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一般只注重理解文章的细节事实,忽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忽略对作者写作意图、态度的推断,所以经常出现过分高度概括、有理无据推断、因果关系错误、观点结论前后矛盾等逻辑推理错误。因缺乏对英语国家历史、地理、价值观、社会行为模式等背景知识的了解,也造成了理解的偏差。对此,应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任务、活动的设计关注阅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等阅读能力。从“任务型”教学理念出发,探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任务设计,并对任务实施过程给予反思及对策。
一、教学过程
1.读前——导入和预测
成功导入话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第二册下Unit 18 the American South 以美国南方城市亚特兰大为代表介绍美国南方是如何从美国内战、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的创伤走向繁荣的。学生熟悉的一部电影Gone with wind 所讲述的故事正是以南北战争中的亚特兰大为历史背景,由它导入,学生一下子就清楚为什么会以亚特兰大为例介绍美国南方了,对亚特兰大这座城市也产生了兴趣。导入过程中学生急于把他们所知道的知识和老师、同学分享,从而调动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同时,他们需要一些新的词汇、句型来完善表达,需要获得进一步的信息验证完善已有知识,这种需要就成了学习的动力。
2.读中——略读和查读
通过略读弄清文章的结构。即先找到每一段的关键句,再通过各段关键句构建文章结构。学生综合关键句出现的位置,关键句的特点(general, not specific),并列的关键句所具有的表示递进、轉折、因果、并列关系的关联词(and, besides, also, in addition,however, yet, still, thus, therefore, finally, as a result)等信息寻找关键句并合理构建文章结构。
查读的任务是要学生在已弄清楚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直接查找到问题出现的段落语句,通过回答问题再现课文内容;要学生依据上下文,通过定义、解释、描述、因果、比较、反义、构词法等手段推知词义;还要弄清文中的指代和替代。学生通过回答设置的问题初步体验了生词、句型、语法的用法。
3.读后——评价
通过转述内容、角色扮演、讨论、续写故事等方式进行深层阅读和评价性阅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进一步理解文章中没有明确表述的思想信息,通过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4.语言学习
语言学习不应该和阅读过程分割开来。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语言感知、运用、总结的过程。通过前面四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已准确掌握了一些词汇、词组、句型的用法,并且充分注意到了难以理解的语言点。在这个环节的语言学习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老师设计的练习进行实践和验证,老师给予必要的解释和纠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学习语言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二、反思与对策
1.科学设计活动形式和任务的设置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设计要求学生通过个人活动、同伴活动、师生活动、小组活动来完成。在活动中,会出现学生态度不够积极,或者使用母语过多等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具体环节,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和能激起学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不能只是空泛的大标题。
2.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为了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等教学资源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学生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在学生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认知有着组织或瓦解的作用。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的作用,在课堂上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让他们体验享受成就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不同意见存在;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一、教学过程
1.读前——导入和预测
成功导入话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第二册下Unit 18 the American South 以美国南方城市亚特兰大为代表介绍美国南方是如何从美国内战、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的创伤走向繁荣的。学生熟悉的一部电影Gone with wind 所讲述的故事正是以南北战争中的亚特兰大为历史背景,由它导入,学生一下子就清楚为什么会以亚特兰大为例介绍美国南方了,对亚特兰大这座城市也产生了兴趣。导入过程中学生急于把他们所知道的知识和老师、同学分享,从而调动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同时,他们需要一些新的词汇、句型来完善表达,需要获得进一步的信息验证完善已有知识,这种需要就成了学习的动力。
2.读中——略读和查读
通过略读弄清文章的结构。即先找到每一段的关键句,再通过各段关键句构建文章结构。学生综合关键句出现的位置,关键句的特点(general, not specific),并列的关键句所具有的表示递进、轉折、因果、并列关系的关联词(and, besides, also, in addition,however, yet, still, thus, therefore, finally, as a result)等信息寻找关键句并合理构建文章结构。
查读的任务是要学生在已弄清楚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直接查找到问题出现的段落语句,通过回答问题再现课文内容;要学生依据上下文,通过定义、解释、描述、因果、比较、反义、构词法等手段推知词义;还要弄清文中的指代和替代。学生通过回答设置的问题初步体验了生词、句型、语法的用法。
3.读后——评价
通过转述内容、角色扮演、讨论、续写故事等方式进行深层阅读和评价性阅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进一步理解文章中没有明确表述的思想信息,通过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4.语言学习
语言学习不应该和阅读过程分割开来。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语言感知、运用、总结的过程。通过前面四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已准确掌握了一些词汇、词组、句型的用法,并且充分注意到了难以理解的语言点。在这个环节的语言学习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老师设计的练习进行实践和验证,老师给予必要的解释和纠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学习语言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二、反思与对策
1.科学设计活动形式和任务的设置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设计要求学生通过个人活动、同伴活动、师生活动、小组活动来完成。在活动中,会出现学生态度不够积极,或者使用母语过多等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具体环节,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和能激起学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不能只是空泛的大标题。
2.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为了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等教学资源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学生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在学生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认知有着组织或瓦解的作用。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的作用,在课堂上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让他们体验享受成就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不同意见存在;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