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新形势下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吐鲁番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入手,分析该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基于共生理论构建吐鲁番地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为提高该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共生理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33-02
吐鲁番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总人口65.31万人,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8.8%,面临解决人口温饱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双重压力。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发展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教育类型,是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有利支撑,是拓宽民族地区劳动力就业渠道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收入和加快脱贫步伐的有力保证,更是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坚强保障。
一、吐鲁番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吐鲁番作为新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重要交通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随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吐鲁番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吐鲁番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一环,不能很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诸多的问题与困难。
(一)吐鲁番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职业学校4所,即: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吐鲁番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鄯善县职业高中和托克逊县职业高中,在校生总数为3688名,其中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800名、鄯善县职业高中511名、托克逊县职业高中377名;教职工340人,其中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17人、鄯善县职业高中66人、托克逊县职业高中57人;专任教师221人,“双师型”教师75人,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9%,其中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8人、鄯善县职业高中22人、托克逊县职业高中15人。目前,各职业学校开设有园艺技术、服装设计、民族音乐、畜牧兽医、医学护理、助产、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汽车运用与维修、木材加工、矿山机电、计算机应用、烹饪技术、学前教育等20个专业。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1.办学条件薄弱。办学条件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职业教育由于其特有的职业性,对场地、设备和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极大的投入。吐鲁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用于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少,导致学校办学无力,职业教育发展乏力。
2.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结构非常不合理,办学模式及其单一,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没有形成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缺乏专业优势与竞争力。
3.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以课堂为主的普通教育教学模式仍然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浮于表面。校企合作制度落实不到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运行不畅,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流于形式,致使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招工难、就业难”矛盾并存。
4.专业师资队伍匮乏。大多数学校的教师不但在数量上不足,而且在专业结构上失衡。“双语双师型”教师紧缺,更缺少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工作经验兼备的“双师型”教师[1]。
二、民族共生教育体系
1.共生理论。“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是生物学领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在1879年提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2]。共生理论强调相互依存、协同合作、互利互惠、可持续发展。运用共生理论的观点来分析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共生关系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不断推进共生系统优化发展,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民族共生教育体系。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富集。民族地区不应该以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和增长速度,而应该借助教育的力量,将自然与人文的独特基因融入现代化的潮流,把自然和人文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与优势,要求我们尊重其他民族与文化,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学习和汲取现代文化。民族共生教育体系是贯穿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层次的终身教育体系,是联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各类型的全面教育体系,因此需要中央与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密切地配合、积极地投入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人懂得既尊重自然,也懂得尊重其他文化,必将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中坚力量。
三、基于共生理论构建吐鲁番地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的建议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近几年吐鲁番重点发展民族特色和区域优势产业,如民族地区旅游、民族工艺、葡萄种植与深加工、风力发电、煤气开采等,这对职业教育的特色性、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成为吐鲁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选择,民族特色职业教育是民族共生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构建吐鲁番地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意义举足轻重。一般而言,共生系统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要素构成,共生单元是基础条件,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共生模式是能否实现共生的关键条件。构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需从共生系统三要素入手。
1.加强职业教育共生单元间的关联度和共生度。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系统的基本能量,是形成共生系统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单元的匹配性取决于共生度和关联度,因此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发展的基础。职业教育共生单元主要包括:职业院校、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在共生单元的确定上,第一,要注意考量成员间资源的互补性和功能的关联性。因为,共生单元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越强,就越容易形成互相吸引与合作的共生系统。第二,要考虑成员战略目标与文化的相容性。因为,共生单元间价值观相似性越高,产生一致性行为及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动力就越大。
2.形成“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的职业教育共生模式。共生模式也被称为共生关系,包括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两方面。共生单元间存在双向、连续的信息沟通,在完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同时,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并结成共生共荣的、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合作伙伴关系,这就是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所以,“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是最稳定的系统,是共生系统的最佳状态,对共生体进化的推动作用巨大。吐鲁番职业教育共生模式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因此充分发挥了政府统筹、社区共建和行业参与的作用,将职业教育共生系统中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生单元进行整合成利益共同体,使其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确保了职业教育集团的整体利益。
3.建立职业教育共生系统发展的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是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综合因素的总和。共生单元与环境的双向激励是最理想的共生环境。
对职业教育共生系统而言,共生环境主要体现为职业教育和谐发展所需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制度环境、政治环境等。其中,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直接、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职业教育共生系统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建立双向激励,不仅是经济转型期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增强专业特色和形成产业优势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吐鲁番地区构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性的职业教育,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国泰民安并确保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文龙,关志强,范宏民.运用SWOT分析法浅析新疆吐鲁番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以吐鲁番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4,10(4):158-159.
[2]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
关键词:共生理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33-02
吐鲁番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总人口65.31万人,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8.8%,面临解决人口温饱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双重压力。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发展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教育类型,是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有利支撑,是拓宽民族地区劳动力就业渠道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收入和加快脱贫步伐的有力保证,更是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坚强保障。
一、吐鲁番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吐鲁番作为新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重要交通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随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吐鲁番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吐鲁番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一环,不能很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诸多的问题与困难。
(一)吐鲁番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职业学校4所,即: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吐鲁番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鄯善县职业高中和托克逊县职业高中,在校生总数为3688名,其中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800名、鄯善县职业高中511名、托克逊县职业高中377名;教职工340人,其中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17人、鄯善县职业高中66人、托克逊县职业高中57人;专任教师221人,“双师型”教师75人,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9%,其中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8人、鄯善县职业高中22人、托克逊县职业高中15人。目前,各职业学校开设有园艺技术、服装设计、民族音乐、畜牧兽医、医学护理、助产、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汽车运用与维修、木材加工、矿山机电、计算机应用、烹饪技术、学前教育等20个专业。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1.办学条件薄弱。办学条件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职业教育由于其特有的职业性,对场地、设备和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极大的投入。吐鲁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用于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少,导致学校办学无力,职业教育发展乏力。
2.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结构非常不合理,办学模式及其单一,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没有形成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缺乏专业优势与竞争力。
3.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以课堂为主的普通教育教学模式仍然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浮于表面。校企合作制度落实不到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运行不畅,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流于形式,致使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招工难、就业难”矛盾并存。
4.专业师资队伍匮乏。大多数学校的教师不但在数量上不足,而且在专业结构上失衡。“双语双师型”教师紧缺,更缺少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工作经验兼备的“双师型”教师[1]。
二、民族共生教育体系
1.共生理论。“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是生物学领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在1879年提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2]。共生理论强调相互依存、协同合作、互利互惠、可持续发展。运用共生理论的观点来分析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共生关系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不断推进共生系统优化发展,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民族共生教育体系。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富集。民族地区不应该以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和增长速度,而应该借助教育的力量,将自然与人文的独特基因融入现代化的潮流,把自然和人文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与优势,要求我们尊重其他民族与文化,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学习和汲取现代文化。民族共生教育体系是贯穿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层次的终身教育体系,是联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各类型的全面教育体系,因此需要中央与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密切地配合、积极地投入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人懂得既尊重自然,也懂得尊重其他文化,必将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中坚力量。
三、基于共生理论构建吐鲁番地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的建议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近几年吐鲁番重点发展民族特色和区域优势产业,如民族地区旅游、民族工艺、葡萄种植与深加工、风力发电、煤气开采等,这对职业教育的特色性、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成为吐鲁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选择,民族特色职业教育是民族共生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构建吐鲁番地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意义举足轻重。一般而言,共生系统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要素构成,共生单元是基础条件,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共生模式是能否实现共生的关键条件。构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需从共生系统三要素入手。
1.加强职业教育共生单元间的关联度和共生度。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系统的基本能量,是形成共生系统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单元的匹配性取决于共生度和关联度,因此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发展的基础。职业教育共生单元主要包括:职业院校、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在共生单元的确定上,第一,要注意考量成员间资源的互补性和功能的关联性。因为,共生单元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越强,就越容易形成互相吸引与合作的共生系统。第二,要考虑成员战略目标与文化的相容性。因为,共生单元间价值观相似性越高,产生一致性行为及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动力就越大。
2.形成“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的职业教育共生模式。共生模式也被称为共生关系,包括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两方面。共生单元间存在双向、连续的信息沟通,在完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同时,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并结成共生共荣的、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合作伙伴关系,这就是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所以,“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是最稳定的系统,是共生系统的最佳状态,对共生体进化的推动作用巨大。吐鲁番职业教育共生模式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因此充分发挥了政府统筹、社区共建和行业参与的作用,将职业教育共生系统中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生单元进行整合成利益共同体,使其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确保了职业教育集团的整体利益。
3.建立职业教育共生系统发展的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是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综合因素的总和。共生单元与环境的双向激励是最理想的共生环境。
对职业教育共生系统而言,共生环境主要体现为职业教育和谐发展所需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制度环境、政治环境等。其中,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直接、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职业教育共生系统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建立双向激励,不仅是经济转型期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增强专业特色和形成产业优势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吐鲁番地区构建职业教育共生系统,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性的职业教育,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国泰民安并确保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文龙,关志强,范宏民.运用SWOT分析法浅析新疆吐鲁番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以吐鲁番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4,10(4):158-159.
[2]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