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武安市沙洺中心小学 河北 056300)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97-02
批改作业是教师教學的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支配下。因此,教师在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符合班况学情的教学流程后,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面批。
教师对学生当面批改作业的教学效果是很好的。对有经验的教师来说,跟学生进行数次交流后就能大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那么教师为什么要面批?它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呢?
1 掌握情况,弥补疏漏
通过面批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教学效果,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样,学生在与教师交流后可以发现知识的疏漏之处,亦可找到原本没有弄清或似是而非的问题。师生也可能在面批中相互启发,获得灵感。面批时,学生得到的是教师个性化辅导,而且这种辅导也住往是最切合学生需求的,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2 了解思维,强化过程
说起面批,教师可从作业的答案上轻松获取,可难以寻觅的是学生思维过程。有时答案正确,可找学生一问,发现他逻辑推理混乱,是侥幸取胜;有时答案出错,了解下来学生解题思路流畅,但粗心失误。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这时教师应要求侥幸取胜的学生理清思路,重新寻找正解;帮助粗心失误的学生重拾信心,分析粗心的缘由。
3 教师要及时地反馈与矫正作业
3.1 作业反馈的及时性
及时地批改学生作业,能尽快地反馈教学信息,检验教学效果。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解题、答问的正误率,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生作文要求三天内反馈,其他作业要求在第二次课前反馈。
3.2 作业评讲的指导性
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及时的讲评,通过讲评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指导:作业方法的指导,作业内容的指导,作业态度的指导,语言表达、书写款式的指导等等。老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师生双方的思想得到沟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3.3 作业矫正的到位性
一是要求矫正作业时统一用红色笔,于第二天上交。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矫正进行二度批改。三是建立纠错本,记录重复出现两次以上的相同错误,写出错解、错误原因、出错时间、矫正方法。
4 沟通情感,增强自信
面批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通过面批可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视野中有自己,教师在时刻关注自己的学习。所以,面批时教师应耐心、多用鼓励的话语,不要表现出烦躁、急不可耐的情绪。“这个问题我都讲了n遍了,你怎么还不懂?”“这个问题是人都懂,你怎么还错?”“你怎么可能答对,是不是抄袭别人的?”……这些都属于教学恶语,严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
5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效的教与学是建立在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教与学既是一个知识传授过程,同时又是一种情感共振、思维共振和能力共振的过程,而启动这些共振的基础是情感共振。因为,唯有在热烈的情感、强烈的气氛中,认知活动和思维发展才能达到最高水平。情感共振首先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和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由此引起学生对教师和教师所教科目的热爱,这种爱将成为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持久动力。情感共振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究欲、浓厚的兴趣。尽管师生间情感上的感染力与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关,但是师生间的真诚、受纳和理解气氛是相同的。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是一种认知内驱力,而这需要教师去不断地激发,使学生将学习看作是认知需求,进而上升为情感需求。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在扩大知识领域、发展认知领域时出现的摇摆现象。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渠道在课堂,而作业面批可以弥补班级授课制所带来的诸多不足。通过作业面批能促进师生问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探讨,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有利于师生间建立和发展友谊,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境界。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中信息反馈越是及时越是恰当,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正确度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让我们每个教师行动起来,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因材施教、奖优促差,有效地进行面批。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97-02
批改作业是教师教學的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支配下。因此,教师在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符合班况学情的教学流程后,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面批。
教师对学生当面批改作业的教学效果是很好的。对有经验的教师来说,跟学生进行数次交流后就能大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那么教师为什么要面批?它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呢?
1 掌握情况,弥补疏漏
通过面批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教学效果,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样,学生在与教师交流后可以发现知识的疏漏之处,亦可找到原本没有弄清或似是而非的问题。师生也可能在面批中相互启发,获得灵感。面批时,学生得到的是教师个性化辅导,而且这种辅导也住往是最切合学生需求的,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2 了解思维,强化过程
说起面批,教师可从作业的答案上轻松获取,可难以寻觅的是学生思维过程。有时答案正确,可找学生一问,发现他逻辑推理混乱,是侥幸取胜;有时答案出错,了解下来学生解题思路流畅,但粗心失误。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这时教师应要求侥幸取胜的学生理清思路,重新寻找正解;帮助粗心失误的学生重拾信心,分析粗心的缘由。
3 教师要及时地反馈与矫正作业
3.1 作业反馈的及时性
及时地批改学生作业,能尽快地反馈教学信息,检验教学效果。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解题、答问的正误率,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生作文要求三天内反馈,其他作业要求在第二次课前反馈。
3.2 作业评讲的指导性
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及时的讲评,通过讲评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指导:作业方法的指导,作业内容的指导,作业态度的指导,语言表达、书写款式的指导等等。老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师生双方的思想得到沟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3.3 作业矫正的到位性
一是要求矫正作业时统一用红色笔,于第二天上交。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矫正进行二度批改。三是建立纠错本,记录重复出现两次以上的相同错误,写出错解、错误原因、出错时间、矫正方法。
4 沟通情感,增强自信
面批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通过面批可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视野中有自己,教师在时刻关注自己的学习。所以,面批时教师应耐心、多用鼓励的话语,不要表现出烦躁、急不可耐的情绪。“这个问题我都讲了n遍了,你怎么还不懂?”“这个问题是人都懂,你怎么还错?”“你怎么可能答对,是不是抄袭别人的?”……这些都属于教学恶语,严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
5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效的教与学是建立在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教与学既是一个知识传授过程,同时又是一种情感共振、思维共振和能力共振的过程,而启动这些共振的基础是情感共振。因为,唯有在热烈的情感、强烈的气氛中,认知活动和思维发展才能达到最高水平。情感共振首先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和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由此引起学生对教师和教师所教科目的热爱,这种爱将成为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持久动力。情感共振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究欲、浓厚的兴趣。尽管师生间情感上的感染力与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关,但是师生间的真诚、受纳和理解气氛是相同的。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是一种认知内驱力,而这需要教师去不断地激发,使学生将学习看作是认知需求,进而上升为情感需求。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在扩大知识领域、发展认知领域时出现的摇摆现象。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渠道在课堂,而作业面批可以弥补班级授课制所带来的诸多不足。通过作业面批能促进师生问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探讨,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有利于师生间建立和发展友谊,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境界。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中信息反馈越是及时越是恰当,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正确度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让我们每个教师行动起来,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因材施教、奖优促差,有效地进行面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