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校名“耽误”的好大学
在我第一次听到这所大学的时候,就有了很抗拒的心理,因为看到校名中的“西北”,就自然联想到了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场景。于是,我对这所学校的的印象就停留在了在荒漠中拔地而起的一所学校。后来,我才知道,是我太浅薄了,这是一所非常值得去关注并且很有实力的一所学校。
首先,在大众眼中,对好学校最直接的看法就是学校的等级怎么样,而这所被我误会了好久的学校其实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高校。在2018年10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2018中国三线城市大学排名榜,在此榜单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荣登三线城市大学排名榜之首。
相信这些排名以及国家的认可已经让大家对这所学校的印象有所改观了吧,那么接下来跟着我继续探索这所“宝藏”吧。
学在“西农”:踏实勤恳觅真知
大学之所以被众多学子所羡慕,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学里,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不管是选修蹭课还是课外的自习,都是发展自己的好方法。而在学习这件事上,“西农”绝对是认真的。
在2019年1月底的时候,学术圈被一则好消息刷屏。那就是因为《自然·通讯》杂志刊登了一篇科研论文,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晓东副教授和他的团队。这个仅有三个人、科研经费不足的团队,攻克下“可入教科书级”的科研成果,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这一发现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带来了曙光。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许晓东团队攻克下被外国专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完美地诠释了“西农”人踏实勤奋觅真知的作风。
博尔赫斯的“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让多少爱书的青年人对图书馆肃然起敬。“西农”的图书馆始建于1935年,在2001年7月整合了两所大学、5所科研院所的文献资源,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林、水学科文献信息中心之一。图书馆馆名为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先生1964年所题。
“西农”的图书馆由南馆、北馆、水保所专业分馆三部分组成。南馆凸现现代管理理念,实行以人为本全开放的服务模式;北馆承接古朴、典雅、实用之特色,又富含现代图书馆之功能。全馆总建筑面积32866平方米,阅览座位2050余个,所以在“西农”的图书馆不用担心没有座位。
被绿树环抱的“西农”窗明几净,你难道不想在一个阳光午后,捧一杯清茶或咖啡,在图书馆的茫茫书海中寻到久别重逢的自己?
游在“西农”:静谧舒适花正好
“西农”没有快到窒息的生活节奏,没有成群迷茫未来的青年,也没有纸醉金迷的夜夜笙歌,她有的只是那静谧舒适的环境。
“西农”的树大都是高的,草坪绿油油的,法国梧桐也很有情调,进校门就像是步入了“森林”。在学校有一个喷泉广场,这里经常有早读的学生,喷泉广场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英语角、联谊之类的,也有赵洪章院士的雕像,常常有同学坐在赵院士前的石椅上感悟科学的魅力。
而在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就是学校的“三号楼”。“三号楼”坐北朝南,在大楼正门门廊上,仍留存着戴传贤于1935年题写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字样。黄底黑字,笔锋遒劲,虽饱经沧桑,但仍历历在目。至今,三号楼的弹痕仍然清晰可见,历经80多年的风雨沧桑,它俨然已经在时间的长河中修炼成一个宁静安详的智者,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孜孜求学的学子们,仿佛希望你满载而归,又似乎劝你安心即是归处。
三号楼前有一片松树林,松树郁郁葱葱。在松树林里有不少椅子,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树林,照在松树林里的石椅上。此时,在这里看书,背单词,累了就闭上眼睛,听树上的清脆的鸟叫声,深吸一口气,感觉又获得了新生。
食宿“西农”:拥抱简单的快乐
所有的大一大二学生都在北校,部分学院的大三大四学生和全部的研究生、博士生、留学生是在南校。北校有6个食堂,南校有4个食堂,种类丰富,菜品也是南北菜色都有。因为是农林科技大学,所以,这所学校有很多学校都无法拥有的优势,那就是试验田。而且因为是农业大学,有很多水果方面的活动,比如说苹果节。当然了,因为这样的天然优势,所以去购买时令水果时,不仅味道很好价格也是很便宜的,所以爱吃水果的同学绝对不能错过啊!
宿舍有饮水机,空调,风扇,没有独立卫生间,但是有阳台,你可以肆意地享受太阳的拥抱。大多数都是6人间,有少数学院的是4人间。宿舍是比较有自己风格的,女生的宿舍大多可爱而温馨,男生的宿舍大多简约和淡雅,你可以和你的室友一起设计自己寝室的風格。总之,在这里你有很大的自由。
其实,在这所大学里面,你会有无数的可能。故事的多样性来源于个体的差异性,是选择到一个气质和自己相契合的地方,还是到与自己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地方去寻求更多的挑战,这都是你的选择。而我相信这所学校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我相信你终将精彩。
在我第一次听到这所大学的时候,就有了很抗拒的心理,因为看到校名中的“西北”,就自然联想到了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场景。于是,我对这所学校的的印象就停留在了在荒漠中拔地而起的一所学校。后来,我才知道,是我太浅薄了,这是一所非常值得去关注并且很有实力的一所学校。
首先,在大众眼中,对好学校最直接的看法就是学校的等级怎么样,而这所被我误会了好久的学校其实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高校。在2018年10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2018中国三线城市大学排名榜,在此榜单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荣登三线城市大学排名榜之首。
相信这些排名以及国家的认可已经让大家对这所学校的印象有所改观了吧,那么接下来跟着我继续探索这所“宝藏”吧。
学在“西农”:踏实勤恳觅真知
大学之所以被众多学子所羡慕,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学里,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不管是选修蹭课还是课外的自习,都是发展自己的好方法。而在学习这件事上,“西农”绝对是认真的。
在2019年1月底的时候,学术圈被一则好消息刷屏。那就是因为《自然·通讯》杂志刊登了一篇科研论文,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晓东副教授和他的团队。这个仅有三个人、科研经费不足的团队,攻克下“可入教科书级”的科研成果,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这一发现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带来了曙光。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许晓东团队攻克下被外国专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完美地诠释了“西农”人踏实勤奋觅真知的作风。
博尔赫斯的“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让多少爱书的青年人对图书馆肃然起敬。“西农”的图书馆始建于1935年,在2001年7月整合了两所大学、5所科研院所的文献资源,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林、水学科文献信息中心之一。图书馆馆名为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先生1964年所题。
“西农”的图书馆由南馆、北馆、水保所专业分馆三部分组成。南馆凸现现代管理理念,实行以人为本全开放的服务模式;北馆承接古朴、典雅、实用之特色,又富含现代图书馆之功能。全馆总建筑面积32866平方米,阅览座位2050余个,所以在“西农”的图书馆不用担心没有座位。
被绿树环抱的“西农”窗明几净,你难道不想在一个阳光午后,捧一杯清茶或咖啡,在图书馆的茫茫书海中寻到久别重逢的自己?
游在“西农”:静谧舒适花正好
“西农”没有快到窒息的生活节奏,没有成群迷茫未来的青年,也没有纸醉金迷的夜夜笙歌,她有的只是那静谧舒适的环境。
“西农”的树大都是高的,草坪绿油油的,法国梧桐也很有情调,进校门就像是步入了“森林”。在学校有一个喷泉广场,这里经常有早读的学生,喷泉广场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英语角、联谊之类的,也有赵洪章院士的雕像,常常有同学坐在赵院士前的石椅上感悟科学的魅力。
而在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就是学校的“三号楼”。“三号楼”坐北朝南,在大楼正门门廊上,仍留存着戴传贤于1935年题写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字样。黄底黑字,笔锋遒劲,虽饱经沧桑,但仍历历在目。至今,三号楼的弹痕仍然清晰可见,历经80多年的风雨沧桑,它俨然已经在时间的长河中修炼成一个宁静安详的智者,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孜孜求学的学子们,仿佛希望你满载而归,又似乎劝你安心即是归处。
三号楼前有一片松树林,松树郁郁葱葱。在松树林里有不少椅子,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树林,照在松树林里的石椅上。此时,在这里看书,背单词,累了就闭上眼睛,听树上的清脆的鸟叫声,深吸一口气,感觉又获得了新生。
食宿“西农”:拥抱简单的快乐
所有的大一大二学生都在北校,部分学院的大三大四学生和全部的研究生、博士生、留学生是在南校。北校有6个食堂,南校有4个食堂,种类丰富,菜品也是南北菜色都有。因为是农林科技大学,所以,这所学校有很多学校都无法拥有的优势,那就是试验田。而且因为是农业大学,有很多水果方面的活动,比如说苹果节。当然了,因为这样的天然优势,所以去购买时令水果时,不仅味道很好价格也是很便宜的,所以爱吃水果的同学绝对不能错过啊!
宿舍有饮水机,空调,风扇,没有独立卫生间,但是有阳台,你可以肆意地享受太阳的拥抱。大多数都是6人间,有少数学院的是4人间。宿舍是比较有自己风格的,女生的宿舍大多可爱而温馨,男生的宿舍大多简约和淡雅,你可以和你的室友一起设计自己寝室的風格。总之,在这里你有很大的自由。
其实,在这所大学里面,你会有无数的可能。故事的多样性来源于个体的差异性,是选择到一个气质和自己相契合的地方,还是到与自己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地方去寻求更多的挑战,这都是你的选择。而我相信这所学校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我相信你终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