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一以贯之的工程思维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应用

来源 :四川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忽略学生对“教与学”情景的感知,对学生的学习体验没能正确理解而存在的教学方法问题,提出用一以贯之的工程思维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辅助学生对工程思维培养,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 教学方法; 一以贯之工程思维
  【中国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今年年初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正常教学班级是2018级本科建筑工程的学生,却见到2016级的学生,这让人吃惊。于是在线上授课时,通过QQ对话:“这门课不难啊,就是考不过”“受弯构件承载能力计算没问题,都快毕业了,还能不会计算”“受压构件吧,没掌握好”“还是多做题吧,定期复习基本概念”“考试前,背背公式,翻翻作业本”。从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属于典型的“表层法”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看作是来自外界的一种强制性任务,因而试图去应付这些要求,学习的动机只想花尽量少的功夫以求达到及格,结果却是屡次败下阵来,这引起对教与学的思考和反思。
  1 教与学的矛盾
  大众对“称职老师”的感性评价:教学内容正确,并赋有向学生展示这些内容的技能。这此技能通常包含对教学内容是否熟悉,语速快慢、语言组织能力是否流畅,逻辑性强与否、与学生的互动情况等,因此对教学工作很容易形成定向思维模式:一旦掌握这些通识的教学技能,与教学内容的熟悉与更新,就是一位称职老师了。
  可现实中,学生不想学,老师教无力,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却没找到好的方法来解决。
  现在分析起来,从一开始就没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新课程时就带有先有的经验,在授课时对他们的先有经验漠不关心、不理解或根本无意识,也没作出任何努力来帮助学生认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和他们先前学过的《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等课程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原有知识构架也没能努力调动起来,更多关注通过作业、考勤、上课的互动等可量化的方法来衡量他们的学习情况,老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与学成为单向问题,这就是教学方法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2 一以贯之的工程思维
  “一以贯之”出自《论语·里仁》。贯:贯穿之意,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工程思维一般不针对具体构件计算,而是依据力学关系、材料的本构关系、破坏机理、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整体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细部措施,是一种筹划性的思维,是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核心,具体就是以工程力学为基础,着远于整体、全局观念对结构安全、适用与耐久的认识。而贯穿工程思维的“一”就是荷载效应Sd不大于结构抗力Rd,即公式表达式γ0Sd≤Rd,它将整个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践环节有机串连起来,见图1。通过“一以贯之的工程思维”让学生着眼于整体概念,而不是局部,片面对单一学课内容的学习。
  在诸论讲解时,结合2020年3月7日在福建泉州宾馆倒塌事故,学生分组扮演责任五方角色进行自由讨论,明白结构倒塌是因为荷载效应大于构件抗力,以及工程事故对他们的启示,树立对结构安全的职业道德,对结构设计心怀敬畏。
  当讲解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时,可靠指标在教学大纲中属于难点知识。通过构架已学的概率理论的知识:获取概率密度函數,正态分布曲线,95 %的保证率,均值,标准差等基本定义后,推导功能函数Z=R-S对应的可靠指标β,并论证失效概率pf与可靠指标β一一对应关系,这样将已有的知识重新梳理、重组、拓宽,从而获得新的结构概念,实现知识灵活应用。
  当讲解钢筋混凝土材料为弹塑性材料时,将建筑材料、结构力学、材料力学进行多学课横向对比学习,见图2。各学课差异与联系也就一目了然,论证公式γ0Sd≤Rd在学课设置的合理性,从而获得结构设计的整体概念。
  3 改进措施
  由于忽略学生对“教与学”情景的感知,通过角色互换,将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对比列在表1中,从而切身体会学生的学习体验。
  4 线上教学的实践
  在超星平台建设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料,并通过QQ建群,QQ视频线上直播等手段开展教学工作,从实践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线上签到、对知识点的讨论,上传的作业情况来看,都反映学生向上而学的态度是端正的,每次线上课结束后都能通过超星平台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下一次线上上课时插漏补缺,重新讲解或习题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同时,也借鉴中国大学COOM、智慧树等平台辅助学生拓展并巩固知识,帮助学生对工程思维培养,最终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1)加强学生的整体结构思维,以工程思维的“一”就是荷载效应Sd不大于结构抗力Rd贯穿整个土木工程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建立整体结构概念,而不是局部,片面对单一学课内容的学习,从而明白老师的教学目的,实现自我学习为主。表1 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在新形势下,教学手段也应与时俱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中国大学COOM、智慧树、超星平台辅助学生拓展并巩固知识,帮助学生对工程思维培养,最终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 普洛瑟著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杨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4] 杨虹.探讨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精品课程建设[J]. 四川建筑,2011(2):75-77.
其他文献
【摘要】  GB 50015-20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已经实施,标准中增加了“给水支管暗设时可敷设在吊顶内”的规定。针对住宅户内给水管管径和敷设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住宅采用聚丙烯塑料给水管时,应考虑管道壁厚对管道计算内径、管道流速和水头损失的影响,一厨一卫、一厨两卫宜采用管道外径32 mm的给水主管和管道外径25 mm的给水支管,一厨三卫宜采用管道外径40 mm的给水主管和管道外径32
【摘要】文章针对厦门市某室内运动场馆的钢结构工程,介绍了弧形箱型梁柱的工程特点,对施工过程中钢架单体预拼装、主钢架吊装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详细介绍钢柱的拼装及梁体现场吊装过程及注意事项,对拼装过程进行预先的模拟,保证了钢结构整体组装时预拼装线形精度等,对类似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钢拱架; 安装工艺; 吊装施工; 预拼装  【中国分类号】TU758.15【文献标志码】B  1
【摘要】根据高大模板施工图纸,采用Revit建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BIM模型,采用Revit软件对支撑体系进行受力分析,同时根据JGJ300-201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在水平构件受力最大处,架体四周,监测点与点之间的间距10 m等位置设置并按照施工方和第三方的监测方案完成各测点的编码,现场根据模型和方案中设计的监测点位,最后在模板支架顶部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钢管承受的压力、架
【摘要】在遭遇超历史水位峰值的降水后某地下建筑抗水板出现渗水,通过现场踏勘及复核验算,初步分析了其渗水的原因,提出了新增抗浮锚杆和疏水板或新增抗拔桩或疏水板两种处理方案,文章同时列举了此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关键词】抗水板; 抗浮锚杆; 抗拔桩; 疏水板  【中国分类号】TU46+3【文献标志码】B  现代住宅大多均为地下建筑和地上建筑的联合体系,对于处于河道、湖泊周边或基础标高低于地下水位的地
【摘要】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项工作相辅相成,协调管理工作对于项目整体建设而言极其重要,是进行各方面管理的纽带,协调工作开展得好往往能够很好地提升项目整体效率,使项目推进过程顺利。文章结合多年来的代建管理经验,介绍项目建设过程中代建单位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代建单位; 项目建设; 协调管理  【中国分类号】TU712.1【文献标志码】A  1 代建管理  代建即代
【摘要】如何合理、有效地学习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掌握其核心内容和要点,文章从工程实践、编制办法、定额、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 造价; 编制  【中国分类号】TU723.3【文献标志码】A  1 公路工程造价的决定因素  学习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应首先了解公路工程造价的决定因素。  从宏观角度来审视公路工程造价,其决定因素是量和价。  量是指数量,设计数量、工程规模。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亟需提高,而国内建筑市场经济发展不够成熟和规范,使得各类工程项目招投标问题层出不穷,加上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尚待进一步完善,招投标投诉处理作为实施招投标监督的重要环节,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文章从工程项目招投标投诉处理的复杂性入手,分析投诉和投诉处理存在的法律问题,并且联系实践以某项目招投标投诉处理行政复议为例,提出规范投诉权利行使、完善投诉
【摘要】文章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石粉含量对C40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匀质性与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可提高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与保水性、避免泌水离析,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劈拉与抗压强度,且石粉含量在10 %~15 %范围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与强度的提高作用最佳;随石粉含量增加,混凝土匀质性提升,而石粉含量超过10 %后,对匀质性提升趋于稳定;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干缩随石粉含
【摘要】文章通过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别讨论了夹层位置以及地震波类型两个因素对边坡破坏模式和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夹层对边坡的动力破坏模式有明显影响,破坏剪出口一般在软弱夹层处发生,但当夹层位置较高时对其破坏模式影响很小。软弱夹层所在位置对边坡的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夹层所处位置越高,其加速度放大系数越小。单脉冲地震波和双脉冲地震波相较于无脉冲地震波对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较大。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