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认识论视角下施洞苗族剪纸造型叙事结构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ungm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界对于贵州台江施洞苗族剪纸的研究较少,原因是其作为刺绣的纸稿而不被重视。本文以具有叙事情节的剪纸《大象的故事》为中心,从发生认识论的视角对其造型中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该剪纸造型中叙事的主体不突出,观看者与主人公的视角重合;时间结构复杂,需要观者借助剪纸造型的表情和行为厘清观看顺序;叙述空间局促,但保持了一定的开放性。剪纸造型并不是单纯的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关联,而是延续了苗族的认知结构并采用一种新的叙事方式进行的重构。借助发生认识论的理论可以知道该剪纸叙事中的含混表达,是因为在剪纸图案最初设计者的认知中主客体没有分离,客体是为了适应主体的认知环境而进行组织的。施洞剪纸动物半人化的造型是一种拟人化的投影,从认知结构上看设计者是把施洞苗族所感知到的事物,都按照人与动物的共同特征进行表现的。施洞苗族剪纸造型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剪纸叙事空间的重点在于表现"善有善报""美好生活""机智勇敢"的结果而不是故事发生的整个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适应主体已知结构的同化现象。因此在苗族人了解其服饰纹饰意义的同时,苗族对于民族历史神话的认知得以发展。施洞苗族剪纸中的造型叙事不仅反映了苗族的历史记忆,还具有情感价值与特定的社会化功能。
其他文献
各民族生存环境的改变会引起族际关系变迁。明清时期先后在武陵地区设置卫所,推行改土归流,对社会治理方式进行重大改革。改革引发的移民迁徙流动导致武陵地区的族际居住格局发生变化,进而对族际关系构成影响。武陵地区的族际关系在变迁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族际冲突和族际交融两种状态。影响族际关系变迁方向的主要是文化差异和资源竞争两个要素。文化差异在族际接触的初期对族际关系形成主要影响,文化差异越大族际接触的拒斥性回应越激烈,也越容易造成族际冲突。资源竞争则是族际接触持续一段时间后影响族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当某一主体认为出现明显
独龙族世居中缅边境,分布于云南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过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较大。作为"直接过渡"、跨境和人口较少民族,其贫困状况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成为落实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帮扶政策的重点服务对象,2018年底,独龙族顺利实现了整族脱贫,其脱贫攻坚实践被媒体誉为"独龙江模式"。本文遵循经验研究路径,以全国唯一独龙族聚居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为个案,运用文献、家计调查、话语分析等方法,将自"直接过渡"以来至今该地区70年的民族帮
辽朝部族军驻地以契丹内地为中心向外延伸,形成南、北、东、西四大驻防区。至辽朝末年部族驻军兵力约达22万,除西部驻防区外,其他三区的平均兵力为7万。各驻防区内的部族军多驻扎在水草丰美的游牧区。受牧场因素影响,各驻防区部族军兵力涨幅较为缓慢,部族军亦始终未能大量进驻非游牧区。基于其驻防特点,部族军在面对游牧区部族动乱时,反应较为迅捷,而面对非游牧区的变动时则略显迟缓。从整体上看,部族军在辽朝驻防体系中占据特殊位置,在本职之外,协助与制约宫帐军和京州军,展现出多重职能。辽朝部族军的驻防反映出统治者在国家发展上所
新中国文艺建设以鲜明的时代性和人民性为方向,引导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同推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政策,在推进本地区人民文艺建设过程中,为满足交通通信不发达的牧区群众文化需求,探索和创建了乌兰牧骑这一草原文艺组织新形式。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部门和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建设人民大众文艺的重要成果,是新中国文艺服务人民的一面旗帜,也是内蒙古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优秀文化品牌。60多年来,乌兰牧骑在服务基层群众中赋予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以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人民大众文艺
萧梁时代中央权力强化了对岭南地区的支配,总体上加速了俚僚人群的华夏化进程,但广州与交州发展的分途异向在梁世也十分明显。广州地区在前代经营的基础上大规模分州置郡,以西江为交通主动脉,从北部的南岭山区到南部的滨海地带,州镇星罗棋布,深山海隅之地获得成片开拓,对俚区的统治大为深化;同时,俚人部落政治体向华夏州郡政治体的转变,加速了俚人的华夏化进程,华夏政治文明在南迁侨人家族的传播下,获得了土豪酋帅的广泛认同。俚酋豪帅向郡县长官的变身,使其在岭南地方的政治影响日趋扩大,梁陈之际成为岭南政局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相反,
官员结衔体现了官员的官阶与职务,代表了官员的政治身份与地位,同时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缩影。金朝是东北女真人建立的王朝,女真人立国之初,国家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金熙宗天眷改制,国家主体制度完成向中原王朝政治制度的转变。本文以金代石刻资料中的官员结衔为样本,考察有金一代职事官、散官、勋官三者间的相互对应。石刻资料显示,有金一代散官地位逐渐降低,但授予并不猥滥,多以同于或高于职事官官品一、二品为主。散官与职事官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博弈,世宗前散官地位尊崇,以散官为本品;世宗时职事官地位逐渐提高,直至章宗明
卫所制度是明朝最重要的军事制度,利用卫所加强对土司的军事震慑是明朝管治湖广土司的重要举措之一。自元末至洪武时期,朱元璋在毗邻湖广土司区设置了常德、辰州、沅州、羊山、崇山、大庸、施州、九溪、永定、清浪、镇远等卫,以及黔江、大田、大庸、澧州、安福、添平、麻寮、镇溪等守御千户所。据统计,这些卫所定额官兵总数为五万八千二百五十三名,分布在卫所城内及其下设关、隘、堡各处。卫所城是管治土司的重要军事据点,与各土司治所的距离皆在五百里之内,有些甚至在土司腹心区;关、隘或堡则设在土司出入要道上,是震慑土司的前沿阵地。这些
从公物理论的视角来看政府进行公共物品供给的过程,可以更好地厘清不同主体公物所有权、公物管理权和公物使用权之间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这对于公物的有效提供、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提高其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福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让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经历着从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民间文化"向作为非物质遗产的"公共文化"转型的过程。根据公物理论的内容,作为"私有公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上包含着传统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权、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权
王锺翰边疆史地研究是其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锺翰涉足边疆史地研究,既有其早年受多位史学大师教诲和启发的外在原因,也有其自身学术路径演变和一直关注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内在原因。王锺翰边疆史地研究的内涵十分丰富,他特别注重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规律来考察边疆史地问题,并将实事求是和民族平等原则融入边疆史地研究中,较好地处理了"边缘与中心""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王锺翰初步回答了"谁代表中国"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因此,对当前的民族与边疆研究来讲,进一步系
过街塔是西藏佛教景观中的常见建筑,在元代随蒙古统治者东传汉地,为汉藏民众所喜闻乐见。然而,"过街"是汉地民众对此佛塔样式的俗称,笔者查阅相关材料后发现,藏地民众对此类佛塔的命名,并非以"过街""过门""穿心"等汉文逻辑展开,而有特指塔名——"喀喀尼"(■)。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塔名又有多种异写变化。诸种称谓至今并行于藏地民间,其中核心词素"喀尼"的词义众说纷纭。本文以喜马拉雅西部地区的早期过街塔内的阿閦佛图像及真言书写的传统为基础,深入追溯藏地过街塔名最初生成时所展现的阿閦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