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龙泉宝剑为代表的中华宝剑,是中国在冶金史、科技史、兵器史上作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作为制式武器的宝剑虽然实战装备时间不长,但仍不损于“百兵之祖”的称号。本文就宝剑列装时间及落伍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丰富地方文献之研究。
关键词:龙泉宝剑;列装时间;落伍原因;地方文献研究;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
春秋末期,越王允常联楚抗吴,越人欧冶子奉命在今浙江省龙泉境内为楚王铸龙渊、太阿、工布三把铁剑。楚王视为镇国之宝,龙泉也因剑得名。从此,龙泉(避唐高祖李渊讳,改县名龙泉)宝剑以其独特的形态、锐利的锋刃、精致的纹饰,成为了中华“剑”的代表!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500多年的铸就历史,龙泉宝剑见证了一个文明古国的兴衰,其自身也经历里了创造发明—标准兵器—身份标志—文化符号的华丽转变。
一、宝剑的兴起
《释名》:“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防检,为防备、防范之意。剑最具是作为防范非常自卫之用。考古发掘表明在商代,装备军队武器中就有青铜短剑。在黄河流域以战车为主的战争形态中,主要是戈、戟的长度武器。但在长江以南水网山地交错地形下以步兵为主的战争中,车战所用戈、戟长且笨重,需近战锋利而轻便的短兵器,剑的功用被体现出来。因此,剑在吴越之地逐渐地兴起。军事上的需要又催生了干将、欧冶子等一批传奇铸剑大师,宝剑的锻制工艺水平也远超中原各国。《考工记》上讲:“吴粤(通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战国策·韩策一》中说:“龙渊、泰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越王允常又令欧冶子为自己铸造了盘郢、纯钩、鱼肠、巨阙、湛盧五把绝世宝剑。欧冶子和龙泉宝剑也随之声誉鹊起,名扬天下。
二、宝剑装备军队的优勢和时间段
战国大争之世,随着车战衰落步兵兴起,剑迎来了黄金时代。《荀子·议兵篇》:“魏氏之武卒,冠胄带剑”。魏国是战国前期中原大国,这段记载表明剑在战国时代已经成为各国士兵的标准武器。冶铁技术的发展,使其在长度和杀伤力两项指标上突破了青铜剑的瓶颈。铸剑工艺产生了用块炼铁渗碳,折叠锻打、淬火长铁剑甚至钢剑,其实战性能远超体短质脆的青铜剑。荆轲刺秦王故事中,荆轲行刺未果,秦王“剑坚,故不可立拔”。后来,“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足以说明秦王所配宝剑之长和杀伤力之大。《史记·项羽本纪》中,“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樊)哙即带剑拥盾而入军门……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刘邦成功逃脱后,范增气的“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主要情节的展开几乎不离剑。从君王到谋士再到武将,都随身带剑,可以推断剑在汉初仍是步兵的制式武器。从《考工记》里还发现,在汉代,剑是成批量生产且有严格的标准,大小、尺寸等都有具体规定,纳入皇朝专门机构管理。但到了三国时期,史料记录有了变化。董卓想废汉帝找袁绍商量,“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赤壁之战前,孙权“拔刀砍前奏案”确定抗曹方针;刘琮投降曹操并派了一个叫宋忠的人通报刘备,《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明确记载刘备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公元226年,晋武帝司马炎“以咸宁元年,造八千口刀,铭曰司马。”根据以上史料表明,到了三国时期,自战国起军队中大量装备的剑,已经被刀所取代。《三国演义》中刘备持双剑与关张大战吕布的场景,应是文学虚构,不是真实的历史。从西晋以后历代各种史料典籍中,更是找不到剑作为实战装备的任何记载。
三、宝剑退出军用装备原因
一是使用成本高。一把好的龙泉宝剑,制造过程非常复杂,从剑身锻造到剑鞘制作再到装具配置可以细分成上百道工序。2500多年前出土的越王青铜剑,就有剑身添加铬膜的抗氧化防腐处理法;为加强剑刃的战斗力,大都采用百炼钢包铁复合技术,制成真正的钢剑。所以民间三年(甚至十年)炼一剑的说法并非信口开河。《庄子·刻意篇》中言:“夫有干越之剑,柙而藏之,不敢轻用也,宝之至也。”冠之以“宝”字,说明实属罕见难得之兵器。杨泓在其《中国兵器史稿中》也说,“剑之为物,自古迄今,具有一种不可解说的潜势力”。二是对战马使用的变化。《晏子春秋》中说剑用来“直兵推之”,表明剑用于前刺,所以操剑刺杀的士兵称为“直兵”。但从战国末期开始,骑兵作为独立兵种出现。到两汉时期,取代了战车成为成建制的军团,汉武帝就用骑兵军团对匈奴进行了三十多年的征伐。纵横驰骋的大批队骑兵,在高马速冲击下,需靠挥臂劈砍来有效杀伤敌方。这样,劈砍时一侧做刃口一侧做厚脊的刀,就成了比剑更实用的杀敌武器。虽然后期冶炼工艺提高了剑的劈砍功能,但其两刃的力度无法与单刃的刀相比。南北朝后马镫的发明和使用,又使冶炼和铸造工艺逐渐转向刀的如何创新上。宝剑的功能在战场也就渐渐消亡。其功能一是转向于政治领域,成为权力身份的象征。《晋书·舆服志》:“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历代朝廷对重臣权臣,上朝时准许带剑上殿视为殊荣。《资治通鉴》“操(曹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地方政府有违法行为,中央政府会派出钦差大臣并赐上方宝剑,授予其“便宜从事甚至先斩后奏”的特权奔赴处理,地方命官见剑如见君,需行三跪九叩大礼。二是宝剑演化为文化符号,在文学艺术领域大放异彩。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有关龙泉宝剑的诗词层出不穷,如曹植的“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李白的“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施耐庵的“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秋瑾的“休言女子非英雄,夜夜龙泉壁上鸣”等等。
四、结语
“古之言兵者,必言剑。”帝王爱剑为权,将士爱剑为杀敌,豪侠爱剑为仗义,志士爱剑为励志,文人爱剑为抒怀!历经2500余年的龙泉宝剑在中国漫长浩瀚历史中,虽然作为武器的时间不长,但他不仅是一种重要、珍贵的实物兵器,这种“剑气胆魄”,更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观念,并且早已成为传统优秀文化中重要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而永久传承于一代代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心中!
参考文献:
[1]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K].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6
[2]皇甫江.刀剑鉴定[K].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1.5
[3]吴锦荣.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K].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5
[4]吴锦荣.历代龙泉剑诗选[I].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5
关键词:龙泉宝剑;列装时间;落伍原因;地方文献研究;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
春秋末期,越王允常联楚抗吴,越人欧冶子奉命在今浙江省龙泉境内为楚王铸龙渊、太阿、工布三把铁剑。楚王视为镇国之宝,龙泉也因剑得名。从此,龙泉(避唐高祖李渊讳,改县名龙泉)宝剑以其独特的形态、锐利的锋刃、精致的纹饰,成为了中华“剑”的代表!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500多年的铸就历史,龙泉宝剑见证了一个文明古国的兴衰,其自身也经历里了创造发明—标准兵器—身份标志—文化符号的华丽转变。
一、宝剑的兴起
《释名》:“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防检,为防备、防范之意。剑最具是作为防范非常自卫之用。考古发掘表明在商代,装备军队武器中就有青铜短剑。在黄河流域以战车为主的战争形态中,主要是戈、戟的长度武器。但在长江以南水网山地交错地形下以步兵为主的战争中,车战所用戈、戟长且笨重,需近战锋利而轻便的短兵器,剑的功用被体现出来。因此,剑在吴越之地逐渐地兴起。军事上的需要又催生了干将、欧冶子等一批传奇铸剑大师,宝剑的锻制工艺水平也远超中原各国。《考工记》上讲:“吴粤(通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战国策·韩策一》中说:“龙渊、泰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越王允常又令欧冶子为自己铸造了盘郢、纯钩、鱼肠、巨阙、湛盧五把绝世宝剑。欧冶子和龙泉宝剑也随之声誉鹊起,名扬天下。
二、宝剑装备军队的优勢和时间段
战国大争之世,随着车战衰落步兵兴起,剑迎来了黄金时代。《荀子·议兵篇》:“魏氏之武卒,冠胄带剑”。魏国是战国前期中原大国,这段记载表明剑在战国时代已经成为各国士兵的标准武器。冶铁技术的发展,使其在长度和杀伤力两项指标上突破了青铜剑的瓶颈。铸剑工艺产生了用块炼铁渗碳,折叠锻打、淬火长铁剑甚至钢剑,其实战性能远超体短质脆的青铜剑。荆轲刺秦王故事中,荆轲行刺未果,秦王“剑坚,故不可立拔”。后来,“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足以说明秦王所配宝剑之长和杀伤力之大。《史记·项羽本纪》中,“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樊)哙即带剑拥盾而入军门……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刘邦成功逃脱后,范增气的“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主要情节的展开几乎不离剑。从君王到谋士再到武将,都随身带剑,可以推断剑在汉初仍是步兵的制式武器。从《考工记》里还发现,在汉代,剑是成批量生产且有严格的标准,大小、尺寸等都有具体规定,纳入皇朝专门机构管理。但到了三国时期,史料记录有了变化。董卓想废汉帝找袁绍商量,“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赤壁之战前,孙权“拔刀砍前奏案”确定抗曹方针;刘琮投降曹操并派了一个叫宋忠的人通报刘备,《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明确记载刘备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公元226年,晋武帝司马炎“以咸宁元年,造八千口刀,铭曰司马。”根据以上史料表明,到了三国时期,自战国起军队中大量装备的剑,已经被刀所取代。《三国演义》中刘备持双剑与关张大战吕布的场景,应是文学虚构,不是真实的历史。从西晋以后历代各种史料典籍中,更是找不到剑作为实战装备的任何记载。
三、宝剑退出军用装备原因
一是使用成本高。一把好的龙泉宝剑,制造过程非常复杂,从剑身锻造到剑鞘制作再到装具配置可以细分成上百道工序。2500多年前出土的越王青铜剑,就有剑身添加铬膜的抗氧化防腐处理法;为加强剑刃的战斗力,大都采用百炼钢包铁复合技术,制成真正的钢剑。所以民间三年(甚至十年)炼一剑的说法并非信口开河。《庄子·刻意篇》中言:“夫有干越之剑,柙而藏之,不敢轻用也,宝之至也。”冠之以“宝”字,说明实属罕见难得之兵器。杨泓在其《中国兵器史稿中》也说,“剑之为物,自古迄今,具有一种不可解说的潜势力”。二是对战马使用的变化。《晏子春秋》中说剑用来“直兵推之”,表明剑用于前刺,所以操剑刺杀的士兵称为“直兵”。但从战国末期开始,骑兵作为独立兵种出现。到两汉时期,取代了战车成为成建制的军团,汉武帝就用骑兵军团对匈奴进行了三十多年的征伐。纵横驰骋的大批队骑兵,在高马速冲击下,需靠挥臂劈砍来有效杀伤敌方。这样,劈砍时一侧做刃口一侧做厚脊的刀,就成了比剑更实用的杀敌武器。虽然后期冶炼工艺提高了剑的劈砍功能,但其两刃的力度无法与单刃的刀相比。南北朝后马镫的发明和使用,又使冶炼和铸造工艺逐渐转向刀的如何创新上。宝剑的功能在战场也就渐渐消亡。其功能一是转向于政治领域,成为权力身份的象征。《晋书·舆服志》:“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历代朝廷对重臣权臣,上朝时准许带剑上殿视为殊荣。《资治通鉴》“操(曹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地方政府有违法行为,中央政府会派出钦差大臣并赐上方宝剑,授予其“便宜从事甚至先斩后奏”的特权奔赴处理,地方命官见剑如见君,需行三跪九叩大礼。二是宝剑演化为文化符号,在文学艺术领域大放异彩。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有关龙泉宝剑的诗词层出不穷,如曹植的“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李白的“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施耐庵的“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秋瑾的“休言女子非英雄,夜夜龙泉壁上鸣”等等。
四、结语
“古之言兵者,必言剑。”帝王爱剑为权,将士爱剑为杀敌,豪侠爱剑为仗义,志士爱剑为励志,文人爱剑为抒怀!历经2500余年的龙泉宝剑在中国漫长浩瀚历史中,虽然作为武器的时间不长,但他不仅是一种重要、珍贵的实物兵器,这种“剑气胆魄”,更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观念,并且早已成为传统优秀文化中重要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而永久传承于一代代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心中!
参考文献:
[1]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K].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6
[2]皇甫江.刀剑鉴定[K].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1.5
[3]吴锦荣.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K].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5
[4]吴锦荣.历代龙泉剑诗选[I].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