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ys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科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捕捉生活中的科学,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科学;兴趣;初中生;能力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向前推进,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初中科学教学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束缚了学生主动性的发展。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就是说初中科学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科学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科学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生活,在生活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从而不断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课堂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从“学会”变到“会学”“会用”。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并能加以灵活运用。但是如果不对生活中某些现象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以及相应的分析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很难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巩固和应用。更重要的是没有多样的、丰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脱离了“学以致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么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就不可能提起来,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都变为空谈。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1.学以致用给学生带来的满足感
  传统的科学课堂往往是教师先给一个教学情境,从中提出问题,通过课堂讲解再教学生解决问题,周而复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只是局限于“记住”,并未真正去思考,也达不到灵活应用的目的。在解题过程中一旦换了例子,就无从下手。所以教师要密切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用生活中的问题来展示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而科学教师应多从生活中寻求科学教材,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科学问题,感受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案例1:笔者在讲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惯性这个知识点时,课前就跟学生“卖了个关子”,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布置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
  一句话下去,全班立马都静下来,期待着教师的特殊作业。
  师:“今天放学后请在家里注意观察两件事情:第一,观察清楚你妈妈在做晚饭时,放胡椒粉的方法,然后问问她为什么这么操作的。第二呢,得先让你干点小小的坏事,偷偷地把家里的小锄头的手柄弄松,然后拿去让你爸爸修,请注意观察你爸爸是如何处理的,并可以虚心地请教一下爸爸,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两个作业布置下去,全班就兴奋了,有的说:“这肯定跟明天科学课有关系,我要好好去准备。”也有的持怀疑态度:“这都是生活小常识,怎么也跟我们上科学课有关呢?”也有平时生活经验比较丰富的学生说:“我以前看到过我爷爷在修理菜刀刀柄,看他就用力往下蹬,但这也有为什么吗?”
  在同学们的一片疑惑声中,笔者已经看到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还特意观察了一下班级中平时成绩不怎么理想的几个学生,也都加入了讨论的队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家都在期待着明天的科学课。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的课堂是异常的活跃。很多学生都提到“爸爸妈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说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啊,没有为什么的”。但是也有不少同学已经去翻阅了一些资料,知道这是因为物体都具有惯性。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去讲解惯性这个抽象的概念,就觉得事半功倍了。很多同学还自己做了实验,来证明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有惯性。最后笔者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说:“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科学就是源自于生活,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小小细节也都可以用科学去解释,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通过这样的手段,让学生感到科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平时一个不经意、想当然的现象都包含着科学道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具有可接受性和探索性。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具体实施方案
  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科学知识都是以做习题、考试为目的,不少家长和教师也一再强调成绩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觉。这个时候,教师可适当给学生一些方法和建议,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分析、总结。如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每周学习知识后的“成就感”表格:
  每周“成就感”表格
  ■
  这样一来,既巩固复习了一周所学的重要知识点,督促学生自己总结,也让学生发现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都是有用的,并非只用来做练习、做试卷和考试用。每周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并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乐趣。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发挥一下主持评论的作用。小组之间相互推举本周学习中给其他同学带来最大惊喜的学生,全班进行鼓励表扬。笔者相信,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细节,久而久之,会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科学观念的构建,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思考,发挥各自的想象,提出质疑或还未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提出的问题再多再好,如果没有合理的解答,那么留给学生的将是更多的疑惑,久而久之则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甚至厌学。如果只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导”的作用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他们就变成了一部解题机器,而且解题能力也得不到锻炼。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解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从教学角度理解问题,掌握教学知识的各种转化策略。师生双方要共同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切实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科学问题的能力。   案例2: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浮力问题时,笔者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饺子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生饺子放到沸水中是沉在锅底的,煮熟后就会浮起来,这是什么原因?”
  其实这道题的答案很多学生都知道,因为新课阶段接触过。在中考复习阶段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是想以“饺子”为切入点,激发兴趣,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学生准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接着笔者又问:“关于饺子,其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结合自己的体验,你还知道哪些?”
  开始下面有小声的议论,然后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可以说全员参与,堂课“乱”成一片。几分钟之后,渐渐地声音小了,笔者就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刚出锅的饺子表面‘水灵灵’的,但为什么很快表面就干了呢?”
  “因为刚出锅,饺子表面温度高,表面的水蒸发快,所以很快就干了呗。”
  “很好,这和物态变化有关,还有哪些呢?”笔者简单做点评。
  “我们包饺子时并没有在饺子皮内包入汤汁,可为什么煮熟的饺子内有了鲜美的汤汁?”一个平时几乎不发言、成绩比较差的男同学小声嘀咕。
  “问得好,能不能请你解释一下这是什么道理?”
  “和物态变化有关。”
  “能不能说具体点呢?”
  该生有点为难,而旁边的同学有点急不可耐了,笔者请他找同桌帮忙解决。
  “给饺子加热时,饺子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汽,把饺子捞出来时,高温水蒸汽遇冷液化成水,和饺子馅混合,就变成了鲜美的汤了。”
  该生一气呵成的回答,让全班学生都赞许地点头。
  在笔者的设计中,是想通过学生熟悉的饺子问题激发兴趣,巩固浮力及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正准备进行后面的教学环节时,笔者看到还有部分学生意犹未尽,就随口问道:“还有哪些问题呢?”
  平时非常调皮的一个男生问道:“生饺子是瘪的,煮熟了的饺子一个个都很‘丰满’,这是为什么?当把饺子从锅内捞出来冷却后却又瘪了,这又是为什么?”
  看得出来,他是“不怀好意”,有点想捣乱。这在笔者的设计之外,但看到学生津津有味地讨论,也没忍心打断,便想看看他们还有哪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哪个同学能解决一下?”笔者问道。
  班里的“女秀才”慢慢站了起来说道:“我认为煮饺子时,饺子受热膨胀,且饺子里的水分汽化成水蒸气,压强也变大了,所以体积变大;而从锅里捞出来后,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压强减小了,所以体积变小。”她的回答赢得了全班学生的掌声。
  “煮饺子时,饺子的内能也发生了变化。”平时很腼腆的一男生小声说。
  “内能怎么变化?是以什么方式改变的?”
  “内能增加了,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接着,学生又提出了有关饺子的系列问题:饺子的表面凉了,而馅仍然是热的,这是什么原因?饺子在水中怎么煮都煮不糊,而油煎饺子却容易糊,这是为什么?煮熟的饺子再放回水中煮,能浮起来么?
  ……
  下课铃响了,学生还在讨论着。
  虽然这节课笔者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看着他们激烈的讨论,心里很高兴。这是因为:(1)学生不厌烦科学学科,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加深了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3)真正落实了物理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4)教学相长,学生的讨论中也有很多值得教师学习的内容,有利于教师以后的教学。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教师的适时点拨,让学生走进生活、关心生活、服务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对学习有了成就感。
  总之,初中科学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科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科学课堂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地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让课堂变得更加绚丽、光彩。只有不断地启迪和树立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在科学课堂中才能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科学永不停息的生命在于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人人学到有价值的科学知识”的必经之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URD-PBSC)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联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9例接受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
我国《全日制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曾说过:“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力改变着世界的一切。”显然,创造性不仅被看作是艺术,也是生活的一种最高境界和追求。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针对美术
记者:在刚刚结束的亚洲PKI联盟2008年会员大会和理事会会议上,卢时彻先生担任亚洲PKI联盟首届主席,这对于亚洲和中国的PKI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有何意义?荆继武:作为中国PKI论坛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的跳动规律能够反应人体状态是否正常。心脏的跳动会产生心电信号,将信号提取出来就可作为观测心脏状态的依据。所以心电信号读出电路一直是研究热点。近年来便携式心脏监护系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研究和设计高性能的心电信号读出电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完成了用于心电监护系统的心电信号读出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该电路包含五个方面的模块,分别是系统主放大器、电荷泵电路、导联脱落检测电
本研究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体外培养rMSC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开胸直视下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
当今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相当一部分得益于表演者的精彩演绎。随着信息传播技术日益发展,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方式快速增进,表演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亦愈益受到挑战,肆意复制和发行表演者作品的行为日渐增多且难以控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经历了漫长的国际谈判后,《视听表演北京条约》(以下简称《北京条约》)的缔结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适逢我国著作权法修改之际,如何规定视听表演者的权利转让,平衡各方的利益,将是本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精心选择的意象。李白是中国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被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题材广泛,意象丰富,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英译领域内,深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通过对现有研究分析发现,对李白诗歌中的意象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单一意象上,鲜有人对某一类诗中所有的意象进行研究。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诗学应运而生。它利用认知科学提供
“三疑三探”教学法是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为目标,主要通过疑探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
21世纪社会文娱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视频作为一种生动形象的信息载体更是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快速增长的视频业务带来的爆炸式视频数据规模扩张使得用户在浏览视频时显得
目的:观察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以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对采集的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对12例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