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研究性学习环境下中小学图书馆的利用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将图书馆列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对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和利用教育却未得到明显改善。这将成为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本文就图书馆利用教育的现状、重要性、发展变化及一些实践经验等方面加以阐述,希望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用的思路与方案。
  
  1 中小学图书馆的现状
  
   把中小学图书馆撤掉,想必是所有的学校都不会做的事,但事实上,许多中小学图书馆几乎就是形同摆设。一种宝贵资源没被利用其实与资源被无度挥霍同样可怕,更何况在日益追求学习效益和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今天。以为以下几个问题应起高度重视:
   1)目前中小学图书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很多学校新书少,好书少。
   2)一些校长的理念滞后,不少校领导还存在“图书馆工作是轻松的活儿,谁都能干”的误解。
   3)跟学校的教育氛围有关系,许多班主任不是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而是认为“闲书”最好不看,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自由。
   4)教师本身极少主动去图书馆看书学习,没有充分认识到“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长流水”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应该避免和克服这些毛病,解决图书不足、管理不力、利用不够的问题,让图书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和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为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发挥作用。
  
  2 图书馆利用教育的重要性
  
  2.1 《中小学图书馆宣言》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宣言》中要求各校图书馆做到“紧密配合学校的教育大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千方百计,尽可能扩大资源与服务,提供学生各种求获知识的途径,给学生以基本技能训练,使之具有广泛使用资源和服务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从图书馆获得乐趣、知识和教育的源泉。”中小学生缺乏使用图书馆的技巧和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由于人类知识的发展更新是无穷无尽的,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单靠在学校学得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养学生独立的研究精神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2.2 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使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自学能力正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如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做专家型教师等,无一能离开图书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习的自由将逐渐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空间会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图书馆在教学过程中担当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图书馆须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求知途径和学习资料。在中学时代养成利用图书馆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和衔接,缩短学生初入大学的适应期,这也是中学图书馆人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应该考虑的。
  
  3 图书馆利用教育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2002年,全国中小学全面开设了一种新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这不是一般的课程改革,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革命”,它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同进也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对教育的各个领域都产生强烈的冲击。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指南》中,将图书馆列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更是对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提出新的要求。也就是说,中学图书馆必须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活动,为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服务,从而发挥其教育职能和作用。
  3.1 图书馆利用教育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信息活动舞台研究性学习是“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图书馆作为信息活动的重要场所,有提供查阅检索的文献信息资料、有提供电子阅读和数据检索的计算机设备以及有可提供信息咨询与教学指导服务的专业馆员。他们凭籍图书馆丰富的资源组织图书馆利用教育活动,可以为中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优良环境与条件。学生不仅在文献查阅、书目检索、信息咨询以及互联网信息检索等服务的实践中感性地学会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技能,更可以在馆员系统化的信息教育培训中,理性地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3.2 图书馆利用教育为中小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提供系统的教育图书馆利用教育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图书馆基本知识教育;文献检索原理与方法的教育;文献资料选择与利用的教育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教育。这四方面的内容对从事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图书馆基本知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作为信息重要来源的图书馆以及如何在图书馆借阅这些文献,从而解决开展研究性学习所需信息源的问题;文献检索原理与方法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收集的技能,从而使他们的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文献资料选择与利用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整理、筛选信息,从而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获得与课题有关的专门信息;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利用的知识,从而使他们掌握网络的信息资源及其获取方式与检索策略。这些教育内容既有传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知识,还有传统图书馆范围之外现代化信息技能,构成了研究性学习所需的系统性信息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而且能够培养具有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
  
  4 研究性学习环境下图书馆利用教育的发展变化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为之服务的图书馆利用教育就不可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其功能也就不仅仅在图书馆利用的技能性教育层面上,而且还要进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教育层面。这样,研究性学习环境下的图书馆利用教育必然要实现新的转变。
  4.1 在活动内容上,从技能培训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前,学校图书馆开展的利用教育活动,基本停留在指导读者如何找到所需要的文献载体,而如何从文献载体中找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并开发利用这些信息,则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性学习是要使每个人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知识创新。因此,不仅要重视文献选择与查找的技能培训,还要重视文献中知识信息开发利用的能力培养。在教育活动的内容上,除了进一步丰富“目录检索”、“工具书使用”等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内涵外,不应增设“信息资料的组织整理”和“信息分析研究”课程。设置这两门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教育层面。其学习内容包括: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学会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然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让学生掌握一些资料整理方法和工具,以及信息研究方法如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
  4.2 在活动形式上,从知识传授向实践体验转变以往图书馆开展利用教育活动大多是以讲座等知识传授的形式为主。然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实践性的素质教育,图书馆利用教育在为研究性学习服务中,其活动形式必然也要注重实践体验。首先,在活动课程设计上,将“课题研究作为主线,安排的各个课程都应是课题研究中要用到的基本知识。学生带着他们的研究课题,综合运用图书馆利用教育的各个课程知识,在图书馆内搜集所需的文献资料完整,并通过对这些文献中的信息进行选择、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所有这些课程都体现学生的亲自实践体验;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动态性的教学活动为主。如“工具书的使用”一课,以学生研究课题中的有关专门术语、基础知识、历史事件等主题概念的检索作为教学导入,而后再根据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知识指导,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中掌握各课程知识。
  4.3 在活动领域上,从内部环境向社会环境转变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来源趋向多元化,不单是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互联网及其它传媒的信息资源也层出不穷。因此,图书馆利用教育活动不能仅局限在图书馆内部环境之中,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社会的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的信息资源。在信息搜集活动中,一是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除了开设“馆藏机读目录查检”等教学单元外,还应开设“网上信息的获取”课程,指导学生学会从网上搜索、下载信息;二是组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通过参观、调查等形式去获取文献中所没有的信息,从而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领域。
  
  5 在研究性学习环境下加强学校图书馆利用教育的实践
  
  学校图书馆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阵地,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在中学图书馆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加强图书馆利用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
  5.1 定期出新书好书介绍,加大图书宣传力度在图书馆增加馆藏的同时加大图书宣传力度,多向学生推荐好书、新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吸引学生到图书馆来,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建立起个人的信息库。
  5.2 开展导读活动,消除学生阅读的盲目性中学生求知欲强,但阅读心理不成熟,往往带有盲目性。很多学生喜欢快餐文化,如武侠、卡通等,读报刊也只爱看休闲娱乐版,从而造成缺乏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通过研究性学习,图书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目的、阅读内容及读书方法给予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影响他们选择文献的范围,引导他们正确地领会文献中的情况,为他们介绍一些文学名著、名人传记、自然科学和富于哲理的图书,使人与人之间不断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生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5.3 辅助学科教学,开设阅读指导课与学校的语言教师合作,让学生直接到图书馆上阅读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大意,写出阅读笔记、述评、观感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阅读的同时,图书馆教师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
  5.4 开展图书馆利用系列讲座通过讲座,由浅入深地为学生讲解图书馆的设施和管理、馆藏文献、分类编目、图书排架以及计算机管理、图书馆对学生读者的参考咨询服务等,同时把讲座的内容制成光盘,作为图书馆利用教育的教程,利用学校电视台在周末休息时间向学生播放。
  5.5 开设图书馆利用自修课在图书馆利用教育的内容上,除了进一步丰富“目录检索”“工具书使用”等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内涵外,还应增设“科技信息检索课”“信息资料的组织整理”和“信息分析研究”等课程。在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特种文献、工具书等,凡在课题中涉及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问题时,进行实际讲解和操作,从而使理论联系实践。
  5.6 打破学生与教师的借阅界线,达成资源共享在学校图书馆具备计算机系统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网页和校园网展示学科图书馆的设施、藏书、音像资料等,积极引导学生到学校图书馆网页上查找学习资料,以及利用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能够简单操作,快速查获所需知识文献的服务。
  5.7 建立小馆员制度挑选学生参与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使他们在还书归架的过程上逐渐熟悉图书的分类,在操作电脑流通系统的图书借还工作中,了解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程序。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多途径的图书查询。还可以号召学生和教师捐赠图书,成立自助阅览室,从图书证的制作、图书捐赠的选取、图书登记到图书管理工作的流程,都让小馆员去操作,这样在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知识能力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6 结束语
  
  美国中小学的图书馆,原来也建立在校园的“角落”里,现在则都尽量建在中心地带以方便师生。不少学校的开放式书架就设在走廊两边,课程内容和图书馆关系紧密,往往要求学生课前准备资料,课后进行研究。所以小学生都普遍会检索资料,写小论文,从小就养成了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研究的习惯。
  在我国,当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小学图书馆仅是辅助教学的“图书资料中心”,而现代素质教育思想要求中小学图书馆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其次才是辅助教学的“信息中心”,此外它还是一个具有学术性的科研机构。图书馆最能代表一个学校的整体水平,甚至标志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时代在前进,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步伐也应随着教育改革而越迈越大。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实验教学由封闭型向半开放、全开放型转变,新的教学模式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如何提高装备工作的效益,满足教学的需要,是摆在全体装备人员面前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财力有限,教师素质不高,因此,做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更好地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隆尧县地处冀南平原,太行山东麓,全县总人口50.1万,年财政收入3.62亿
介绍了基于CDMA的DTU网络数据传输的工作原理,设计基于CDMA无线网络的阀室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详细介绍长输管线阀室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的采集方法;数据采集与传输软件的设
介绍了荷兰Twente大学控制工程系研发的先进控制实验平台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基于机电一体化设计软件20-sim。以先进控制演示仪为研究对象,在20-sim环境下建立了系统的图标化
为了更好地促进师生交往,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中医药院校本科生进行了师生交往的问卷调查,并重点进行了师生交往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师生交往的意愿和方式没有表
Contourlet变换克服了小波变换在处理高维信号时的不足,相对于小波变换具有较好的方向性、较高的逼近精度和较好的稀疏表达性能。因此将Contourlet变换用于多维信号处理,能更好的提取图像信号边缘特征,为融合提取更多的特征信息。利用对偶树复小波-Contourlett变换的多尺度和多方向性特征以及自适应融合规则在选取融合系数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对偶树复小波-Contourlet变换的多
流是一个很形象的概念,当程序需要读取数据的时候,就会开启一个通向数据源的流,这个数据源可以是文件,内存,或是网络连接。类似的,当程序需要写入数据的时候,就会开启一个通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师中已成共识,并已运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之母,是训练思维的工具,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超越自己    只有学生在有兴趣时,才能把数学学好。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数学学科,就必须激发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备课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国民创造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尺。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作为基础的基础,语文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服务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