底鞋、“洞洞鞋”等)都容易被卷入,对孩子造成伤害。这些危险的地方,大多缺少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家长也缺乏相应的警惕。
精心编织安全网
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不仅会造成儿童躯体受损,影响儿童的生存质量,更有小小生命骤然离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孩子安全无小事,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家庭还是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从身边小事小细节做起,为孩子编织一张安全网,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一、教会孩子具体方法
1、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马路上、停车场或沿马路而没有围墙的院子中玩耍;在人行道上行走,过马路时,看交通信号灯,走横道线;在阴雨天或晚间外出,穿上颜色鲜亮的衣服,或戴上反光用具,方便司机看见。
2、远离河岸水库。河堤岸边土壤松软湿滑,极易滑落。不要到毫无安全设施和救生人员的水域玩水和游泳;不会游泳的孩子必须在家长的看护下玩水;一旦同伴不幸落水,孩子不要擅自下水施救,要立即报警,呼喊大人前来施救。
3、站在扶梯中央。上下扶梯时站在当中,并拉住大人的手,避免脚趾和脚被缝隙卡住;小孩不要穿洞洞鞋,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报道,洞洞鞋容易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不能沿着自动扶梯的边缘滑动鞋子玩,这会增加鞋子嵌入缝隙的风险。
4、游玩不太疯。小心跌落或者虫咬,遇到马蜂要避开,尽量不要招惹它们。
家长教会孩子自护的同时,还应当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孩子安全出行的好教练。 二、排查预防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的各种因素
1、不要让幼儿独自过马路,或者在马路及车流量大的地方玩耍,以免反应不及造成意外。
2、不带孩子在河边玩耍;在泳池等场所活动时,家长要提前确定,游泳池或水上项目经营者,是否在排水口或循环管道口装上牢固的防护设施,并设置明显、醒目的警示标志,同时教育孩子远离这些地方。
3、不让孩子独自乘坐电梯,家长最好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身体前方,紧紧拉住孩子,这样更安全。在北京4号线地铁扶梯事故中,来自武汉的吴良牵着女儿的手站在扶梯上,在发现逆行后,赶忙将孩子高高举起避开了危险;孩子在乘坐电梯时,确保孩子所穿的衣服、鞋子和身上挂件等,不会被扶梯末端卷入、卡住;乘坐扶梯时,家长不能玩手机等设备,要时刻看紧孩子。
4、游乐场内不参与危险性项目,不参与刺激性强的运动项目,如环形飞机以及儿童过山车等。
三、儿童安全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和公共设施及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为室内外危险水源采取隔离,河岸边设置防护栏,水井窨井加盖,危险水域设置醒目警示牌,游泳场所具有足够的救生措施等。只有社会各方都行动起来,才能为孩子们编织一张护佑生命的严密安全网。
链接:
在户外伤害发生后,现场急救十分重要。施救者具备较强的急救常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冷静、迅速地采取急救措施,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争取时间,可有效挽救生命、降低伤害程度,尤其可以避免发生伤害后遗症。
儿童意外伤害急救处理遵循两个原则:
1、抢救生命:首先关注受伤儿童的呼吸、心跳是否正常。在常温下,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钟以上,生命就岌岌可危;超过10分钟,病儿就很难复苏。如果不立即进行急救,只等送医院再救,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如果受伤儿童心跳、呼吸不规律,快要停止或刚刚停止,应立即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他呼吸,以期恢复自主呼吸。对于溺水儿童,应首先倒出呼吸道积水,清除咽、鼻腔中的泥沙和污物,必要时应做人工呼吸,边抢救边设法转送附近医院。
2、预防并发症:在抢救病儿时要尽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和后遗症。当病儿脊背疼痛疑有脊柱骨折时,应严禁让病儿走动,转运时一定用木板作担架运送。如果让病儿走动,或用绳索等软担架运送,或抱着背着转送,都可能因脊椎的活动而损伤脊髓神经,造成截瘫。
编辑 刘建淑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