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然流产与胚胎染色体核型的关系,及绒毛细胞培养法分析染色体核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胚胎停止发育的1 983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孕妇自然流产胚胎的绒毛组织均在清宫手术时无菌条件下采集,并采用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及染色体G显带技术制备染色体标本,并对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
结果1 983例自然流产胚胎的绒毛组织标本中,除取材不合格的标本,细胞培养成功并进行核型分析的标本共1 770例(89.98%,1 770/1 967)。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标本1 038例(58.64%,1 038/1 770),以非整倍体最为常见,依次为16三体、45,X、22三体、2三体、21三体、15三体;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标本37例,以平衡易位和罗伯逊易位常见。自然流产的胚胎中,女性胚胎1 080例(61.02%,1 080/1 770),男性胚胎690例(38.98%,690/1 770);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中,女性胚胎596例(57.42%,596/1 038),男性胚胎442例(42.58%,442/1 0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1)。自然流产孕妇的中位年龄为30岁(16~46岁),35岁及以上孕妇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发生率为68.38%(240/351),较35岁以下孕妇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发生率(56.24%,798/1 419)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0,P<0.01)。
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染色体核型异常有一定的集中性。孕妇的年龄及胚胎的性别,均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采用绒毛细胞培养法分析自然流产胚胎的染色体核型,对自然流产的病因分析及指导再次妊娠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