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全过程。这就要求音乐课堂要以音乐为目标导向,无论是热热闹闹的实践活动,还是五花八门的探究模式,都不能脱离了“音乐性”这一主线。
一
在以前的教学中,笔者也喜欢把各种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用在教学中,或做游戏,或画图画,或朗诵诗文,或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虽然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却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音乐教学的重点。如在欣赏民歌时,笔者怕学生对民歌不感兴趣,就加入了大量的方言(通过游戏)和各地地理、人文、风俗的介绍,整节课下来,看似学生参与度挺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是回头再想那节课时,却发现这些其实不过是给音乐课穿上了一件看上去华丽的外衣,如果剥去这件外衣,那堂音乐课还剩下什么呢?
音乐毕竟是一门听觉的艺术,训练与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才能提高学生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达到音乐素养全面提高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所以,音乐教学必须让音乐本体回归,教学重点要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
暑假培训时,专家和老师在讲座中不止一次地强调了音乐本体的地位,明确提出了聆听是音乐课堂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和主要内容,音乐课堂上感动学生的不应是“华丽的外衣”“热闹的场面”,而应是音乐本身。另外,如果单凭兴趣激发,什么样的音乐课堂也比不上流行音乐让学生更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1.要把倾听音乐作为备课中最主要的环节
在备课中要主动地、有要求地、反复地倾听教材音乐,熟悉教材音乐,不断地感受、体验和理解教材音乐,然后根据课标要求,从审美角度和对教材的把握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提问,安排教学环节,最后才是写教案,做课件。正如蒋文祥老师说的:从本能出发听音乐,领悟课标听音乐,了解学生听音乐,剖析教材听音乐,紧抓效果听音乐,反思成败听音乐,做听音乐的有心人。如贝多芬的《月光》,乍听觉得像是在月下漫步,优雅温馨,如果反复聆听,分析一下乐曲的低音与和弦,就并不是那么轻松惬意,而是处处体现着贝多芬的沉重压抑和抗争。这些深刻的感悟和理解,不经过反复的聆听是发现不了的。因此,缪丽君老师在讲座中提出:要让倾听去叩问师生的心灵,让倾听去撞击璀璨的生命火花,音乐课堂才会充满诗意,鲜活而又深刻。
2.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聆听环境
良好的音响设备和音源是演绎音乐最好的载体,如果那些经典的音乐以音质欠佳、断断续续的效果播出,学生一定会大失所望。同样,那些年代久远、音质生涩的歌曲或乐曲,最好换成稍新颖的版本,如《红莓花儿开》这首歌,梦之旅合唱组合演绎的就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3.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的表情、语言、情感,本身就是音乐情境中的一部分,学生在聆听时候,不可能不受音乐以外事物的影响,而影响最深的首先是教师。可以想象一下,音乐课堂上,一个作专注聆听状、面部表情随音乐情绪而变化的教师,和一个漠然的教师对比,是不是前面的教师更能吸引学生呢?有的教师,甚至能用自己聆听时候表现出来的情感感动学生,让学生产生聆听的欲望。所以,教师的教态,在音乐课堂上更多地的是表现在对音乐的演绎这一方面。几位专家在讲座时无数次提到过北京八中的音乐特级教师——李存老师,他在学生聆听音乐时随音乐指挥,通过手势力度的强弱变化,带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体态和身体语言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旋律的变化,这也是课堂音乐性的体现。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教师首先当自己是一个乐者、歌者,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去感受过要教授的音乐之美,不能如一个艺术家一样忠实于自己教授的音乐,课堂音乐性如何能够存在?如果教师真的感受到了自己要教授的音乐之美,课堂上他的一言一行、他的表情和聆听,都能将他对这段音乐的赞赏表现出来。这种赞赏和感叹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学生,这也是课堂音乐性的和谐表现。
当然,回归音乐本体,并不是把音乐课堂变成音乐厅,学生是音乐的聆听者,必要的探究有利于推动教学的灵活多样性。如“新年音乐会”这节课,笔者就让学生搜集音乐会的欣赏礼仪,课前与学生交流,在欣赏乐曲时,学生就感觉自己是一位绅士或身着盛装的淑女在金色大厅听音乐会;另外,缪老师在让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时,配上画面和音乐让学生朗诵诗文,这对音乐欣赏和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只有紧紧抓住音乐本体,突出音乐的特点,凸显音乐性,才能使音乐触及学生的灵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音乐的融合。音乐教学必须回归音乐本体,采用多种音乐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一
在以前的教学中,笔者也喜欢把各种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用在教学中,或做游戏,或画图画,或朗诵诗文,或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虽然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却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音乐教学的重点。如在欣赏民歌时,笔者怕学生对民歌不感兴趣,就加入了大量的方言(通过游戏)和各地地理、人文、风俗的介绍,整节课下来,看似学生参与度挺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是回头再想那节课时,却发现这些其实不过是给音乐课穿上了一件看上去华丽的外衣,如果剥去这件外衣,那堂音乐课还剩下什么呢?
音乐毕竟是一门听觉的艺术,训练与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才能提高学生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达到音乐素养全面提高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所以,音乐教学必须让音乐本体回归,教学重点要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
暑假培训时,专家和老师在讲座中不止一次地强调了音乐本体的地位,明确提出了聆听是音乐课堂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和主要内容,音乐课堂上感动学生的不应是“华丽的外衣”“热闹的场面”,而应是音乐本身。另外,如果单凭兴趣激发,什么样的音乐课堂也比不上流行音乐让学生更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1.要把倾听音乐作为备课中最主要的环节
在备课中要主动地、有要求地、反复地倾听教材音乐,熟悉教材音乐,不断地感受、体验和理解教材音乐,然后根据课标要求,从审美角度和对教材的把握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提问,安排教学环节,最后才是写教案,做课件。正如蒋文祥老师说的:从本能出发听音乐,领悟课标听音乐,了解学生听音乐,剖析教材听音乐,紧抓效果听音乐,反思成败听音乐,做听音乐的有心人。如贝多芬的《月光》,乍听觉得像是在月下漫步,优雅温馨,如果反复聆听,分析一下乐曲的低音与和弦,就并不是那么轻松惬意,而是处处体现着贝多芬的沉重压抑和抗争。这些深刻的感悟和理解,不经过反复的聆听是发现不了的。因此,缪丽君老师在讲座中提出:要让倾听去叩问师生的心灵,让倾听去撞击璀璨的生命火花,音乐课堂才会充满诗意,鲜活而又深刻。
2.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聆听环境
良好的音响设备和音源是演绎音乐最好的载体,如果那些经典的音乐以音质欠佳、断断续续的效果播出,学生一定会大失所望。同样,那些年代久远、音质生涩的歌曲或乐曲,最好换成稍新颖的版本,如《红莓花儿开》这首歌,梦之旅合唱组合演绎的就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3.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的表情、语言、情感,本身就是音乐情境中的一部分,学生在聆听时候,不可能不受音乐以外事物的影响,而影响最深的首先是教师。可以想象一下,音乐课堂上,一个作专注聆听状、面部表情随音乐情绪而变化的教师,和一个漠然的教师对比,是不是前面的教师更能吸引学生呢?有的教师,甚至能用自己聆听时候表现出来的情感感动学生,让学生产生聆听的欲望。所以,教师的教态,在音乐课堂上更多地的是表现在对音乐的演绎这一方面。几位专家在讲座时无数次提到过北京八中的音乐特级教师——李存老师,他在学生聆听音乐时随音乐指挥,通过手势力度的强弱变化,带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体态和身体语言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旋律的变化,这也是课堂音乐性的体现。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教师首先当自己是一个乐者、歌者,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去感受过要教授的音乐之美,不能如一个艺术家一样忠实于自己教授的音乐,课堂音乐性如何能够存在?如果教师真的感受到了自己要教授的音乐之美,课堂上他的一言一行、他的表情和聆听,都能将他对这段音乐的赞赏表现出来。这种赞赏和感叹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学生,这也是课堂音乐性的和谐表现。
当然,回归音乐本体,并不是把音乐课堂变成音乐厅,学生是音乐的聆听者,必要的探究有利于推动教学的灵活多样性。如“新年音乐会”这节课,笔者就让学生搜集音乐会的欣赏礼仪,课前与学生交流,在欣赏乐曲时,学生就感觉自己是一位绅士或身着盛装的淑女在金色大厅听音乐会;另外,缪老师在让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时,配上画面和音乐让学生朗诵诗文,这对音乐欣赏和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只有紧紧抓住音乐本体,突出音乐的特点,凸显音乐性,才能使音乐触及学生的灵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音乐的融合。音乐教学必须回归音乐本体,采用多种音乐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