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向社会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本,将“育人为本”写入“二十字”工作方针,明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如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施素质教育着力点在哪里,各级教育部门为此一直在努力探索。为此,《规划纲要》文本提出了这样的路径:“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们对此进行了充分讨论。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自我超越
“脱裤门”、“耳光门”……去年以来,网络上爆出很多与学生有关的“门”。如何评价现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上对此争议不断。
“那些‘门’只是极个别的例子,我认为这些年来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我对‘80后’、‘90后’的思想道德水平一直给予乐观评价。”针对社会上的不同声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表明自己的观点,“去年不也有很多青少年的英雄事迹感动全社会吗?这才是主流。”
接着,郗杰英向记者举了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例子。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全国就有40多名大学生不怕牺牲,见义勇为,其中有10多名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大学生的行为生动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郗杰英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当今青少年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二是普遍视野开阔,三是民主和自我意识较强。“这些都是他们优于上一代人的地方。此外,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国际地位的跃升,让年轻一代产生了很强烈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也与上一代人的‘发奋图强’精神有所不同,更加容易唤起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不比上一代人差,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郗杰英说。
尽管评价乐观,但委员们也认为,青少年德育工作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田家炳中学校长戴希立认为:“当前,以德治国的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学校德育提出新要求,德育模式应该更加多元和贴近生活,既强调学生在学习经历中建构正面的价值观,也主张以正面价值观引领学生自我超越。”
【委员建议】
郗杰英:进一步增强德育实践性
政府应制定专门法规,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制度化;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把知识教育和情感、行为教育结合起来,把被动教育和主动参与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省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领悟和接受合格公民的应有内涵。
戴希立:研制新的学校德育规划
建议推行一项系统的学校德育工程,由政府、研究机构、学校组成班子,设计学校德育规划。总结出核心价值体系和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需要学习的基本观念,并以此设计教材和活动,形成供全体学生学习的第一层成长课程。同时设计第二层培育活动,供成长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参与。
把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2009年10月31日,随着一代大师钱学森的离世而去,他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讨论。
“‘钱学森之问’是对当前教育的一种考问,提出了怎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说。郭传杰认为,创新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创新教育也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郭传杰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美国对3700所国内私立学校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凡是参加了更多课堂之外活动的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就比较强。“所以说,仅学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需要课外实践。而我们的学生课外时间都被补习班占满了,这些补习班补的还是书本上的东西,还是不断做题,这种情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不利的。”郭传杰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确立的教育价值,是教育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改变被动式的、重复训练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学生主动式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刘长铭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献身精神。他告诉记者,2007年温总理去北京四中时,将李政道送给自己的两篇研究手稿的复印件交给了刘长铭,“两篇研究手稿,一篇是李政道年轻时代的,另一篇是近年的,李政道想用此说明一个问题,几十年来,他从未间断过对物理学的探索与思考。我想,这是一个人能否成为大师的关键。”
【委员建议】
郭传杰:创新教育要从减负开始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学习负担有所减轻,但学生课余时间多奔波于各类培训班、兴趣班、证书班之间。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此加以限制和取缔。
刘长铭:转变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
要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鼓励青少年通过不同的途径成才。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升学考试改革,让学校从升学率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此外,建议组织一批学者和学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取得经验,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步推广。
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催生了“回炉”这一流行语,有大学生在拿到毕业证后重回学校进行技能学习。
“部分大学生‘回炉’说明一个问题,一直以来,我国教育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大学教授梁丽萍指出问题所在。但“回炉”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梁丽萍认为未必,因为不仅一些大学生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实习等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即便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常常因为缺少机会而使实习培训走过场。
据她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基本上处于自发分散状态,社会实践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完善、考核不标准、结果差异比较大。“不少大学生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有的则是为了挣钱。不能真正深入社会,也不能真正了解企业,没有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梁丽萍对此感到忧虑。
实践能力不足的不仅是大学生和职校学生,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李晓安认为,我国学生从小就没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情况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综合实践课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据李晓安了解,目前各学校普遍未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时,部分学校课时量仅占规定课时的四分之一。综合实践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相当薄弱。学生教材、教师指导用书内容不够丰富,案例集或资料包相对较少,课程设置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综合实践课专业师资队伍素质也参差不齐,很多地方综合实践课程还没有进入分科职称评定序列。由于课程经费短缺,学生外出实践的机会也很少。
【委员建议】
梁丽萍: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重要课程
大学要把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教育课程,列入关键性教育任务,制定标准、制度、流程,进行科学考核,建立社会实践档案,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建议大学生在大三、大四期间,抽出6个月时间到社会实习。高校提前与企业对接,制定严密、科学的见习计划,提高大学生的见习成果。
李晓安:研究实施高质量综合实践课程
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成立课题组,组织研究高质量的综合实践课程。课程设置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包含技术、劳动和多方面综合科学知识。各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及监督体系,将课程落实情况与学校评优挂钩。
如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施素质教育着力点在哪里,各级教育部门为此一直在努力探索。为此,《规划纲要》文本提出了这样的路径:“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们对此进行了充分讨论。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自我超越
“脱裤门”、“耳光门”……去年以来,网络上爆出很多与学生有关的“门”。如何评价现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上对此争议不断。
“那些‘门’只是极个别的例子,我认为这些年来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我对‘80后’、‘90后’的思想道德水平一直给予乐观评价。”针对社会上的不同声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表明自己的观点,“去年不也有很多青少年的英雄事迹感动全社会吗?这才是主流。”
接着,郗杰英向记者举了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例子。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全国就有40多名大学生不怕牺牲,见义勇为,其中有10多名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大学生的行为生动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郗杰英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当今青少年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二是普遍视野开阔,三是民主和自我意识较强。“这些都是他们优于上一代人的地方。此外,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国际地位的跃升,让年轻一代产生了很强烈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也与上一代人的‘发奋图强’精神有所不同,更加容易唤起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不比上一代人差,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郗杰英说。
尽管评价乐观,但委员们也认为,青少年德育工作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田家炳中学校长戴希立认为:“当前,以德治国的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学校德育提出新要求,德育模式应该更加多元和贴近生活,既强调学生在学习经历中建构正面的价值观,也主张以正面价值观引领学生自我超越。”
【委员建议】
郗杰英:进一步增强德育实践性
政府应制定专门法规,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制度化;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把知识教育和情感、行为教育结合起来,把被动教育和主动参与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省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领悟和接受合格公民的应有内涵。
戴希立:研制新的学校德育规划
建议推行一项系统的学校德育工程,由政府、研究机构、学校组成班子,设计学校德育规划。总结出核心价值体系和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需要学习的基本观念,并以此设计教材和活动,形成供全体学生学习的第一层成长课程。同时设计第二层培育活动,供成长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参与。
把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2009年10月31日,随着一代大师钱学森的离世而去,他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讨论。
“‘钱学森之问’是对当前教育的一种考问,提出了怎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说。郭传杰认为,创新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创新教育也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郭传杰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美国对3700所国内私立学校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凡是参加了更多课堂之外活动的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就比较强。“所以说,仅学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需要课外实践。而我们的学生课外时间都被补习班占满了,这些补习班补的还是书本上的东西,还是不断做题,这种情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不利的。”郭传杰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确立的教育价值,是教育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改变被动式的、重复训练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学生主动式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刘长铭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献身精神。他告诉记者,2007年温总理去北京四中时,将李政道送给自己的两篇研究手稿的复印件交给了刘长铭,“两篇研究手稿,一篇是李政道年轻时代的,另一篇是近年的,李政道想用此说明一个问题,几十年来,他从未间断过对物理学的探索与思考。我想,这是一个人能否成为大师的关键。”
【委员建议】
郭传杰:创新教育要从减负开始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学习负担有所减轻,但学生课余时间多奔波于各类培训班、兴趣班、证书班之间。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此加以限制和取缔。
刘长铭:转变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
要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鼓励青少年通过不同的途径成才。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升学考试改革,让学校从升学率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此外,建议组织一批学者和学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取得经验,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步推广。
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催生了“回炉”这一流行语,有大学生在拿到毕业证后重回学校进行技能学习。
“部分大学生‘回炉’说明一个问题,一直以来,我国教育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大学教授梁丽萍指出问题所在。但“回炉”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梁丽萍认为未必,因为不仅一些大学生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实习等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即便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常常因为缺少机会而使实习培训走过场。
据她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基本上处于自发分散状态,社会实践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完善、考核不标准、结果差异比较大。“不少大学生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有的则是为了挣钱。不能真正深入社会,也不能真正了解企业,没有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梁丽萍对此感到忧虑。
实践能力不足的不仅是大学生和职校学生,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李晓安认为,我国学生从小就没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情况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综合实践课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据李晓安了解,目前各学校普遍未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时,部分学校课时量仅占规定课时的四分之一。综合实践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相当薄弱。学生教材、教师指导用书内容不够丰富,案例集或资料包相对较少,课程设置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综合实践课专业师资队伍素质也参差不齐,很多地方综合实践课程还没有进入分科职称评定序列。由于课程经费短缺,学生外出实践的机会也很少。
【委员建议】
梁丽萍: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重要课程
大学要把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教育课程,列入关键性教育任务,制定标准、制度、流程,进行科学考核,建立社会实践档案,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建议大学生在大三、大四期间,抽出6个月时间到社会实习。高校提前与企业对接,制定严密、科学的见习计划,提高大学生的见习成果。
李晓安:研究实施高质量综合实践课程
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成立课题组,组织研究高质量的综合实践课程。课程设置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包含技术、劳动和多方面综合科学知识。各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及监督体系,将课程落实情况与学校评优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