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兰察布市蒙古族幼儿园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儿童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因此,要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必将影响到每一颗纯洁无暇的心灵。其次还要及时调适教师的心理,这样才有助于健康校园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园;习惯; 校园文化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人们表现出无比的崇敬,有记者这样问其中一位得主:“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知识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 “在幼儿园。”记者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得主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热爱蓝天,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热爱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于是,这个绝妙的回答激起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习惯。正如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儿时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必将受益终生。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因为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意义就在于此。
那么,怎样培育儿童的良好习惯呢?本文认为,首先,要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必将影响到每一颗纯洁无暇的心灵。首先,校园文化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构建。人的无限丰富的心理不是先天具有的,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但是,心理发生以后的建构则是在已有的心理结构与精神文化作用的统一中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文化创造了人的心理。精神文化对心理的建构,从一个角度说是精神文化环境向人的心理的不断内化,从另—个角度说也是人以认识、情感等心理生活的方式享用和消费精神文化,这就是人的心理机制对精神文化的整合,通过它的整合作用,精神文化信息得以内化,人的心理得以发展。
其次,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同化功能。校园精神文化是以一种内化为隐性的、精神的规范和尺度去影响人的。它反映的是学校中的人、事、物的精神性存在,所以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它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氛围的形成,其核心是特殊的心理环境的形成,它反映出学校所有成员特有的共同的心理品质,同时也给置身其中的全体成员以特有的心理影响。所以说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校园精神文化,就是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一旦形成,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群体成員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得群体成员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甚至具有共同的心理品质。易言之,尽管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环境,但它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乃至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一些研究者指出,心理环境对“儿童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和老师、学生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他们整个个体的成长”。
第三,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校风建设上。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通过无形的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等无形力量实现对成员的约束。以哈佛大学校训“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斯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为例,这不只是几个字的拼凑,而是一种文化积淀,一种人文精髓,是这所学校世代永存的行为风范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与其说哈佛大学是致力于培养社会良才,倒不如说它是在用一种不息的精神引领着每一学子,引领学子们走向人文、走向真理。校风潜藏于校园,又弥漫于校园,同时又显性于个体行为,深刻影响着校园人的心理趋向和精神状态,达到一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形成心灵的感应和精神的升华,使人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品质等方面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从而实现对自身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塑造。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用无声的语言传递大量信息,对提升心理健康意识有很大的隐性教育功能。但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展览、歌咏比赛、体育运动等等,这样可以让大家在文体表演中展现自己对美的塑造,在趣味活动中培养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等等,可以使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释放能量、敞开心扉、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愉悦,得到熏陶并从中受益。
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或者,他像“无菌培养室”那样要求纯净洁白,或者,他又像花圃那样需要一点和风细雨,这一切,也对从事幼教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举例说,尽管我们在不断地进行师德学习,抓师德师风,但体罚和变相体罚还是在校园时不时地演绎着。教师的某些不良情绪、行为也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意志品质的锻炼,也为幼教部门鸣响了警钟。造成这样的原因除了某些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之外,教师的心理状态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例如竞争的激烈导致如职称、聘任、上岗、绩效工资等等方面的较大区别,还有各种各样的量化评比等,也对教师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些,有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来自于社会的多种影响。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归根到底还比较清苦,幼教工作者尤其更需要像母亲一般付出,这就更要求我们适时调适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或者,不远的将来,诺贝尔奖得主就在我们的孩子们中产生。
摘 要:儿童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因此,要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必将影响到每一颗纯洁无暇的心灵。其次还要及时调适教师的心理,这样才有助于健康校园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园;习惯; 校园文化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人们表现出无比的崇敬,有记者这样问其中一位得主:“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知识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 “在幼儿园。”记者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得主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热爱蓝天,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热爱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于是,这个绝妙的回答激起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习惯。正如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儿时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必将受益终生。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因为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意义就在于此。
那么,怎样培育儿童的良好习惯呢?本文认为,首先,要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必将影响到每一颗纯洁无暇的心灵。首先,校园文化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构建。人的无限丰富的心理不是先天具有的,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但是,心理发生以后的建构则是在已有的心理结构与精神文化作用的统一中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文化创造了人的心理。精神文化对心理的建构,从一个角度说是精神文化环境向人的心理的不断内化,从另—个角度说也是人以认识、情感等心理生活的方式享用和消费精神文化,这就是人的心理机制对精神文化的整合,通过它的整合作用,精神文化信息得以内化,人的心理得以发展。
其次,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同化功能。校园精神文化是以一种内化为隐性的、精神的规范和尺度去影响人的。它反映的是学校中的人、事、物的精神性存在,所以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它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氛围的形成,其核心是特殊的心理环境的形成,它反映出学校所有成员特有的共同的心理品质,同时也给置身其中的全体成员以特有的心理影响。所以说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校园精神文化,就是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一旦形成,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群体成員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得群体成员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甚至具有共同的心理品质。易言之,尽管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环境,但它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乃至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一些研究者指出,心理环境对“儿童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和老师、学生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他们整个个体的成长”。
第三,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校风建设上。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通过无形的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等无形力量实现对成员的约束。以哈佛大学校训“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斯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为例,这不只是几个字的拼凑,而是一种文化积淀,一种人文精髓,是这所学校世代永存的行为风范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与其说哈佛大学是致力于培养社会良才,倒不如说它是在用一种不息的精神引领着每一学子,引领学子们走向人文、走向真理。校风潜藏于校园,又弥漫于校园,同时又显性于个体行为,深刻影响着校园人的心理趋向和精神状态,达到一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形成心灵的感应和精神的升华,使人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品质等方面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从而实现对自身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塑造。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用无声的语言传递大量信息,对提升心理健康意识有很大的隐性教育功能。但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展览、歌咏比赛、体育运动等等,这样可以让大家在文体表演中展现自己对美的塑造,在趣味活动中培养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等等,可以使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释放能量、敞开心扉、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愉悦,得到熏陶并从中受益。
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或者,他像“无菌培养室”那样要求纯净洁白,或者,他又像花圃那样需要一点和风细雨,这一切,也对从事幼教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举例说,尽管我们在不断地进行师德学习,抓师德师风,但体罚和变相体罚还是在校园时不时地演绎着。教师的某些不良情绪、行为也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意志品质的锻炼,也为幼教部门鸣响了警钟。造成这样的原因除了某些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之外,教师的心理状态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例如竞争的激烈导致如职称、聘任、上岗、绩效工资等等方面的较大区别,还有各种各样的量化评比等,也对教师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些,有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来自于社会的多种影响。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归根到底还比较清苦,幼教工作者尤其更需要像母亲一般付出,这就更要求我们适时调适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或者,不远的将来,诺贝尔奖得主就在我们的孩子们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