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57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058-01
肛窦炎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60岁左右女性,是肛窦处腺体发生有菌或无菌性急、慢性炎症引起。近几年临床发病率明显升高,且治疗效果不确定。本病具有体征轻、症状重的特点,且患者异常痛苦。目前临床无仪器或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只能依靠临床医师作肛检,根据患者症状及临床经验来判断是否发病。治疗急、慢性肛窦炎,首先给予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部分患者症状可缓解,但仍有较多患者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反复。病程长者,患者或轻或重伴有心理方面疾患,治疗起来更为复杂。近半年来,我科采用病变肛窦扩大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肛窦炎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总结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30例患者手术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患者30例,男5例,女25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1-3年,经臨床诊断,无合并痔、瘘、肛裂等肛门部疾病,且经保守治疗临床症状无改善。作肛检,其中26例患者只有胸膝位12点肛窦处病变,余4例有2-3处肛窦病变,且以12点肛窦压痛最明显。
手术主要器械:
探针、斜口肛门镜、清创包、小拉钩等。
治疗方法:
排除手术禁忌症后,于手术当天清洁灌肠,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治疗巾、局部麻醉,麻醉充分后消毒肛管,行四指扩肛,再次消毒肛管。取斜口肛门镜观察病变肛窦并做标记,以小拉钩充分牵开肛门,取探针行肛窦处探查,取手术刀沿探针切开肛窦并延伸至肛门外皮下,沿切口深切至外括约肌浅部,修剪切缘两侧至引流通畅,肛窦处做扩大切除,向上至少切除1cm粘膜,清除粘膜下组织,显露内括约肌并部分切断(切除最多不超过3个肛窦,以免引起术后并发症)。组织切除后创面应彻底止血,纳痔疮栓、吲哚美辛栓各一枚入肛,明胶海绵贴敷创面止血,填凡士林纱条并放置引流管一根,敷料塔形加压包扎,胶布加压固定。术后平卧,尽量减少下床活动,48小时内控制排便,静脉注射抗生素5-7天预防创面感染,便后予痔科熏洗散(我科自制外用散剂)熏洗坐浴15分钟,清洁消毒手术创面,纳痔疮栓、膏入肛。每日换药2次,换药后作肛门部微波照射15分钟。如有止血线,应尽早拆除,避免切口引流不畅。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
治愈:症状消失,创面愈合,无肛门坠痛,指检肛窦处无压痛。
好转:症状改善明显,创面愈合,偶有坠痛,休息后缓解,指检肛窦处压痛轻微。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2 疗效
本组30例患者,治愈28例,好转2例,住院10-15天,平均13天,手术创面愈合,术后随访半年,治愈病例未复发,好转病例症状未加重,手术患者未出现大便失禁、肛门狭窄、大出血、排便困难等并发症。
3 讨论
肛窦炎是肛窦处发生急、慢性炎,急性期症状较重,起病急,病程短,可有分泌物或脓血,肛门镜可见肛窦处充血、糜烂、化脓等。慢性肛窦炎发病缓慢或由急性期经久不愈而转化,肛镜可见肛窦加深或伴增生性肛乳头瘤。急、慢性肛窦炎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急性期可先保守治疗,给予抗生素静脉输注或灌肠,消炎栓、膏纳肛,无效后可作病变肛窦切开引流,后清洁换药至创面愈合;慢性期可先予保守治疗,给予消炎栓、膏纳肛,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药散剂(我科自制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无效后病变肛窦处给予硬化剂注射或切开引流,清洁换药至创面愈合。
肛窦急、慢性炎不论是选择保守治疗还是选择手术切开引流,虽有一定的治愈率,但总体疗效不满意,一旦手术失败,患者不仅受到身体上的痛苦,更主要的是心理上的打击,患者会认为自己你的病情较重,无法治愈,更加重其心理负担,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增加治疗难度。
我科医护人员查阅资料,分析、总结肛窦炎治愈率不理想的原因可能为:在行肛窦切开引流术时,有部分病变肛腺及肛腺导管未能完全切除,残留部分仍可出现炎性症状,致使术后患者症状无改善,故我科改变手术方式,变单纯切开引流为扩大切除病变肛窦,以达到完全切除病变的腺体组织的目的,做到无残留,术后清洁换药,配合外用散剂熏洗坐浴,至创面愈合。
通过半年3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治愈28例,好转2例,治愈率为93%,较以前我科统计约70%的治愈率有明显提高,故作病变肛窦扩大切除手术对治疗急、慢性肛窦炎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肛窦炎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60岁左右女性,是肛窦处腺体发生有菌或无菌性急、慢性炎症引起。近几年临床发病率明显升高,且治疗效果不确定。本病具有体征轻、症状重的特点,且患者异常痛苦。目前临床无仪器或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只能依靠临床医师作肛检,根据患者症状及临床经验来判断是否发病。治疗急、慢性肛窦炎,首先给予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部分患者症状可缓解,但仍有较多患者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反复。病程长者,患者或轻或重伴有心理方面疾患,治疗起来更为复杂。近半年来,我科采用病变肛窦扩大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肛窦炎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总结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30例患者手术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患者30例,男5例,女25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1-3年,经臨床诊断,无合并痔、瘘、肛裂等肛门部疾病,且经保守治疗临床症状无改善。作肛检,其中26例患者只有胸膝位12点肛窦处病变,余4例有2-3处肛窦病变,且以12点肛窦压痛最明显。
手术主要器械:
探针、斜口肛门镜、清创包、小拉钩等。
治疗方法:
排除手术禁忌症后,于手术当天清洁灌肠,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治疗巾、局部麻醉,麻醉充分后消毒肛管,行四指扩肛,再次消毒肛管。取斜口肛门镜观察病变肛窦并做标记,以小拉钩充分牵开肛门,取探针行肛窦处探查,取手术刀沿探针切开肛窦并延伸至肛门外皮下,沿切口深切至外括约肌浅部,修剪切缘两侧至引流通畅,肛窦处做扩大切除,向上至少切除1cm粘膜,清除粘膜下组织,显露内括约肌并部分切断(切除最多不超过3个肛窦,以免引起术后并发症)。组织切除后创面应彻底止血,纳痔疮栓、吲哚美辛栓各一枚入肛,明胶海绵贴敷创面止血,填凡士林纱条并放置引流管一根,敷料塔形加压包扎,胶布加压固定。术后平卧,尽量减少下床活动,48小时内控制排便,静脉注射抗生素5-7天预防创面感染,便后予痔科熏洗散(我科自制外用散剂)熏洗坐浴15分钟,清洁消毒手术创面,纳痔疮栓、膏入肛。每日换药2次,换药后作肛门部微波照射15分钟。如有止血线,应尽早拆除,避免切口引流不畅。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
治愈:症状消失,创面愈合,无肛门坠痛,指检肛窦处无压痛。
好转:症状改善明显,创面愈合,偶有坠痛,休息后缓解,指检肛窦处压痛轻微。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2 疗效
本组30例患者,治愈28例,好转2例,住院10-15天,平均13天,手术创面愈合,术后随访半年,治愈病例未复发,好转病例症状未加重,手术患者未出现大便失禁、肛门狭窄、大出血、排便困难等并发症。
3 讨论
肛窦炎是肛窦处发生急、慢性炎,急性期症状较重,起病急,病程短,可有分泌物或脓血,肛门镜可见肛窦处充血、糜烂、化脓等。慢性肛窦炎发病缓慢或由急性期经久不愈而转化,肛镜可见肛窦加深或伴增生性肛乳头瘤。急、慢性肛窦炎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急性期可先保守治疗,给予抗生素静脉输注或灌肠,消炎栓、膏纳肛,无效后可作病变肛窦切开引流,后清洁换药至创面愈合;慢性期可先予保守治疗,给予消炎栓、膏纳肛,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药散剂(我科自制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无效后病变肛窦处给予硬化剂注射或切开引流,清洁换药至创面愈合。
肛窦急、慢性炎不论是选择保守治疗还是选择手术切开引流,虽有一定的治愈率,但总体疗效不满意,一旦手术失败,患者不仅受到身体上的痛苦,更主要的是心理上的打击,患者会认为自己你的病情较重,无法治愈,更加重其心理负担,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增加治疗难度。
我科医护人员查阅资料,分析、总结肛窦炎治愈率不理想的原因可能为:在行肛窦切开引流术时,有部分病变肛腺及肛腺导管未能完全切除,残留部分仍可出现炎性症状,致使术后患者症状无改善,故我科改变手术方式,变单纯切开引流为扩大切除病变肛窦,以达到完全切除病变的腺体组织的目的,做到无残留,术后清洁换药,配合外用散剂熏洗坐浴,至创面愈合。
通过半年3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治愈28例,好转2例,治愈率为93%,较以前我科统计约70%的治愈率有明显提高,故作病变肛窦扩大切除手术对治疗急、慢性肛窦炎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