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女教师是一个不容忽视又常被忽视的群体,处于事业与生活的重重压之下,使得这一群体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整个社会都应当重视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并从完善立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女教师自身积极应对等多角度、多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对策探讨。
关键词 高校 女教师 职业倦怠
作者简介:高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诉讼法。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230-02
一、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一)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职业倦怠是指人在工作重压下所产生的身体与精神的疲劳枯竭状态。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巨大,很多职场人士容易身心疲惫,职业倦怠。在这当中,教师属于高发人群,尤其是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精神疲惫,缺乏工作热情,心理枯竭,个人自我评价降低,职业成就感降低,敷衍工作,个人发展停滞,甚至产生离职倾向,对人对事失去耐心,疾病早衰。
(二)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作为高校女教师,由于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与身为教师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面对种种的压力,缺乏足够的内部与外部支撑,因此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1.职场压力
在高校中青年教师中,有着为数众多的女教师,然而其中佼佼者却远少于男教师,究其原因,恐怕不在于其天资差,而是源于其前进的障碍多。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高学历、高职称、科研教学要双赢,身处其中的女教师亦不可能不受到影响。而在高校教师职业评价体系当中,并没有更多地为女性教师创造相对有利与宽松的条件以促进其发展。对男女教师一视同仁,在职称晋升和工作量考核要求方面,没有性别差异。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更不愿意放弃自己,不愿浑浑噩噩。于是,为学历、为职称、为生存、为升职,为更为有利的职场地位,为更好的个人发展,她们要求自己教学好、科研强,以致个人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其中晚婚、晚育、排期怀孕,成为高龄妈妈的不在少数,甚至错过最佳婚龄,成为大龄剩女的也大有人在。而由于生理特点与性别的传统优势,男性教师则可以避免受到上述影响,丛林法则、职场竞争的压力,使得高校女教师必需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和男性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还唯恐会输在终点线上,这种焦虑势必会造成她们缺乏耐心,职业倦怠。
2.家庭压力
来自家庭的重压同样会导致高校女教师身心俱疲,尤其是中青年女教师,正处于职业上升期,但同时也处于家庭包袱最重的时候。在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她们需要成为贤妻、良母、孝媳,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全能主妇,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时间与精力要更多地放到照顾家庭上,因此在事业上会有很长一段时期往往停滞不前或者发展程度较低,这样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边缘化,因此更增加了其抵触情绪与职业倦怠。
二、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对策探讨
(一)完善相关立法
如前所述,在高校中,女教师想要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谋求较高职位,较之男教师而言,困难与障碍较多,必须扭转这种局面。首先应当完善相关立法,切实贯彻男女平等,保护女教师,关注教育。我国《妇女权益保护法》当中对于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做了规定,但较为简单、原则,操作性不强。该法第24条规定:“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第25条规定:“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第26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具体到与教育相关的立法中,无论是在《教师法》还是在《高等教育法》当中,却都没有关于女教师权利与保护的问题,可见这个问题在立法层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不能忽视的是,在教师队伍中,女性一直占很大比重。这一方面是源于教师职业相对稳定,有假期,符合女性在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庭的要求,因此很多女性会选择教师职业,另一方面是由于女性善于表达、善于沟通的特质使然。尤其是高校女教师,更应当是其中的优秀群体。因此,在与教育相关的立法中,增加保护女教师合法权益的条款是十分必要的。如目前我国关于女性哺乳期的假期过短,在子女尚幼的情况下,承担过重的工作任务对于女教师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为了生存,为了保住职位,很多女教师又不得不如此,导致精力不濟,工作效率降低,同时,家庭矛盾重重,这些会加重女教师的心理枯竭,严重透支,恶性循环。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作法,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女教师在怀孕、哺乳等特殊生理时期应当受到的保护,比如规定工作量的减免以及保障措施。而且,根据现实情况,这种保护措施应当延续至其子女正常入托。用人单位不能因此在女教师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进行刁难,同时,应当规定保护女教师的责任主体与责任形式,以利于这些措施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二)营造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
1.整个社会应当充分理解与认同
高校女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家庭重任。对于她们所付出的努力,全社会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第一,社会价值应当被肯定。高校女教师是新时代女性的杰出代表,教书育人,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第二,包括高校女教师在内的所有女性对家庭的贡献应当被肯定。比如,女性生育对社会的贡献,这绝不仅仅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是关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兴旺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女性负担繁重家务劳动,其价值不能够被抹杀,因为这维系了家庭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2.家庭成员应当给予理解与帮助
家庭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绩的有力保障,是一个人在失意时的避风港。对于高校女教师而言,家庭的作用尤甚,特别是来自于配偶的理解支持与帮助,更会助其向上。虽然传统中国社会是“男主外女主内”,但是现在的情形是女性早已迈出家门,与男性一样在职场拼搏,因此,男性不能再以传统的标准要求女性围着锅台转,围着孩子转,而应当与女性一起分担家庭生活的重负。比如对家务劳动的合理分配,对子女教育、照顾老人等问题上的均衡负担等等。唯有如此,才有助于夫妻双方乃至家庭成员的多赢共赢,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生活氛围。 3.高校应当给予更多理解与扶持
(1)给予应有的关爱与支持。女教师在高校教师中占较大比例,因此,做好女教师的工作对于高校而言非常重要。高校要充分考虑到男女差异问题,针对女教师的特殊情况,给予相应的人性化的照顾,在相关政策上给予必要的倾斜。在日常工作中,多多理解與照顾女教师的实际困难,诸如其家庭成员生病或子女年幼尚需照顾等问题,批准其合理的请假要求并对其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安排。在工作量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正在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女教师的现实需要,减免其工作量。虽然目前高校一般都能做到减免产假期间的工作量,但是我国职业女性的产假过短确是不争的事实,严格讲,子女入托之前女教师的工作量均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减免,并且不能因此对其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进行刁难。院校领导应当多多深入了解女教师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设身处地,急其所急,想其所想,更多地为女性教师构建宽松的环境以促进其发展。
另外,在高校中,应当普遍成立妇联组织,保护女教师的合法权益,同时,针对她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困惑,进行及时的解决与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至因为孤立无援而心理枯竭,职业倦怠。
(2)创造职业发展的机会与空间。高校女教师中,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是佼佼者,因此在进入职场后,对自己会有更多的要求,希望获得成就与社会的认可。但是很多高校缺乏对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在职业教育和培训学习等方面的支持,总体上缺乏更多的提高的机会与空间,使这一群体对自我职业发展前景产生消极心理,积极性受到挫伤。因此,高校应当有计划地推动女教师的发展,保证资金与人员的投入,组织与鼓励女教师参与各类短期或中长期职业教育与学习培训,增加女教师进修机会,设立针对女教师的科研项目,设置专门的奖励,使她们有更多的机会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重拾自信,以满足其职业发展的需要,缓解源于职业生涯前景的压力,避免产生职业倦怠。
(三)女教师自身应当积极应对
谋求职业发展是立身之本。高校女教师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渐进的生涯规划。一般而言,女性的职业生涯呈现马鞍形特点,中间低两头高。在生育、哺乳、子女年幼时期,职业表现处于马鞍形的低端,而在此前与此后则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规律,正是女性的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女教师自身,对此首先要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要明白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在处于马鞍形低端时,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要以平和与欣赏的的心态面对自己与他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与家庭观,在家庭与工作之间找到平衡点。认真工作同时认真生活,照顾好家人与自己。自我认同,心里扶持,适当倾诉,心理调适,尝试适合自己的减压的方法,自我进行压力疏导,比如培养一定的业余爱好,增强体育运动,不要让做家务成为唯一的锻炼方式。与家人建立良性互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自己有幸福感。找时间外出旅游散心、多与同事沟通交流,特别是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生活与工作的经验,常与新朋老友联系,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保持心态的轻松与年轻,使自己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设置一个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与上进心,这些都有利于远离职业倦怠。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尊重女性,如何为高校女教师提供良好的、相对宽松的发展条件,是值得我们认真、深入思考的。解决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应当从国家法律政策层面、社会大环境、家庭、高校、女教师自身等诸多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给她们以全方位的支撑,在更高的程度、更深的层次上实现性别平等,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这一群体更好地投入工作,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更多地贡献社会。
参考文献:
[1]曹雨平、杨文奇.说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病.经济日报.2005-5-25(14).
[2]张晓杰、金文姬.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分析.大连大学学报.2006(3).
[3]张晓明.妇女参与高等教育特殊性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1999(4).
[4]马萍、朱浩.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关键词 高校 女教师 职业倦怠
作者简介:高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诉讼法。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230-02
一、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一)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职业倦怠是指人在工作重压下所产生的身体与精神的疲劳枯竭状态。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巨大,很多职场人士容易身心疲惫,职业倦怠。在这当中,教师属于高发人群,尤其是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精神疲惫,缺乏工作热情,心理枯竭,个人自我评价降低,职业成就感降低,敷衍工作,个人发展停滞,甚至产生离职倾向,对人对事失去耐心,疾病早衰。
(二)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作为高校女教师,由于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与身为教师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面对种种的压力,缺乏足够的内部与外部支撑,因此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1.职场压力
在高校中青年教师中,有着为数众多的女教师,然而其中佼佼者却远少于男教师,究其原因,恐怕不在于其天资差,而是源于其前进的障碍多。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高学历、高职称、科研教学要双赢,身处其中的女教师亦不可能不受到影响。而在高校教师职业评价体系当中,并没有更多地为女性教师创造相对有利与宽松的条件以促进其发展。对男女教师一视同仁,在职称晋升和工作量考核要求方面,没有性别差异。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更不愿意放弃自己,不愿浑浑噩噩。于是,为学历、为职称、为生存、为升职,为更为有利的职场地位,为更好的个人发展,她们要求自己教学好、科研强,以致个人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其中晚婚、晚育、排期怀孕,成为高龄妈妈的不在少数,甚至错过最佳婚龄,成为大龄剩女的也大有人在。而由于生理特点与性别的传统优势,男性教师则可以避免受到上述影响,丛林法则、职场竞争的压力,使得高校女教师必需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和男性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还唯恐会输在终点线上,这种焦虑势必会造成她们缺乏耐心,职业倦怠。
2.家庭压力
来自家庭的重压同样会导致高校女教师身心俱疲,尤其是中青年女教师,正处于职业上升期,但同时也处于家庭包袱最重的时候。在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她们需要成为贤妻、良母、孝媳,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全能主妇,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时间与精力要更多地放到照顾家庭上,因此在事业上会有很长一段时期往往停滞不前或者发展程度较低,这样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边缘化,因此更增加了其抵触情绪与职业倦怠。
二、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对策探讨
(一)完善相关立法
如前所述,在高校中,女教师想要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谋求较高职位,较之男教师而言,困难与障碍较多,必须扭转这种局面。首先应当完善相关立法,切实贯彻男女平等,保护女教师,关注教育。我国《妇女权益保护法》当中对于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做了规定,但较为简单、原则,操作性不强。该法第24条规定:“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第25条规定:“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第26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具体到与教育相关的立法中,无论是在《教师法》还是在《高等教育法》当中,却都没有关于女教师权利与保护的问题,可见这个问题在立法层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不能忽视的是,在教师队伍中,女性一直占很大比重。这一方面是源于教师职业相对稳定,有假期,符合女性在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庭的要求,因此很多女性会选择教师职业,另一方面是由于女性善于表达、善于沟通的特质使然。尤其是高校女教师,更应当是其中的优秀群体。因此,在与教育相关的立法中,增加保护女教师合法权益的条款是十分必要的。如目前我国关于女性哺乳期的假期过短,在子女尚幼的情况下,承担过重的工作任务对于女教师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为了生存,为了保住职位,很多女教师又不得不如此,导致精力不濟,工作效率降低,同时,家庭矛盾重重,这些会加重女教师的心理枯竭,严重透支,恶性循环。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作法,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女教师在怀孕、哺乳等特殊生理时期应当受到的保护,比如规定工作量的减免以及保障措施。而且,根据现实情况,这种保护措施应当延续至其子女正常入托。用人单位不能因此在女教师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进行刁难,同时,应当规定保护女教师的责任主体与责任形式,以利于这些措施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二)营造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
1.整个社会应当充分理解与认同
高校女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家庭重任。对于她们所付出的努力,全社会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第一,社会价值应当被肯定。高校女教师是新时代女性的杰出代表,教书育人,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第二,包括高校女教师在内的所有女性对家庭的贡献应当被肯定。比如,女性生育对社会的贡献,这绝不仅仅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是关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兴旺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女性负担繁重家务劳动,其价值不能够被抹杀,因为这维系了家庭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2.家庭成员应当给予理解与帮助
家庭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绩的有力保障,是一个人在失意时的避风港。对于高校女教师而言,家庭的作用尤甚,特别是来自于配偶的理解支持与帮助,更会助其向上。虽然传统中国社会是“男主外女主内”,但是现在的情形是女性早已迈出家门,与男性一样在职场拼搏,因此,男性不能再以传统的标准要求女性围着锅台转,围着孩子转,而应当与女性一起分担家庭生活的重负。比如对家务劳动的合理分配,对子女教育、照顾老人等问题上的均衡负担等等。唯有如此,才有助于夫妻双方乃至家庭成员的多赢共赢,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生活氛围。 3.高校应当给予更多理解与扶持
(1)给予应有的关爱与支持。女教师在高校教师中占较大比例,因此,做好女教师的工作对于高校而言非常重要。高校要充分考虑到男女差异问题,针对女教师的特殊情况,给予相应的人性化的照顾,在相关政策上给予必要的倾斜。在日常工作中,多多理解與照顾女教师的实际困难,诸如其家庭成员生病或子女年幼尚需照顾等问题,批准其合理的请假要求并对其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安排。在工作量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正在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女教师的现实需要,减免其工作量。虽然目前高校一般都能做到减免产假期间的工作量,但是我国职业女性的产假过短确是不争的事实,严格讲,子女入托之前女教师的工作量均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减免,并且不能因此对其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进行刁难。院校领导应当多多深入了解女教师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设身处地,急其所急,想其所想,更多地为女性教师构建宽松的环境以促进其发展。
另外,在高校中,应当普遍成立妇联组织,保护女教师的合法权益,同时,针对她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困惑,进行及时的解决与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至因为孤立无援而心理枯竭,职业倦怠。
(2)创造职业发展的机会与空间。高校女教师中,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是佼佼者,因此在进入职场后,对自己会有更多的要求,希望获得成就与社会的认可。但是很多高校缺乏对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在职业教育和培训学习等方面的支持,总体上缺乏更多的提高的机会与空间,使这一群体对自我职业发展前景产生消极心理,积极性受到挫伤。因此,高校应当有计划地推动女教师的发展,保证资金与人员的投入,组织与鼓励女教师参与各类短期或中长期职业教育与学习培训,增加女教师进修机会,设立针对女教师的科研项目,设置专门的奖励,使她们有更多的机会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重拾自信,以满足其职业发展的需要,缓解源于职业生涯前景的压力,避免产生职业倦怠。
(三)女教师自身应当积极应对
谋求职业发展是立身之本。高校女教师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渐进的生涯规划。一般而言,女性的职业生涯呈现马鞍形特点,中间低两头高。在生育、哺乳、子女年幼时期,职业表现处于马鞍形的低端,而在此前与此后则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规律,正是女性的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女教师自身,对此首先要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要明白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在处于马鞍形低端时,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要以平和与欣赏的的心态面对自己与他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与家庭观,在家庭与工作之间找到平衡点。认真工作同时认真生活,照顾好家人与自己。自我认同,心里扶持,适当倾诉,心理调适,尝试适合自己的减压的方法,自我进行压力疏导,比如培养一定的业余爱好,增强体育运动,不要让做家务成为唯一的锻炼方式。与家人建立良性互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自己有幸福感。找时间外出旅游散心、多与同事沟通交流,特别是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生活与工作的经验,常与新朋老友联系,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保持心态的轻松与年轻,使自己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设置一个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与上进心,这些都有利于远离职业倦怠。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尊重女性,如何为高校女教师提供良好的、相对宽松的发展条件,是值得我们认真、深入思考的。解决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应当从国家法律政策层面、社会大环境、家庭、高校、女教师自身等诸多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给她们以全方位的支撑,在更高的程度、更深的层次上实现性别平等,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这一群体更好地投入工作,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更多地贡献社会。
参考文献:
[1]曹雨平、杨文奇.说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病.经济日报.2005-5-25(14).
[2]张晓杰、金文姬.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分析.大连大学学报.2006(3).
[3]张晓明.妇女参与高等教育特殊性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1999(4).
[4]马萍、朱浩.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中国电力教育.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