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垃圾?看看各国怎么分类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iwang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7月1日起,上海市官方正式明確了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地游客,开罚单的规定。其中,个人混投垃圾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可罚5万元。
  一句“你是什么垃圾”也因此一时成为流行语,就连打开手机小程序,都是垃圾分类的测试题。在几乎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情况下,魔都民众开始对“垃圾分类”感到恐慌,他们正在被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折磨得晕头转向。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台《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确立了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的规定。到了2003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进一步规定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图形符号,帮助市民加强相关观念的塑造。而直到今天,中国才终于确立了从严处罚的标准。

  在日本乱扔垃圾不是违反规定,而是违反“废弃处置法”的,会被警察直接拘捕。

  那么,那些先我们一步推行垃圾分类的国家,都分别怎么做?

德国:配套完整


  垃圾分类,始于德国。1904年,德国政府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标准,同步设置了“环境警察”,进行监督和执行处罚。一旦发现乱倒垃圾,就会发警告信、罚单,不服从者甚至有可能被赶出居所。
  到了1972年,德国通过了首部《废物避免产生和废物管理法》,开始对垃圾进行系统性的处理。
  制定规则格外严谨的德国,将生活垃圾分为七大类:厨余垃圾、废纸张、包装材料、废旧玻璃、其他垃圾、大型废弃物以及特殊垃圾;相应地,也设置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例如,代表厨余垃圾的棕色桶,代表废纸张的蓝色桶,代表包装材料的黄色桶,以及代表其余垃圾的黑色桶。
  在一般居民家中,各户可根据自己产生的垃圾量,确定所需垃圾桶的大小。城市环卫局会定期上门收取和清空垃圾桶。一般去德国读书的留学生,在入住宿舍时,也会有“外国学生委员”来介绍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原则,并同时进行监督管理。
  历经100多年的实践后,垃圾分类的概念对于德国人来说,真的已经成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德国垃圾处理系统的一大特色就是闭合循环。这也是目前中国进行垃圾分类试点时,想要实现的目标。
  所谓闭合循环系统,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有的生产商和经销商,都必须对产品流通中产生的垃圾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和分类。可回收的,就循环再利用;最终剩余的,无法被回收利用的,就进行无害化处理。整个处理的流程,呈现出闭合的循环圈,不会产生多余的垃圾堆积。
  德国之所以能建成如此完整的垃圾处理体系,和其配套设施做得好,以及从业人员的高度专业化,密不可分。超过25万从业人员,从工程师、公务员到技术工人,全部涵盖。一些大学还设立了垃圾处理方面的专业和课程,同时还提供相应人员的培训项目。

日本:教育先行


  提到垃圾分类,不可不说日本。日本的垃圾分类非常细致,比上海更夸张。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可燃和不可燃外,资源性垃圾还具体分为干净的塑料、纸张、旧报纸杂志、旧衣服、塑料饮料瓶、听装饮料瓶、玻璃饮料瓶等。所以,在街边的一套垃圾桶,一般有四五个以上。
  除此之外,更换电视、冰箱和洗衣机等大型家电,必须与专门的电器店或收购商联系,同时支付一定的处理费用。大件的垃圾一年只能扔4件,超过的话就要另付钱。
  更麻烦的还有扔垃圾的时间。因为厨余垃圾会产生味道,所以可燃垃圾一周有两次回收的时间,而其他的资源垃圾,一周只回收一次。具体时间各地区不一样。居民需要在弄清当地规定的情况下,在垃圾清运的当天早晨8点前,把垃圾堆放到指定地点。一旦错过时间,只能攒着下次再扔。
  尽管严苛又琐碎,日本人却一直将垃圾分类执行得很到位。一方面,少不了政府的强制管理—在日本乱扔垃圾不是违反规定,而是违反“废弃处置法”的,会被警察直接拘捕,并伴有3万~5万日元的罚款。
  另一方面,社会大众都在生活细节中普及着分类的观念。例如,每一类垃圾都有相应的垃圾袋出售;超市中商品的外包装上,也会注明此类包装属于哪类可回收资源。无形中,大众的分类观念就被慢慢培养而成。
  在日本,垃圾分类的概念已经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孩子从懂事起,就由母亲手把手教着分类。幼儿园也会给小朋友教授环保知识,并鼓励他们督促长辈遵守规定。

美国:全面立法


  1976年,美国国会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使之成为美国处理固体垃圾和危险废物的主要参考法律。为了与法律配套,美国环保局又进一步细化并出台了上百条关于垃圾排放、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回收利用的规定、规划和指南等。
2019年3月14日,日本德岛,工人在垃圾处理中心为杂志和报纸分类

  而每个州,会在这样的联邦法律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制定自己的法规。
  例如,伊利诺伊州2008年颁布了《电子废弃物回收法》,要求电子类制造商必须回收或再利用电子废弃物;2013年,关闭了该州最后一座城市固体垃圾焚烧炉。
  又如,旧金山早在1989年就发行《综合废弃物管理法令》,要求各行政区实现50%废弃物通过削减和再循环的方式进行处理,未达到要求的区域管理人员,会被处以每天1万美元的行政罚款。
  只不过美国法律体系虽完善,但由于复杂的移民成分,民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水平参差不齐。也有美国人因为各州规定不同,在搬家后无法快速融入新的垃圾管理模式。目前,有关这一问题,美国政府也试图通过加强教育来改进。

丹麦

其他文献
被围困的特诺奇提特兰城  最早只是少数居民普通的咳嗽,看似是平常的症状,却迅速蔓延开来,接着是鼻子出血,再然后,患者们的膀胱出现明显的疾病。人们根本无力控制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大量人口死亡之后,随处可见腐烂的尸体,恶臭四溢,再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处理,犬类和秃鹫吞噬啃啮了这些尸体。死神收割了接近一半的劳动力,当父辈和祖辈都被传染去世后,许多人一出生就成了孤儿,这场瘟疫带来的影响,伴随着终生。  这是发
蚊子排列在药筒中,头部位于断头刀之间  “蚊子断头台”背后的想法是这样的:至少按照18世纪的标准来说,如果你要对某人处以刑罚,完全可以有效、人道地做到这一点。用斧头或剑斩首,可能会受到一些谴责—在“文明”社会中,用这种方式执行正义是不可接受的。但另一方面,断头台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手术般的、有条不紊的结束生命的方法。  疟疾—这一在2016年造成44万人死亡的疾病,让蚊子得到了同样的“人道”待遇。为
中國台湾极大地保留了传统的民间信仰,如现在依然流行却备受争议的童乩  自从人类存在以来,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相信给予生命可能性的信仰。信仰就是生活的理解与感知,因为它,人类才不至于毁灭自己,而继续存活。它是我们赖以活下去的动力。  托尔斯泰如是说。巫觋  宗教可算是人类最习以为常、又最无法理解的现象了。“哪里有生命,哪有就有给予生命可能性的信仰”,这话是不错的。宗教体验给予人的深度意义感,恐怕是世
《流浪地球》票房已破40亿。  刘慈欣成为了电影产业中的大IP,这很难得。如果横向比较的话,早年间被拍摄的热门读物,大多被质疑为“圈钱之作”,口碑彻底败坏,或毁大于誉。  刘慈欣则走在相反的方向上。《流浪地球》已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之作,好评如潮,他的其他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受到关注,最被重视的当然是《三体》。  “黑暗森林法则”,即是源自《三体》。它的理论引述如下: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7月10日下令,将位于伊斯坦布尔的世界文化遗产—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的定位,从博物馆改为清真寺。  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改变用途,引发了世界舆论的哗然。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延续近1500年的大教堂  自从拜占庭(东罗马)帝王查士丁尼一世于537年在当时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修建了圣索菲亚大教堂,近1500年间历经无数次的大小地震
切尔诺贝利的森林火灾从4月4日开始,截至4月21日上午,大火仍未完全撲灭。火势逐渐蔓延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距离核废料储存点仅2公里。现场辐射值为0.34μSv/h,高于人体能承受的辐射安全值0.1μSv/h。木星云层NASA公布一张“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在4月10日拍摄的照片。照片通过色彩增强展现木星北半球的漩涡状云层,颜色较亮区域代表上升气流,暗部代表更厚的云层。
阿根廷北部城市卡洛斯帕斯的一只德国牧羊犬在为主人守墓11年后因病离世。这只忠犬名叫“船长”,在2006年3月其主人逝世后,“船长”便失去踪迹。2007年1月,人们在它主人的墓地旁发现了“船长”的身影。在11年的时间里,“船长”一直在主人墓旁为其守墓,而它的饮食则由当地动物保护团体负责。后来,“船长”逐渐出现器官衰竭等问题。2017年2月18日,“船長”因病离世。目前当地正计划为其建立铜像,以表示纪
钱克锦  三年多来,英国政坛因为“脱欧”闹得沸反盈天,从新闻看,“动荡”和对峙程度堪比中东乱局。世人看得很不耐烦:是去是留,你倒是干脆一点,何必犹抱琵琶,反反复复?  英国议会和政府岂不想果断行事?然而,“脱欧”称得上英国几十年来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决策,“影响几代人”,也是“脱欧”和“亲欧”的一次会战,因此双方争夺尤其激烈。  英国“疑欧”的历史悠久,或因习惯或怀念隔着英吉利海峡操控欧陆形势的情形,
从入狱到离开美国  2004年,叶海亚和塔妮亚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在加利福尼亚,之后举家搬往达拉斯。一年后,叶海亚在Rackspace公司找了一份数据工程师的工作。每天晚上,他会混迹在极端分子论坛上,并为一家加拿大极端分子新闻网站提供技术支持。叶海亚  2006年8月8日,叶海亚拿到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理事会一名员工的密码,意图黑掉这家网站。不过由于技术不过关,叶海亚很快被Rackspace揪了出来,紧
2019年10月,破冰船"极星"号被困在北冰洋中部的厚海冰中,这是茫茫"空无"中的唯一地标。另一艘破冰船"阿卡德米克·费多罗夫"号,带着大量的物资和人员慢慢靠近"极星"号。科学家和船员们在船的平台上排成一排,紧握着结冰的栏杆,他们可以看到几步之外同事们的笑脸,彼此却相隔两个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