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外两篇)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qui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辆轿车轰隆隆舞动着一条华丽的风景线,徐徐驶进簸箕村。
  轿车依次停泊在村委会门前一块不大不小的地坪里。林聪第一个从第一辆轿车里跳出来,从第二辆轿车里走出来的是县委书记和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从第三辆轿车里走出来的是县水利局局长及其下属,从第四辆轿车里走出来的是乡党委书记、乡长及其下属。簸箕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早就满脸春风站在台阶上迎候。
  就在四辆轿车停稳的那一霎那间,村民们呼啦一下子从各自家里跑来,聚集在四辆轿车四周。而所有的目光,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林聪身上。
  林聪是土生土长的簸箕村人。现在是省里一家赫赫有名的文艺刊物的主编,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个刚40出头的年轻人,官至副厅级,前途无量。
  无疑,林聪是簸箕村的荣耀。
  簸箕村,簸箕村,顾名思义,我们不难想象出它的地形地貌。三面是重重叠叠的山峦环绕,只有前面有一个豁口,是通往外面的唯一道口。这地形忒像个簸箕,故名。据说,簸箕村本来荒无人烟,明末清初,淮河岸边,一对年轻夫妻逃荒来到这里,安营扎寨,立地生根,刀耕火种,繁衍后代,无人问津的荒山才闻到了人间烟火。随后,陆续有人迁徙而入。如今,有二百多户人家。因闭塞得几乎与外界隔绝,如影随行的就是贫穷落后,数百年来,没有拱出一个像模像样的人。不知是哪位神仙显灵,簸箕村出了个林聪,从而,簸箕村变得钟灵毓秀,气象万千起来。
  林聪依凭他的社会人际关系,给簸箕村带来了福祉。前年,他募得一大把资金,加上国家投入,竖起了电杆,架起了电线,给簸箕村的夜晚带来了灿烂辉煌。接着,又修筑一条公路,把簸箕村与精彩纷呈的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从此,大汽车,小轿车,隔三岔五地往来穿梭,省里市里的大人物常常来村里访贫问政,县里乡里的干部们更是频繁来村里嘘寒问暖。
  今天进村的四辆轿车,又带来新的福音。
  像刀劈出来的,陡峭兀立,直冲云霄的后山,有一挂终年不断的泉水。在林聪的斡旋下,县里答应在山坡上建一个蓄水池,泉水就会通过管道,成为自来水,流进各家各户。
  簸箕村人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甘甜,不无感慨万端地说,这都是林聪功德无量!做人就要做林聪这样的人。由此,林聪成了簸箕村教育孩子的楷模。家长们都异口同声对自己的孩子说:林聪是你学习的典范,你要做一个像林聪一样有出息的人,做一个像林聪一样对簸箕村有贡献的人。
  曾几何时,林聪被村里的人当做了反面典范。
  林聪这个名字是他爸取的。不知是因为林聪从小就表现得聪明伶俐,还是当父亲的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反正,林聪的确很聪明。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市里一所重点初中。初中快毕业的时候,他在市日报上看到一则小小说征稿启事,不怕虎的小牛犊,信心满满地投去一篇。嗨!奇迹撼得石破天惊,他的小说获得唯一一个一等奖。同学们追逐,老师们赞扬,市文学界也视他为一颗难得的小新星。林聪志得意满,认为自己是一块当作家的料子,痴心于小说创作。结果,中考失利,没能考上重点高中。一赌气,辍学回家,关起门来,足不出户,通宵达旦写小说。家里的事什么也不做,母亲要他去泉井挑担水回来,他说没工夫。父母怨声不断,村里人纷纷议论。有的说,林聪异想天开,要吃天鹅肉。有的说,林聪好逸恶劳,将来讨米都无路。家长们对孩子说,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能像林聪一样不务正业。
  林聪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把自己憋闷死。18岁,他应征入伍,把读初中小小说获奖的证书面呈给首长。首长像发现了千里马,委以重任,送他到新闻单位学习。林聪如鱼得水,才华横溢,新闻稿源源不断发表,小说频频获奖。复员后,被分到现在供职的杂志社当文学编辑……
  簸箕村人喝上自来水的第二天,传来噩耗,林聪因肝癌晚期不治离世。时年42岁。英年早逝,簸箕村人无不扼腕痛惜。哀伤中,涌动着一股暗流:家长们对孩子说,林聪文化不高,为了当作家,苦苦挣扎,透支健康,劳累过度,你们不能像林聪一样,为了当作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好死不如赖活着。
  
  拜坟
  
  肖斌意外地在一家知名网站看到一个帖子:
  我是m公司的总裁,叫舒迪。20年前我闯荡南方s市,因到处碰壁,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一个子不剩,蜷缩在高架桥下,两天没有吃东西,饿得浑身发颤。一位年近5旬叫肖成军的警察叔叔救了我,他把我领到x派出所,给我买了一碗面条、5个包子,又给了我100元钱。更重要的是,给我找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份工作成了我在商海航行的起点。后来,我自己办公司,做起了老板。当我去x派出所,想当面感谢肖成军叔叔,派出所告诉我,他已退休,去了他儿子那里,他儿子的具体情况,派出所不得而知;派出所给了我一个肖叔叔的手机号,我拨过去,已停机。10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至今未能如愿,这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想到网络具有无所不能的功效,特发此帖,企盼网友们给我帮帮忙。
  肖斌大喜过望,不断地嘟哝着,找到了,找到了。
  肖斌的父亲就叫肖成军。曾是s市x派出所的民警,因工作关系,他曾救助过许多身陷困境的的人。这些人后来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成了民营老板,有的去了国外经商。不论干什么,不论去向何方,都与父亲有联系,唯一一个叫苏民笛的人,一直杳无音讯。父亲心里牵挂着,就叫儿子肖斌打听打听苏民笛的下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海茫茫,打听一个人的下落,谈何容易!今天这个帖子上说的一些情况,和父亲讲的基本吻合。只是名字不一样,一个叫舒迪,一个叫苏民笛。这舒迪是不是苏民笛的网名呢?肖斌猜想着,就跟了一帖,并且附上了父亲当年拍的苏民笛的2张照片。
  第二天,肖斌打开邮箱,一封“我就是苏民笛”的邮件赫然显目:
  肖斌兄:
  我原名苏民笛,后改名舒迪,帖子里2张照片上青涩的年轻人,正是在下。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大恩人肖成军叔叔,明天我就飞往你所在的a市。
  肖斌从机场把舒迪接到家里,舒迪急不可待地问:肖叔叔呢?肖叔叔不在家吗?
  我父亲,他走了。肖斌平静地说。
  肖叔叔走了?什么时候走的?舒迪一脸的哀伤。
  肖成军携老婆来a市,与儿子住在一起的第二年,一天,他在大街上溜达,陡然发现一个小偷从一位时髦女郎的提包里偷走一只手机,他当场把小偷擒获。没防备从后面窜上来小偷的两个同伙,分别用水果刀捅向肖成军,一刀捅在肖成军的腰部,一刀捅在肖成军的背部,伤及心脏。送进医院,抢救无效。肖成军临终前,把寻找苏民笛的任务遗嘱给了儿子肖斌。
  肖成军的骨灰盒安葬在a市的烈士陵园。
  舒迪要妻子和一对双胞胎女儿,赶到a市。
  一家四口人,买了花圈、钱纸、香火蜡烛,给肖成军拜坟。
  
  逃遁
  
  做梦也没有想到,找她找了10多年,毫无踪影,却在一座寺庙里发现了她。
  她叫依兰,家乡远在黑龙江漠河一个偏僻的农村s屯。知识青年去广阔的天地锻炼接近尾声的时候,18岁的伍陆告别上海,泣别父母,来到s屯插队落户。两年后与小他2岁的依兰媚眼里撞击出爱情的火花。父老乡亲称赞这是天生一对,可依兰的父母坚决不同意,说不能把女儿嫁给一个右派的儿子。无论依兰怎么吵闹,怎么哭泣,甚至以自杀要挟,依兰父母死活不答应。生怕发生意外,把依兰成天锁在闺房里。直到伍陆随着知识青年返城的洪流回到上海,依兰的父母才松了一口气,依兰才恢复了自由。
  伍陆回上海后,被分配在街道一家小工厂上班,改革开放伊始,伍陆就辞职做起了服装生意,继而办起了一家服装公司,成了先富起来的人。天有不测风云,同舟共济10多年的妻子,因脑溢血撒手人寰。也许悲悯孤独难忍,失意中又想起了初恋情人依兰。四处打听,没有获得任何消息;写信到依兰的家乡,统统是石沉大海。伍陆相信总有一天能找到依兰,妻子去世后,他一直没有再婚,就是为了等依兰。
  这次,伍陆来w市和一厂家洽谈一项业务,打听得w市东南角那座树木苍翠的山腰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山门寺。常言道,富而有礼。伍陆富庶后,尤其是妻子不幸逝世,从不信鬼神的他,变得佛心骤起,逢寺必访,逢庙必拜。烧香磕头之后,就往功德箱里投些钱,一投就是三五百,最多投过一万元。现在,他要去拜访东南角山腰上这座山门寺,準备了1000元钱。当他虔诚地步入山门寺的大门,机敏的他,惊奇地发现一个深深地镌刻在他脑子里的一个背影,他异常兴奋,随机唤了一声:依兰!那个背影应声停了半步,迟疑了一会,还是头也不回地径直朝诵经堂走去。
  伍陆追到诵经堂,把自己10多年来苦苦寻找她的事细细说了一遍。然后,他问她怎么到这里来剃度出家了?她表情木然,不予回答。他要求她还俗归本,与他结婚。她表情木然,不予回应。他双膝跪下,求她答应和他一起回上海。她双目紧闭,不予理睬,只顾诵经。
  伍陆返城的第二年,依兰背着父母从漠河来到上海,按照伍陆所说的地址,找到伍陆所在的街道。一打听,伍陆已经结婚。她只觉得天旋地转,一阵轰隆隆的雷声,把她震懵了。伍陆怎么能这样呢?他曾不止一次向我发誓,这一辈子非我不娶。况且,我已经把身体给了他。你结婚,也该告诉我一声,怎么就不哼不哈,连这样一个字也不说,无声无息背弃了我呢?她想找伍陆当面理论理论,又想,和做出这等事的男人能理论出个什么结果呢?她放弃了。回家?她感到无脸见父母,她不想回家。她前无进路,后无退路,她对所有的一切,都彻底绝望了,她的精神几近崩溃。踢踢踏踏,深一脚,浅一脚,毫无目标地向前走着。走呀,走呀,不知怎么的就走到了w市,在东南角的山脚下,遇上了山门寺的住持,就拜其为皈依师,遁入佛门。有道是,一朝出家入道,四大皆空。依兰对伍陆不言不语,谁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伍陆无法闯进依兰的心扉,一个月后,他把公司过户到儿子的名下,再次来到山门寺。带来一张10万元的支票,呈献给住持,然后受沙弥戒,剃度为僧。
  伍陆受沙弥戒的第二天,依兰和住持都没打招呼,不辞而别。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其他文献
钱书记住在高楼的最高处。  高楼是这机关大院最高的楼。人们时常看见,钱书记在楼上,双手叉腰,向下看,俯视的那种,肥硕的身影配上俯视的神色。“太高傲了”,人们得出这个结论。  其实,钱书记以前是很少到阳台上来晃的。机关上下找他办事,都得爬上高楼去,高楼上有钱书记的会客室,大小事情均可在那里办。有人不高兴了,说钱书记架子大,又有人马上劝说道,这机关大院里,他不大,谁大?人们想想,也是,书记嘛,该!于是
期刊
太阳懒洋洋的,人懒洋洋的,整个村子懒洋洋的,屁股下的矮木椅也懒洋洋的。只有门前的那一小片麦子绿油油,活得挺有劲。  年轻时,乡农业技术员说,麦子拔节会发出快乐的咝咝声,他没听到过,技术员的耳朵真好使。岁数大了,更听不到了,也更想听到。他耳朵都触到麦叶子了,还是啥动静没有,他有些失望。  儿子和媳妇外出打工,过年回来一趟。孙子在省城上学,每年回来两趟。剩下的日子,只有左手的黄公狗和右手的黑母猫陪伴他
期刊
大个块头很大,身高近一米九。高高壮壮,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家伙是个好劳力。以至于人们都忘了他的真名,直接以大个相称。  大个为人相当实在。我们所在的工厂的车间每个月都会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去库房领取一些生产上的辅助用具,天车用的钢丝绳,链条啊,润滑机器的黄油啊,擦设备的破布等等。车间都有专门的领料员,跟大个是没有关系的,但只要别人招呼一声,他就会乐颠颠地奔过
期刊
黎晓卿站在走廊上打电话,她有一件很重要很急切的事情要解决。  是的,故事要发生了。可要发生的故事和她手机里发急的事情毫无关系。  黎晓卿是保险公司的职员,有着明显的白领气质,我一说你一准有标本。她的脸白,略略苍白,绝少暴晒的缘故。表情专业,一年四季保持清凉的礼貌,既不疏远也不亲近。着考究的职业服装。  走廊里黎晓卿小声地、狠狠地发急,电话那头是她的丈夫,走廊里空无一人,慢慢流动的氧气支持著黎晓卿的
期刊
周世榮书法作品欣赏
期刊
满秋撒开脚丫子在并不宽敞的船头跑着、跳着。他爸喊着别掉河里他也不听。他爸正往船头的小桌子上——其实也就凳子那么大,摆放着四个月饼、一截藕,还点上了两支蜡烛,又一歪一歪地往船尾跑去。不一会端着一碟菱角出来,满秋拈了一只就咬,却哎哟叫起来。他爸说:“看吧,扎了嘴了,等会子敬过月神我嗑给你吃吧!”  满秋爸用手撑着那条没有风湿病的好腿慢慢跪下来,对着船头磕了三个响头,又拉过满秋来磕。满秋说:“爸,为啥年
期刊
刘俊点燃了烟,又灭了。  刘俊很久前就把烟给戒了。可这回,刘俊又掏了烟。  刘俊是刑侦队长。  眼前,是一个负隅顽抗的持枪歹徒,强自躲在一栋废弃的大楼内。  可以选择联合武警将其击毙。  可击毙了,案件却没法划上句号啊。监狱里关着几个犯罪嫌疑人,只等着那歹徒的口供才能把罪定下来。不然,就只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这是个震惊全市乃至全省的大案啊。市府、市局都已下了死命令,务必将歹徒活捉。那么多双眼睛仿
期刊
钟叔喜欢打鸟,不是用枪打,而是冬天到雪地里“滚”鸟。  今天的雪真大,脚踩在雪地上“吱嘎”作响。有的地方积雪没过了膝盖。他把空鸟笼子放在地上,自己躲在一棵大树后。鸟笼子里放了些谷物,这是小鸟在冰天雪地里不容易找到的食物。  有一只鸟可能是饿坏了,虽然很警觉,但还是禁不住食物的诱惑,慢慢靠近笼子。鸟儿的小眼睛又黑又亮,羽毛鲜艳,“嘀嘀”地叫着,非常悦耳,钟叔一看就喜欢上了。眨眼的工夫,小家伙果然跑到
期刊
刘局长是某单位重要部门的一把手,他的应酬很多,几乎每天晚上都有饭局。这天有下属单位的人请他吃饭,他带秘书准时赴约,在对方的盛情款待下喝得酩酊大醉,秘书只好送他回家,回到家里连衣服都没有脱,倒在床上就睡过去了。妻子看他醉成这样很生气,没去理会他。   半夜里,刘局长醒来看到屋子里黑乎乎的,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一时内急,爬起来歪歪倒倒地摸到卫生间。妻子看到刘局长醒来,刚想坐起来,一不小心按在床头柜上放
期刊
唐榮法书法作品欣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