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发挥科技优势构建生活垃圾精细管理新体系

来源 :城市管理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xi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海淀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行动方案》,北京市海淀区注重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优势,依托“城市大脑”,以“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为牵引,以称重计费、智能识别、违规罚款、积分激励、市民监督、智能辅助决策等为手段,坚持多措并举,强化创新驱动,逐步构建满足垃圾分类全主体、全品类、全流程监管的垃圾分类综合监管服务新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

一、创新生活垃圾分类精细管理体系


  依托“城市大脑”工作体系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信息感知网、数据库和物联网建设,形成“一网一库四平台”,从“分、投、收、运、处”五个环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全生命周期,实现全品类、全行业、全全流程监管和治理。
  (一)居家分类引导
  在居家分类方面,以鼓励、引导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为方向,促使居民愿意分类。建立区级垃圾分类居民引导小程序,提供拍照、语音识别等技术指导居民在家分类。结合手机信令数据,可获得居民所在位置,初步实现居民线上社区自动匹配,对人员形成精准画像及定位。
  (二)智能桶站无人化值守
  垃圾在家分好后如何进桶,根据不同特点进行多种尝试。对于平房和楼房不同的垃圾进桶情况,打造了两种场景。
  场景一,基于平房区采用小桶对接的方式,给每户居民发放一个带有身份识别码的厨余小桶,组织上门回收,可精确获取到每户厨余产生量,而不像楼房只能知道一个桶的整体厨余产生量。
  场景二,针对楼房区,设置“两桶一袋”分类模式,社区居民利用桶站、驿站的方式进行投递。但在投递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错投、乱投现象。为此,进行了两种方式的探索。
  第一,由分散值守改为中控室集中值守。在上地、花园路街道利用桶站视频监控,对于错投、乱投人员,进行远程语音提示,并联系附近工作人员,引导居民正确投放。
  第二,在街道建设了智能桶站值守设备,可自动识别居民未破袋等行为,并抓拍人脸图像,形成人脸库。社区、物业人员针对未正确投放及不分类投放的居民,进行精准化上门劝诫工作,促使居民在分和投的环节养成良好习惯。
  (三)预约推桶,收运计量
  投递垃圾后,需要收运车辆将垃圾运送到处理厂。打造垃圾不落地的桶车对接收运模式,使垃圾可溯源、可精准计量,并运用桶车对接模式,给每个垃圾桶赋予卡码结合的“身份证”。目前已覆盖全区29个街镇,2518个小区的38692个垃圾桶有了身份识别卡。已在314辆直收直运垃圾车安装称重设备,覆盖厨余和其他垃圾类型。
  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具有特色的治理体系,实行“一查二看三监管”模式。一查是由收运人员通过查看桶内垃圾情况进行初步判断,二看是根据桶的称重重量来预警问题,三监管是利用车机屏查看投料质量。
  另外,在全区165个环卫自管密闭式清洁站安装地磅称重设备和身份识别设备,71个社会化密闭式清洁站安装身份识别设备,给所有进楼倾倒其他垃圾的小车发放ID身份识别卡,完成其他垃圾进楼计量称重与溯源记录。并结合垃圾楼中安装的视频探头,实时检测倾倒环节,避免倾倒前未称重计量的违规行为。
  (四)智能化运输调度
  在运输环节,按照自适应的运输服务情况,以预约式服务进行车辆收运统一调度,改变了原有收运模式。
  结合终端处理厂排队长度、交通流量数据,以及对所有车辆的监管数据,调度进出终端时间,避免了厂区内部大量排队现象的发生。
  (五)末端处理环节监管
  在处理环节中,结合视频和数据分析手段,倒推前端和中端的质量情况,形成整个数据监管闭环。目前可以通过监控探头和称重来反推前端分类情况:在车辆进入终端处理厂后,首先判断是否有超重现象;在卸料过程中,通过视频分析查看是否存在異物,对于不合格收运车辆拒绝倾倒。


北京市海淀区垃圾分类驿站 房东先提供

  (六)人件、低值、有害垃圾智能化监管
  首先,在前端建设回收服务平台,按照体系建设点、站、中心。以已经建立的29个大件低值回收中转站为依托,研发“海淀E回收”小程序线上交投渠道。全面整合大件、低值和有害三品类垃圾,为注册用户提供多角色注册选择,包括一般居民、小区物业保洁、社会单位、区属党政机关。定位用户当前地理位置,向用户推荐就近交投中转站。用户通过小程序实现线上一键式预约交投下单,在中转站交投环节出示订单二维码,回收管理员通过员工助手App扫码后绑定用户交投信息即可完成交投。同时,在后端数据库中记录用户的交投信息,通过简单的二维码绑定用户即可记录垃圾从哪里产生,实现垃圾溯源。对接后端数据,从街道、社区、小区,由大到小、由粗到精的维度记录累计交投量、户均交投量等基础数据,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垃圾分类考核依据。为进一步提高服务用户的覆盖率,对接区域内再生资源打货车。以中转站为“大圈”辐射网,将区域内的打货车作为“小圈”辐射网有机串联,极大提升了用户交投便捷性。同时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探索定制化上门服务。以各街道中转站为辐射网,覆盖区域内上门用户。用户通过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大件垃圾,解决了以往产生大件垃圾处理难、搬运难等问题。用户交投记录以累计环保积分的形式与京东建立初步合作关系,实现跨平台购物券兑换。   其次,摒弃以往登记手工台账的回收方式,全面使用回收管理员助手App,解决过去手工登记垃圾来源的繁琐。只需打开App扫一扫功能,交投用户出示二维码,即可获取到用户交投的垃圾来自于哪个小区。回收中转站配备智能称重设备,物品重量一键上传App。有一定价值的可回收物称重后,App根据品类单价计算回收价格费用,即可线上转入交投用户账户中。
  另外,在物流运输监管平台,系统可根据站点发起清运爆仓提醒、自动满仓预警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综合判断,在线派车调度物流运输司机清运,司机通过App接收通知后前往清运。物流车辆搭载北斗定位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拾音系统,通过实时定位了解车辆当前位置和出车轨迹。针对上门回收订单地址,根据车辆实时定位,调度当前最近车辆前往上门回收,有效节省运输成本。
  最后,在三品类垃圾完成清运进入分拣中心后,系统按照各品类称重司机通过扫描清运二维码即可完成线上入库。系统一级库存内精确记录暂存回收物数量重量信息。大件垃圾需完成拆解时,拆解管理员只需通过手机App录入拆解大件垃圾数量和产出拆解物重量信息。大件垃圾拆解后的废铁、废织物、废木头等,通过系统识别分为资源类和能源类进入系统二级库房,在再生资源和能源发电时利用。

二、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精细管理常态长效


  (一)科技助力,实现精细化管理
  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分析、AI研判等尖端科技支撑,结合全区垃圾产量与人口分布基础静动态数据,实现从垃圾产生、分类、倾倒、收集、运输、处理全流程精细化的监管模式。有效提升全区“三化水平”,厨余垃圾分出量快速增长,分出率稳定在18.5%以上。其他垃圾量同比下降了28.68%,吨垃圾产生渗滤液同比下降29.06%,热值同比提高7.34%,吨垃圾发电量同比提高1.57%。生活垃圾在无害化的基础上,减量化、资源化率逐步提高。
  (二)因地制宜,实现多样化治理
  实现了不同场景的交投模式设计。在居住区、公共楼宇、机关单位等不同场所,针对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搭建了齐备的交投方式。实现了不同垃圾收运链条设计,规范了全品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运输工作流程设计。实现了不同处理需求能力设计,着力提升全区垃圾的后端处理保障能力,特别是在终端处理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不同主体多元参与模式设计,与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发挥了居民、社区、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作用。
  (三)落实指标,实现减量化要求
  通过宣传引导,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营造氛围,及時回应市民关切,推动垃圾分类公益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全覆盖。通过全区上下各方努力,在社会单位、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桶站100%全覆盖。以厨余垃圾分类收运为重点,完成对各品类垃圾收运能力100%全覆盖。完成减量化指标,进入垃圾焚烧和填埋设施的生活垃圾处理量增速控制在了4%以内。生活垃圾源头总量控制在97.22万吨的指标以内。
  (四)共治共享,实现联盟化共建
  以区城市管理委、环卫中心、城指中心等政府部门业务牵头,打破多部门数据壁垒。汇聚了中科大脑、回收公司、绿海能、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企业的技术和力量,整合中关村城市大脑研究院等智库机构的决策咨询服务,投入到海淀垃圾分类处理科技支撑工程中,打造“创新合伙人”,探索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垃圾分类处理新机制。北京市海淀区这种政府主导、企业助力、科技支撑破解垃圾处理难题的新机制,使区域营商环境得到改善,技术创新应用得到突破。
  (压题图片:海淀区大工村焚烧发电厂中控室 房东先提供)
  (责任编辑:荣荣)
其他文献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会激励更多过去位于全球化发展边缘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纳入世界经济系统之中,并强化彼此之间的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联系。通过密切经贸往来和快速交通组织,沿线许多节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将形成更大范围带状城市聚落系统,将此命名为"丝路城市走廊"。基于以上发展猜想,从理论起源、内涵与定义、战略价值、发展论证等方面对"丝路城市走廊"进行研究,采用归纳和演绎方法,根据六大经济走廊的城市发育基础和要
北京市2005年印发了《北京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2014年印发了《北京市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职责分工方案》,把加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作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
期刊
金秋九月,是收获美丽的时节,也是享受美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经过城市管理人精细耕耘、精心装扮、精密呵护的城市,就会以五彩斑斓的颜色彰显自然之美,以整治一新的市容彰显
期刊
在许多特大城市周边,城郊地区的社区治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各地城市治理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因此,需要对城郊的治理问题更为重视,反思以往方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相关治理措施,加快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一、当前城郊地区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市与乡村行政管理边界不清晰,引发治理薄弱点  城市边缘的城郊地区,往往是城乡社会空间的混合区域。一方面,已经城市规划管理的区域中,依然存在部
前言  近年来,低碳城市試点工作开始走进公众的视野。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理念重塑城市,用低碳思维和低碳技术改造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开展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态、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管理等创新转型,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形成健康、简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 发展。2010、2012、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三批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并
上海是一座拥有近3000万人口、220多万家企业的超大型城市,各类房屋建筑面积超过14亿平方米,其中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将近5万幢,每天轨交客流量1000多万人次,起降航班2000余架次。作为一个系统庞杂的有机体、生命体,城市中的任何一个细微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问题、新需求、新视角不断涌现,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对于城市治理现代化及其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路径需要深入的研究与阐释。本文在阐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对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三化”路径进行分析,并结合广州智慧城管建设的实践,展现我国城市治理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路径上的现实探索、所取成效和未来方向。
2021年6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小区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当天,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抢救伤员,做好伤亡人员亲属安抚等善后工作,尽快查明原因,严肃追究责任,并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防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据初步分析,事发原因是,建筑物建在河道上,铺设在负一层河道中的燃气管道发生泄漏,因负一层两侧封堵不通风,泄漏天然气聚集并向一楼二
在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的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中,只有中国拥有全部的工业门类。如果中国数量众多的制造型产业园区能够借助这一轮数智化发展之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升级,就将在世界上打造出一个智造强国。制造型园区定位在变化,提供数智空间服务将成为升级方向全国现有各类工业园区2万多个,占据国民经济重要地位。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而要将中国打造成智造强国,这2万+制造园区就需要对自身的定位进行升级。
畅销书《数字化生存》有句名言: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是创造未来.rn智慧城市、智慧生活被广泛热议的时候,畅想中的场景,在有些地方已经变为现实,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伴随着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