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微博等免费的移动互联社交方式,正逐渐替代传统的短信、彩信甚至电话沟通方式,微信的语音消息功能,更被视为动了运营商最后一块奶酪。日前有媒体报道,工信部正协调三大电信运营商与腾讯谈判,并将考虑运营商对微信收费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微信是否该收费?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报道,工信部就微信收费给出了更确切表态,称收费是肯定的,如何收费还在研究中。随即,微信在微博上的官微也发出了辟谣帖,宣称近日在网络上被疯传的三种收费方式都是纯谣言。一边是中国移动对马化腾的指责,认为微信对于运营商,其实是利大于弊,为运营商带来了更多的流量使用;一边是中国移动的强烈反应,认为微信其实更像个毒瘤!
孰是孰非,一时间,微信收费渐入“罗生门”。
什么是微信?
究竟什么是微信?仅仅在一年前,如果提出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是“不知道”,甚至很多人还可能误认为它是短信的一种新形式。然而,到了今天,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的人,很可能会被善意地嘲讽为“你OUT了。”
当拜年不再是冰冷的短信,而是微信上一首声情并茂的《新年好》;当传统彩信已无法满足人们对高像素照片的传输需求;当异地恋人更习惯用网络视频电话向另一半诉说相思之苦时,我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微信时代”——简单来说,微信是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它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微信都不会收取费用。在使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它不受距离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和你一起使用微信对讲。
正因为如此,微信的用户发展很快,从零到1亿,用了14个月的时间,从1亿到2亿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从2亿到3亿用了4个月,时至今日,国内用户即将突破4亿——如果你大街上,公交车上,看见一个人对着手机“自言自语”几句话,然后又放下手机,凝视着屏幕,那么不用问,他就是在使用微信。
专家比腾讯还急?
在近日举行的一个沙龙上,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表示,腾讯有4亿用户及其衍生出来的高盈利模式,说不敢收费,这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如果微信不该收费,那短信为什么要收费呢?这是个简单的经济学常识。既然短信收费,微信就应该收费,又为这场争论增添了新的波澜。
在史主任出席的沙龙上,包括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等专家亦一致认为,对微信等OTT业务及其提供商收费是产业发展必然趋势。专家自有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自由,但眼下有关微信收费的争议不断,一些具有官方背景的专家在此时异口同声地支持收费,着实令人浮想联翩。
有电信领域的知名专家表示,4亿微信用户让电信运营商不堪重负,在他看来,“微信有如在高速公路上免费行驶的超载大卡车。”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则透露,微信免费占用大量无线信道资源,随着用户频繁、大规模移动,其频繁的信令交互会造成网络拥塞,影响基础通信网络安全运营。若还按目前模式运行,事故的发生只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 “谁学雷锋谁就会等着饿死”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或许专家们的说法确有可取之处,但假如微信果真威胁到了通信网络安全,是否收费了安全隐患就能立马烟消云散?
移动叫得欢!
你是否注意到,三大运营商里谁叫的最欢?没错,是中国移动,可是为什么呢?
在此之前,需要确认的是,运营商会向微信用户收费吗?不会。为什么?因为已经收过了。微信用户在通过2G或者3G网络使用微信的时候,其实就是移动运营商的用户;在通过固网使用微信的时候,其实就是固网运营商的用户。用户不论使用哪种网络,都已经交过了月租费,使用移动网络时甚至还额外交了流量费,再收一遍钱的难度很大。
那么,为什么在三大运营商里移动对腾讯的姿态最为强硬?因为它基本没有固网,3G网络又最差。实际上使用微信的大部分都不是它的用户,移动现有用户却无时不刻不在受到转网的诱惑。
分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3家运营商2012年上半年的财报,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收入已经占到营收的28.5%,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只有19.9%和14.0%。也就是说微信起来之后,最“肥”的中国移动被割下来的“肉”也最多,当然也就最痛了。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报道,工信部就微信收费给出了更确切表态,称收费是肯定的,如何收费还在研究中。随即,微信在微博上的官微也发出了辟谣帖,宣称近日在网络上被疯传的三种收费方式都是纯谣言。一边是中国移动对马化腾的指责,认为微信对于运营商,其实是利大于弊,为运营商带来了更多的流量使用;一边是中国移动的强烈反应,认为微信其实更像个毒瘤!
孰是孰非,一时间,微信收费渐入“罗生门”。
什么是微信?
究竟什么是微信?仅仅在一年前,如果提出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是“不知道”,甚至很多人还可能误认为它是短信的一种新形式。然而,到了今天,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的人,很可能会被善意地嘲讽为“你OUT了。”
当拜年不再是冰冷的短信,而是微信上一首声情并茂的《新年好》;当传统彩信已无法满足人们对高像素照片的传输需求;当异地恋人更习惯用网络视频电话向另一半诉说相思之苦时,我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微信时代”——简单来说,微信是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它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微信都不会收取费用。在使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它不受距离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和你一起使用微信对讲。
正因为如此,微信的用户发展很快,从零到1亿,用了14个月的时间,从1亿到2亿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从2亿到3亿用了4个月,时至今日,国内用户即将突破4亿——如果你大街上,公交车上,看见一个人对着手机“自言自语”几句话,然后又放下手机,凝视着屏幕,那么不用问,他就是在使用微信。
专家比腾讯还急?
在近日举行的一个沙龙上,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表示,腾讯有4亿用户及其衍生出来的高盈利模式,说不敢收费,这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如果微信不该收费,那短信为什么要收费呢?这是个简单的经济学常识。既然短信收费,微信就应该收费,又为这场争论增添了新的波澜。
在史主任出席的沙龙上,包括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等专家亦一致认为,对微信等OTT业务及其提供商收费是产业发展必然趋势。专家自有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自由,但眼下有关微信收费的争议不断,一些具有官方背景的专家在此时异口同声地支持收费,着实令人浮想联翩。
有电信领域的知名专家表示,4亿微信用户让电信运营商不堪重负,在他看来,“微信有如在高速公路上免费行驶的超载大卡车。”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则透露,微信免费占用大量无线信道资源,随着用户频繁、大规模移动,其频繁的信令交互会造成网络拥塞,影响基础通信网络安全运营。若还按目前模式运行,事故的发生只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 “谁学雷锋谁就会等着饿死”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或许专家们的说法确有可取之处,但假如微信果真威胁到了通信网络安全,是否收费了安全隐患就能立马烟消云散?
移动叫得欢!
你是否注意到,三大运营商里谁叫的最欢?没错,是中国移动,可是为什么呢?
在此之前,需要确认的是,运营商会向微信用户收费吗?不会。为什么?因为已经收过了。微信用户在通过2G或者3G网络使用微信的时候,其实就是移动运营商的用户;在通过固网使用微信的时候,其实就是固网运营商的用户。用户不论使用哪种网络,都已经交过了月租费,使用移动网络时甚至还额外交了流量费,再收一遍钱的难度很大。
那么,为什么在三大运营商里移动对腾讯的姿态最为强硬?因为它基本没有固网,3G网络又最差。实际上使用微信的大部分都不是它的用户,移动现有用户却无时不刻不在受到转网的诱惑。
分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3家运营商2012年上半年的财报,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收入已经占到营收的28.5%,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只有19.9%和14.0%。也就是说微信起来之后,最“肥”的中国移动被割下来的“肉”也最多,当然也就最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