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引外资过度依赖优惠政策的短期性逐渐被人们认识,而在宏观调控之下,浙江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值得关注。
2004年以来,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曾经被奉为法宝的“三零政策”,即实行零地价、零收费和零距离服务,或者是 “三不论”——不论何种客商都要招来,不论何种项目都要引来,不论配套服务能否到位,都要做出承诺等等成为矛头所向。招商引资中不计后果引进投资者的做法开始受到限制,过度依赖优惠政策的短期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城市的招商引资新探索开始启动。
2004年3月,在为期7天的重庆北碚区“后花园节”上,招商引资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拒绝了超过30亿元的引资项目,这个拒签金额数目是签约金额的3倍,被拒签的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达20多亿元,此外还有一些污染行业。
在招商中,一些房地产商打起该地缙云山的主意被拒,北碚区政府一位官员表示:“缙云山是重庆的‘肺’,我们不会因为短期经济效益而成为全市人民的罪人。”
7天拒签30亿,如果是以招商引资来衡量政绩的眼光来看,将是一笔多大的损失。
事情的变化不会是孤立的。重庆是中国政府正在研究中的新官员考核体系的试点城市,在重庆新的官员考核中,已经开始淡化招商引资的色彩和成分。
宏调是契机
而同样是新考核体系试点地区的浙江,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反而以宏调为契机,提升了地方招商引资的水平。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最为迅猛的地区之一,浙江吸引外资的力度也比较大,开发区就是引资的主战场。但是,2003年中央政府对以开发区为重点的土地市场开始进行清理整顿,浙江县级及以下开发区(园区)已因此全部撤销。另外,由于2004年上半年国家又加强了宏观调控,半年内暂停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银行信贷政策也开始紧缩,加之电、水、油等重要资源严重短缺,浙江乃至全国的招商引资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是,浙江省有关官员也清醒地看到,在国家宏观调控、清理整顿之前,由于竞争激烈和指标压力,浙江一些地区的外资引进仍停留在粗放型增长阶段。所以,从这样的角度考虑,浙江把宏观调控当作一次契机,促使包括利用外资在内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在深化规划和集约发展上下功夫。
一条总的思路是: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方面,将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提升,从单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从简单加工贸易向拥有高新技术转变;严设园区准入门槛,控制高污染产品进入;对缺乏总体规划、分布零散、产业导向不明、环境基础设施不全、产品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开发区、工业园区要治理整顿,形成“进得来、留得下、能发展”的环境。
“以民引外”新亮点
于是,在浙江开发区招商引资面临电、油、地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各开发区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引资方式。
例如,盘活现有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借机提高利用外资层次和门槛,将招商引资重点放在引进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产业带动型、生态环保型项目上,着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龙头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
而利用民企引进外资是浙江利用外资新的突破点。宁波鄞州区通过对全区民企嫁接外资意向进行调查后,鄞州区招商局出资30万元,邀请世界一流的会计师事务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30个重点“以民引外”项目进行策划包装。这30家民企细分为区内行业龙头型企业、行业成长型企业和传统优势型企业。此外,鄞州区还建立了一个详细的民营企业合资合作、产权转让项目信息库。在鄞州区,有18家民企在全国同行业中排第一,36家名列前5名,他们的引资对象十分明确,就是国际上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今年的浙洽会上,鄞州区专门举办了民企外资嫁接推介会,引起到场400多位外商的浓厚兴趣。该区招商局还准备邀请德勤会事务所为区内民企进行国际融资的业务培训,并通过与德勤合作,寻找一批国际风险投资基金。
除鄞州区外,余姚市今年还推出25个重点民营企业引资项目,以余姚的产业配套优势为切入点,开展针对性招商。北仑新区准备吸引台州、温州等地的民营企业落户,通过后者扩大“以民引外。”慈溪市今年已组织5个民营企业招商团赴外地开展招商活动。
通过民企引进外资,重新整合、利用民企的闲置厂房、土地资源,正成为浙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一位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在银根收紧的背景下,民企也需要引进外资缓解资金压力。把民企推向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也是浙江持续利用外资、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优化经济结构的长远之举。浙江要想保持利用外资的持续竞争力,就必须发挥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势,靠民企力量吸引外资。浙江民营经济虽然起步早、发展快、竞争力强,但要实现质的飞跃,也需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加快的机遇,借助外资力量,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机制和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以此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而民企的不断壮大,产品、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稳固,也吸引境外企业与民企合资合作,这是双赢。
宁波鄞州区推行“以民引外”招商引资策略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民引外”也成为今年余姚确定的利用外资重要突破口。1—6月余姚新批三资企业67家,合同外资3.15亿美元。其中合资(作)项目26家,认缴外资1.8亿美元,分别占同类项目的38.81%和57.14%;上半年余姚“以民引外”比例已超过“以外引外”,而且“以民引外”正由“借船出洋”向“强强联合”发展。
拓宽引资领域
浙江开发区拓宽引资领域,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过去,三产利用外资过少曾影响了浙江三产服务业的同步发展及为二产配套服务的能力。现在浙江有意识地加大了对三产的引进,第三产业外资项目已明显增多。这些项目占地面积较少,水电需求量较低,不仅有利于缓解浙江资源现状,对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快与国际接轨也有积极推动作用。
近来浙江开发区正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进咨询、中介服务类外资机构。今年宁波市首次对引进三产外资项目开展考核,各级招商部门普遍加大对三产外资的引进力度,基础相对薄弱的旅游开发、物流、物业管理等领域也成了三产引资重点。从引资效果看,不少三产外资项目补上了产业链空缺。如投资额达1200万美元的吉斯达(宁波)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是宁波首家外资信用担保企业。宁波市体育系统也首次引进外资,市体育中心与美国西格集团签订了为期6年的市游泳健身中心委托管理协议,首开国内大型公益性体育设施委托外资企业经营管理先河。
据浙江省外经贸厅统计数据:2004年上半年,浙江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合同金额是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77.3%,远高于第二产业37.9%的增长幅度。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剑锋说:“浙江目前制造业比重过大,挤占了第三产业的用地。从土地成本来看,商业用地一般是每亩25万元,而制造业的工业用地低于15万元”。
由于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多数地区每亩土地价格都在6—9万元之间。低价出让土地与农民的安置补偿不到位之间也形成了矛盾:一些开发区通过压低农民安置补偿标准,以低于省政府规定的土地出让最低保护价来招商引资,导致一些农民不满。温州经开区的解决方法是:将所征土地返还15%,其中10%用作二产,5%用作三产。二产用地集中租赁给企业,年租赁费每亩2万元以上;三产用地进行拍卖和挂牌出让,每亩价值约300万元,拍卖所得不直接分配到户,而是购买房产或商场供出租。据测算,农民每被征一亩地,今后每年净得至少1.1万元,确保了被征地农民可得到长期性较高收入,深受被征地农民的欢迎。
软环境改善使软肋变硬
杭州经济开发区以萧山机场被批准为一类口岸机场为契机,主动与机场方面协调配合,探索开发区在萧山机场的直接通关模式。在软件方面,其更想通过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亲商”、“安商”服务,弥补投资硬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近日杭州举办的“中国开发区协会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投资促进会”上,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公布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事务所对我国75个城市开发区日资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投资环境评价报告,杭州经开区综合评价指数全国最佳。
杭州优秀人才非常多,杭州与日本通航后,从日本总部到杭州只需要3.5—4个小时,对商务人士来说非常方便;浙江民企多,对日资企业来说,它要调配零部件等也比较方便。日资企业泰尔茂1995年就来到杭州,10年来在杭州产生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效益,于是其实现了三次增资计划,总投资达到9800万美元。
从浙江的经验看出,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要因地制宜,而关键是从制度改革入手,放弃低税收、低收费等优惠引进外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