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阐述国内外工程教育现状、分析研究国内汽车运用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汽车类专业设置情况及工程实践条件,对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其他高校相似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运用工程 实践教学 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37-02
一、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现状
近2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很快,虽然各国的发展路径不同,但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美国工程教育状况
美国的工程教育逐渐融合了技术取向和科学取向,开始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改革的重点从注重科学和工程基础教育转向工程实践;从关注工程教育本身转向强调影响工程教育的哲学、教育学和文化学基础,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得到新的拓展。许多一流大学都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和进行创造力、领导力的培养。
2.德国工程教育状况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受洪堡现代大学教育思想和博依特技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吸收当时法国巴黎理工学院的成功做法,以及20世纪的大力发展,使得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独具特色,其特色是:研究型与应用型结合;工科院校与企业界、工业界的密切合作的产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3.法国工程教育状况
法国的工程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工程素质的培养,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一起,构成从上到下重视工程训练的大系统。学生除在校完成一批高质量的实验外,而且有长达半年在企业的工程训练。这类高校在企业中的工程训练带有职业性的专业化方向。学生返校后,学校有专门的机构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成绩。法国的工程训练是在大工程的意义上对训练内涵进行了拓宽,其训练项目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工程应用领域。一方面强调动手,另一方面重视人际关系,强调工程系统,强调实验和训练装备与工业上的实用性相结合,将工程教育贯穿于整个工程训练中,在培养工程师的整个过程中都得到很好的落实。
总的来说,国外比较典型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可归纳为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教学体系、北美的CBE教学体系、丹麦的应用型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体系、英国的“面向社会,一核心双符合三体系四平台”的高素质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加拿大的“能力本位教育”型实践教学体系等等。世界各国关于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所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我国工程教育状况
20世纪50~80年代,我国的工程教育体系中一般有校内6~8 周的金工实习,还有符合所学专业的与企业高度结合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专业实习。这是在大学的不同学习阶段分三个认知层次进行设计的。此工程教育体系对学生熟悉企业、培养综合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国有企业转制范围的不断扩大,政府在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逐步削弱。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虽然存在,但主要表现在科研合作上,教学合作极少,致使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被逐步削弱。很多高校的本科生认识实习被取消,生产实习能够维持的已经不多,专业实习的实施难度更大。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学校只能将工程训练的中心转移到校内,发展校内的工程训练中心,以弥补以上的不足。然而,学校内的工程训练并不能完全替代学生在企业进行的工程训练。
近五年来,中国的工程教育越来越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各大高校均开始了有益的尝试。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工程教育改革理念缺乏、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工程实践教育缺乏长效运行机制等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我国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育的不足之处
1.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缺陷,有待加强和完善。
本科工程实践教育应包括普通劳动实践、教学实验实践、研究项目实践、工程训练实践、工业训练实践和社会调研实践6个方面,而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仅涵盖其中的教学实验、工程训练和社会调研实践三个部分,但在研究项目实践和工业训练实践两个方面相对缺乏或存在不足,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对此类实践项目有待深入研究和开发。
2.实践教学体系缺少“大工程”性,有待改革和创新。
我国设置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高校一般同时设有汽车相关其他专业,如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营销、汽车物流等等。由于各相关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同,各专业往往单独设课,缺少共享的工程实践平台整合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内容安排仍停留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层面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利,教学效果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3.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工程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尽管国家明确提出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但由于在国家层面上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企业对人才培养兴趣不大,致使大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工程实训非常困难。即使能够进入企业,也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为此,各高校相继成立工程训练中心开展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工程训练问题,但由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设备、生产环境和文化氛围与实际工厂和企业差别较大,在校内实习很难达到理想的工程训练效果。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实践教学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提高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1.建立较为完善的多层次、模块化的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运用工程系,在剖析和研究现有汽车运用及服务工程类专业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在对国内外其他高校同类专业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并吸纳国外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先进经验,探索进一步优化并建立“大工程”性质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一套有利于学生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跨专业、跨学科的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涵盖本科工程实践教育的6个方面,突出研究项目实践、工程训练实践和工业训练实践的作用。基于学生知识结构发展过程,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工程实践教学工作,建成包括“基础实践 → 学科实践 → 专业实践 → 创新实践 → 企业岗位实践”模块在内的多层次的、以培养学生在汽车运用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分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体系可详见表1。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兼顾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突出“大工程”特色。
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汽车运用工程系根据学校汽车运用工程相关专业的特点,在校内基础实践和专业基础实践模块设计中考虑专业融合,在专业实践和企业岗位实践模块设计中考虑学科交叉,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学科专业融合的具有“大工程”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工程训练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实践载体,以特色鲜明专业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加强校内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工程训练环境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与共享;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资源,以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载体,开展校企联合工程实践教学,积极与上海各汽车企业、交通运输集团交流协作,推进“3+1”校企联合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并加强联合培养的机制和体系建设,保证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得以顺利实施。
4.完善相关机制和制度建设,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驾护航”。
进一步完善工程实践教学考核和激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将科研和工程项目转化为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研究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机制,有效地组织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实践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充分利用学校工程实践中心资源,适当增加工程实践教学学时数,保证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效果;制定鼓励企业参与工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完善的工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考核激励机制对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院、学校的重视、企业的积极参与、教育部门及国家的政策支持。无疑,我国各高校已逐步重视工程实践教育,已重新踏上工程实践教育之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正积极努力建立符合汽车运用工程培养目标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及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实践教育合作,但合作形式及深度仍需加强,所建立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也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当中。
参考文献
1 张新科.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模式特征[J].高职教研,2008(11):29~32
2 傅水根.法国高等工程教育考察[J].中国大学教学,2004(2):56~60
3 王世斌、郄海霞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以麻省、伯克利、普渡、天大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8~23
4 李继怀.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40~142
5 张福才.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12(2):142~143
6 马鹏举、王亮、胡殿明.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43~147
7 傅水根、张学政等.工程实践教学中分层次开展创新教育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170~172
8 章皓、徐志玲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实验[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11(1):14~18
【关键词】汽车运用工程 实践教学 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37-02
一、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现状
近2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很快,虽然各国的发展路径不同,但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美国工程教育状况
美国的工程教育逐渐融合了技术取向和科学取向,开始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改革的重点从注重科学和工程基础教育转向工程实践;从关注工程教育本身转向强调影响工程教育的哲学、教育学和文化学基础,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得到新的拓展。许多一流大学都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和进行创造力、领导力的培养。
2.德国工程教育状况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受洪堡现代大学教育思想和博依特技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吸收当时法国巴黎理工学院的成功做法,以及20世纪的大力发展,使得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独具特色,其特色是:研究型与应用型结合;工科院校与企业界、工业界的密切合作的产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3.法国工程教育状况
法国的工程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工程素质的培养,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一起,构成从上到下重视工程训练的大系统。学生除在校完成一批高质量的实验外,而且有长达半年在企业的工程训练。这类高校在企业中的工程训练带有职业性的专业化方向。学生返校后,学校有专门的机构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成绩。法国的工程训练是在大工程的意义上对训练内涵进行了拓宽,其训练项目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工程应用领域。一方面强调动手,另一方面重视人际关系,强调工程系统,强调实验和训练装备与工业上的实用性相结合,将工程教育贯穿于整个工程训练中,在培养工程师的整个过程中都得到很好的落实。
总的来说,国外比较典型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可归纳为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教学体系、北美的CBE教学体系、丹麦的应用型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体系、英国的“面向社会,一核心双符合三体系四平台”的高素质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加拿大的“能力本位教育”型实践教学体系等等。世界各国关于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所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我国工程教育状况
20世纪50~80年代,我国的工程教育体系中一般有校内6~8 周的金工实习,还有符合所学专业的与企业高度结合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专业实习。这是在大学的不同学习阶段分三个认知层次进行设计的。此工程教育体系对学生熟悉企业、培养综合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国有企业转制范围的不断扩大,政府在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逐步削弱。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虽然存在,但主要表现在科研合作上,教学合作极少,致使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被逐步削弱。很多高校的本科生认识实习被取消,生产实习能够维持的已经不多,专业实习的实施难度更大。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学校只能将工程训练的中心转移到校内,发展校内的工程训练中心,以弥补以上的不足。然而,学校内的工程训练并不能完全替代学生在企业进行的工程训练。
近五年来,中国的工程教育越来越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各大高校均开始了有益的尝试。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工程教育改革理念缺乏、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工程实践教育缺乏长效运行机制等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我国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育的不足之处
1.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缺陷,有待加强和完善。
本科工程实践教育应包括普通劳动实践、教学实验实践、研究项目实践、工程训练实践、工业训练实践和社会调研实践6个方面,而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仅涵盖其中的教学实验、工程训练和社会调研实践三个部分,但在研究项目实践和工业训练实践两个方面相对缺乏或存在不足,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对此类实践项目有待深入研究和开发。
2.实践教学体系缺少“大工程”性,有待改革和创新。
我国设置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高校一般同时设有汽车相关其他专业,如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营销、汽车物流等等。由于各相关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同,各专业往往单独设课,缺少共享的工程实践平台整合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内容安排仍停留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层面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利,教学效果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3.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工程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尽管国家明确提出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但由于在国家层面上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企业对人才培养兴趣不大,致使大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工程实训非常困难。即使能够进入企业,也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为此,各高校相继成立工程训练中心开展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工程训练问题,但由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设备、生产环境和文化氛围与实际工厂和企业差别较大,在校内实习很难达到理想的工程训练效果。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实践教学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提高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1.建立较为完善的多层次、模块化的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运用工程系,在剖析和研究现有汽车运用及服务工程类专业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在对国内外其他高校同类专业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并吸纳国外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先进经验,探索进一步优化并建立“大工程”性质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一套有利于学生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跨专业、跨学科的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涵盖本科工程实践教育的6个方面,突出研究项目实践、工程训练实践和工业训练实践的作用。基于学生知识结构发展过程,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工程实践教学工作,建成包括“基础实践 → 学科实践 → 专业实践 → 创新实践 → 企业岗位实践”模块在内的多层次的、以培养学生在汽车运用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分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体系可详见表1。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兼顾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突出“大工程”特色。
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汽车运用工程系根据学校汽车运用工程相关专业的特点,在校内基础实践和专业基础实践模块设计中考虑专业融合,在专业实践和企业岗位实践模块设计中考虑学科交叉,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学科专业融合的具有“大工程”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工程训练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实践载体,以特色鲜明专业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加强校内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工程训练环境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与共享;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资源,以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载体,开展校企联合工程实践教学,积极与上海各汽车企业、交通运输集团交流协作,推进“3+1”校企联合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并加强联合培养的机制和体系建设,保证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得以顺利实施。
4.完善相关机制和制度建设,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驾护航”。
进一步完善工程实践教学考核和激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将科研和工程项目转化为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研究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机制,有效地组织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实践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充分利用学校工程实践中心资源,适当增加工程实践教学学时数,保证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效果;制定鼓励企业参与工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完善的工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考核激励机制对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院、学校的重视、企业的积极参与、教育部门及国家的政策支持。无疑,我国各高校已逐步重视工程实践教育,已重新踏上工程实践教育之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正积极努力建立符合汽车运用工程培养目标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及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实践教育合作,但合作形式及深度仍需加强,所建立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也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当中。
参考文献
1 张新科.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模式特征[J].高职教研,2008(11):29~32
2 傅水根.法国高等工程教育考察[J].中国大学教学,2004(2):56~60
3 王世斌、郄海霞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以麻省、伯克利、普渡、天大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8~23
4 李继怀.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40~142
5 张福才.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12(2):142~143
6 马鹏举、王亮、胡殿明.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43~147
7 傅水根、张学政等.工程实践教学中分层次开展创新教育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170~172
8 章皓、徐志玲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实验[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11(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