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开始这次阅读前,不妨先做一次“头脑风暴回忆”,你是否记得童年里与你一起放风筝的伙伴,一同参加入学典礼的青梅竹马,以及不同校却依旧联系频繁的他与她……没错,他们在你的心里都有同一个代称,那就是——朋友。
但当你随着升学、转学。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中,如何创造并经营好新的人际关系,也将是学习生活的重大课题之一。你是备受欢迎的交际高手,还是羞涩含蓄的交际菜鸟?你是否想拥有知心朋友?是否想改变现状?那就一起来探寻属于你的——
小圈子里的大人际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溝通情感的过程。通俗地说,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往来。
对于中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不是真的这么重要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根据2010年10月“零点调查公司”发布的《中学生文化研究报告》中指出:57.9%的学生认为同学关系是对于校园生活满意度的最大影响因素,高于与老师的关系——36.7%。这项数据告诉我们,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学习、生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学习,形成良好、富有朝气的性格,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往往会令中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甚至引发孤独、焦虑、抑郁、偏执、敌对、嫉妒等不良心理。严重的会使人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如轻生、厌世等。
虽然较之于成年人,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单纯:有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种。但是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青春期,中学生人际交往也有四个特点:
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进入青春期,子女由对父母情感依赖转向朋友,大多数人认为,中学时期的友谊最纯真和珍贵。
小团体现象突出。步入中学后会发现,学生之间依据年龄的相仿、个性的相似、品行的一致而组成一些团体,一般10人左右为一团。
师生关系有所削弱。进入中学后,思想观念比小学时期更独立,学生勇于向老师发表观点。同时,也学会了评价老师,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
易与父母产生隔阂。步入青春期,许多学生总觉得与父母无话可说,
“代溝”的出现容易使子女与父母产生隔阂。
这些特点的出现,决定了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一方面学生会主动进行交往,但同时受到来自“老师”“父母”“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的“干涉”,这对一些性格内向、敏感、害羞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困惑、烦恼的根源。
那么,不良人际关系形成的初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你不受欢迎呢?六个方面来为你找到答案:
追本溯源 解析不良人际关系
1 个人心理: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个人的独立性也大大增强。对人、对事、对生活都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他们表现出的“独立”态度易被同龄人误以为“清高、不易接近”。此外,自卑、孤僻、嫉妒、干涉等心理也是良性交往的绊脚石,内向害羞,不善言辞的个性使得很多学生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副作用。
2 老师/学校的影响:受逆反心理的影响,中学生与老师缺少溝通,很容易对老师的一些做法不理解,采取过激行为作为反抗,这给其他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3 环境影响:成长环境对于学生交友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贫困的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不知该对友谊采取何种回应方式。并且网络环境也容易使青少年对人际交往产生错误的理解,认为交往就如网络交友一般,带有模糊性,可以随意撒谎等,这使其现实交友形成障碍。
4 过往经历影响:主要表现在曾被朋友伤害、背叛过的学生身上,不开心的经历让其对友情格外敏感,一方面渴望友情,一方面又拒绝与他人的过分亲密,渐渐感到与同龄人无话可谈。随着时间的流逝朋友越来越少,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渐而自暴自弃。
5 错误归因:朋友之间产生矛盾,错误的认识归因会使得双方矛盾僵化:发生矛盾时,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功劳给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这种归因偏见也容易在人际交往中给人不好的印象,会让他人觉得“不可理喻”。
6 父母干涉:作为家长,父母经常干涉子女的学习、交际生活,甚至采用恐吓、警告等方式,这容易让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即便这是善意的提醒,但很有可能出现负面作用。
无论是交际高手,还是为此苦恼不已的菜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于中学生活受益颇丰,对于个人性格、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果你的人际关系已经告急,你急需拯救妙招。
拯救人际关系六步法
(1)主动交往:获得友谊的第一步就是要主动交往,只有你主动打开心扉,才会获得相应的回答。首先从身边的人着手,主动与人打招呼,交谈最近流行的话题,这个要事先做做功课,记得要微笑,笑容会让你更亲和!
(2)尊重老师、学校: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老师是指导教育的角色。只有尊重对方才会被尊重。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思考,就是尊重老师的劳动。
(3)不卑不亢:人际交往是对等的,学生交往更是一个朴实的概念。攀比现象虽然存在,但并非主流,没有必要过分在意和自卑。与同学之间的溝通交流其实只需要多些互动,例如同住一宿舍的学生,可以交换一些食物、日常生活用品等,相互分享就能促进友谊的稳固发展。同时,要分清现实与网络的区别,举动不可过分轻率。
(4)自信、宽容、谅解。平时从不拒绝别人的要求,可是找别人帮忙的时候却得不到回应,是不是别人不把你当回事呢?其实,无法拒绝别人是害怕被人厌弃,这是一种不自信,想通过“互相帮助”来结交朋友,从而依赖他。想要摆脱这种心态,就需要自力更生,做个可以让人依靠的人,并且学会拒绝。
(5)换位思考:与同学交往时,如果发生了分歧,不妨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把自己的脑电波调到与对方一致的频率,你就会发现很多分歧也许只是个小误会。常常设身处地地理解和体谅别人能使你变得温柔而宽容。
(6)主动溝通,消除代溝:父母对于子女的干涉,从目的上来说是善意的,因此在父母进行干涉的时候,不要消极抵触,争吵更加解决不了问题。平时就要多多赞赏父母的思想时尚、开明,在赞赏中增进亲情。
非常“道”——寻找你的生存之道
一曲《高山流水》历经千年依旧经典,不仅因为其音律动人,更是因为钟子期与俞伯牙令人感动的友谊,天下得一知己足以,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朋友是一个贴心的词语,它是仅次于“家人”的亲密羁绊,它有关于你的“生存”。
虽然如此形容有点严重,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无论是中学生或是成年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而存在,寻找到好的朋友,建立良好的朋友圈,将会为你的人生带来更多的精彩与感动,分享快乐时的激动,度过苦难时的艰辛……如果你已经拥有“死党”一般的知己,那么恭喜你,相信你的人生一定会多姿多彩,如果你依旧犹豫徘徊,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不妨鼓起勇气踏出这勇敢的第一步。
没有人能够取代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同样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是为了与你成为朋友而在等待着、寻找着、期待着的。
希望你们在“道路”上相遇,然后勇敢地生存下去。
编辑/杨明珠
但当你随着升学、转学。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中,如何创造并经营好新的人际关系,也将是学习生活的重大课题之一。你是备受欢迎的交际高手,还是羞涩含蓄的交际菜鸟?你是否想拥有知心朋友?是否想改变现状?那就一起来探寻属于你的——
小圈子里的大人际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溝通情感的过程。通俗地说,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往来。
对于中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不是真的这么重要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根据2010年10月“零点调查公司”发布的《中学生文化研究报告》中指出:57.9%的学生认为同学关系是对于校园生活满意度的最大影响因素,高于与老师的关系——36.7%。这项数据告诉我们,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学习、生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学习,形成良好、富有朝气的性格,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往往会令中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甚至引发孤独、焦虑、抑郁、偏执、敌对、嫉妒等不良心理。严重的会使人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如轻生、厌世等。
虽然较之于成年人,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单纯:有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种。但是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青春期,中学生人际交往也有四个特点:
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进入青春期,子女由对父母情感依赖转向朋友,大多数人认为,中学时期的友谊最纯真和珍贵。
小团体现象突出。步入中学后会发现,学生之间依据年龄的相仿、个性的相似、品行的一致而组成一些团体,一般10人左右为一团。
师生关系有所削弱。进入中学后,思想观念比小学时期更独立,学生勇于向老师发表观点。同时,也学会了评价老师,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
易与父母产生隔阂。步入青春期,许多学生总觉得与父母无话可说,
“代溝”的出现容易使子女与父母产生隔阂。
这些特点的出现,决定了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一方面学生会主动进行交往,但同时受到来自“老师”“父母”“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的“干涉”,这对一些性格内向、敏感、害羞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困惑、烦恼的根源。
那么,不良人际关系形成的初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你不受欢迎呢?六个方面来为你找到答案:
追本溯源 解析不良人际关系
1 个人心理: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个人的独立性也大大增强。对人、对事、对生活都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他们表现出的“独立”态度易被同龄人误以为“清高、不易接近”。此外,自卑、孤僻、嫉妒、干涉等心理也是良性交往的绊脚石,内向害羞,不善言辞的个性使得很多学生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副作用。
2 老师/学校的影响:受逆反心理的影响,中学生与老师缺少溝通,很容易对老师的一些做法不理解,采取过激行为作为反抗,这给其他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3 环境影响:成长环境对于学生交友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贫困的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不知该对友谊采取何种回应方式。并且网络环境也容易使青少年对人际交往产生错误的理解,认为交往就如网络交友一般,带有模糊性,可以随意撒谎等,这使其现实交友形成障碍。
4 过往经历影响:主要表现在曾被朋友伤害、背叛过的学生身上,不开心的经历让其对友情格外敏感,一方面渴望友情,一方面又拒绝与他人的过分亲密,渐渐感到与同龄人无话可谈。随着时间的流逝朋友越来越少,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渐而自暴自弃。
5 错误归因:朋友之间产生矛盾,错误的认识归因会使得双方矛盾僵化:发生矛盾时,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功劳给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这种归因偏见也容易在人际交往中给人不好的印象,会让他人觉得“不可理喻”。
6 父母干涉:作为家长,父母经常干涉子女的学习、交际生活,甚至采用恐吓、警告等方式,这容易让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即便这是善意的提醒,但很有可能出现负面作用。
无论是交际高手,还是为此苦恼不已的菜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于中学生活受益颇丰,对于个人性格、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果你的人际关系已经告急,你急需拯救妙招。
拯救人际关系六步法
(1)主动交往:获得友谊的第一步就是要主动交往,只有你主动打开心扉,才会获得相应的回答。首先从身边的人着手,主动与人打招呼,交谈最近流行的话题,这个要事先做做功课,记得要微笑,笑容会让你更亲和!
(2)尊重老师、学校: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老师是指导教育的角色。只有尊重对方才会被尊重。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思考,就是尊重老师的劳动。
(3)不卑不亢:人际交往是对等的,学生交往更是一个朴实的概念。攀比现象虽然存在,但并非主流,没有必要过分在意和自卑。与同学之间的溝通交流其实只需要多些互动,例如同住一宿舍的学生,可以交换一些食物、日常生活用品等,相互分享就能促进友谊的稳固发展。同时,要分清现实与网络的区别,举动不可过分轻率。
(4)自信、宽容、谅解。平时从不拒绝别人的要求,可是找别人帮忙的时候却得不到回应,是不是别人不把你当回事呢?其实,无法拒绝别人是害怕被人厌弃,这是一种不自信,想通过“互相帮助”来结交朋友,从而依赖他。想要摆脱这种心态,就需要自力更生,做个可以让人依靠的人,并且学会拒绝。
(5)换位思考:与同学交往时,如果发生了分歧,不妨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把自己的脑电波调到与对方一致的频率,你就会发现很多分歧也许只是个小误会。常常设身处地地理解和体谅别人能使你变得温柔而宽容。
(6)主动溝通,消除代溝:父母对于子女的干涉,从目的上来说是善意的,因此在父母进行干涉的时候,不要消极抵触,争吵更加解决不了问题。平时就要多多赞赏父母的思想时尚、开明,在赞赏中增进亲情。
非常“道”——寻找你的生存之道
一曲《高山流水》历经千年依旧经典,不仅因为其音律动人,更是因为钟子期与俞伯牙令人感动的友谊,天下得一知己足以,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朋友是一个贴心的词语,它是仅次于“家人”的亲密羁绊,它有关于你的“生存”。
虽然如此形容有点严重,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无论是中学生或是成年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而存在,寻找到好的朋友,建立良好的朋友圈,将会为你的人生带来更多的精彩与感动,分享快乐时的激动,度过苦难时的艰辛……如果你已经拥有“死党”一般的知己,那么恭喜你,相信你的人生一定会多姿多彩,如果你依旧犹豫徘徊,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不妨鼓起勇气踏出这勇敢的第一步。
没有人能够取代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同样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是为了与你成为朋友而在等待着、寻找着、期待着的。
希望你们在“道路”上相遇,然后勇敢地生存下去。
编辑/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