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先提出了当前中职德育课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存在的问题,再阐明了确定有效教学内容的准备,最后从趣味性、生活性、系统性和时政性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有效确定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的实践操作。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10-01
一、中职德育课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缺乏情趣。
很多中职学生不喜欢德育课,就是因为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其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枯燥抽象,不易于理解和掌握,加上课堂教学时常常流于道德说教,偏重认知目标的完成而忽略情感目标的实现,就缺乏情趣。教学内容一旦远离学生生活,就会使知识和能力悬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失去载体。教学内容是要给学生一定的知识,但是不能简单的讲解课本,让知识寓于一定的情境中。
2.教学内容空泛,没有轻重。
德育课很多教学内容缺乏重点,没有深度,内容泛化,一堂课内容满堂灌,繁多的内容反而淹没了教学的重点,没法给学生留下具体深刻的印象,造成学生上完课后,不清楚学到什么内容,学到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处。教学中要从整个学科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区分知识的轻重,每堂课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各个知识点也是有轻重区别的,避免教学内容的泛泛化。
二、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内容确定的准备
1.深入钻研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
中职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学习要求,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都分布在教材的各个章节和各个段落中。为此,要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就要求教师既要深入钻研德育大纲,对德育大纲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必须认真研读,必须知道有哪几个单元,各单元之间有哪些内在逻辑联系,就某个单元来说,必须知道主要有哪些内容,每个内容要达到什么样要求,找准难点,深刻认识教学内容的内在本质,挖掘出实质性东西,在教学中给学生扎实有效的教育。还要求教师宏观把握德育大纲,在更高层次上总揽全局、驾驭大纲、理清脉络,使知识系统化,在教学中达到纲举目张、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创造性使用中职德育课教材。
要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调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注重根据德育大纲要求目标和要求,按照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对中职德育课教材内容进行删减、补充、延伸,合理重组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的学习。注重使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案例和素材,体现时代性,将重要概念、原理、观点等理论教学内容与自己所教的专业、班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和有效融合,以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知识。
3.重视中职德育课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中职德育大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三贴近原则”,教师应批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课堂。有效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在竟可能使用好教材同时,注意于其他教学资源合理整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支撑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丰富健全的营养,使学习内容具有现实背景,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坚实基础。
三、有效确定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的实践操作
1.增强德育课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兴趣是开启学生潜力的钥匙,学生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出无穷的激情、力量和智慧,他们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变化。因此,德育课要从学生关注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当然,不能随意引用一些娱乐性或趣味性很强的教学内容,
2.赋予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德育课的教学不能只有老师的说教,灌输的面面俱到,内容干巴巴的,学生不会心领神会,简单讲解教材知识就会缺少人情味,学生貌似得到知识,却缺乏情感,所以在改造德育课教学时,要力图给学生富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倾向,让教学的知识内容寓于丰富的情境之中,实施教学时坚持回归生活和回归教材的统一,联系生活实际而不脱离教材,回归教材又不照本宣科。联系实际让学生举例,列举自己身边的例子,列举最近的例子,开阔学生的视野,走进学生的生活,真正实现德育课教学“知”、“信”和“行”的相统一。
3.构建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在德育课教学中,有必要对教材内容结构化,建立要素明确、联合性强、亲和力大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性概念,应该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单元和各个课题的界限,形成教材学科内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学科内的知識渗透,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知识加以归类,并形成网络化,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全方位思考,有效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学有所得。
4.体现德育课教学内容的时政性。
时政性是德育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更是学科的优势,依托时政背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德育课的知识不是枯燥无趣的,而是富有生命力的。如果脱离时代,一味的说教,就会使课堂缺乏生气,变成一潭死水,所以德育课要立足于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发展状态,知晓时代的发展,把握自己发展的环境和存在的价值,决不能“闭门造车”。可以利用当今网络的发展和学生人手一部手机的形势,学生喜欢上网,易于接受新事物,教学内容及案例选择更应该体现时代精神。
5.促进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生成性。
德育课堂应该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了解什么和感悟什么。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课堂的,在以前的生活经历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在学习的活动中,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积极主动的建构者。要适当把握机会,强化和提升学生向上、向善的情感动力,创造性开发与利用了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不断生成的课堂才能呈现学生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蒋洪兴 王聚元.有效教学模式应用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4.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10-01
一、中职德育课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缺乏情趣。
很多中职学生不喜欢德育课,就是因为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其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枯燥抽象,不易于理解和掌握,加上课堂教学时常常流于道德说教,偏重认知目标的完成而忽略情感目标的实现,就缺乏情趣。教学内容一旦远离学生生活,就会使知识和能力悬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失去载体。教学内容是要给学生一定的知识,但是不能简单的讲解课本,让知识寓于一定的情境中。
2.教学内容空泛,没有轻重。
德育课很多教学内容缺乏重点,没有深度,内容泛化,一堂课内容满堂灌,繁多的内容反而淹没了教学的重点,没法给学生留下具体深刻的印象,造成学生上完课后,不清楚学到什么内容,学到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处。教学中要从整个学科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区分知识的轻重,每堂课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各个知识点也是有轻重区别的,避免教学内容的泛泛化。
二、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内容确定的准备
1.深入钻研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
中职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学习要求,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都分布在教材的各个章节和各个段落中。为此,要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就要求教师既要深入钻研德育大纲,对德育大纲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必须认真研读,必须知道有哪几个单元,各单元之间有哪些内在逻辑联系,就某个单元来说,必须知道主要有哪些内容,每个内容要达到什么样要求,找准难点,深刻认识教学内容的内在本质,挖掘出实质性东西,在教学中给学生扎实有效的教育。还要求教师宏观把握德育大纲,在更高层次上总揽全局、驾驭大纲、理清脉络,使知识系统化,在教学中达到纲举目张、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创造性使用中职德育课教材。
要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调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注重根据德育大纲要求目标和要求,按照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对中职德育课教材内容进行删减、补充、延伸,合理重组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的学习。注重使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案例和素材,体现时代性,将重要概念、原理、观点等理论教学内容与自己所教的专业、班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和有效融合,以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知识。
3.重视中职德育课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中职德育大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三贴近原则”,教师应批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课堂。有效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在竟可能使用好教材同时,注意于其他教学资源合理整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支撑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丰富健全的营养,使学习内容具有现实背景,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坚实基础。
三、有效确定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的实践操作
1.增强德育课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兴趣是开启学生潜力的钥匙,学生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出无穷的激情、力量和智慧,他们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变化。因此,德育课要从学生关注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当然,不能随意引用一些娱乐性或趣味性很强的教学内容,
2.赋予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德育课的教学不能只有老师的说教,灌输的面面俱到,内容干巴巴的,学生不会心领神会,简单讲解教材知识就会缺少人情味,学生貌似得到知识,却缺乏情感,所以在改造德育课教学时,要力图给学生富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倾向,让教学的知识内容寓于丰富的情境之中,实施教学时坚持回归生活和回归教材的统一,联系生活实际而不脱离教材,回归教材又不照本宣科。联系实际让学生举例,列举自己身边的例子,列举最近的例子,开阔学生的视野,走进学生的生活,真正实现德育课教学“知”、“信”和“行”的相统一。
3.构建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在德育课教学中,有必要对教材内容结构化,建立要素明确、联合性强、亲和力大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性概念,应该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单元和各个课题的界限,形成教材学科内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学科内的知識渗透,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知识加以归类,并形成网络化,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全方位思考,有效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学有所得。
4.体现德育课教学内容的时政性。
时政性是德育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更是学科的优势,依托时政背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德育课的知识不是枯燥无趣的,而是富有生命力的。如果脱离时代,一味的说教,就会使课堂缺乏生气,变成一潭死水,所以德育课要立足于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发展状态,知晓时代的发展,把握自己发展的环境和存在的价值,决不能“闭门造车”。可以利用当今网络的发展和学生人手一部手机的形势,学生喜欢上网,易于接受新事物,教学内容及案例选择更应该体现时代精神。
5.促进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生成性。
德育课堂应该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了解什么和感悟什么。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课堂的,在以前的生活经历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在学习的活动中,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积极主动的建构者。要适当把握机会,强化和提升学生向上、向善的情感动力,创造性开发与利用了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不断生成的课堂才能呈现学生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蒋洪兴 王聚元.有效教学模式应用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