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情符号能填补一些非语言交际的空缺,但却是非常有限,因为人流露在脸上的表情要远为真实和微妙
有朋友时而会在给我的微信中添加一些有表情的小黄脸,就是人们所说的“绘文字”(emoji)。绘文字是“颜文字”的进一步图像化。1982年美国电脑科学家史考特·法尔曼(Scott Fahlman)率先于使用了“:-)”及“:-(”这样的标点符号组合,于是开始有了“颜文字”。
继颜文字和绘文字之后,“表情包”又成为进一步的图形化表情符号。表情包是社交软件兴起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通常以时下流行的名人、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加上一些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
在这三种表情符号的变化过程中,图形变得越来越丰富、细致,但表现的内容并没有变,仍然是人的情绪:快乐、愤怒、妒嫉、哀伤、爱慕、害怕、厌恶,以及混合形式。
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了解“表情符号”的情感作用,一个是为传递的信息添加某种情感氛围,另一个是试图表达的情感本身。
人们在用书面文字或口头语言交际的时候,传递的不只是“意思”,而且是某种情绪氛围,因此需要借助语气、语调、敬语、礼貌、情感遣词等文字外手段。“你要当心”这句话,用善意提醒或恶意威胁的语调说出,同一句话会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表情符号”可以用来营造数码交际的情绪氛围,数码交际具有即刻和亲密的特征,但恰恰又缺少传递情绪氛围的手段,表情符号正好满足了这个需要。就像是在说话时打哈哈或提高嗓门一样,一张笑脸可以把一句在文字上显得突兀或可能冒犯的话变成一个“玩笑”,一张怒脸可以把一句平淡的判断强化为一个谴责。
使用表情符号最多的人群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情绪丰富、剧烈,特别渴望表达的年龄。表情符号是一种“俚语”(slang),一种在特定人群中使用的非正规语言,而青少年又正好是最偏好俚语的人群。许多俚语都是通过特定人群进入通用语言的,尤其是在网络电子交际的时代。俚语的情绪色彩经常是简单、夸张、程式化的,正符合大多数青少年的思维和说话方式。
表情符号涉及的另一个方面是它要表达的情绪本身。在许多人看来,文字交流中使用表情符号显得幼稚、低能,是因为缺乏文字能力,才用插画般的符号来图解情感。表情符号不过是成人使用的儿童贴纸,好玩而已。也有人认为,一图抵千字,表情符号的图像经常能表达文字无法表达的情感和情绪,而解读图像正是人类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学家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也是有争议的)“麦拉宾法则”。他认为,人们交际时,根据语言得到的讯息(谈话内容、言词的意义)占7%,从听觉得到的讯息(声音 大小、语调、语气等)占38%,透过视觉得到的讯息(表情、动作、态度等)占55%。麦拉宾法则因此也称为“7-38-55法則”。这个法则被用于解释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形成:第一印象五成以上是由“视觉接收的讯息”所决定。面对面交往中是如此,那么在微信式的数码交际中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有研究者认为,有93%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得不到或无法运用。
表情符号能填补一些非语言交际的空缺,但却是非常有限,因为人流露在脸上的表情要比用表情符号表示的来得远为真实和微妙。虽然人脸上的情绪表情也可以假装,但假装往往会留下痕迹,而假装的痕迹本身便会成为一种透露真实情绪的面相表情。但表情符号则只是某种情感的一个简易的,概念化的替代物。
就表达情感而言,文字是陈述(或解释),而不是试图替代表情,但表情符号的图像却兼具陈述和替代的作用,后一种作用使它就像戏剧表演时使用的面具一样,起到的是拉开而不是拉近交际者距离的作用。在数字交际时代,对人或对己,表情符号都为满足这些古老的需要提供了新的手段。
有朋友时而会在给我的微信中添加一些有表情的小黄脸,就是人们所说的“绘文字”(emoji)。绘文字是“颜文字”的进一步图像化。1982年美国电脑科学家史考特·法尔曼(Scott Fahlman)率先于使用了“:-)”及“:-(”这样的标点符号组合,于是开始有了“颜文字”。
继颜文字和绘文字之后,“表情包”又成为进一步的图形化表情符号。表情包是社交软件兴起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通常以时下流行的名人、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加上一些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
在这三种表情符号的变化过程中,图形变得越来越丰富、细致,但表现的内容并没有变,仍然是人的情绪:快乐、愤怒、妒嫉、哀伤、爱慕、害怕、厌恶,以及混合形式。
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了解“表情符号”的情感作用,一个是为传递的信息添加某种情感氛围,另一个是试图表达的情感本身。
人们在用书面文字或口头语言交际的时候,传递的不只是“意思”,而且是某种情绪氛围,因此需要借助语气、语调、敬语、礼貌、情感遣词等文字外手段。“你要当心”这句话,用善意提醒或恶意威胁的语调说出,同一句话会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表情符号”可以用来营造数码交际的情绪氛围,数码交际具有即刻和亲密的特征,但恰恰又缺少传递情绪氛围的手段,表情符号正好满足了这个需要。就像是在说话时打哈哈或提高嗓门一样,一张笑脸可以把一句在文字上显得突兀或可能冒犯的话变成一个“玩笑”,一张怒脸可以把一句平淡的判断强化为一个谴责。
使用表情符号最多的人群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情绪丰富、剧烈,特别渴望表达的年龄。表情符号是一种“俚语”(slang),一种在特定人群中使用的非正规语言,而青少年又正好是最偏好俚语的人群。许多俚语都是通过特定人群进入通用语言的,尤其是在网络电子交际的时代。俚语的情绪色彩经常是简单、夸张、程式化的,正符合大多数青少年的思维和说话方式。
表情符号涉及的另一个方面是它要表达的情绪本身。在许多人看来,文字交流中使用表情符号显得幼稚、低能,是因为缺乏文字能力,才用插画般的符号来图解情感。表情符号不过是成人使用的儿童贴纸,好玩而已。也有人认为,一图抵千字,表情符号的图像经常能表达文字无法表达的情感和情绪,而解读图像正是人类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学家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也是有争议的)“麦拉宾法则”。他认为,人们交际时,根据语言得到的讯息(谈话内容、言词的意义)占7%,从听觉得到的讯息(声音 大小、语调、语气等)占38%,透过视觉得到的讯息(表情、动作、态度等)占55%。麦拉宾法则因此也称为“7-38-55法則”。这个法则被用于解释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形成:第一印象五成以上是由“视觉接收的讯息”所决定。面对面交往中是如此,那么在微信式的数码交际中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有研究者认为,有93%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得不到或无法运用。
表情符号能填补一些非语言交际的空缺,但却是非常有限,因为人流露在脸上的表情要比用表情符号表示的来得远为真实和微妙。虽然人脸上的情绪表情也可以假装,但假装往往会留下痕迹,而假装的痕迹本身便会成为一种透露真实情绪的面相表情。但表情符号则只是某种情感的一个简易的,概念化的替代物。
就表达情感而言,文字是陈述(或解释),而不是试图替代表情,但表情符号的图像却兼具陈述和替代的作用,后一种作用使它就像戏剧表演时使用的面具一样,起到的是拉开而不是拉近交际者距离的作用。在数字交际时代,对人或对己,表情符号都为满足这些古老的需要提供了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