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会计》课程是学生入校后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今后的职业选择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如何教好这门课程,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是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以及本门课程的特点,总结了一下几点教学体会,仅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基础 教学 体会
《基础会计》是经济类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会计核算原理和方法,特点是会计术语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许多内容、概念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初学这门课程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学好用好这门课程,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以及本门课程的特点,归纳出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和体会,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体系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论部分。主要是从总体上概括地阐述会计含义、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目标、基本前提和要求以及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等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总体上对会计核算工作有个感性的认识;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基本原理部分。主要是围绕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些原理和方法,是本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点。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核算有个理性的认识,掌握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第三部分: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部分。主要是围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阐述会计业务处理的实务操作。这些实务操作方法,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其主要目的是锻炼和提高学生会计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经验;第四部分:会计工作组织部分。主要是阐述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法规体系的制定和执行以及会计电算化等内容。这些内容,对在会计实务中合理有效地安排会计核算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这四部分内容上看,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要想教好本门课程,就必须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构成体系以及各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才能在讲授时前后贯通、相互呼应、相互融合、得心应手,才能把每节课的内容讲得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
二、要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艺术,说到底就是授"渔"还是授"鱼"的问题。根据《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特点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做法是:把每一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大为题,每个大问题中含有多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又含有许多更小的问题。如:会计要素可分为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两个大问题,其中静态要素又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问题,其中资产又分为特点、确认、分类三个小问题等等。对问题的设计逻辑性要很强,要循序渐进,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学生最近学习发展区域范围内,学生通过开动脑筋、努力思考、查找资料等行动能回答出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一步步地学习新知识。回答问题时,有时让学生一起回答,有时找个别听课走神的学生个别回答。这样,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不断的问问题,学生不停的思考回答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一节课结束、一章节结束、一本书结束,都要进行总结。通过总结,使学生所学知识完整化、理性化、系统化和体系化,很难忘记,这样做也符合遗忘规律。实际上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是,全书学习完毕,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在不看教材的情况下,讲述书中的主要内容,学生会感觉到会计很简单,有种马上就能胜任会计工作的成就感。
2、对比式教学法。《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很多理论内容都很抽象难理解,比如:单式记账与复式记账、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及会计账簿、损益类账户、资产与负债、收入与费用、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与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很容易混淆,不好掌握,通过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优点和缺点,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这些理论问题了。这门课程的很多内容都适宜采用对比法教学,这也是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3、媒体式教学法 。教师通过制作教学情景演示课件,在讲授的同时播放情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会计对初学者来讲,很抽象,所以选择有代表的会计实体为案例,根据教学课件的演示,跟教材同步进行,能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到课程学习的氛围中去。例如《基础会计》课程在讲到会计要素时,利用课件给学生播放企业拥有的资产,如厂房、机器、材料和产品等等,告诉学生这就是企业资产的具体存在形态,再从资产的形成中让学生明白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等。通过教学情景课件的辅助教学,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故事化,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
4、导向式教学法。学习过程始于问题,针对这门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首先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本课程所要学习的基本问题。比如说,如何记账?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来引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学习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礎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这门课程的内容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以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无论是原理与方法的学习,还是实务与操作的训练,都尽量切合会计工作过程的实际,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会计真实的工作过程和情景。
三、账务处理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基础会计》课程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让学生到一体化教室中参与整个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这样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自己制作了个别章节或知识点的课件,有的则利用一些会计软件公司的会计核算软件(演示版)进行辅助教学,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当务之急是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让教师和学生在一体化教室中以某具体企业为背景,边教、边学、边做。严格遵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模拟其会计工作流程、业务处理程序、证、账、表和各。原始凭证等资料来进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变"你要学"为"我要学",从而使学生能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到达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希望能通过这些教学心得和体会,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思路,争取在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能够享受到学习会计的乐趣。
参 考 文 献
【1】燕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研究.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9).
【2】国菀.谈《基础会计》教学中师生兴趣互动.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1).
【3】张永亮.《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几点建议.现代农业,2009(01).
作者简介:
韩明君 男(1960.6--)黑龙江牡丹江人,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会计基础 教学 体会
《基础会计》是经济类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会计核算原理和方法,特点是会计术语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许多内容、概念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初学这门课程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学好用好这门课程,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以及本门课程的特点,归纳出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和体会,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体系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论部分。主要是从总体上概括地阐述会计含义、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目标、基本前提和要求以及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等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总体上对会计核算工作有个感性的认识;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基本原理部分。主要是围绕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些原理和方法,是本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点。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核算有个理性的认识,掌握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第三部分: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部分。主要是围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阐述会计业务处理的实务操作。这些实务操作方法,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其主要目的是锻炼和提高学生会计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经验;第四部分:会计工作组织部分。主要是阐述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法规体系的制定和执行以及会计电算化等内容。这些内容,对在会计实务中合理有效地安排会计核算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这四部分内容上看,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要想教好本门课程,就必须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构成体系以及各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才能在讲授时前后贯通、相互呼应、相互融合、得心应手,才能把每节课的内容讲得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
二、要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艺术,说到底就是授"渔"还是授"鱼"的问题。根据《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特点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做法是:把每一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大为题,每个大问题中含有多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又含有许多更小的问题。如:会计要素可分为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两个大问题,其中静态要素又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问题,其中资产又分为特点、确认、分类三个小问题等等。对问题的设计逻辑性要很强,要循序渐进,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学生最近学习发展区域范围内,学生通过开动脑筋、努力思考、查找资料等行动能回答出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一步步地学习新知识。回答问题时,有时让学生一起回答,有时找个别听课走神的学生个别回答。这样,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不断的问问题,学生不停的思考回答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一节课结束、一章节结束、一本书结束,都要进行总结。通过总结,使学生所学知识完整化、理性化、系统化和体系化,很难忘记,这样做也符合遗忘规律。实际上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是,全书学习完毕,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在不看教材的情况下,讲述书中的主要内容,学生会感觉到会计很简单,有种马上就能胜任会计工作的成就感。
2、对比式教学法。《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很多理论内容都很抽象难理解,比如:单式记账与复式记账、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及会计账簿、损益类账户、资产与负债、收入与费用、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与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很容易混淆,不好掌握,通过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优点和缺点,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这些理论问题了。这门课程的很多内容都适宜采用对比法教学,这也是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3、媒体式教学法 。教师通过制作教学情景演示课件,在讲授的同时播放情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会计对初学者来讲,很抽象,所以选择有代表的会计实体为案例,根据教学课件的演示,跟教材同步进行,能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到课程学习的氛围中去。例如《基础会计》课程在讲到会计要素时,利用课件给学生播放企业拥有的资产,如厂房、机器、材料和产品等等,告诉学生这就是企业资产的具体存在形态,再从资产的形成中让学生明白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等。通过教学情景课件的辅助教学,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故事化,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
4、导向式教学法。学习过程始于问题,针对这门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首先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本课程所要学习的基本问题。比如说,如何记账?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来引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学习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礎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这门课程的内容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以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无论是原理与方法的学习,还是实务与操作的训练,都尽量切合会计工作过程的实际,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会计真实的工作过程和情景。
三、账务处理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基础会计》课程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让学生到一体化教室中参与整个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这样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自己制作了个别章节或知识点的课件,有的则利用一些会计软件公司的会计核算软件(演示版)进行辅助教学,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当务之急是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让教师和学生在一体化教室中以某具体企业为背景,边教、边学、边做。严格遵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模拟其会计工作流程、业务处理程序、证、账、表和各。原始凭证等资料来进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变"你要学"为"我要学",从而使学生能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到达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希望能通过这些教学心得和体会,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思路,争取在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能够享受到学习会计的乐趣。
参 考 文 献
【1】燕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研究.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9).
【2】国菀.谈《基础会计》教学中师生兴趣互动.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1).
【3】张永亮.《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几点建议.现代农业,2009(01).
作者简介:
韩明君 男(1960.6--)黑龙江牡丹江人,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