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动画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并不只是简单的画面造型上的结合,而是要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而文化是一种思想,思想是要靠思维方式来运作的,所以在两者的结合中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中国动画所体现的思维方式的问题。中国动画应该体现本民族的道德与价值观,以此形成中国动画品牌效应,不应该表面上是中国的东西,骨子里仍然是舶来品。
关键词:中国动画;传统文化;思维方式
中国动画,这个极具代表性和传奇色彩的产业,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奇特的时代,是一个经历过辉煌与断层后几近于重建的时代。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中国动画的鼎盛时期的话,而随后则是在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动画强国大举入侵中国市场的年代,这一时期中国动画进入了最低谷。近些年,由于政府的扶持和经济的发展,动画事业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然而,在发展这条路上,中国动画遇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问题——要怎样才能继续保持自己国家的文化形式与特点?形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正是上面提到的文化断层,这个断层更可以看成是一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繁殖,冲击了本土的传统思想,而繁殖的是下一代对于外来文化的崇拜的心态。这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有相当一部分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因。那么到底该如何在这种困境下发展中国动画呢?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继续保持自身传统文化的长处,而文化是一种思想,思想是要靠思维方式来运作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是决定事物外在表现形式的关键因素,动画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其处处体现着制作者的主观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它想向观众表达什么。由此可见当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中国动画的思维方式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思维方式在动画中如何体现的探讨,寻找出中国动画与传统思维方式结合之路,为我国动画能在世界动画领域中独树一帜提供可行的方式。
在谈中国动画该有的思维方式之前,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美国和日本这两个世界先进动画大国的动画片所体现出的标志性思维,以此作为一种比较与借鉴。在美国,动画的主要对象是儿童,而身为家长的成人要帮助他们的孩子学会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因此,美国动画永远都是邪不胜正,主题是平明直快的,结局是完美的,各个都是颂扬正义、光明和美好的赞歌。比如《超人》、《蜘蛛侠》、《蝙蝠侠》,这与美国国民性格中的英雄主义是分不开的。而这些动画片中的英雄往往具有一种强大的,他人所不具有的力量,这也是美国作为世界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优越意识的体现。再看看美国动画的画面风格,往往是浓烈的,充满冲击力的视觉效果,符合了美国人爱冒险,追求刺激的性格。美国动画《花木兰》改编自中国题材,却处处体现着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道德里,木兰替父从军这件事情即是至孝的典范又是女中的豪杰;而在美国,这仅仅是一个妇女自由精神加上个人英雄主义价值的体现。日本动画则体现了其大和民族“菊与刀”的民族思想,即一半美好,一半灰暗。日本动画大师的宫崎骏的动画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前者,总是带有孩童般的美好,体现着平静柔和的温顺,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抚慰。而同为动画大师的大友克洋的作品,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日本人思维中较为灰暗压抑的一面,《AKIRA》中光怪陆离又如废墟的都市,暴力的机车党,犹如外星怪物般登场的变异怪物,无一不体现着发自内心的凄惨的感觉,这正表达了一种民族的极度自卑的悲哀心理,绝望情绪弥漫着整部影片。
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统一,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心,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注重和谐与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中国人也很注重情感体验层次上的意象思维,个人的情感需要、评价和态度在思维和处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使用。中国人很自然地将主观情感投射到自然万物之中,使自然万物皆具有人的特点。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精髓之处,在中国80-90年代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思维。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年而摄制的《哪吒闹海》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国外深受欢迎。它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再一次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这部影片中对于哪吒这一形象的描写正是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最好体现,哪吒惩恶扬善招来报复,李靖为救民众只得让哪吒一死,而哪吒因为父命和百姓不得不自刎,这正体现了对于为苍天百姓而死的个人品德追求,这是中国文化独到的思维方式。动画片《三个和尚》是一部精彩的作品,篇幅虽短,寓意深刻,它既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发展民族风格的一次新的尝试。它整部影片是在说一个“和为贵”的道理,正是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体现。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还是有鲜明中国印记与传统思维内里的,在国际上也有其崇高低位。而近些年中国动画由于外来文化侵入的原因,已经迷失了其本质,很多动画片就是日美动画的翻版,论技术又比不过人家,论思想又缺失,所以现状很尴尬,“哈美哈日”现象在中国动画也日趋严重,对于外国文化的盲目拿来主义只能造就诸多四不像作品,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让中国动画能够有中国的印记,要结合传统文化思维,体现本民族的道德与价值观,这样才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位。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把中国动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三点规律:
一、 避免说教
运用传统思维去创作中国动画首先就要避免说教,传统文化并不一定是要很严肃的去告诉观众一个主题,三十年前的中国动画与现在有着本质的区别,那时候的动画片没有说教味,《大闹天宫》就是例子。时代在变化,观众不喜欢说教的动画,也可以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去阐述作者的思想,徐克的《小倩》在这点上就做得比较好,影片轻松诙谐的描写了一个取材自传统文化的故事。动画片要讲一些大是大非是完全可以的,但可怕的是几乎所有的国内动漫创作者群体性的陷入到了这种“说教”之中,最后导致创作者不敢讲“故事”。
二、 尊重传统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人类学家克利福德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抛弃传统必将招致文化上的缺失与迷茫,现在的中国动画正处于这一时期。重拾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要先学会运用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创作,不能靠扭曲传统道德价值取向来得到哗众取宠的目的,这样的作品必将被淘汰。具有世界影响的《大闹天宫》等优秀国产动画片,正是因为以本国传统文化为故事框架,传递中华民族的精神本质,包含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因此,最终得到观众的认同,并且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
三、 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体现传统文化思维
近年来,许多中国动漫创作人试图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和神都移植到以现代高新科技为包装的动漫故事中,希望在原创性、艺术性和深刻性等方面提升中国动漫产业的内涵与竞争力。当中国式的概念与元素被国外动漫创作一次又一次地应用,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而中国的动漫创作人却常常忽视或者漠视自家的宝贝,这种集体失语的状态导致了国产动漫缺乏精神内核,缺乏独特风格。从外在来说,也就是从风格上来看,中国民间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化为动画造型形象,使之把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备受当代人所喜爱的艺术形象,这需要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并融入市场之中。不论是传统的木版年画、木雕、石雕、刺绣、皮影、剪纸等都有动画所需求的造型因素,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动画技术的规律,动画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从内在看,也就是思想层面,动画形象必须承载民族文化语言体系与符号系统,以传达角色性格、个性特征与故事情节,其气质个性、动作举止、外在形式都应散发出民族文化气息,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忍耐、中庸、尚礼、趋吉等文化精神,才能成为个性化的典型形象而拥有广泛的受众。
中国动画的振兴,必将以传统思维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应该体现本民族的道德与价值观,以此形成中国动画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贾否 路盛章,动画概论[J].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05月
[2]中国动画年鉴[J].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学术版),2009
关键词:中国动画;传统文化;思维方式
中国动画,这个极具代表性和传奇色彩的产业,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奇特的时代,是一个经历过辉煌与断层后几近于重建的时代。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中国动画的鼎盛时期的话,而随后则是在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动画强国大举入侵中国市场的年代,这一时期中国动画进入了最低谷。近些年,由于政府的扶持和经济的发展,动画事业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然而,在发展这条路上,中国动画遇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问题——要怎样才能继续保持自己国家的文化形式与特点?形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正是上面提到的文化断层,这个断层更可以看成是一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繁殖,冲击了本土的传统思想,而繁殖的是下一代对于外来文化的崇拜的心态。这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有相当一部分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因。那么到底该如何在这种困境下发展中国动画呢?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继续保持自身传统文化的长处,而文化是一种思想,思想是要靠思维方式来运作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是决定事物外在表现形式的关键因素,动画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其处处体现着制作者的主观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它想向观众表达什么。由此可见当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中国动画的思维方式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思维方式在动画中如何体现的探讨,寻找出中国动画与传统思维方式结合之路,为我国动画能在世界动画领域中独树一帜提供可行的方式。
在谈中国动画该有的思维方式之前,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美国和日本这两个世界先进动画大国的动画片所体现出的标志性思维,以此作为一种比较与借鉴。在美国,动画的主要对象是儿童,而身为家长的成人要帮助他们的孩子学会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因此,美国动画永远都是邪不胜正,主题是平明直快的,结局是完美的,各个都是颂扬正义、光明和美好的赞歌。比如《超人》、《蜘蛛侠》、《蝙蝠侠》,这与美国国民性格中的英雄主义是分不开的。而这些动画片中的英雄往往具有一种强大的,他人所不具有的力量,这也是美国作为世界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优越意识的体现。再看看美国动画的画面风格,往往是浓烈的,充满冲击力的视觉效果,符合了美国人爱冒险,追求刺激的性格。美国动画《花木兰》改编自中国题材,却处处体现着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道德里,木兰替父从军这件事情即是至孝的典范又是女中的豪杰;而在美国,这仅仅是一个妇女自由精神加上个人英雄主义价值的体现。日本动画则体现了其大和民族“菊与刀”的民族思想,即一半美好,一半灰暗。日本动画大师的宫崎骏的动画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前者,总是带有孩童般的美好,体现着平静柔和的温顺,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抚慰。而同为动画大师的大友克洋的作品,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日本人思维中较为灰暗压抑的一面,《AKIRA》中光怪陆离又如废墟的都市,暴力的机车党,犹如外星怪物般登场的变异怪物,无一不体现着发自内心的凄惨的感觉,这正表达了一种民族的极度自卑的悲哀心理,绝望情绪弥漫着整部影片。
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统一,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心,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注重和谐与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中国人也很注重情感体验层次上的意象思维,个人的情感需要、评价和态度在思维和处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使用。中国人很自然地将主观情感投射到自然万物之中,使自然万物皆具有人的特点。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精髓之处,在中国80-90年代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思维。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年而摄制的《哪吒闹海》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国外深受欢迎。它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再一次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这部影片中对于哪吒这一形象的描写正是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最好体现,哪吒惩恶扬善招来报复,李靖为救民众只得让哪吒一死,而哪吒因为父命和百姓不得不自刎,这正体现了对于为苍天百姓而死的个人品德追求,这是中国文化独到的思维方式。动画片《三个和尚》是一部精彩的作品,篇幅虽短,寓意深刻,它既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发展民族风格的一次新的尝试。它整部影片是在说一个“和为贵”的道理,正是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体现。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还是有鲜明中国印记与传统思维内里的,在国际上也有其崇高低位。而近些年中国动画由于外来文化侵入的原因,已经迷失了其本质,很多动画片就是日美动画的翻版,论技术又比不过人家,论思想又缺失,所以现状很尴尬,“哈美哈日”现象在中国动画也日趋严重,对于外国文化的盲目拿来主义只能造就诸多四不像作品,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让中国动画能够有中国的印记,要结合传统文化思维,体现本民族的道德与价值观,这样才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位。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把中国动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三点规律:
一、 避免说教
运用传统思维去创作中国动画首先就要避免说教,传统文化并不一定是要很严肃的去告诉观众一个主题,三十年前的中国动画与现在有着本质的区别,那时候的动画片没有说教味,《大闹天宫》就是例子。时代在变化,观众不喜欢说教的动画,也可以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去阐述作者的思想,徐克的《小倩》在这点上就做得比较好,影片轻松诙谐的描写了一个取材自传统文化的故事。动画片要讲一些大是大非是完全可以的,但可怕的是几乎所有的国内动漫创作者群体性的陷入到了这种“说教”之中,最后导致创作者不敢讲“故事”。
二、 尊重传统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人类学家克利福德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抛弃传统必将招致文化上的缺失与迷茫,现在的中国动画正处于这一时期。重拾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要先学会运用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创作,不能靠扭曲传统道德价值取向来得到哗众取宠的目的,这样的作品必将被淘汰。具有世界影响的《大闹天宫》等优秀国产动画片,正是因为以本国传统文化为故事框架,传递中华民族的精神本质,包含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因此,最终得到观众的认同,并且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
三、 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体现传统文化思维
近年来,许多中国动漫创作人试图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和神都移植到以现代高新科技为包装的动漫故事中,希望在原创性、艺术性和深刻性等方面提升中国动漫产业的内涵与竞争力。当中国式的概念与元素被国外动漫创作一次又一次地应用,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而中国的动漫创作人却常常忽视或者漠视自家的宝贝,这种集体失语的状态导致了国产动漫缺乏精神内核,缺乏独特风格。从外在来说,也就是从风格上来看,中国民间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化为动画造型形象,使之把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备受当代人所喜爱的艺术形象,这需要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并融入市场之中。不论是传统的木版年画、木雕、石雕、刺绣、皮影、剪纸等都有动画所需求的造型因素,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动画技术的规律,动画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从内在看,也就是思想层面,动画形象必须承载民族文化语言体系与符号系统,以传达角色性格、个性特征与故事情节,其气质个性、动作举止、外在形式都应散发出民族文化气息,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忍耐、中庸、尚礼、趋吉等文化精神,才能成为个性化的典型形象而拥有广泛的受众。
中国动画的振兴,必将以传统思维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应该体现本民族的道德与价值观,以此形成中国动画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贾否 路盛章,动画概论[J].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05月
[2]中国动画年鉴[J].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学术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