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装置艺术在中国
装置艺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其艺术表现形式与介质的多样性,使得这种跨界的“时髦”艺术自诞生始便受到广大艺术家的追捧。它内化于艺术运动(如滴色派绘画、达达主义、激浪艺术、极简主义等)的传统中,强调艺术过程,废黜了艺术自主面向对象的特性。
在中国,装置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窥探期(现代艺术中的“伤痕美术”“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等所涉猎皆为人性与社会范畴,并没有在形式语言上做过突破性的探索)。改革开放与冷战环境使中国艺术家更倾向于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中寻找资源,且中国最早的一批装置艺术家大多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文革的政治历史便成为这些艺术家们的创作思源与材料(如吴山专的红色幽默系列)。20世纪90年代装置艺术进入融合期(谷文达的“联合国”、蔡国强的“草船借箭”、黄永的“九头柱”转向了历史典故、民间文化、中国符号的挖掘与借用)。直至21世纪之后开始多元化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固的发展态势并逐渐获得更多的公众认同,装置艺术从艺术家的自我展示转向环境语言的表达,艺术的展现也不再囿于短期的展览形式,交互性成为评判这种艺术形式完成度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
如今,装置艺术不仅出现在各大展览中,更踏足高校校园。以浙江大学为例,紫金港校区基础馆根据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进行设计,以节能环保为主基调,缀以独具匠心的建筑小品,使文化意蕴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入口休息处、大厅、阅览室外,设计了以“合”“聚”“和而不同”“上下求索”为概念的艺术装置:“合”如翻开的书籍,镂刻着中文、英文、古埃及文、古希腊文等文字,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相通、相合、互动共生的哲学思想;“聚”由石木凹凸契合而成,象征着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交织;“和而不同”则是两本展开的书构建而成的椅子,椅背镌刻有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字,象征文化的多元和共通性;“上下求索”则利用木头与金属的相互穿插,形象地表现了一种坚韧不拔、上下求索的求学精神。这些艺术小品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读者在与其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在蕴含的思想,在其求学路上,亦是一种鞭策与启发。
二、新媒体互动装置应用实例及其美学意义
新媒体装置艺术比之诸如绘画、雕塑等传统空间艺术形式,更加强调场域空间中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媒介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展示方式,传统艺术作品展览空间正逐步向当代艺术作品的展示空间过渡。
新媒体装置艺术构建了一定场域空间内的流动感,加强了对场域中观众的信息传递, 这种将不同的时空、媒介、综合材料编织在一起的艺术形式以及不断更迭的新科技赋予了艺术展示更多的可能性,新的艺术作品跨越了传播学、生物学、美学、基因学等学科,并融合了高科技手段,构成了与传统装置艺术相比独特的审美语言。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1.互动性的审美体验
交互性是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至关重要的发展方向,它将观众的参与度与直观感受放置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因为它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能够将绘画、装置、影像、游戏、声音等手段与元素融合为一,对观众的艺术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艺术是引人深思的,但同时也可以是有趣的、好玩的、吸引人的,“寓学于玩”非但不会降低艺术给我们的启发性,反而更能唤醒观众心中对艺术的渴求,毫无疑问,新媒体装置艺术在趣味性上往往比传统装置艺术更胜一筹。
位于芝加哥市的千禧公园里建造了一个集合光电为一体的利用最新科技手段打造的喷泉——皇冠喷泉。通过电脑控制记录的1000多位芝加哥市民的脸部表情,以每小时6张的速度渐变,喷泉从这些脸部的嘴里倾泻而下,宛如一部精彩幽默的互动剧。艺术家们抛却传统的公共雕塑功能,而让原本静止的物体与游人一起互动起来,赋予了雕塑新的意义。
2.沉浸式的审美体验
位于摩洛哥的圣心大教堂曾举办过一场光影大秀——《魔毯2014》,出自法国艺术家Miguel Chevalier的手笔。这场秀通过一种大型动态灯效虚拟现实装置,利用教堂立柱和彩色玻璃,在地板上呈现出不断变幻的流动图案,“魔毯”上的图案代表微生物以及细胞的运动,丰富的细胞繁殖图案随着音乐变换的节奏分裂与融合,展现出微观宇宙令人着迷的美。这种艺术需要观众进入到设计中去,换言之,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是艺术作品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3.海量数据美学
日本媒体艺术组合TeamLab一直在尝试各种艺术、技术与创意的跨界,其创始人猪子寿之擅长用数字艺术打造梦幻之境,TeamLab首次中国大型个展“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在同时期的各类展览中一时风头无俩。
猪子寿之对数字艺术的本质和特征有过很深入的思考,在2014年接受《藝术新闻/中文版》的一次采访中,他就以上述作品为例阐述了数字艺术的美学:“科技拓宽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其中一种方式是把艺术扩展为无尽的体验,就像我们的作品《永恒怒放的生命》中那不断变化的图像。另一种方式是改变艺术作品与观赏者间的关系.正如我们在《无序中的和谐》里所做的那样。”正如猪子寿之所言,是科技能够让我们在作画时使用海量的信息,倘若没有技术的协助,没有人能够在有生之年处理完如此巨大的信息量,通过将科技与艺术相连接,我们也许可以让人们的生存变得更加积极。科技是人道主义的,数字化的概念本身就是去拓展人类的表达,这是信息技术所构筑的海量数据美学。
三、新媒体装置艺术与高校图书馆的结合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的承载中心,是高校自我展示的第一张名片。可以预见,新媒体装置艺术在未来前景可观,以海量数据、数字动态图像、雕塑或机械设备、环境艺术糅合而成的多维美学比传统的装置艺术更能展现高校独特的审美性格。随着科技的发展,图书馆正逐渐从功能空间向体验空间转变,在不久的将来,吸引学生进入图书馆的并不是传统的藏书,而是各类更具交互性的空间体验。由于公共空间存在不确定因素,新媒体装置艺术在国内尚无太多成功案例,而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半封闭的空间,比之全开放的公共空间更具稳定性,更加适合新媒体艺术装置的展览展示。如今,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办各类展览活动,可以满足新媒体装置艺术的空间需求,只要加一点创意,就能使高校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这种艺术形式以互动装置为载体,对外彰显历史文化底蕴,对内滋养高校学子艺术审美情趣,为培养更高层次的环境语言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沈 也.中国装置艺术的本土化倾向[J].新美术,2015(2):122-125.
[2]方 芳.互动装置艺术在数字展示中的特性研究[J].美术大观,2017(7).
[3]李新铎.影像装置艺术浅析[J].设计,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