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散居孤儿处于社会地位的边缘地带,在孤儿群体中,农村散居孤是一个易被大众忽略的群体。基于项目对农村散居孤儿的了解,发现农村散居孤儿情感社会化水平普遍偏低。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来分析影响农村散居孤儿情感社会化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农村散居孤儿;情感社会化;社会生态系统
孤儿是一个多重脆弱的特殊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与城市集中供养模式相比较,农村散居孤儿的社会支持相对薄弱,农村孤儿普遍属于家庭寄养,社会帮助更注重于物质与经济的帮助,较少对孤儿的情感与心理层面进行干预和支持。从现状来看,我国孤儿群体中大部分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和情感问题。情感社会化伴随人的全部生命过程,情感的发展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农村散居孤儿的情感社会化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一、概念界定
1.农村散居孤儿
农村散居孤儿一般是指生活在农村,采用以家庭和亲属网络为主的抚养模式的农村孤儿。孤儿这个特殊的群体有很多学者对其各方面进行研究,政府出台的文件也会从不同角度对孤儿进行界定。本文根据民政部、国务院办公厅、《未成年保护法》等综合整理,孤儿界定可分为:1.父母均缺位,主要是父母死亡、失踪;2.父亲缺位即父亲死亡或失踪,母亲改嫁且不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3父母健在但因精神疾病或是服刑致使双方皆不愿意或无法承担抚养义务;4.抚养人死亡。
2.情感社会化
情感社会化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主要是将社会中的情感文化和情感价值观灌输给社会成员,传播社会文化,使其行为紧紧围绕社会文化进行,形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同时也可在其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情感能力和互动技能,逐渐学会扮演合乎社会期待的社会角色并承担其社会角色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使情感符合社会主流,从而真正的掌握和习得担任情感角色的本领。通俗来说,情感社会化就是个体从生物人到社会人过程中学会并培养符合社会大众思想的情感文化以及行为。
二、农村散居孤儿情感社会化现状
1.情感知识的不足
情感知识主要指的是情感词汇、情感观念以及一些情感制度和规范等,会因为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等客观因素不同出现差异和分化。而处在农村中的孤儿,社会环境比较单一,社会文化相对城市是比较落后的,社会资源和社会位置也是处在边缘处,无法获得很丰富和充实的情感知识。
在笔者研究对象中该现象也普遍存在,例如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无秩序感、对工作员的无畏惧感;在日常学习交流中,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待人不够尊重和宽容等情况。特别是在表达自己愤怒情感时,常常是用吼叫的方式并非通过语言等方式。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孤儿在情感观念、情感规范上的知识匮乏,也就是孤儿情感知识上的不足。
2.情感价值观出现偏差
情感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情感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情感评价和情感意向。而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两者的矛盾和作用会引起一系列关于价值观的问题,而其中一些价值观会随着以网络、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形式传播给儿童。情感价值观主要包括以国家主义情感为主的和以个人主义为主的情感价值观。
通常来说,孤儿个人主义为主的情感价值观出现的偏差多于国家主义为主的情感价值观。国家主义为主的情感价值观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校、家庭,两者对孩子的爱国教育灌输的比较多,且这些特殊群体,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关照,对国家、政府常常包含着感激之情,符合社会主流情感。反而以个人主义为主的情感价值观则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偏差,例如面对“别人给予帮助是否要回报”、“遇到乞讨人员是否要给予帮助”等等问题中,多数孤儿都处于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3.消极情感态度偏多
情感态度通常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对事物的看法。为清楚简明的了解服务对象近来的情绪体验和情感态度,对此进行了PANAS(积极与消极情感量表),该量表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一共20道5分制题目。笔者在散居孤儿服务项目中随机抽取6位进行测量,记分如下:
从量表的测量结果来看,服务对象的消极情绪均超过消极情绪总分的一半,可以看出近一个月服务对象消极情绪较多且情感态度状况并非乐观。量表中“孤独的”、“害怕的”“警觉的”“哀伤的”选择分数较高,这些形容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孤儿普遍的消极情绪以及内心的心理感受,
三、农村散居孤儿情感社会化问题成因分析
1.微观系统:自身系统与家庭系统
农村孤儿的微观系统多是指与主体有着密切联系的环境,主要包含了家庭、朋辈群体和自身。不仅为孤儿提供了物质的支持和直接照顾,同时还为树立孤儿的积极情感和自身情感的调节而努力。总之一切促进孤儿情感社会化发展和提高情感能力都是微观系统所应关注的。
(1)家庭系统分析
家庭作为库利所说的首属社会群体,是個体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保障,也是个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但孤儿身份的特殊,原生家庭系统的不完善,父母角色的缺失使得孤儿们在一个并不完善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在农村中,虽然孤儿仍有监护人照顾,但大多也只是停留在生活照顾上。长此以往,孤儿的情感和心理受到忽视,情绪得不到表达,会影响孤儿积极情感的形成。另外,在年幼时,家庭是孩子获得情感的最初场所,父母是孩子们情感教育最好的老师,恰恰孤儿失去的是情感社会化形成的最重要和做基础的场所。
(2)孤儿自身系统分析
孤儿的自身系统即孤儿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的能力以及自身相应的生理特征。一般定义上的孤儿都是18岁以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均处于发育阶段。其基本特点是意志对行为的控制不够成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对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内部控制和调节不够完善,喜欢模仿。对世间事件的看法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行为容易激进,没有稳定处事态度和情感规范。特别是一些负面、恶劣事件对于孤儿情感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孤儿性格多内向、敏感、胆怯,受挫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容易采取消极的方式来逃避问题;另外笔者发现,照顾者出于担心和关照,生活上由照顾者一手打理,很少让孤儿独立的去完成一件事。 2.中观系统:社区、学校与朋辈群体分析
农村孤儿的中观系统主要是指与主体的关系没有微观系统那么紧密直接,但也决定了孤儿情感发展的方向和程度。比如孤儿所在的社区,学校和以及朋辈群体。
(1)社区分析
社区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①。而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它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涉及的人数更多、传播的范围更广,这也使得孤儿的特殊身份在农村社区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这种特殊身份的存在有时多会变为村民饭后的谈资,尤其是父母因犯罪而死亡的孤儿,很容易被贴上“罪犯的小孩”的标签,这种污名化的标签在很大程度上先入为主,理所当然的认为罪犯的后代会“遗传”犯罪因子,在这种满是怀疑和污名化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会较封闭、待人警惕、甚至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产生一定的仇恨并报复于他人身上。
另外农村社区内很少有面向孤儿心理层面的社区活动,多是经济、物质上有一定的帮助,虽缓解了物质上的困扰,但并没有降低他们的无助感和面对环境的无能感。而且通常在进行物质帮助时,会在村中的公告栏进行名单公布。公示的确会增加财务的透明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构成对孤儿的二次伤害,会让孤儿有一种受特殊待遇的羞耻感以及自卑等负面的情感产生。
(2)学校分析
学校是除家庭外第二个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人类早期成长的核心。学校主要通过课程、教师、同学等群体共同构成了孤儿情感社会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农村中的很多学校和老师重主课而忽略心理教育,并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排入日常教学中。这种情况并非特例,而是农村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学校对心理层面的教育非常不重视,一方面使得孤儿自身对心理健康的不关注和不重视;另一方面也使得孤儿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学校在情感教育角色上的缺失使得本就家庭环境中父母教育角色的缺失的孤儿在情感学习上更加困难。
(3)同辈群体分析
同辈群体是指在年龄、兴趣、认知、价值观等方面较接近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初级群体。能够形成良好的同辈群体关系是孤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同辈关系能带来情感技能上的提升,反之则会阻碍,甚至会产生反社会人格。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孤儿与同辈群体的联系紧密,交往频繁,彼此有着很大的影响。一项关于孤儿选择朋友的调查中发现,相比正常家庭孩子,孤儿更喜欢与同类孩子交往,有同病相怜的倾向,而这种单一的同辈群体关系更容易使孤儿感到孤独和无助,也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严重者则认为生活没有希望。而孤儿更愿意与同类孩子交往的原因可能是正常家庭的孩子对孤儿的排斥和轻视,常会被嘲笑、欺负,而祖父辈的抚养者沒有威严解决这类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孤儿的无力感和孤独感。
3.宏观系统:社会文化分析
农村孤儿的宏观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广泛的系统,也是影响面最大的一个系统,从宏观来分析影响农村孤儿情感社会化水平的因素较为丰富,主要包括社会传统文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大众传媒。
(1)法律法规分析
目前政策公布偏向于信息化,并伴随一定的新闻报道,若不是时刻关注,很难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对于农村的孤儿家庭很难及时更新政策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就法律本身而言,涉及孤儿相关法律、政策都侧重于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补贴,很少有针对心理层面。同时受计划生育的政策的影响,家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孤儿也大多是没有兄弟姐妹,而在寄养家庭中孤儿更愿意与自己亲密的人分享和表达情绪,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和互动的对象,长期以往情感表达得不到满足、情感知识和能力难以提升和锻炼,因此相对与同龄人来说,情感社会化的水平也偏低。
(2)社会文化分析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提起孤儿大家想到的都是诸如“可怜”、“没教养”等消极词汇。若孤儿长期处在这种消极的环境中,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孤儿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会受外界负面评价的影响;或是在情感的表达和认识上多以负面消极情绪为主。
其次我们国家现处于转型期间,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稳定并统一的社会价值观,同时价值评判标准不统一。如今,越来越多的恶劣事件通过网络来曝光,若没有及时引导或是解决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对涉世未深的孤儿来说,很难凭借自身现有的道德知识对社会现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若没有及时把控好,极有可能出现一定由消极情感引发的行为偏差,甚至是反社会的人格及暴力行为。
四、总结
从本主要立足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人放于系统中来分析,而不是将人视为一个与社会环境割裂开的个体。因此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能分析孤儿所处环境内各系统间的关系,让我们能更全面的了解服务对象并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情感社会化水平滞后的原因。然而由于情感社会化研究较少,而针对农村孤儿情感社会化的文献更少。笔者在行文过程中,努力收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结论,但因研究结果的有限性加上笔者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限,理论知识方面总体还不够完善,希望今后能继续学习和研究,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景萍.情感社会学[M].三联书店,2008
[2]鞠晶.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C村寄养点孤残儿童服务评估与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于澄姣.农村散居孤儿社会福利政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132—136.
[5]李燕燕,刘开琼.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02)
注释:
①项继权.论我国农村社区的范围和边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07)
作者简介:周密(1993-),女,汉,浙江省金华市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工作。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1004)
关键词:农村散居孤儿;情感社会化;社会生态系统
孤儿是一个多重脆弱的特殊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与城市集中供养模式相比较,农村散居孤儿的社会支持相对薄弱,农村孤儿普遍属于家庭寄养,社会帮助更注重于物质与经济的帮助,较少对孤儿的情感与心理层面进行干预和支持。从现状来看,我国孤儿群体中大部分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和情感问题。情感社会化伴随人的全部生命过程,情感的发展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农村散居孤儿的情感社会化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一、概念界定
1.农村散居孤儿
农村散居孤儿一般是指生活在农村,采用以家庭和亲属网络为主的抚养模式的农村孤儿。孤儿这个特殊的群体有很多学者对其各方面进行研究,政府出台的文件也会从不同角度对孤儿进行界定。本文根据民政部、国务院办公厅、《未成年保护法》等综合整理,孤儿界定可分为:1.父母均缺位,主要是父母死亡、失踪;2.父亲缺位即父亲死亡或失踪,母亲改嫁且不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3父母健在但因精神疾病或是服刑致使双方皆不愿意或无法承担抚养义务;4.抚养人死亡。
2.情感社会化
情感社会化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主要是将社会中的情感文化和情感价值观灌输给社会成员,传播社会文化,使其行为紧紧围绕社会文化进行,形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同时也可在其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情感能力和互动技能,逐渐学会扮演合乎社会期待的社会角色并承担其社会角色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使情感符合社会主流,从而真正的掌握和习得担任情感角色的本领。通俗来说,情感社会化就是个体从生物人到社会人过程中学会并培养符合社会大众思想的情感文化以及行为。
二、农村散居孤儿情感社会化现状
1.情感知识的不足
情感知识主要指的是情感词汇、情感观念以及一些情感制度和规范等,会因为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等客观因素不同出现差异和分化。而处在农村中的孤儿,社会环境比较单一,社会文化相对城市是比较落后的,社会资源和社会位置也是处在边缘处,无法获得很丰富和充实的情感知识。
在笔者研究对象中该现象也普遍存在,例如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无秩序感、对工作员的无畏惧感;在日常学习交流中,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待人不够尊重和宽容等情况。特别是在表达自己愤怒情感时,常常是用吼叫的方式并非通过语言等方式。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孤儿在情感观念、情感规范上的知识匮乏,也就是孤儿情感知识上的不足。
2.情感价值观出现偏差
情感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情感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情感评价和情感意向。而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两者的矛盾和作用会引起一系列关于价值观的问题,而其中一些价值观会随着以网络、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形式传播给儿童。情感价值观主要包括以国家主义情感为主的和以个人主义为主的情感价值观。
通常来说,孤儿个人主义为主的情感价值观出现的偏差多于国家主义为主的情感价值观。国家主义为主的情感价值观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校、家庭,两者对孩子的爱国教育灌输的比较多,且这些特殊群体,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关照,对国家、政府常常包含着感激之情,符合社会主流情感。反而以个人主义为主的情感价值观则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偏差,例如面对“别人给予帮助是否要回报”、“遇到乞讨人员是否要给予帮助”等等问题中,多数孤儿都处于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3.消极情感态度偏多
情感态度通常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对事物的看法。为清楚简明的了解服务对象近来的情绪体验和情感态度,对此进行了PANAS(积极与消极情感量表),该量表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一共20道5分制题目。笔者在散居孤儿服务项目中随机抽取6位进行测量,记分如下:
从量表的测量结果来看,服务对象的消极情绪均超过消极情绪总分的一半,可以看出近一个月服务对象消极情绪较多且情感态度状况并非乐观。量表中“孤独的”、“害怕的”“警觉的”“哀伤的”选择分数较高,这些形容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孤儿普遍的消极情绪以及内心的心理感受,
三、农村散居孤儿情感社会化问题成因分析
1.微观系统:自身系统与家庭系统
农村孤儿的微观系统多是指与主体有着密切联系的环境,主要包含了家庭、朋辈群体和自身。不仅为孤儿提供了物质的支持和直接照顾,同时还为树立孤儿的积极情感和自身情感的调节而努力。总之一切促进孤儿情感社会化发展和提高情感能力都是微观系统所应关注的。
(1)家庭系统分析
家庭作为库利所说的首属社会群体,是個体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保障,也是个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但孤儿身份的特殊,原生家庭系统的不完善,父母角色的缺失使得孤儿们在一个并不完善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在农村中,虽然孤儿仍有监护人照顾,但大多也只是停留在生活照顾上。长此以往,孤儿的情感和心理受到忽视,情绪得不到表达,会影响孤儿积极情感的形成。另外,在年幼时,家庭是孩子获得情感的最初场所,父母是孩子们情感教育最好的老师,恰恰孤儿失去的是情感社会化形成的最重要和做基础的场所。
(2)孤儿自身系统分析
孤儿的自身系统即孤儿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的能力以及自身相应的生理特征。一般定义上的孤儿都是18岁以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均处于发育阶段。其基本特点是意志对行为的控制不够成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对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内部控制和调节不够完善,喜欢模仿。对世间事件的看法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行为容易激进,没有稳定处事态度和情感规范。特别是一些负面、恶劣事件对于孤儿情感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孤儿性格多内向、敏感、胆怯,受挫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容易采取消极的方式来逃避问题;另外笔者发现,照顾者出于担心和关照,生活上由照顾者一手打理,很少让孤儿独立的去完成一件事。 2.中观系统:社区、学校与朋辈群体分析
农村孤儿的中观系统主要是指与主体的关系没有微观系统那么紧密直接,但也决定了孤儿情感发展的方向和程度。比如孤儿所在的社区,学校和以及朋辈群体。
(1)社区分析
社区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①。而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它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涉及的人数更多、传播的范围更广,这也使得孤儿的特殊身份在农村社区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这种特殊身份的存在有时多会变为村民饭后的谈资,尤其是父母因犯罪而死亡的孤儿,很容易被贴上“罪犯的小孩”的标签,这种污名化的标签在很大程度上先入为主,理所当然的认为罪犯的后代会“遗传”犯罪因子,在这种满是怀疑和污名化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会较封闭、待人警惕、甚至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产生一定的仇恨并报复于他人身上。
另外农村社区内很少有面向孤儿心理层面的社区活动,多是经济、物质上有一定的帮助,虽缓解了物质上的困扰,但并没有降低他们的无助感和面对环境的无能感。而且通常在进行物质帮助时,会在村中的公告栏进行名单公布。公示的确会增加财务的透明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构成对孤儿的二次伤害,会让孤儿有一种受特殊待遇的羞耻感以及自卑等负面的情感产生。
(2)学校分析
学校是除家庭外第二个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人类早期成长的核心。学校主要通过课程、教师、同学等群体共同构成了孤儿情感社会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农村中的很多学校和老师重主课而忽略心理教育,并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排入日常教学中。这种情况并非特例,而是农村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学校对心理层面的教育非常不重视,一方面使得孤儿自身对心理健康的不关注和不重视;另一方面也使得孤儿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学校在情感教育角色上的缺失使得本就家庭环境中父母教育角色的缺失的孤儿在情感学习上更加困难。
(3)同辈群体分析
同辈群体是指在年龄、兴趣、认知、价值观等方面较接近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初级群体。能够形成良好的同辈群体关系是孤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同辈关系能带来情感技能上的提升,反之则会阻碍,甚至会产生反社会人格。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孤儿与同辈群体的联系紧密,交往频繁,彼此有着很大的影响。一项关于孤儿选择朋友的调查中发现,相比正常家庭孩子,孤儿更喜欢与同类孩子交往,有同病相怜的倾向,而这种单一的同辈群体关系更容易使孤儿感到孤独和无助,也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严重者则认为生活没有希望。而孤儿更愿意与同类孩子交往的原因可能是正常家庭的孩子对孤儿的排斥和轻视,常会被嘲笑、欺负,而祖父辈的抚养者沒有威严解决这类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孤儿的无力感和孤独感。
3.宏观系统:社会文化分析
农村孤儿的宏观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广泛的系统,也是影响面最大的一个系统,从宏观来分析影响农村孤儿情感社会化水平的因素较为丰富,主要包括社会传统文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大众传媒。
(1)法律法规分析
目前政策公布偏向于信息化,并伴随一定的新闻报道,若不是时刻关注,很难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对于农村的孤儿家庭很难及时更新政策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就法律本身而言,涉及孤儿相关法律、政策都侧重于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补贴,很少有针对心理层面。同时受计划生育的政策的影响,家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孤儿也大多是没有兄弟姐妹,而在寄养家庭中孤儿更愿意与自己亲密的人分享和表达情绪,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和互动的对象,长期以往情感表达得不到满足、情感知识和能力难以提升和锻炼,因此相对与同龄人来说,情感社会化的水平也偏低。
(2)社会文化分析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提起孤儿大家想到的都是诸如“可怜”、“没教养”等消极词汇。若孤儿长期处在这种消极的环境中,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孤儿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会受外界负面评价的影响;或是在情感的表达和认识上多以负面消极情绪为主。
其次我们国家现处于转型期间,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稳定并统一的社会价值观,同时价值评判标准不统一。如今,越来越多的恶劣事件通过网络来曝光,若没有及时引导或是解决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对涉世未深的孤儿来说,很难凭借自身现有的道德知识对社会现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若没有及时把控好,极有可能出现一定由消极情感引发的行为偏差,甚至是反社会的人格及暴力行为。
四、总结
从本主要立足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人放于系统中来分析,而不是将人视为一个与社会环境割裂开的个体。因此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能分析孤儿所处环境内各系统间的关系,让我们能更全面的了解服务对象并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情感社会化水平滞后的原因。然而由于情感社会化研究较少,而针对农村孤儿情感社会化的文献更少。笔者在行文过程中,努力收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结论,但因研究结果的有限性加上笔者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限,理论知识方面总体还不够完善,希望今后能继续学习和研究,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景萍.情感社会学[M].三联书店,2008
[2]鞠晶.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C村寄养点孤残儿童服务评估与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于澄姣.农村散居孤儿社会福利政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132—136.
[5]李燕燕,刘开琼.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02)
注释:
①项继权.论我国农村社区的范围和边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07)
作者简介:周密(1993-),女,汉,浙江省金华市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工作。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