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丽从七岁开始有了自己的小金库,主要以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为主。
后来她从我这里挣钱了,起因是老师跟我说她写作文极有个性,一篇文章全是精华,只有一两句话就结束了。
我就让她每天写日记,给她物质刺激,跟她说,你每写一句话我给你一毛钱,你一次写十句话就挣一块钱了。
她大喜,开始学着哕哕唆唆起来。随着哕唆水平的提高,小金库的容量也越来越大,她就想享受一下花钱的乐趣。
她起初就是一次花几毛钱买块糖,自己选了自己去付款。那时在商场交款排队,谁排在我们家后面可真不幸,看似一家人,可我付一份钱,小州又付他自己的那份,最后还要轮到凯丽自付买糖款。
凯丽很享受自己花钱的感觉。慢慢地,她花钱的速度超过了挣钱的速度,小金库呈逐渐萎缩状。这时我觉得她只养成消费习惯是不够的,得有收入支出平衡和储蓄的概念才行,所以经常会念叨这方面的事情。
结果,有一天她突然开了窍,意识到这钱越花越少,于是对花钱的态度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从一个大方凯丽变成小气凯丽了。
每年过母亲节父亲节,小州总是请我们吃顿饭,今年过父亲节我们临出门时,我问凯丽是否给爸爸准备了礼物。她想了半天,回去打开她的小金库,拿出了一块钱,说,今年我给爸爸一块钱当父亲节礼物。
他爸乐呵呵地收下了。
凯丽不仅在“节流”上做文章,还认识到了“开源”的重要性。
她练琴时“敲诈”她哥哥,帮我做家务,也琢磨着应该得到报酬。那天问我,她切一根黄瓜是不是应该给她一毛钱。真是钻钱眼里了!我笑着问她: “你吃不吃啊?”她瞪着眼看着我,很快就明白我话里的意思,这才作罢。
她自己算计还不够,还要挑唆小州,有点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那天,小州割完草回来,凯丽问他: “小州,你给我们家割草挣多少钱?”
小州说,给自己家割草要什么钱,不要钱。
凯丽摇头晃脑地说: “你给邻居家割草也是割,给自己家割也是割,为什么邻居付你钱,咱妈不付你钱,这不公平。你应该跟咱妈要钱。”
还好,小州这孩子有原则,不為她的挑唆所动,对她说:“凯丽,你这么想是不对的,我们是一家人,给自己家里干活是应该的,怎么能要钱!”
哥哥的身教重于言教,相信凯丽很快会度过这个思维混乱、矫枉过正的阶段,从钱眼里钻出来。
这是一位身在美国的母亲教孩子怎么理财的一篇博文。有趣吧?在西方理财思维与中华传统美德之间,博文中母亲有她自己的观点。帮自己家里做家务,该不该向父母要钱?就这个问题。不妨和大家讨论讨论。
后来她从我这里挣钱了,起因是老师跟我说她写作文极有个性,一篇文章全是精华,只有一两句话就结束了。
我就让她每天写日记,给她物质刺激,跟她说,你每写一句话我给你一毛钱,你一次写十句话就挣一块钱了。
她大喜,开始学着哕哕唆唆起来。随着哕唆水平的提高,小金库的容量也越来越大,她就想享受一下花钱的乐趣。
她起初就是一次花几毛钱买块糖,自己选了自己去付款。那时在商场交款排队,谁排在我们家后面可真不幸,看似一家人,可我付一份钱,小州又付他自己的那份,最后还要轮到凯丽自付买糖款。
凯丽很享受自己花钱的感觉。慢慢地,她花钱的速度超过了挣钱的速度,小金库呈逐渐萎缩状。这时我觉得她只养成消费习惯是不够的,得有收入支出平衡和储蓄的概念才行,所以经常会念叨这方面的事情。
结果,有一天她突然开了窍,意识到这钱越花越少,于是对花钱的态度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从一个大方凯丽变成小气凯丽了。
每年过母亲节父亲节,小州总是请我们吃顿饭,今年过父亲节我们临出门时,我问凯丽是否给爸爸准备了礼物。她想了半天,回去打开她的小金库,拿出了一块钱,说,今年我给爸爸一块钱当父亲节礼物。
他爸乐呵呵地收下了。
凯丽不仅在“节流”上做文章,还认识到了“开源”的重要性。
她练琴时“敲诈”她哥哥,帮我做家务,也琢磨着应该得到报酬。那天问我,她切一根黄瓜是不是应该给她一毛钱。真是钻钱眼里了!我笑着问她: “你吃不吃啊?”她瞪着眼看着我,很快就明白我话里的意思,这才作罢。
她自己算计还不够,还要挑唆小州,有点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那天,小州割完草回来,凯丽问他: “小州,你给我们家割草挣多少钱?”
小州说,给自己家割草要什么钱,不要钱。
凯丽摇头晃脑地说: “你给邻居家割草也是割,给自己家割也是割,为什么邻居付你钱,咱妈不付你钱,这不公平。你应该跟咱妈要钱。”
还好,小州这孩子有原则,不為她的挑唆所动,对她说:“凯丽,你这么想是不对的,我们是一家人,给自己家里干活是应该的,怎么能要钱!”
哥哥的身教重于言教,相信凯丽很快会度过这个思维混乱、矫枉过正的阶段,从钱眼里钻出来。
这是一位身在美国的母亲教孩子怎么理财的一篇博文。有趣吧?在西方理财思维与中华传统美德之间,博文中母亲有她自己的观点。帮自己家里做家务,该不该向父母要钱?就这个问题。不妨和大家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